?

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2022-02-21 23:46楊芬芬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公共管理模式創新大數據

摘要:在數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大數據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創新。大數據應用到社會公共管理中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本文就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創新展開研究討論。

關鍵詞:大數據;公共管理;模式創新

引言:大數據的發展是建立互聯網和計算機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享。將大數據應用到社會公共管理中,對政府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提高政府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能力,從而推動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穩定有序地開展。

一、大數據時代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問題分析

(一)大數據意識不到位

在時代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社會管理帶來了諸多便利。政府掌握著社會方方面面的大數據,人口、交通、衛生、社保、稅收、城市規劃,但是各個部門間的數據并沒有進行高效整合,大量部門的數據如一個個信息孤島,既給政府調度和公眾辦事帶來了不便,又制約了數據活力的激發。從目前社會形勢看,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共管理依舊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大數據意識不到位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管理者在決策時太過武斷,沒有擺脫傳統模式下帶來的思想禁錮,使得決策依然停留在傳統管理模式階段,從而導致在決策時缺少科學合理的考慮,使得管理決策缺乏正確性。根據CNNIC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為止,國內網民規模已高達10.11億人,相較于2020年12月新增網民2175萬人,國內互聯網普及率達71.6%,較2020年12月提升1.2百分點。

由此可見,我國數據信息資源非常豐富。這就需要管理者對數據信息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提升自身的大數據意識,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保證決策行為的正確性,加強社會公共管理。

(二)數據信息安全存在隱患

數據信息都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在互聯網上進行輸送?;ヂ摼W絡雖然增加了信息資源分享的途徑,但是不得不考慮到互聯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這就對于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存在隱患威脅,同時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是大數據時代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國家財政數據、公民隱私數據和國防軍事數據等都屬于秘密數據信息,不能向外界透露,但在現實中這些秘密數據曾經受到過網絡病毒的侵害,并且一些網絡黑客利用網絡漏洞對秘密信息進行盜取,這些都是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存在的安全隱患。中國網民數量持續增長,其網民數量非常龐大,網絡安全關乎10億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我們針對網民信息安全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發現國內41.9%的網民都存在網絡信息泄露的情況。

社會公共管理不僅僅涉及一個領域,它包括社會多個領域的管理,并且含有廣大群眾的私人隱私信息,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的數據網絡環境,公眾的私人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導致私人和社會數據信息暴露的情況出現。2021年11月,全國135家網絡安全行業協會及相關組織聯合發起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此次調查活動收集答卷超284萬份,數據分析報告顯示,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指數自2019年起連續兩年上升。2021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指數為73.422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比2020年上升3.168,比2019年上升4.294,反映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有較明顯的提升。此外,報告中顯示公眾網民中認為網絡安全(安全+非常安全)的占54.58%,比去年上升4.54個百分點,負面評價連續三年下降;從業人員認為網絡安全(安全+非常安全)的占58.24%,比去年提升1.48個百分點。

(三)數據人才短缺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對數據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綜合性高素質的專業數據人才,對數據人才的需求逐漸呈現高標準高要求的趨勢。大數據技術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發布,目前大多數公共管理人員還是以前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員,而這些工作人員受到傳統模式的影響,思維和工作方式以及被固定化,很難適應大數據的管理模式,對互聯網的操作和對大數據的應用不熟練,缺乏大數據時代所需的數據技術,這對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的順利發展非常不利。大數據的應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對數據進行轉換、整合,尋找目標數據,發現數據運行的規律等等。國內專業數據人才總體供需情況供不應求,招聘困難的問題在高、低端集中凸顯。從總體需求來看,國內現階段中高端專業數據人才供不應求,低端人才供過于求。經過十幾年的人才培養,國內技術人才儲備較為充足;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對專業數據人才需求量有所放緩,國內終端數據人才在近年來的人才缺口逐漸開始縮小,低端數據人才進而開始轉變為供過于求的情況;從供需雙方匹配情況來看,企業存在兩頭招聘難的問題。高端專業數據人才稀缺且難以招聘,企業方紛紛提高薪資來吸引優秀人才;低端人才雖然供給充沛,但是崗位價值并不高,并且薪資較低,求職者因心理落差更愿意去選擇自我提升或者推遲就業,導致部分企業出現招聘困難的情況。

將大數據應用到社會公共管理工作中,需要專業的數據人才來實現,并且在大數據應用的實際工作過程中,政府部門也沒有招聘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這嚴重阻礙了大數據在社會公共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二、大數據時代社會公共管理模式提升策略

目前,大數據已經在商業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并產生了巨大影響。在商業領域,新的研究方法拓展了現有的理論模型,可以利用社會網絡、數據挖掘和統計等方法挖掘出高維度的市場信息。即便是在社會領域,大數據同樣會幫助我們認識和適應公共治理的社會環境。大數據管理不僅是一種技術或管理方式的創新,還代表著人類對于信息更加全面的把握能力,同時也反映著人類自身特性的深刻展現及發展。

(一)強化數據意識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國內政府部門社會公共管理工作應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政府應加強社會公共管理理念創新,提升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的服務意識,加快自身職能轉變,以保障人民群眾利益作為現代政府公共管理方向,以此提升政府部門社會公共管理的公信力。首先,針對管理部門數據意識較弱,應加強管理者的數據意識,使其對大數據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確保其決策行為的正確性。長期以來,政府部門是收集數據和對數據進行管理的主要機構,海量的數據信息全都匯集在此。因此,政府部門應大力提倡將互聯網電子技術運用到政務工作中, 在社會公共管理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充分運用大數據思維意識,這些舉措不僅對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及社會公共管理工作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還有利于政府部門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其次,政府部門應全面掌握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有效運用,從而推動大數據實施更優化更有序的管理,促進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再次,與歐美國家相比較而言,中國個人隱私數據立法較為滯后。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為我國社會公共管理帶來便利的情況下,還顯現出國內政府在數據安全維護以及數據填補立法方面存在空白。因此,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國內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并完善數據安全體系。最后,管理者在決策時應嚴格要求自己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決策思考,始終堅持嚴謹細致的應用原則,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管理更加有效。從實踐層面而言,公共利益實現的基礎是公共訴求的表達,這就要求作為公共責任主要承擔者的政府,必須積極創造公民表達和形成公共利益訴求的條件,以使得公民之間、公民和政府之間能夠圍繞其關心的公共事務,在觀念、價值、手段等層面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融合,以實現公民個人需求的社會定位,并在公共領域和公共決策層面形成“共識”,推動個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二)增強信息安全管理

我國社會公共管理大數據應用還面臨著較大的數據安全風險,對此,國內公共管理部門必須強化對大數據信息的治理能力,加強對大數據的有效監管,這樣不僅能夠有效促進信息數據庫的有效整合,還能夠切實強化對大數據風險的應對能力。在數據信息安全管理中,我國公共管理部門必須明確數據監管責任,組建專門的數據監管機構,充分保證政府公共管理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增強大數據的信息安全管理是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對公共管理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有效劃分,是大數據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確保公眾的秘密信息和社會的保密信息不被泄露,可采取公開的方式,賦予群眾對部分信息進行檢查的權利,讓政府工作接受群眾的監督,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門對社會公共管理的工作水平。對于非法竊取他人隱私信息的行為,制定相關法律,通過法律的手段對其給予處罰,從而使得數據的安全得以保障。另外,對于大數據信息的治理,我國政府應當落實有效的市場監管,健全我國宏觀法律法規,完善政府部門的內部監督,從根本上提高政府部門公共管理效率。針對大數據安全以及管理問題出臺相應法規,并為政府公共管理健全法律保障。對此,我國政府可以適當借鑒國際商大數據法律監管經驗,根據各個地區公共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大數據管理規章,這樣不僅能夠為公共管理大數據的應用提供明確標準,還能夠 進一步保證公共管理數據信息安全,為政府社會公共管理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

(三)打造專業數據人才隊伍

在大數據時代下,要想加強社會公共管理,使其管理模式得到創新,必須打造一支專業數據專業人才隊伍。為促進大數據在公共管理中的有效應用,我國政府部門必須強化對大數據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一方面,我國政府部門必須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強化復合型大數據人才的引進,以此為大數據在社會公共管理模式中的創新應用提供支持。大數據人才是應用數據技術的關鍵因素,只有培養和引進數據人才,才能更好地將數據技術應用到社會公共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不定期組織現有的數據人才進行培訓,強化對公共管理部門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他們對于大數據的應用能力,另外還需不斷聘請和引進外來數據人才,幫助工作人員樹立大數據思維,在工作中要能夠利用大數據優化公共服務,利用大數據為國內社會公共管理決策提供更為細致的數據參考,這對于我國政府部門公共管理優化以及改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對數據人才的應聘要求也應提高門檻,比如要求其必須會數據分析、統計學和互聯網軟件開發等技能,打造一支綜合型高素質的數據人才隊伍。

(四)加強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平臺建設

各級政府在實踐過程中,應不斷加強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平臺及其主體建設。例如,針對路燈進行改造,將其作為微基站,構建數據采集平臺,以地下空間形式建設大型數據服務器存儲平臺。通過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平臺和主體建設共合作,以智能城市建設、數據增值服務以及智能化等形式開發區相關技術手段的新型社會公共管理模式,為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管理服務作出貢獻。另外,政府方面必須加大與之相關技術的開發,建立相適宜的移動資源平臺,提升政府社會公共管理效率。公民能夠通過互聯網瀏覽器以及手機移動終端訪問政府網站,建立與之相關的推動機制,釋放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平臺原始數據所具備的價值,使其數據資源得到優化和利用。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共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大數據意識不到位、數據信息安全存在隱患、數據人才短缺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采取強化數據意識、增強信息安全管理、打造專業數據人才隊伍等措施,從而推動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耿亞東. 大數據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的共振:開放、共享與前瞻[J]. 治理現代化研究,2021,37(01):53-61.

[2]母睿,王玉婷. 大數據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機遇、挑戰與展望[J].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4(01):9-14.

[3]上官莉娜,潘晨. 大數據驅動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變革:邏輯、類型與向度[J]. 電子政務,2021(03):73-82.

[4]姚文清. 大數據時代智慧社會公共管理模式研究——評《大數據與智慧社會》[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3):223.

作者簡介:楊芬芬(1988年5月),女,漢族,安徽省阜陽市人,學歷:本科,單位: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阜陽卷煙廠,單位郵編:236000,研究方向:管理學。

猜你喜歡
公共管理模式創新大數據
金融支持精準扶貧模式創新研究
春節聯歡晚會的思想導向性增強對于公共管理的影響
高校校園招聘模式創新探究
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談我國非政府組織的公共管理功能
基于手機應用軟件的幼兒園家園聯系模式創新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