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市中小學應對突發襲擊事件相關制度建設與策略研究

2022-02-21 05:17劉宇
科技信息 2022年4期
關鍵詞:校園安全

劉宇

摘要:在世界各國的暴力恐怖襲擊中,校園襲擊無疑是最具有轟動效應的事件, 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穩定產生巨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校園襲擊事件也處于頻發高發狀態,給在校師生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也引起了強烈的社會恐慌。課題分析了國內2001年—2021年發生的47起校園襲擊案件和遼寧省一年內發生的7起個人極端案件,總結該類案件的發案特點,結合鞍山市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關鍵性問題,為鞍山市中小學校園安全防范工作提出部分改進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個人極端;校園襲擊;校園安全

一、我國中小學校園襲擊案件發案現狀分析

傷亡情況嚴重,47起案件傷亡總人數823人,在校學生和幼兒死亡人數達131人,平均每起案件約有2 .8名學生或幼兒死亡。犯罪手段相對集中,以刀斧砍殺為主要襲擊方式,案件統計結果發現刀斧砍殺襲擊占到發案比例的75%。校園襲擊已然成為了個人極端犯罪的慣性取向,形成了極端人員宣泄情緒的突破口,這一特點從各年度發案數量統計中清晰可見。2001至2021年20年間只有2005年、2009年、2015年沒有發案,其余17年每年都有案件發生,其中2004年一年時間連續發案10起,可以明顯看出,此類案件已不再是偶有發案的個別案件,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犯罪模式。

二、個人極端案件高頻發案劍指學校安全

個人極端案件是指個人以發泄個人憤恨、對社會進行打擊報復、造成重大影響為目的,以扭曲的心理狀態和匪夷所思的行為方式,運用爆炸、殺人、放火、刀斧砍殺、車撞等暴力手段,侵害社會或者他人,危害后果特別嚴重的犯罪。2021年上半年全國發生的各類個人極端案件中就包含三起針對校園的刀斧砍殺襲擊案件,共計造成3死26傷。課題研究中對遼寧省省內一年時間發生的7起個人極端案件也開展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案件發生分布在省內各地市,7起案件中也包括2起針對學校的襲擊,這兩起案件由于現場執勤公安民警反應快速,將嫌疑人進行控制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可見中小學校園已然成為了個人極端案件發案的重災區之一。

三、校園襲擊案件頻發動因分析

課題研究分析了47起校園襲擊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除13人是精神疾病患者或曾經患有精神疾病,其余犯罪嫌疑人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些人作案過程的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均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對于作案都經過細心準備與規劃。經過對案件信息的分析,確定了激發他們作案動機的四方面因素。

(一)危險性格的危險人

個人極端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較嚴重的人格缺陷,具有偏執、敏感、易怒、易沖動、自控力不足的性格特點,對待事物冷酷、殘忍,生活中獨來獨往、孤僻、不善于交流,過度壓抑自己的情感,情緒難以疏解。

一旦他們陷入某種困苦心境下,很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來他發泄心中不滿。

(二)加劇的經濟階層分化導致社會矛盾層出不窮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的社會分層也越來越明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貧富差距導致社會資源分配不平衡,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從而產生階層對立的沖突性問題。

(三)矛盾長期未化解

很多弱勢群體個人權益受到損害和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時,會產生一種被忽視感,導致微小矛盾升級到無可救藥。矛盾與利益訴求處于弱勢的群體往往是能力上和認知上受到局限的人群,這類人群無論是性格上還是生活狀況上都存在極端性的特點,極易出現暴力攻擊行為,以此來發泄心中不滿。

(四)媒體傳播推波助瀾

媒體對個人極端行為案件大肆報道,甚至夸大案情報道,恰好迎合了極端人員的認知和精神需求,使他們找到了暴力行為的社會性依據,形成了激發和誘導他們產生犯罪行為的認知動力。

四、應對個人極端行為如何防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學校作為校園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單位,對校園安全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必須清醒地認識校園安全風險所面臨的現狀,應當全方位抓好校園安全風險防控,作為主體責任單位應從四個方面著手治理并預防個人極端案件。

(一) 建立定期安防知識技能培訓制度

定期安防知識技能培訓是建立校園自有防衛力量的重要途徑,校園自有防衛力量也是應對校園刀斧襲擊的最高效措施,要想有效抵御校園刀斧襲擊的發生,學校自己必須保有一只應急防衛力量。因為個人極端襲擊案件的發生過程速度快,很多時候等不及警方的專業處置團隊到場,例如2010年3月23福建南平鄭民生案,僅用55秒就造成8死5傷的嚴重結果。學校如果有一只快速反應的應對和處置力量,第一時間阻止犯罪嫌疑人的襲擊,防止案情擴大化,為警察到場爭取時間和空間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課題研究中調研了鞍山市部分中小學,對多名老師及學校領導進行了訪談,當被問及是否有過應對個人極端襲擊培訓的經歷時,答案基本是否定的。這種否定的回答說明在鞍山市中小學,安防培訓長期以來是缺位的,即使開展了培訓多數也是走過場,師生也沒有真實地了解我國校園安全的真實現狀。雖然在《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規范(試行)》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強調了對校園安保培訓,但是多數學校也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并沒有落到實處。很多師生都進行過消防演練,地震逃生演練,唯獨沒有經歷過反襲擊逃生自救和相關的應急處置演練,也沒有對這方面的預防意識,都認為這種問題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實際情況是所有的校園安全風險中發生幾率最高的就是刀斧砍殺襲擊,而且也是傷害性最強的一種安全風險。加強校園自身防御能力建設是有效防范個人極端襲擊辦法之一,在校教師和保衛人員需要定期進行相關培訓,條件允許情況下進行全校應急演練。教職工通過專業的培訓可以了解當前校園安全所面臨的現狀,能夠掌握危險發生時如何做出快速正確的應對和自救措施,最大程度減小傷亡。培訓制度的建立也必須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強有力的政策與規范化制度跟進督導, 不能“亡羊補牢”做事后諸葛亮,對于校園安全風險預防只能細致在前,等出了問題再彌補為時已晚,甚至案件結果成為本地區幾十年無法抹去的傷疤。

(二)防爆器材的裝備和配發應當統一歸口管理定期檢查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規范(試行)》第十條明確規定“學校門衛值班室按執勤人數配備以下防衛器械:防暴頭盔(1頂/人)、防護盾牌(1副/人)、防刺背心(1套/人)、防割手套(1副/人)、橡膠警棍(1支/人)、強光電筒(1支/人)、自衛噴霧器(1支/人)、安全鋼叉2套” 。從以上裝備的配備要求來看,保安人員在接受過系統培訓后,應對個人極端刀斧襲擊具有充足的把握,但在調研走訪鞍山市部分學校的實際結果來看,被走訪的學校中沒有一所按規定配備相應器材,給出的原因是學校沒有經費。表面看上去是學校經費問題,實則是思想問題,從根本上沒有注重安全風險,都抱有一種僥幸的賭徒心理,自認為這種事情不會在自己身上出現,采購這些防暴器材是浪費。解決這個問題應當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統一管理集體采購,按要求配發,定期協同公安機關對器材進行檢查督導,不能放任由各學校自行其是,否則又成了紙面文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這些裝備的防護,一旦出現問題就只能用掃帚、拖把、桌椅板凳,試想如果只用這些物品能抵擋刀斧砍殺,就不會出現47起案件中的823人傷亡,所以裝備器材的配備是全方位抵御校園安全風險的重要環節之一,任何一個環節的忽視都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負面結果。

(三)強化校內風險排查

內部風險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問題,內部風險可分為直接內部人員風險和間接內部人員風險。直接風險是指校內教職工和學生,例如47起案件中的湖南何釗誨案、北京徐和平案、湖南劉紅文案、北京賈某某案、廣西梧州李小文案五起案件均為學校在校教職工,2017年4月12日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學學生羅軍持彈簧刀在辦公室捅刺班主任鮑老師26刀,鮑老師經搶救無效死亡,2020年12月20日黑龍江鶴崗市一名14歲男生在校外補課機構刺死本校語文老師。間接內部風險是指由于學生矛盾、師生矛盾、教師家長矛盾、教師個人矛盾糾紛所引發的針對校園的個人極端案件,例如2003年3月7日廣西謝忠材案,因為與幼兒園女教師戀愛失敗而襲擊幼兒園。前文中敘述到矛盾糾紛是引發校園襲擊的主要動因之一,校園內部與外部之間形成的矛盾糾紛鏈接和學校內部形成的矛盾糾紛都是校園安全風險的燃點。在排查校內安全隱患過程中,學校應當與公安機關保持溝通對有服刑歷史、精神疾病患病歷史、吸毒歷史、治安違法處罰歷史的學生家長信息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學生間的矛盾、師生間的矛盾、教師家庭矛盾、教師與家長間的矛盾要及時發現早期干預積極化解,化解不了的及時請公安機關介入或通報公安機關重點關注,提前預防矛盾升級導致問題不可收拾。對學校的危險物品管理也應重點關注,包括廚房刀具、液化天然氣罐、都應當上鎖固定專人負責,每日食品做到留樣待檢,實驗室?;1┪锲穼H藢9駠栏穹獯婀芾?,出入嚴格記錄。對學生的個人隨身物品定期請公安機關進行檢查,發現學生持有管制刀具的情況要立即收繳進行警示教育,預防學生的傷害性案件發生。

(四)強化校園內部技防建設

技術防范是校園安全風險防控不可或缺的組成分部分,加強技術防范可以有效減少安全風險防控的人力投入,提升單位時間內防控工作效率。首先,校園技術防范應當全方位加裝監控視頻設備,實驗室、廚房、食品儲藏室等重點區域還需加裝聲音識別系統,做到圖像聲音整體收錄實時監控,將警衛室與監控室整合使用,做到發現問題快速處理。再者,學校要加強內部交通設施建設,對車輛停放區域的規劃要遠離教學樓,并在校內主要建筑物門前設置防撞墩、車輛通行道路上設置減速帶,道路兩側鋪設較高的路肩預防車輛突然變向。最后,在圍墻上方加裝防攀爬倒刺,防止翻墻闖入。

五、結束語

校園安全問題重在預防,無論人防、技防、物防都要協調配合,系統規劃整體推進。因為引發校園安全問題的種種因素是將長期伴隨我國社會發展而存在的,所以校園安全防范工作是長期而艱巨的,鞍山市與其他省市地區同樣處于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校園作為防衛能力薄弱,社會影響面相對較大的公共場所極易成為個人極端分子發泄情緒的襲擊對象,因此校園安全風險的防范與管控應當倍加重視,加強整體防范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何睿. 校園暴力襲擊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建設[J],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7(1):69-71.

[2]靳高風,李易尚,朱雙洋.當前我國校園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研究[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7(3):70-78.

[3]李春雷,肖 娟.媒體報道對大眾犯罪心理的紓解——基于“江蘇泰興校園砍殺事件”的個案研究[J],當代傳播2011 (6) : 96-97.

[4]何睿,校園暴力襲擊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建設[J]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7(1)68-71.

(2021 年度鞍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立項課題研究成果 ?)

(立項編號as20213080)

猜你喜歡
校園安全
培育校園安全文化夯實學校安全基礎
淺析農村校園安全與安全意識的思考
高等院校校園安全穩定創新工作機制研究
制訂應急預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體系探究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
開學季,打好校園安全堡壘戰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研究
網絡模式視角下的學生自治組織參與校園安全管理研究
高校多校區辦學校園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