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的質量管理研究

2022-02-21 05:17范洪敏譚丹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關鍵詞:司法鑒定生態環境質量管理

范洪敏 譚丹

摘要:當前生態環境愈加惡略,人與自然關系逐漸緊張,出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國家針對生態環境損害制定了相應的處罰規定,而想要確保處罰規定有效落實,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需要對生態環境開展司法鑒定,且將其現場勘驗評估當作環境行政處罰的依據,作為生態緩解生態環境與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依據。下面,文章就主要針對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進行分析,并對其質量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態環境;司法鑒定;現場勘驗;質量管理

前言:只有進行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質量管理,才能保證現場勘驗結果具有法律上效益和其具備證據的“三性”要求。從現場勘驗收集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以及綜合判斷,查證“材料”能否和司法鑒定現場沒有關系。通過我國生態環境損害鑒定可以了解到司法鑒定評估以及其發展情況和發源歷史,也可以通過完善評估機構的建設和評估技術的提升推動和促進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的質量管理。

1.證據“三性”對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工作的要求

1.1司法鑒定損害后果與證據“三性的關系”

生態環境自然屬性決定了證據和司法鑒定勘驗現場的關系,在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開展現場勘驗過程,不只有其他混雜因素導致的損害,最主要的是與生態環境損害事實之間有直接關系。要注意區分出在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導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根據相關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如果鑒定后表示環境壞與自然屬性相關,就不能證明與材料所述為事實,針對相關證據也不能證明其根本原因。如果得到的“材料”與生態損害的后果間沒有呈現邏輯關系的話,則這此類“材料”并不能當作處罰的依據。例如,勘驗時所取的水樣品來源于污染源的上游區域,則從空間上來說其對數年前的河水產生了污染的證明是缺乏效力的。

1.2“材料”的客觀真實性。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所得到的證據一定要通過查證屬實才具備效力,作為采集信息的根本標準,證據要具有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1]。在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開展司法鑒定時,以現場勘驗所收集到的材料要保證了解到材料是如何收集、保存、運輸、傳達,要求熟悉材料的每個方面具備的特性,明確材料表達的內容,保證材料的真實性。

2. 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質量管理的主要要求

2.1程序設計規范

根據相關文獻和資料可知,需要保證現場勘驗“材料”的相對穩定性、完整性、準確性、精確性和可比性,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的質量管理主要表現在程序設計規范、人員能力保證、記錄翔實客觀、多方合作有序和報告出具完整5個方面。在研究發現,人為因素對質量造成的影響遠不及程序造成的影響,人為因素僅占4%,可以了解到程序如果不規范合理會對結果造成很大影響。評審合同、初次勘驗、制定勘驗方案、進行勘驗、評估勘驗結果、出具報告是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的幾大關鍵步驟[2]。

2.2確保相關人員能力

目前,在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開展司法鑒定期間,需要勘察的事項有污染物的性質、地表水和沉積物、空氣污染、土壤與地下水、近岸海洋與海岸帶、生態系統和其他共七大類,而現實此類鑒定案件開展中,一般同時出現好幾類,常見的污水排放就往往會同時存在地表水、空氣、土壤與地下水等情況,對于生態環境損害的合同評審一般是委托司法鑒定人,要保證鑒定機構具有相關證書以及資質,鑒定人員是相關專業出身并且具有經驗。如果鑒定人員或者鑒定機構不夠專業,不僅會導致最后結果的偏差,嚴重的話會觸犯法律,承擔相應責任。另外鑒定機構也要對于鑒定人員進行不定期考核以及測試鑒定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F今在科技化發展的背景下,科技帶動經濟發展,對于相關人員的培訓也要提上日程,鑒定人員也要及時發現并彌補自身的不足,及時跟進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既要對于自身的不足和欠缺有清楚的認知并及時改正,也要虛心接受他人對于自己的建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

2.3記錄客觀事實

因為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會牽涉很多環節,而且每個環節中會出現不一樣的問題,每個問題也會有很多解決辦法,這時就顯現出了記錄的重要性,記錄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記錄生態環境損害司法管理的事,對于現場發生的所有事情,以及看到的、聽到的所有內容和細節都要記錄下來,進一步確保記錄的真實性。不僅現場勘驗中遇到的所有安全問題和可以控制的情況以及發生的事情均應詳細記錄,其他相關問題也需要記錄,以及在勘驗中影響到設備數據和環境問題都需要詳細記錄。當其他具有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能力的人員看到記錄和相關資料時可以準確理解和評估現場勘驗情況[3]。在現在科技化發展的時代,不僅可以采用傳統的紙質以及表格記錄,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像錄像、影音等。在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進行司法鑒定中,往往現場勘驗涉及到的空間跨度比較大,且時間跨度也比較長,期間所產生的記錄信息種類多、版本多,面對此類情況在過程中需要保證勘驗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以及準確性,為保證司法鑒定數據的安全可以進行電子備份。

2.4多方合作有序

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對象多、適用標準方法多、勘驗周期長等特點,決定了存在多合作方同時協作,或先后進駐生態環境損害現場進行勘驗的情況?,F場勘驗人員一定要準備完整,制定好合理的勘驗計劃,對于所有進入現場的勘驗人員及時有效地進行溝通,確保多方合作,以免破壞司法鑒定現場。因此,現場勘驗職責對于崗位分配要公平公正、確保根據專業人員以及工作職責分配,確定每個崗位的人了解并熟悉工作內容。任何進入到現場區域的合作方,都要明確清楚是否還有其他的合作方同時進入,做好全面掌控,如果了解到存在其他的合作方,此時現場勘驗工作開展前就要和各方做好充分、有效溝通,充分考慮到現場樣品的保管以及存放,對于樣品的保管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避免對勘驗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

結束語:現場勘驗作為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關鍵環節,關乎鑒定意見證據的可靠性、準確性、關鍵性、科學性和真實性,也關系到鑒定意見在證據審查和庭審階段是否經得起信任。因此,對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進行嚴格、全面要求的質量管理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史格非,李怡文,毛穎潔,馬棟.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場勘驗的質量管理[J].法醫學雜志,2020,36(04):478-482

[2]張強,蔡俊雄,劉哲,彭穎,王玥.我國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歷程與問題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21(04):1-9.

[3]郭雪艷,楊旭,谷曉若,卓少杰,陳林文,達良俊,馬棟.中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體制形成與發展[J].法醫學雜志,2020,36(04):437-444.

猜你喜歡
司法鑒定生態環境質量管理
醫療糾紛中的司法鑒定問題研究
《黑龍江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是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實際步驟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