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策略研究

2022-02-21 05:17李樹書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關鍵詞:養老保險策略研究農村

李樹書

摘要: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建設中顯露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滿足人們對于養老問題提出的新要求,改善農村傳統的養老方式,探索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必要任務,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指數,解決人民養老問題難處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養老保險制度作為研究對象,對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該如何推進新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作出簡要的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策略研究

當前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加快將覆蓋與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制度快速建立起來,通過多方的走訪和調查,要積極探索出適合農村實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這不僅是黨中央的最高指示,也是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壯大的必然之路。面對正在襲來的養老危機,中國已經開始出現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特點,而傳統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不確定性,已經無法有效滿足當前的社會養老保險需求。因此,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建議,對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促進國家的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1. 根據農民制度身份,匹配相應養老保險制度

通常在將我國的農民進行分類的過程中,依據不同職業的特征,將農民群體劃分為留底農民、農村流動勞動力以及征地農民三大類。不同類被的農民,根據自身職業特征的不同,可以選擇享受對應的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方案,也可以申請加入城鎮的養老保險制度。那么在具體制度的選用當中,就需要以正確的思路進行分析。首先根據劃分標準,對農民的制度身份進行篩選,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大量的農村流動勞動力以及征地農民會進入城市就業,因此這部分人群會自然而然地獲得城鎮的戶籍,進而選擇加入城鎮的養老保險制度。其次,根據職業特征可以按照從事農業和從事非農業的類別進行分類,從事農業的農民群體,完全可以按照留地的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沿用,而非農業的農民群體,則需要沿用流動勞動力的制度。雖然理論上是按照這種方式進行制度的選用,但是農民依舊可以有權按照個人意愿和實際情況在兩種制度中任選其一。留地農民群體和流動勞動力的農民群體之間的養老保障制度可以進行銜接或者是切換,而對于征地農民來說,在其成為市民后,需要沿用城鎮的養老保險制度,若存在征地后還有部分土地的留地農民,可以選擇納入留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之中,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進行征地補償時,是否要考慮農民是否受到養老保障補償因素的影響[1]。

2. 逐漸統籌相關制度,銜接異地養老保險制度

伴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進入到城市務工和創業的農民群體數量也正在呈直線式的上升,大量的農民群體完成了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過程。因此,為了保障留地農民養老保障水平的有效提高,需要加快城鄉制度的統籌規劃。開展城市養老保險制度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統籌工作,并不是將農村的養老保障水平提升到與城市相同的水準,而是要付出努力將兩者之間的差距進行不斷的縮小,需要將為廣大農村地區養老保障缺失問題的解決并將其與城市養老保障水平的平穩銜接作為工作目標。從長遠的角度進行分析,這種統籌性質的工作的本質目標是徹底改變當前大部分地區的農民與國家以及政府為責任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之間差距過大的現狀,致力于幫助農民可以有效將養老的風險問題化解于發生之前,實現全體人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二元經濟結構的不斷改變,二元相互對立的格局也會隨之消亡,新時代的農村養老保障水平將會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并且會不斷擴大保障的范圍,最終實現城鄉之間在居民基本養老保障方面的制度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以及調劑統一[2]。

3. 舍棄傳統家庭養老,強化新型社會養老方式

在中國的農民群體中,包含著多樣化的角色,不同群體的農民也擁有著不同類型的收入來源渠道,但是整體的農民群體在收入方面,普遍存在著不穩定的特點。這些影響因素都導致了在不斷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約束,同時也面臨著大量的挑戰。為了能夠使廣大老年人群體的多樣化養老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在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過程中,應當積極鼓勵和支持家庭養老保障、集體養老、個人養老以及社會救濟養老等多種類型和方式的組織制度模式,打造一個具有復雜化結構的多樣化和多層次的中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家庭養老作為最普遍的養老方式,在具有經濟合理性的結構穩定性的同時,也蘊藏著來自于經濟和精神上的需要,但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勢必會給家庭養老帶來一定的問題。因此要將農村社會保障于家庭養老相結合,以此來滿足保障農民老年基本生活的目標。同時,也要站在長遠的角度考慮,設計出合理的社會化養老保障,來解決由于家庭養老比例降低導致農村社會保障比例不斷增高的問題,促進養老保障制度的良性發展。

4. 聚類分析劃分區域,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我國地處遼闊,雖然同屬于農民群體,但是身處于不同的地區,不同個體之間還是會存在較大的差異的,通過借助人口普查數據以及相關的專業軟件處理,對我國各個省市的農民群體進行分析和分類,根據聚類分析譜系圖,可以將我國的農民群體分為三大類。首先第一類,類似于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的地區,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偏高,政府部門可以使用行政手段來建立基本的養老金,發展個人賬戶式的養老金。其次第二類是在江蘇、浙江、山東以及廣東等地,基本達到發達地區的水平,農民也有著較高的收入水平,政府部門可以維持著基本的養老金為主,逐步地加深社會化的養老程度。最后第三類是其他地區的農民,這些地區通常的都會以家庭養老為主,需要相關的政府以家庭養老為主,逐步地開展基礎養老金的推進工作[3]。

結束語:綜上所述,伴隨著重視養老保險的呼聲在社會上的不斷增加,對于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有關部門提高相應的重視,對于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在開展城市社會養老保險的相關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開拓新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根據農民的實際身份和個人需求,為其匹配合適的養老保險制度,并提供新型的養老保險服務方式,致力于為農民打造更加人性化和多樣化的保險服務,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穩定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然鐸.加強少數民族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對策[J].法制與社會,2020(30):118-119.

[2]梁江源.淺析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財政支持的必要性[J].商展經濟,2020(07):109-111.

[3]李清波.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待遇調整原則及推進策略[J].農業經濟,2020(07):72-74.

猜你喜歡
養老保險策略研究農村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繳納兩份社??赏瑫r享受兩份養老金嗎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