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2016-11-10 22:12張有成
人間 2016年28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研究教學質量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而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正是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系統接受語文學習的開始。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老師的不重視、教學存在誤區及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等。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在分析當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089-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小學生培養語文素養的關鍵階段,通過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1]。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學生識文斷字的主要途徑,同時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了表達和寫作的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是學生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與能力。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能夠加強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還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進而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同時也能夠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閱讀教學只注重教學生去看、去聽,卻忽視了老師、學生以及閱讀材料之間的對話交流,導致學生不會閱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部分教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師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并不是很重視,閱讀時間相對較少,閱讀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雖然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部分教師已對閱讀教學進行重視,并探究其中的教學方法,但總體上來看還是差強人意[2]。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教學誤區。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多數老師理解比較狹隘,認為閱讀只是單獨教會學生對課本文章進行閱讀以及理解就行,并不包括對課外讀物的閱讀教學;更多強調的是智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存在著一定的教學誤區。由此造成了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良性的互動,學生僅是被動的接受,學生沒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

(三)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興趣不高。在小學生時期,正是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烈的階段,這種需要靜下心來的語文閱讀課程,很難提升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例如,在很多課堂教學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旦外界有任何的動靜,難以集中精神學習,閱讀的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三、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

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十分必要,好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語文閱讀的質量,也為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及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明確閱讀教學要求,保證教學目標實現。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 在小學生不同年齡段提出了不同的閱讀目標:

1—2年級: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3—4年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6年級: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

(二)改變閱讀教學觀念,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老師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即只注重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或僅針對考試的需要進行閱讀教學,而是要高度重視閱讀,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學會閱讀,享受閱讀?,F代閱讀特別強調學生、老師與作者的共振[5]。語文閱讀教學過程應該是一種情意發展過程,不應該是簡單的知識體系傳播過程,教師要把閱讀對象作為一種生命主體對待。

(三)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時間積累的過程,只有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才會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喜愛,進而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在教室里張貼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或集體創作文學閱讀手抄報,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2.發揮故事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當學生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時,個個精神抖擻,豎起耳朵來聽。其實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在教材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加以渲染,可以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鼓勵學生閱讀文章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培養正確的理解能力[6]。

3.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讓學生樂于讀書。 老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者組織學生講述閱讀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讓學生產生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愿望。

(四) 加強學生閱讀指導, 確保閱讀取得實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于小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之學習壓力較重,因此給與學生閱讀指導十分重要。老師要引導學生有選擇、有計劃的閱讀,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多閱讀文化經典及文學名著。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小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改變閱讀教學觀念,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與監督,并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享受閱讀。

參考文獻:

[1]施茂枝. 閱讀教學怎樣進行"對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02).

[2]方莉.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新課程(上),2016(03).

[3]陸小平.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4]趙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A]. 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5]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6]李建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02).

[7]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作者簡介:張有成(1960—),男,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張程鄉桃聯小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研究教學質量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新課改下小學四年級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思考
讓孩子的心靈在閱讀中飛翔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