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環境的小學科學項目學習模式的初步實踐

2022-02-22 05:03王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6期
關鍵詞:項目學習網絡環境小學科學

王君

關鍵詞:項目學習;網絡環境;小學科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合理利用網絡也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從中發現教學策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在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豐富科學學科的教學資源,從而拓寬科學的教學方式。它可以將傳統科學課堂封閉、靜態的狀態轉變為開放、動態、現代化的課堂,使科學教學更具活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使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知識。

一、信息技術網絡環境對小學科學項目學習模式教學的積極影響

1、有助于提高科學課程備課質量

課前的教學準備是教師必須做好的教學備課形式,一般在以前的準備工作中,科學學科的教師通常都是查閱圖書館資料,瀏覽和編寫教學材料,以這種方式去豐富教學內容。然而,這種傳統的單一方式占用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沒有有效地進行備課。但是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教師只僅僅搜索網站后下載或復制互聯網資源,就可以便捷的制作多媒體教學資料,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種方式既節省教師提前準備的時間,又能夠豐富教師整體資料的搜內容,將教材中的知識點無限延伸。

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課程中如果科學課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照片、圖片時,往常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提前準備好這些照片、模型,并在課堂上同步進行教學。但在整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學效果受教學模式規模小、圖像清晰度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嚴重影響后排學生的觀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播放預先設計好的教材可以放大圖像,改變其格式并使其足夠清晰,使學生能夠看的更加清楚,對科學知識能夠理解的更充分,從而保證教學質量[1]。

3、有助于激發科學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自然科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科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有許多內容不能充分向學生展示,而教師只是把學生當做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這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提升。在網絡環境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作為科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使課堂更具吸引力和生動性,從而不斷擴大學生知識吸收的范圍,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此外,透過網絡資源,教師可為小學提供特定的自然科學教學環境,通過多媒體屏幕上美麗生動的圖片,在課堂上營造一種特殊的教學氛圍,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從而提高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

二、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科學項目式教學的初步策略

1、借助多媒體進行小學科學教學

在網絡環境下從事小學自然科學教學的小學教師,應留意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整體教學。在傳統的基礎科學教育中,小學教師通常也可以獲得與課程相關的大量信息,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很多教師可能需要進入圖書館,這樣的方式不僅耗時,而且很可能得不到想要的訊息[2]。在傳統的小學自然科學教學中,有時教科書中包含很多圖像,因此教師需要在有大量照片和模型的教室里上課。此外,有些學生可能會觀看照片、模型后無法了解課本的內容。這時候就可以運用到網絡信息資源加以改善,借助多媒體和網絡的力量,將所需的資源制作成PPT后對學生進行播放,把知識難點更細化更清晰的展示出來。

2、巧用信息網絡技術化解教學難點

由于學校在教育方面的資源有限,教師很難取得課堂上所有的模型、照片或物品,以此去幫助解釋教學內容上的困難,但是通過信息網絡可以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網絡平臺上收集教材,以照片、音頻、動畫等方式向學生講解課程內容,使他們能夠觀察平時看不見的現象或從未見過的事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例如,在動物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收集各種動物的典型品種,讓學生充分的去觀察這些動物的基本特征,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研究不同種類動物的特征。

3、利用網絡和多媒體來創設課堂情境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備課。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在網絡上處理數據,然后使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展示數據[3]。對于一些不可理解和抽象的內容,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一些相關的視頻或音頻材料播放給學生。學生們對視頻和音頻的興趣比書中的圖片和文字要大得多,而且對這些的記憶時間會更長。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針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將更加深,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更加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同樣的教師也可以使用網絡和多媒體來創造課堂情境,創設課堂情境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結束語

總的來說,當今的網絡信息技術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師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真正發揮課堂中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同時在網絡和科學教育領域的范圍內,小學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不斷的去優化相關的教學資源,才能真正做到將網絡教學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最后,教師應打破傳統的科學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武欣欣,董艷.信息技術支持下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字教育,2017(2):94-95.

[2]何志華.網絡學習平臺支持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6):124-125.

[3]馬楓蘭.信息網絡環境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影響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

猜你喜歡
項目學習網絡環境小學科學
廣挖資源深度整合巧用技術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