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鋁”途

2022-02-22 11:47劉佳
科學中國人·下旬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張海鋁合金材料

劉佳

2009年,張海受邀參加國慶觀禮

無論春夏秋冬如何流轉,也不管戶外是什么樣的天氣和溫度,每天清晨6點半,張海都會準時出現在游泳館內,在泳池里劈波斬浪,晨練一個小時之后再精神抖擻地去上班。張海年輕時就是個體育愛好者,運動健身的自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羽毛球也是他的最愛,每周至少一次的羽毛球鍛煉是他雷打不動的日常計劃。張海覺得,揮汗如雨的劈殺和救球,可以把他從繁忙的工作壓力下脫離出來。

除了運動,張海的另一條解壓途徑是在結束了繁忙的工作之后,約上朋友們聚在一起小酌一番,用他的話講,就是“喝點小酒,把身上的壓力揮發掉”,雖然不聊工作,但往往就是在最放松的談天說地過程中,很多工作上奇思妙想的點子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一動一靜的解壓習慣,源自張海在日本長期的生活養成。26歲那年,他東渡日本留學深造,此后22年間,從一名博士研究生發展成為國際知名企業的主席研究員,一步一個腳印,無論是從語言表達,還是生活方式,以及思維觀念上,張海都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社會。

張海在日本學有所成,因提出鑄錠內部氣孔三維預測模型和鑄錠內部熱裂的判斷準則,以及“均勻凝固”技術理論和應用先后獲得日本輕金屬學會杰出科學家獎、論文獎等一系列重量級的獎項,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熔鑄和材料專家。這一系列耀眼的成績,即便是在人才濟濟的日本本土科學家群體中也不常見,足以證明他在國際最前沿的材料科學殿堂里取得的成功與影響力。

在海外攀登學術和產業高峰的同時,一身赤子情懷的張海也時刻關注著國內材料科技的發展,一心想把在日本前端科研院所汲取的先進知識帶回中國,助力祖國材料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突破。

終于,在2010年,張海懷揣著依靠技術創新,引領中國鋁加工產業升級的夢想回到國內,全心投入鋁合金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應用工作中,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面向國家及地區經濟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他圍繞高性能鋁合金開發及制備技術的共性問題,研究突破多項材料及制備技術的“卡脖子”難題,依靠自主創新,帶領團隊研發的鋁材新產品,實現了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成果轉化,先后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子通信器材及航空航天板材等高精尖產品中獲得應用,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從出國到如今,彈指一揮間,34年過去了。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張海持續聚焦于鋁合金材料的突破與創新,他說:“做科研就要認準一個方向持之以恒,鋁合金材料就是值得我花一輩子精力去做的事業”。張海認定了這一條“鋁”途,探索的腳步一刻不曾放緩與停歇。

在日本搞科研

1988年,張海從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現太原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又參加了4年工作之后,決定赴日本留學,全面提升自己。他的這一決定成為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張海在國內最初學習的是機械專業。到日本學的是加工和鑄造,鑄造是一切工業的基礎,如果沒有鑄造行業的支撐,各種工業生產生活必備用具,以及國防軍工武器產品均無法誕生。雖然是一門古老的行業,但鑄造也在時代發展中不斷求新,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誕生都是一次次的創新過程。

中國本來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鑄造工藝的國家,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們這個曾經引領世界先進技術的國家在當時已經被西方發達國家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拌T造能不能成功,取決于里邊的缺陷有多少,冶金質量好不好,決定了它的關鍵?!睆埡T谌粘9ぷ餮芯胯T造缺陷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新理論和方法可以用在開發材料上,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材料科學是21世紀國際上最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之一,新材料的發明極大地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而在當時的這一新興領域里,日本顯然已經走在了我國的前面。

張海是個拒絕平庸的人,他認為,人生就要勇于打破一切條條框框,拼出一個未來!在向先進求索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瓶頸和絆腳石橫亙于斯,但是它們阻止不了張海前進的堅定步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張海一旦下定了決心做某件事,十匹馬也拉不回來?!拔揖褪沁@么個脾氣,只要認準了目標,就去努力,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底!”張海如是說。

從飛往日本的飛機一落地,困難便撲面而來。首先就是要適應當地的環境,過語言交流這一關。在很多人看來,這可能會讓出國前日語零基礎的張海挨上“當頭一棒”。但是,張海卻做足了迎接困難的心理準備:“既然到這里來,我認為語言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工具,如果你連正常交流都做不到的話,還能學到什么先進的專業知識?”

為了打下堅實的溝通基礎,張海發揮“拼命三郎”的精神,結硬寨,打呆仗,半年時間就翻爛了一本厚厚的《日漢大詞典》。他不學“啞巴日語”,隨時隨地和當地人進行交流,大著膽子去說,不怕說錯而被笑話,所以,僅僅過了半年多的時間,張海的日語就說得非常流利了。

語言雖然“通關”,但是在學業上,張海還是感受到了實打實的壓力?!霸谌毡咀龉こ碳夹g研究,要求動手能力極強。所有的實驗設備,還有實驗的一些材料都需要自己去準備,自己動手去做?!边@一點讓張海很不適應,“我們國內的學生,已經習慣了很多東西從書本里去找答案,很少會去動手實踐。國內很多儀器設備,老師甚至都不讓我們去碰,每次都是老師把方案構思好了之后,告訴你一二三幾步走,你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就完了,缺少思考的余地。所以突然把你放在一個新的環境里,讓你自己去想,去動手把實驗做出來,那時候讓我感覺還是很有難度?!?/p>

初來乍到的張海有點跟不上節奏。他回憶起當時說這是自己在整個學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個階段,“經常被指導老師罵得一塌糊涂”。有那么一段時間,在學業上沒什么進展,又因為實在太累了,張海甚至以為自己都要“扛不住了”,但他依然選擇了咬牙堅持,因為他明白,在日本人的骨子里,他們崇拜強者,不會同情任何一名弱者。

在日本開始寫第一篇學術論文的時候,導師對待張海非常嚴格?!叭毡救说哪欠N嚴謹,就是眼睛里真的不揉沙子。每一個細節我都要解釋得非常清楚,才能過關?!睆埡5恼撐姆捶磸蛷透牧撕芏啾?,幾度易稿,以至于到最后他實在忍不住問他的導師為什么要如此認真,導師說了一句令張海銘刻終生的回答:“因為論文一旦印刷出來,它是改不了的。文字印刷的字里行間都刻印著你的恥辱和你的榮譽,所以一定要認真,不能有任何一點瑕疵?!?/p>

這一席話讓張海受益匪淺,讓他明白了攀登科學高峰的路程上沒有“湊合”“將就”“差不多”這樣的字眼。自此,張海把自己的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只睡幾個小時,為研究課題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飯,就連一向以“拼命”聞名的日本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張海對自己的嚴苛并沒有白費,到日本的兩年后,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思路豁然開朗了,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這說明經過最初一年多的‘折磨,我已經突破了瓶頸”。不知不覺中,張海不僅在日本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成為導師實驗室里研究成果最好的學生之一。這些優秀成績,是他用時刻的勤奮換來的?!罢f實話,我真的很感激在日本那幾年的學習經歷,他們培養了我如何去做科研,讓我學會了如何獨立思考,學會了如何動手去做原創性的東西?!?/p>

1997年10月,張海獲得日本國立電氣通信大學的工學博士學位之后,跟隨他的博士后導師——世界著名凝固理論專家梅田高照(Takateru?Umeda)教授繼續主攻鋁合金材料開發與應用方向的研究。在日本繼續接受的“用手”“用腦”“用心”的科研錘煉,對于他后來的成長起到了異常重要的作用。

在鑄造領域,凝固是物質從液相轉變為固相的過程,凝固理論研究不僅提供對凝固過程的科學認識和深刻理解,而且還是發展先進凝固技術和先進材料的基礎。但是在30多年前,鑄造過程中的孔洞缺陷和開裂現象是很普遍的現象,致使鑄件性能達不到要求,甚至無法使用。如何理解材料在固液相區中的高溫力學性能及在這一過程中對力學性能進行精確測試,在當時是個世界級的難題。

結果,張海與導師共同設計和研發出世界唯一可測量合金凝固過程中材料力學性能的裝備,通過精準的溫度控制,快速加熱與控制冷卻實現對合金真實凝固過程的重現,以高精度測量兩相區力學性能。他們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合金在剛顯示強度時對應的固相率(Zero?Stress?Solid?Fraction,ZSSF)和合金在剛顯示韌性時對應的固相率(Zero?Ductility?Solid?Fraction,ZDSF)的概念,并將ZSSF和ZDSF定為鋁合金熱裂發生判定基準之一。張海提出的熱裂預測的新理論,開發出一系列高強度鋁合金新材料,并在實際的生產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正是因為自己動手創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測試設備,我們才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結果?!睆埡W院赖亟榻B道,到目前為止,這一設備仍然是世界上測量鋁合金兩相區力學性能最精準的裝置之一。

在梅田教授身上,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做事,張海都受益良多。在成果面前,梅田時不時地敲打張海不要沾沾自喜,更督促他不要滿足拘泥于日本的小圈子里,要突破舒適區走向世界,去做國際認可的科學家?!皩煄е?,我們每年都要去參加好幾次國際會議,去跟各國的學者交流,呼吸‘新鮮空氣,這一點對我的影響非常大?!睆埡5难赞o里充滿了感激。

在與英國皇家理工大學的合作中,張海采用高精度X射線三維斷層掃描,在世界上首次獲得鋁-鎂(Al-Mg)合金中微觀孔洞的三維特征,揭示了鋁-鎂合金均勻化與軋制過程合金內部三維孔洞演變規律,以此推翻了經典的孔間粗化的孔洞演變理論,提出DC鑄錠中高曲折度的孔洞通過孔內高曲率角的奧斯瓦爾德(Ostwald)熟化而球化的新孔洞演變理論。張海研制開發的世界首創鑄件內部三維氣孔(porosity)凝固組織的預測方法,不僅能用于鋁合金的半連續鑄造,同樣也能用于鋁合金的其他鑄造工藝過程。在各種大型板材連鑄坯的生產工藝控制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國際上首次生產出高質量無孔大型鋁板材,屬世界領先技術,對鋁加工行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回中國做實事

張海在日本長期從事鋁合金先進熔鑄技術、新型高強高韌鋁合金材料的制備技術,以及汽車輕量化底盤超輕零部件的研究開發,無論在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都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作為鋁合金材料方面的知名專家,張海在國際材料領域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材料強,則國之重器強!在進入21世紀之后,鋁合金因為具有多種優良特性而在中國的各個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尤其是近年來軌道交通、船舶、鉆井平臺、航空航天及汽車等行業的輕量化越來越普遍,鋁合金作為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原料,用量越來越大。

如何加快鋁合金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研發,積極拓展鋁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市場,成了當下發展的重中之重。

張海目睹了這些年來中國科技界對于人才的渴求和招募,越來越多重量級的海外人才紛紛回國發展,這些戰斗在科研第一線的科學家在歸國的同時也把國際標準和國際前沿思想帶回了國內。盡管身在海外多年,其實張海和國內一直保持著聯系與合作,也一直深切關注著國內的材料科學領域的發展。每一次回來,他都會把一些新的技術和新的理念分享給國內的同行。

重要的轉折發生在2009年。張海收到大使館的邀請函,邀請他作為海外182位高層次人才之一,回國參加國慶60周年的觀禮活動。那一次,張海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親眼目睹了氣勢宏大的閱兵儀式,并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被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副主席習近平和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接見、會談。

這時距離張海出國深造已經過去了21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對于在海外打拼的高端人才的關心與渴求。對國內科研事業的長期關注讓張海做出大膽預言: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國家對于科技事業的重視,未來10~20年將會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黃金時期”。長久以來就深埋在他內心回國貢獻力量的種子在那一刻拱出了土壤,生出了枝芽。

“這是一個可以將個人抱負與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睆埡8锌?,“我想做些更有價值的事情,為國家發揮更大的作用!”從決心回國發展到辭去在日本的一切職務回到國內,他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2010年年初,張海懷著一顆報國之心回到中國,加盟中鋁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蘇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副院長,馬不停蹄地投入我國鋁加工行業及汽車輕量化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工作中。

基于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必須大力推進汽車輕量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但是張海觀察到,國內絕大部分鋁合金材料尚屬于中低端產品,尤其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用鋁合金。歐美等發達國家鋁制專用車的開發和應用已有30多年的歷史,而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相當部分關鍵基礎材料長期依賴進口。被“卡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這是一項充滿挑戰的艱巨工作,張海決心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去改變這一被動局面。

張海在日本時開發了一款6xxx鋁合金-HS65,其性能為屈服強度為370MPa,伸長率大于10%,疲勞強度大于140MPa,是當時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車用鋁合金材料之一。2010年回到中國后,張海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又用了6年的時間,開發出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強韌6xxx鋁合金,注冊合金6B10,其屈服強度為385MPa,伸長率大于10%,疲勞強度大于145MPa,材料獲得非常優秀的強韌與疲勞性能。從2017年開始,張海和魏橋創業集團合作又開始了第三代高強高韌6xxx鋁合金新材料的開發。目前,合作團隊已開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強高韌高疲勞性能的新型WHS-3鋁合金材料,其屈服強度大于400MPa,伸長率大于10%,疲勞強度大于150MPa,而且耐腐蝕性高于6082合金,這一材料已經批量用于我國汽車行業。

在這個艱苦卓絕的攻關過程中,張海在國內首次開發研究成功了節能環保型短流程制坯技術和高溫變形超細亞晶控制技術,各項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汽車底盤件產品材料和性能評價技術,填補了國內領域的技術空白。他創新地提出了短流程近終形鋁合金控制臂制備技術,依靠近終形錠坯鑄造、高溫鍛造成型及亞晶組織控制,自主設計開發出了我國首款超輕高強鋁合金控制臂、轉向節等新產品,先后針對我國自主品牌一汽、長安、長城、吉利、奇瑞、江淮等汽車主機廠,推動實施了控制臂、轉向節、副車架等關鍵鋁合金底盤零部件在國內自主品牌主機廠的開發和應用。

在2020年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承諾體現了大國責任,而在“雙碳”戰略背景下,交通領域的碳減排對全社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意義重大。

節能與環保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兩大主題。從材料上看,鋁的比重為鋼的1/3,強度約比鋼大1倍,鋁代鋼,可大幅提升汽車性能。世界汽車協會報告顯示,汽車重量每減少10%,燃油能耗就可降低6%~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由此可見,汽車輕量化是全球汽車工業化的一致目標,而鋁合金是交通輕量化的必然選擇。

打破多重技術壁壘,在材料、設計和工藝等諸多方面尋求突破,永遠追求領先一步的張海雄心不止于此?!皠e人的汽車輕量化都是以鋁代鋼,而我們要做到的則是以鋁代鋁。以我研究出的新型高強高性能鋁合金材料來代替現有大家通用的鋁合金材料。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在鋁車身上再減重10%~15%,實現了汽車減重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目標,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睆埡=榻B的言語中充滿了自信。

張?;貒?2年,也正是國內電子信息、通信、電器等行業迅速發展的時期,傳統的壓鑄鋁合金材料熱導率在110~130W/(m·K)之間,已遠遠不能滿足我國4G、5G通信器材對高導熱材料的需求。

“這種壓鑄材料既要求強度高,又要求導熱性好?!泵鎸倚枨?,張海帶領團隊通過微合金化、復合變質工藝配合精確熱處理工藝,突破性地實現了共晶硅相的毛絨絮狀變質處理,先后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系列高強高導熱壓鑄用鋁合金新材料,熱導率可達188W/(m·K),將上述材料制備通信機箱殼體,使熱源表面溫度不僅分布均勻并且降低了3℃~4.5℃,實現了通信器材的“跨代應用”。張海的這一類高導熱材料已經獲得了大唐通訊的應用認可,中興、華為也相繼通過了應用測試,填補了我國當時鑄造鋁合金無高導熱材料的技術空白,成功實現我國通信材料的跨代升級。

隨著張海的回國,他不僅把日本科研的嚴謹和工匠精神帶了回來,同時還將成果轉化、實業報國的理念也帶回國內。在他看來,科學研究不能只是在實驗室里紙上談兵,或者僅僅是寫在論文里的一個理論成果,最后一定要落實到生產工藝當中去,要真正在生產線上實現。

為了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張海迅速開啟了一系列產學研的合作。他與世界500強企業中最大的鋁業公司魏橋鋁電集團公司、馬來西亞上市公司廣東澳美集團、國內最大的再生鋁企業廣東華勁集團、全鋁汽車的設計制造企業蘇州奧杰汽車等多家知名企業簽訂了共建高端鋁材制造及應用技術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發中心,為企業重大技術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實現鋁加工產業的自主創新和跨越發展。

在張??磥?,科研沒有止步的那一天。他天天都在思考著材料領域里的發展問題,比如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微合金化和工藝優化以后,如何使它的材料性能加工更高,能耗降得更低,環境搞得更好,生產制造的工序更短,制造的成本更經濟……為中國的企業進一步開拓高附加值鋁合金產品市場提供技術支撐,為中國民族鋁工業應用水平的提升及早日趕超先進國家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為未來育人才

“璞玉成器之道,其琢其磨?!币粋€專業人才的成長、成才、成器,就像一塊美玉一樣,必須經過上百道工序的雕刻和打磨,而導師,就是這背后手執刻刀的工匠。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講究“傳承”。張海說,他這一生很幸運能夠遇到很多大師級的學者,他們在浮躁喧囂的現實環境中卻能專注平凡地做著自己的科研,這對他的影響非常之大,他希望自己也能夠把這種精神傳承給更多的年輕人,使他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017年,蘇州大學給了張海一個海闊憑魚躍的舞臺。在環境優美的陽澄湖畔——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里,張海領銜組建的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正式成立。按照張海的設想,研究院面向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的重大需求,聚焦極具發展前景的高強、高韌、高導熱新型鋁合金,開展金屬凝固與成型科學基礎、高強高韌鋁合金材料制備、先進結構材料制備及加工、汽車輕量化先進結構材料及零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突破高性能輕質金屬結構材料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及技術瓶頸,同時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高性能鋁合金領域人才培養和聚集的基地。

在張海眼中,這是一個充滿了蓬勃朝氣和希望的集體。在前進的過程中,他不停地鞭策和鼓勵著團隊中的年輕人:“做學問的人必須認真仔細,不能有瑕疵!”——這兩句當年日本導師囑咐他的話,被他一字一句地轉達給學生。

對于研究院的學術氛圍,張海十分欣慰,他強調說:“我們絕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創新,敢于突破。聚焦攻克材料科學最前沿的領域,在做好眼前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有遠見,用發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來思考學科的發展?!睘榇?,他以討論班、中心論壇、承辦專業會議、邀請國內外同行來作交流報告等多種方式探討學術,開闊年輕人的眼界,增長他們的見識。

這樣一支具有探索熱情、創新銳氣和國際眼界的團隊,在張海的帶領下,在科研的道路上扎扎實實,步步為營,取得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研究院成立5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項目2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共8項,產學研合作重大科研項目8項,研究費用累積8600萬元以上。

“真正要把一項技術、一個材料,從實驗室做到流水線,最后成功做成一個成熟的產品,這里面要經歷千辛萬苦,過程實在是太復雜了,我們能夠堅持下來,確實不容易!”一向不言辛苦的張海在回顧團隊的產學研歷程時也禁不住感慨,“項目成果的取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智慧所能推動的,整個團隊的協同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p>

張海常說,材料科學是一個團隊合作的行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讓所有人的努力前功盡棄?!霸谖业膱F隊里面,每個團隊成員都會承擔2~3個課題,成員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最終匯集成一個緊密合作的集體。而正是這種相對獨立又互相配合的團隊范式,使得每一位成員都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與專長,又能夠最及時地分享相關領域的信息與數據,促進這個優秀的團隊得以健康持續發展?!?/p>

雖然身為研究團隊的核心和學科權威,但是對于團隊里的同事及梯隊里的年輕人,張海始終保持著開放和寬容的胸懷。在每一次的討論中,他總是要求每位成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常鼓勵大家“有些問題是需要相互紅臉的”。張海嘴里的“紅臉”并不是世俗的爭吵,而是一種看法上的碰撞。他希望大家能有一種開放的思維方式,帶著批判的眼光去學習和吸收大師或者前輩所做出的結論,而不是毫無懷疑地全盤接受。他常用自己當年在日本的研究往事現身說法:“你如果完全按照之前的既有理論,那就有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出新成果?!?/p>

談及未來,在“雙碳”背景之下,張海希望開發出更多更好的鋁合金新材料,重點會轉向耐腐蝕、耐疲勞,以及焊接性能更好的材料。同時還計劃花大力氣去關注和研究再生鋁這一全世界的熱點領域?!叭绾巫審U品變成寶,挑戰是比較大的。我希望能用廉價的方法把廢鋁里面的雜質剔除得更干凈,這樣可以使廢鋁也不降級使用?!睆埡D贸鲆唤M數據,“煉一噸鋁需要13?500度電,而用廢鋁去做重新熔煉,只需要不到1000度電就可以了,所以這是真正的節能減排,綠色循環?!?/p>

“這樣的目標可能會花很多時間,會很難,但是我愿意帶著團隊去努力,以鋁合金材料作為突破點,真正能為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需求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能培養出一批真正有實力的科研人才?!睆埡H缡钦f。

散步也是張海每天工作之余的一個習慣。每當疲憊不堪的時候,他就會沿著小路走上一圈又一圈,看看風景,權當放松。路上有坦途、有泥濘,還有坑坑坎坎,像極了自己這一條科學研究的攀登“鋁”途。不久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ANS)第一副院長、首席科學秘書伊萬諾茨卡婭向張海發來了賀信,祝賀他當選新一屆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無疑是對他30余年持續致力于鋁合金材料領域研究的莫大肯定與褒獎。得知此消息的那一天,張海依然走在熟悉的小路上,風景如常,腦海里卻跳出了一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責編:楊思玄)

猜你喜歡
張海鋁合金材料
瞬間黏合槍(下)
土木工程材料的認識和應用
神奇隱身帽(下)
新材料贏得新未來
唉!咪咪虎的煩惱(下)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天哪!咪咪虎被狗吞了
2219鋁合金TIG焊接頭殘余應力分布
鋁合金三元氣體保護焊焊接接頭金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