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有效培養芻探

2022-02-25 07:30王海志
成才之路 2022年8期
關鍵詞:觀察能力能力培養體育教學

王海志

摘 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在具體動作技術的學習過程中,觀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觀察效果會直接影響動作技術的掌握速度。文章從觀察的目的與計劃、聯系與比較、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對體育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析,認為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有效的觀察,必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有重點,應做到點、線、面相結合,應在觀察過程中運用多種觀察方法和觀察手段。

關鍵詞:體育教學;觀察能力;對比觀察;自我觀察;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6;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8-0067-03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而全面、深入、正確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稱為觀察力。觀察力會直接影響一個人能否獲得豐富而深刻、完備而準確的信息。觀察中的觀是指看、聽等感知行為,察即分析思考,即觀察不只是視覺過程,而是以視覺為主,融其他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包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稱之為知覺的高級形式。觀察能力是體育課學習的重要基礎,是學好體育技能動作的重要前提,是形成運動技能的必要條件。新課標中提及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而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別于傳統的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按要求進行模仿練習,更注重通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發學生的思考。實踐證明,在任何技能訓練中,練習者都需要隨時觀察自己的動作是否符合標準,不斷鞏固,不斷糾正,從而形成相應正確的技能。因此,體育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使學生通過自身動作變化觀察以及同伴在練習中的動作觀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動作。本文以幾個體育課堂教學片段為例,就學生課堂學習中的觀察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一、觀察的目的與計劃

有效的觀察需要明確觀察目的與任務,觀察目的與任務越具體,觀察效果越好。一般而言,在確定觀察總任務之后,教師還需要明確具體觀察任務。在體育教學中,一些學生在課前沒有明確自己要觀察的內容,更談不上計劃,因此在觀察過程中常常顧此失彼,遺漏一些重要內容。以足球二十米繞桿停球為例,一些學生沒有接觸過這個足球運動項目,運動技能水平也相對較低,在觀看教師示范動作時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觀察也很認真,但觀察效果并不好,往往是囫圇吞棗。有些學生的觀察重點在“繞桿時動作究竟好不好看”上,這樣的觀察僅僅停留在視覺記憶階段,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實踐證明,有上述觀察行為的學生往往是看得全心投入,看后什么都不記得,對教師的相關提問也不知所云,這就是觀察缺乏目的與計劃的結果。

針對足球繞桿這個項目,教師可設計學生觀察記錄表,主要圍繞足球繞桿動作的幾個環節進行觀察內容的設定,設置觀察提示與樣例,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還可提供相關動作技術口訣。例如,“20米足球繞桿停球”動作觀察記錄表可按照技術動作的開球、繞桿、停球三個環節設計觀察結果描述,要求學生給出相應的關鍵詞。為了便于學生觀察,教師可提供觀察提示。開球環節的觀察要點:準備動作如何?左右腳的姿態如何?重心怎么變化?觀察示例:從起點出發開始,要開好第一腳球,方向、力度是關鍵??谠E示例:聽口令,反應快,穩過第一桿。繞桿的觀察要點:重心如何變化?雙腳如何變化?移動路線是怎么樣的?觀察示例:身體重心盡量降低,人要盡量在球前,盡量讓球貼著桿過,并讓球以最短的路線運行,運球節奏要控制好,眼睛要注意運球繞桿的方向,主要采用撥、扣技術快速繞桿??谠E示例:觸球用腳弓,推球向前擁,三步好節奏,十桿一氣通。停球的觀察要點:如何快速停球?重心和身體姿態又如何變化?觀察示例:控制好人球距離,盡量讓球繞著桿邊過,球以最短的路線運行。最后一個運球要干凈利落,膽大心細,到達終點要迅速停球??谠E示例:人在后,小步頻,跟隨球,不脫離,腳控制,人與球,半米遠,膽要大,心要細,收得快,停得準。在觀察表中,教師還可設計男生與女生差別的觀察提示,如女生采用“大、中、小、小”的節奏,男生采用“大、小、小”的節奏,女生腳內側運球,男生左右腳交替運球。

除了提供觀察記錄表之外,教師還可在學生觀察過程中開展問題驅動的“三分鐘頭腦風暴”活動,也就是圍繞教學內容的知識特點和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課上根據預設問題進行驅動化的引導。例如,在“魚躍前滾翻”的動作教學示范環節上,教師可先組織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討論活動。鑒于以往學生觀察重點都是從騰空到著地這一段驚險而又精彩的瞬間動作,卻忽視了著墊時低頭團身前滾這一教學重點,在三分鐘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問:魚躍前滾翻動作的基本組成有哪些?著墊時低頭團身有什么作用?以問題驅動的課前“三分鐘頭腦風暴”活動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內容、觀察方法、觀察結果等內容,提高觀察的有效性。

二、觀察的聯系與比較

在動作技術的觀察過程中,正確的方法是“整體→局部→整體”,要抓住動作的點、面、體逐一進行系統性的觀察。當然,不同運動項目的技術細節是不同的,其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細節可以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觀察者要根據動作技術發展情況而定。每個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都具有整體性,單個技術動作以及技術動作之間是相關聯的,有時需要對其進行整體性的觀察。因此,如果學生僅僅是對某一個技術動作環節進行觀察,而忽略了其他技術動作環節及各環節之間的聯系,就會影響對技術動作的認識與掌握。在教學實踐中,有很多的動作技術環節僅僅是幾秒鐘甚至零點幾秒的觀察時間,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觀察較為困難,只能對技術動作本身和運動客體的路線或方向進行間接性感知。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時,要提示其選擇合理的觀察位置和觀察時機,從而確保學生觀察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師進行“三步上籃”動作示范時,部分學生的觀察重點會放在看教師上籃后出手的球有無進筐,即觀察的內容是球出手后的狀態,而沒有觀察教師示范動作的其他技術動作細節,如動作要領的完成情況、有無錯誤動作等。這樣,學生只看到了三步,而沒有去認真看三步是“一大二小三跳”,還是“一小二大三高跳”等腳步的變化。再如,在教師進行“跳遠”動作示范時,部分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高而遠的騰空上,而忽視了助跑、踏跳技術和落地技術。又如,在教師進行“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動作示范時,部分學生只關注實心球出手后的遠近以及揮臂擲球這一技術動作,而忽略了持球準備、下體的用力蹬地和送髖展胸技術。以上觀察行為,都說明學生的觀察缺乏必要的聯系及比較。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動作示范前,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系統意識和比較意識,即注意觀察哪個部位、哪個技術環節,從而避免學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教師在組織學生觀察時,要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內容以及注意的要點,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動作的重點、關鍵點、核心點,讓學生知道雖然觀察內容很多,但是一定要抓住要點,進行重點觀察與重點思考。教師還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觀察的內容是面還是點,使學生明白只有實現點面結合式的觀察,才能讓觀察變得更加全面和細致。

三、觀察的方法與手段

有效的觀察有賴于良好的觀察方法,但學生不能有意識地使用觀察方法,需要教師的指導。掌握必要的觀察方法和手段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要觀察什么,還要教給學生具體的觀察方法。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通常是通過眼看、手摸、耳聽等實現感知,進行觀察。但是,隨著技術手段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對動作示范加以展示,使學生可以通過慢放對技術動作進行更加直觀的觀察,使學生更好地明確技術動作。但是,無論何種觀察方法或觀察手段,都需要運用得當,否則也是無效的。

例如,在教學籃球技術動作中的“單手肩上投籃”時,部分學生只是聽教師的講解和看教師示范的投籃動作,在自主練習過程中很容易遺漏有關的技術環節,如忽略觀察示范者的下肢動作,僅僅注重對示范者出手時推撥球動作的觀察。另外,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沒有帶著問題思考及反饋。這樣的觀察行為很容易讓學生進入誤區,即觀察示范動作等于模仿照搬。換句話說,這種單一性的觀察方法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也不利于學生對示范動作內容的認知。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相互觀察和自我觀察,對動作示范加以消化。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式的觀察,讓學生找出自己練習與教師動作示范間存在的差異,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動作技術的理解。

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觀察小組,在小組自主練習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過程中,通過一位學生展示“一小、二大、三上跳”的三步上籃動作和另外一名學生展示的“一大,二小,三向上跳”動作觀察比較,找出兩者的差異,加深學生對動作技術要領的理解。學生根據“第二步跨得大,第三步重心容易前移”,得出結論:第二步要小。再如,在籃球的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觀察中,教師可讓學生對比三種不同的投籃動作:下肢不發力,只用手臂發力的投籃動作;蹬、伸、推、撥的動作;光蹬伸、不屈腕撥球的動作。通過比較觀察,學生能對正確動作加以表述及示范,找出錯誤動作的問題所在,記住“蹬、伸、推、撥”等動作技術要點。這就是說學生運用比較觀察法觀察動作,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技術動作的差異上,在觀察過程中形成動作概念,避免機械化地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

綜上所述,觀察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是形成技能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其了解有效的觀察必須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有重點,要做到點、線、面相結合觀察,要在觀察過程中運用多種觀察方法和觀察手段。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技術動作學習是一個記憶的過程,只有通過仔細觀察,不斷加深記憶,才能最終掌握技術動作。教師也要明確體育教學不僅是指導學生完成動作,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切身感受整個運動過程和運動的本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觀察明確技術動作,并將觀察與思考相結合,提高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張峻瑋.籃球教學中學生觀察學習能力的提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06).

[2]張鵬.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觀察能力訓練對動作頻率影響的實驗研究——以清華附中一體化學校為例[J].青少年體育,2020(04).

[3]鄔佩華.自主體育游戲中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觀察評價[J].山西教育,2020(02).

[4]楊麗.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之我見[J].教師,2017(18).

[5]張鵬.體育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5(07).

[6]王濱.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初探[J].少年體育訓練,2011(06).

[7]龍曉兵.淺談觀察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15).

[8]楊麗.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之我見[J].教師,2017(18).

[9]張鵬.體育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5(07).

[10]王智敏.體育教學中學生觀察與模仿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13(10).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Haizhi

(Taiyan Middle School,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with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ain means and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pecific movement technology, observat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links, and the observation effec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mastery speed of move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observation purpose and plan, connection and comparison, methods and means, and holds that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at effective observation must be purposeful, planned, systematic and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oint, line and face, a variety of observation methods and means should be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proces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observation ability;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self observation; ability training

猜你喜歡
觀察能力能力培養體育教學
例談美術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