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競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與成效

2022-02-25 00:24肖紅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成效實踐教學運用

摘要:學生的技能競賽成績是衡量職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如何培養技能型選手,本文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將“微競賽”融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起到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微競賽 實踐教學 運用 成效

一、引言

舉辦技能大賽的意義是為了全面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在學生中形成比學習、比技能的良好氛圍,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我們嘗試過針對汽車專業群每個月舉辦一種技能競賽,但發現參加競賽的學生會持續參加,不愿意參加的學生是從不報名,無法在學生中普及,這就失去辦賽的意義。而且舉辦長期競賽涉及場地、經費、組織人員等,很多高職院校也無這樣的硬件與軟件條件。

二、以《汽車底盤構造》課程為例開展“微競賽”

以《汽車底盤構造》課程為例,教學團隊嘗試把課程實踐教學內容搞成技能比賽的形式。以該課程項目六車輪與輪胎章節車輪的拆裝任務為例,來淺談微競賽的具體開展過程。

1、確定“微競賽”的目的

學生通過本次實訓,應能達到以下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車輪拆裝順序,并熟悉車輪螺栓力矩的標準值。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訓練使學生掌握如何安全規范的拆裝車輪。職業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車輪拆裝,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訓技能水平,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重點是在保證安全前提下依照維修手冊的流程規范拆裝。難點是:如何讓學生養成安全作業、規范作業素養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

2、初步激發學生“微競賽”興趣

在上一節課后告知學生,在學習通平臺上觀看教師事先發布的視頻,即:教師演示輪胎拆裝視頻、不規范操作安全事故視頻、F1換胎視頻。讓學生預報一個自己的完成時間和完成度,讓學生在開始實踐之前就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這里的F1換胎視頻看似與實訓內容無關,但實際上卻是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培養競賽精神非常重點的切入點。

3、悄無聲息開展“微競賽”

在實訓開始時,對學生的完成度和完成時間做初步評價,尤其是部分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同學,可點名鼓勵。在群體中樹立典型,激起學生的勝負心,讓大家在心理上就先處于競賽狀態。 教師可乘勝追擊,讓學生先網上搜索F1換胎最快紀錄,再談談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這個過程是課程思政切入的最佳時機,先介紹F1車輪輪轂與實訓車輛輪轂的差異性,再到拆裝工具的使用,緊接分析團隊成員的專業性以及團隊成員的配合,這看似專業技術分析,實則在潤物無聲之家給學生展示了什么是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以及團隊協作的職業精神。

4、“微競賽”賽后總結

教師在學生“競賽”過程中,要像裁判一樣,在評分標準中給每組同學計時和打分,記錄典型問題。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自評、互評,最后教師再綜合評價。學生自我評價非常重要,從他們的表述中可知他們是否真正投入其中,感受到了實訓過程的刺激性、專業性。教師點評其實就是賽后復盤和技術分析,首先結合課程思政目標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點評??傊?,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要具體化和量化,以便讓學生心服口服,在下一次實訓中去優化與改正。

三、“微競賽”對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精神的提升

1、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自信心。

以實訓形式多次開展“微競賽”之后,學生在每一次“微競賽”過程中得到老師與同學的正確點評,他們親自經歷自己成長過程,看到了自己一次次蛻變,學生的職業技能也在一次次“微競賽”中得到提升。但學生如果只會按照要求完成任務,也就是僅學會了“做事”是遠遠不夠的,教育不僅僅教會學生謀生的本領,作為準職業人的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提高一樣,都是學生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條件。

2、“微競賽”提高了職業技能大賽成績

從2019年在專業課與專業核心課中推行“微競賽”以來,學生整體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為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其特長充分發揮,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各類競賽選修課程,學校針對具體競賽項目,定期聘請了該領域的專家進校指導。經過學校、教師、學生、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我校師學生在近三年國家級職業技能比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次,國家級二等獎2次。

3、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提高了創新能力

同職業技能大賽一樣,“微競賽”點燃了學生的創新激情,喚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推動了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但“微競賽”是起點不是終點,引導學生最終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在實踐過程中去創新才是初衷。職業技能大賽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最佳的平臺,通過動手又動腦的實踐完成相應的作品,考察的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加工的能力。再實踐過程中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流程,學生積極思考,思路活躍起來,就會產生一些新穎的想法,這就是創新能力養成過程。

四、結束語

參與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模式,是增強學生自身核心競爭力有效途徑。但職業院校如何選拔競賽人才、如何進行基礎訓練,“微競賽”不失為一種手段。它可操作性強,只需要指導教師根據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劃分與設計,使用常規的實訓設備即可實現;其次,它的高頻性可培養學生競賽習慣,進而養成競賽精神,實踐性又可檢驗學生創新想法,培養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王大為. 雙創背景下高職院?!耙再惔賹W、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研討[J].藝術科技. 2019,32(07)

[2]龍繼慧.創新開展“微競賽”活動提升職工經濟技術創效活力[J].工會信息。2016.24

作者簡介:肖紅(1987.05)女,漢,四川宜賓,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猜你喜歡
成效實踐教學運用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