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創新模式研究

2022-02-25 09:52陳蘭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高校社團創新

摘要:近年來,國家有關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社區的發展,高校學生作為新時代青年,必須主動承擔起社會和諧發展的責任。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社會志愿服務建設十分重要。為了方便大學生實現自我成長,激勵時代大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建設,提高社區志愿服務水平,對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進行創新十分重要?;诖?,本文首先對社區志愿服務的發展現狀進行介紹,隨后對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情況進行分析,最后對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創新模式提出建議,以此供有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高校社團;社區志愿服務;對接模式;創新

引言:

高校學生作為新時代青年,對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務建設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社區志愿服務的建設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十分重要。高校學生作為當今社會志愿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模式創新是發揮高校學生志愿服務價值的關鍵途徑。

一、現階段社區志愿服務的發展情況

社區志愿服務的主體是社會組織或個人,他們利用自己的時間和技能,無償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幫助或服務?,F階段,社區志愿服務的內容主要涵括了服務殘障人士、社區環保工作、法律咨詢與救援工作等多個方面。

社區志愿服務渠道廣、領域寬的特點,為其調動社會人力資源、協調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條件[1]。社區志愿服務已經成為當前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國志愿服務起步較晚,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尚不完善,社區志愿服務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社區志愿服務的相關宣傳尚不完善,導致市民對志愿服務的概念、內容以及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同時,也導致了社會參與度普遍較低。其次,社區志愿服務正在朝著“行政化”的方向發展,社區志愿服務缺乏個別化原則,服務也缺少很對行,導致服務水平難以得到提升。最后,社區志愿服務管理水平較低,基本激勵機制尚未完善,同時也缺乏對志愿者的志愿培訓、指導,導致志愿服務水平較低。

二、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現狀分析

高校學生社團是社區志愿服務的重要人員力量,大學生可以通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提高對社會的認知水平,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認同感。近年來,在社區的支持幫助下,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次數有所提高,并且涵括面也在不斷提升。但是,由于當前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還處于稚嫩的環節,在實際活動開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深度有待加強,高校社團服務社區的水平依舊較低。這主要體現在社團志愿服務長效性較弱以及服務項目較少上。一方面,高校學生的課外時間相對有限,專業技能水平也相對較低,導致參與舉辦社區志愿服務的次數較少,形式也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家教、組織中小學生活動上,對社區規劃服務較少。另外一方面,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方式有待改進,現階段大多數高校社團的活動較為松散[2],沒有固定的服務時間以及服務方式,并且學生也很少有機會選擇積極感興趣的項目,在服務社區上仍然停留在學校組織的水平。

其次,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缺少一定的資金支持。雖然現階段高效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社會團體以及市民的認同,但是由于缺少相關評價機制以及資金的支持,導致社團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存在阻礙,志愿者的基本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三、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模式創新

(一)提高高校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熱情

針對現階段社區志愿服務宣傳不到位的情況,為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增強面向學生的志愿服務理念和精神的宣傳十分重要,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另外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社會服務中,發揮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義務。

(二)加強高校社團與社區之間的聯系

想要提升社區志愿服務的水平,首先需要以社區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加強高校社團與社區之間的聯系與信息交流,有利于讓社團更加深入了解社團實際需求,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服務規劃[3]。同時,社團也可以通過前期調研的方式,以自身優勢為依據,選擇明確的服務內容和對象,提高服務水平。

(三)高校要盡量為社團提高物資或資金支持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除了要傳授專業知識外,還應該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校內外結合的服務形式,即與周邊社區聯系,共同培養更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同時,也應該重視對社團活動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為社團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提供必要的物資或資金支持,也要為社團配備相應的指導教師,為學生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提供有利條件。

(四)服務模式要與時俱進

在社團的發展中,與時俱進十分必要[4]。高校社團在制訂服務模式時,應該注意與社會的接軌,以國家相關政策為基本指導,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基本要求,制訂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務模式,不可一味守舊。同時,高校社團也應該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途徑。

四、結束語

高校社團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加強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社團應該重視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途徑創新,充分發揮時代大學生在專業知識上的優勢,為社會文明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參考文獻:

[1]鄧敬峰,龍世清,周笑妮.高校社團對接社區志愿服務的創新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19(20):1.

[2]祝文文,付帥,蔡宛耘,等.大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多方合作機制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13):67-68+77.

[3]董丹輝.大學生志愿服務社團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法制博覽,2020.

[4]趙義.高校社團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實現路徑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000(012):486.

作者簡介:陳蘭(1981.5),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工作單位:成都工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實踐育人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耦合效應研究—以校地志愿服務項目“夕樂課堂”為例,編號2019Z04

猜你喜歡
高校社團創新
淺析高校社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在高校社團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淺析高校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與意義
高校社團推動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探討
輔導員在高校社團中的輿論引導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