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
——基于組合賦權TOPSIS法

2022-02-25 03:40張曉雷閆述乾李之鳳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聯合社權重指標體系

張曉雷,閆述乾,李之鳳

(甘肅農業大學財經學院,蘭州市,730070)

0 引言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作為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為聯合社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早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曾分別明確提出,“引導農民合作社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開展合作與聯合”,“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1]。再到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后,聯合社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聯合社由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19年,全國各類聯合社的數量已達到一萬多家,平均每個聯合社帶動12個成員社[2]??梢娐摵仙绲陌l展已初具規模,但在關注聯合社數量的同時,如何實現聯合社高效發展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國內學者對聯合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聯合社內在邏輯的探討??紫橹荹3]認為聯合社本質上是合作社在規模擴張時,所選擇的一種交易成本更少的治理結構。張琛等[4]認為聯合社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了最大限度獲取制度凈收益而進行的制度創新。劉同山等[5]將聯合社成立的動因歸納為改善市場地位、實現規?;洜I和延長產業鏈。二是對聯合社類型的研究。依據產品類型可將聯合社分為同業型聯合社和異業型聯合社[6]。依據經營特征可將聯合社劃分為生產型聯合社、營銷型聯合社、產業鏈型聯合社和綜合型聯合社[7]。也有學者依據聯合路徑將聯合社劃分為同服務區位聯合型、服務系統內聯合型以及跨服務系統聯合型[8]。三是對聯合社的作用及功能的探討。從孔祥智的相關研究來看,聯合社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聯合社能夠有效整合農業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9];另一方面則在于延伸產業鏈,尤其是通過公司化運營,可以使聯合社和企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10]。譚智心和楊艷文[11]指出聯合社的功能更多的在于創建品牌、開拓市場。此外,也有學者對聯合社的運行機制做了研究,如孔祥智和黃斌[12]認為聯合社的運行機制可以劃分為四類,且均具有資源整合效應、行業自律效應和組織帶動效應。

通過文獻梳理不難發現,學者們對聯合社的性質、成因、類型、功能作用及運行機制的研究已較為成熟,但鮮有聯合社績效評價方面的文獻,關于欠發達地區聯合社績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對聯合社的績效進行評價既是當前聯合社最為緊迫的研究內容,也是現有研究比較薄弱的環節?;诖?,本文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層次分析法、熵值法、TOPSIS法對甘肅省定西市31家樣本聯合社的績效進行測度與評價,以期為欠發達地區聯合社的高效發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

1 指標體系與研究方法

1.1 構建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在借鑒譚智心[13]、孔祥智[14]等學者所構建的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與6位專家(包含2位研究聯合社的高校專家、2位主管聯合社的政府工作人員、2位聯合社的經營管理者)進行反復商討后最終確定了符合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表1)。

表1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首先,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水平設定為目標層,將經濟績效、發展績效、社會績效設定為準則層(一級指標),再圍繞準則層構建了指標層(二級指標)的16個指標。該指標體系既反映了聯合社的綜合績效也兼顧了聯合社的長、短期績效;同時,對聯合社、成員社及農戶這3個聯合社主體的績效進行了全面的評價。

1)經濟績效指標。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其經濟績效的高低是衡量聯合社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15]。聯合社的經濟績效可進一步從經濟規模和經濟效益兩方面進行衡量,反映聯合社經濟規模的指標有成員社數量、覆蓋農戶數及注冊資金。同時,為了較為完整地反映聯合社的經濟效益,本文從聯合社自身、成員社及農戶三個層面出發分別選取了盈利情況、成員社年均收入、農戶年均收入3個指標對聯合社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

2)發展績效指標。發展績效體現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成長空間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蓮慕M織穩定性、社會關系穩定性及市場競爭力三個方面進行衡量[16]。反映組織穩定性的指標包括利益聯結機制的緊密程度和社員對聯合社的滿意度;反映聯合社社會關系穩定性的指標有與上下游關系的穩定程度;反映聯合社市場競爭力的指標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價格波動情況。

3)社會績效指標。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的聯合不僅強化了組織的經濟功能,也提升了組織的社會功能。聯合社的社會功能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聯合社不僅能夠在更大范圍內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第二,通過技術培訓服務,增強農戶的發展能力;第三,聯合社在當地開展各類社會服務[17]。因此,可將聯合社的社會績效歸納為社會帶動規模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社會帶動規模又可通過帶動非成員農戶數和帶動就業人數來反映;社會效益則可通過一年內技術培訓服務次數、聯合社輻射范圍以及開展公益服務的種類來體現。

1.2 確定研究方法

確定權重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的關鍵一步。相關研究中,學者們多采用層次分析法[18]、因子分析法[19]和熵值法[20]來求解權重。層次分析法的優點就在于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使人的主觀判斷得以用數量的方式呈現,且簡潔易操作,但這種方法的主觀性較強,往往會使所求權重因人為因素而出現偏差。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都屬于客觀賦權法,其中因子分析法能用少數公共解釋因子反映原始數據的絕大部分信息,起到了化簡降維的作用,在求得因子得分后易于計算綜合得分進行績效評價,但這種方法對原始數據的依賴性較強,通常需要符合條件才可進行因子分析。熵值法則是根據評價指標所傳遞的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可有效避免人為因素帶來的偏差。綜合來看,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都存在著明顯的利弊,鑒于此,本文將采用主客觀綜合賦權法求解權重,以求最大限度的修正主觀判斷和數據質量對權重造成的偏差。即先采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依次求解權重,然后通過線性加權組合法得出主客觀綜合權重,再將主客觀綜合權重引入TOPSIS法計算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績效水平。

1.2.1 層次分析法

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原理,將評價指標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并按如下步驟計算指標權重,進行一致性檢驗。

1)構造判斷矩陣。根據Saaty給出的1~9標度法,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同一層級各個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并按其重要性程度進行賦值,形成判斷矩陣R=(rij)n×n,其中rij表示元素i與元素j的重要性比值。

2)層次單排序。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幾何平均數Mi,求出各指標的重要性權數。

(1)

(2)

式中:n——判斷矩陣的階數;

Mi——每一行元素的幾何平均數;

Wi——所求特征向量,即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3)一致性檢驗

(3)

(4)

(5)

式中:λmax——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CI——一致性指標;

RI——隨機一致性指標;

CR——一致性比率。

當CR<0.1時,表明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所求權重有效;否則需重新構造判斷矩陣,直到通過一致性檢驗。

4)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6)

(7)

當CR<0.1時,認為層次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

1.2.2 熵值法

在信息論中,熵是對不確定性信息的一種度量。對某一指標而言,其熵值越小,離散程度越大,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的影響也越大,即權重也越大;反之,影響越小,權重也越小。其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樣本矩陣X=(xij)m×n,其中xij(i=1,2,3,…,m;j=1,2,3,…,n)表示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

2)樣本矩陣的標準化。為了消除數據量綱和單位的影響,首先需要對樣本矩陣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因所有指標均為正向指標,因此用式(8)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可。此外,為了避免求熵值時對數計算無效,本文將標準化后的數據整體向右平移0.01。

(8)

式中:Zij——標準化后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數值;

max(xij)——某一指標下樣本數據的最大值;

min(xij)——某一指標下樣本數據的最小值。

3)計算第j個指標下第i個樣本占該指標的比重Pij。

(9)

4)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值ej。

(10)

5)計算第j個指標的差異系數gj。

gj=1-ej

(11)

6)計算第j個指標的權重aj。

(12)

1.2.3 確定綜合權重

Qj=αWi+(1-α)aj

(13)

式中:Qj——綜合權重;

Wi——層次分析法所得權重;

aj——熵值法所得權重,本文認為層次分析法與熵值法所得權重同等重要,故令α=0.5。

1.2.4 TOPSIS法

TOPSIS法是一種通過計算每個樣本到正負理想解之間的距離來進行排序的方法。當某一樣本離正理想解的距離最近且離負理想解的距離最遠時,即為最優樣本,反之,即為最差。TOPSIS法主要有以下步驟。

1)對原始決策矩陣X=(xij)m×n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規范化決策矩陣Bij。

(14)

2)構造加權規范化決策矩陣。

Cij=QjBij

(15)

3)確定正負理想解。正理想解由Cij中每一列的最大值所構成,負理想解由Cij中每一列的最小值所構成。令X+為正理想解,X-為負理想解。

X+=(maxCi1,maxCi2…maxCin)

(16)

X-=(minCi1,minCi2…minCin)

(17)

(18)

(19)

5)計算各個樣本到理想解的相對貼近度Ci。

(20)

當Ci的值越接近于1,表明該聯合社的績效水平越高,當Ci的值越接近于0,表明該聯合社的績效水平越低。

2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

2.1 數據來源

定西市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該市獨特的地理環境為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一方面,相關產業的興起為聯合社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另一方面,聯合社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助力產業振興。定西市聯合社發展時間長,規模差異大,既有同業聯合社,也有異業聯合社,是研究欠發達地區聯合社績效的理想之選。因此,本文以定西市作為調研目的地,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獲取了研究所需的相關數據。調研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從定西市選取3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作為調查對象,在對聯合社負責人發放問卷的同時從每家聯合社中隨機選取5名聯合社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16份,收回有效問卷176份,其中聯合社問卷31份,聯合社成員問卷145份,問卷有效率為81.48%。

2.2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后,再次邀請參與指標構建的6位專家對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打分,進而得到了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判斷矩陣,然后根據式(1)~式(5)計算層次單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2和表3,表中CR值均小于0.1,表明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各判斷矩陣均通過一致性檢驗,所求權重合理。準則層中經濟績效的權重最大,為0.571 4,發展績效的權重次之,為0.285 7,再次是社會績效權重,為0.142 9,說明專家普遍比較重視經濟績效,同時也兼顧發展績效和社會績效。

表2 準則層的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表3 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根據式(6)~式(7)計算層次總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4。表中CR值為0.024 0,小于0.1,表明層次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結果表明,盈利情況對聯合社績效水平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成員社年均收入;此外,與上下游關系的穩定程度也對聯合社的績效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

表4 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2.3 熵值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

通過對調研數據進行整理,得到樣本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各指標原始數據,見表5,表中C1~C16表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的16個指標,H1~H31表示31家樣本聯合社。

表5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各指標原始數據

將表5中各指標原始數據代入式(8)~式(12)求得熵值法權重,結果見表6。帶動非成員農戶數的權重最大,為0.129 1,表明聯合社在帶動能力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作用對聯合社的績效水平影響最強。品牌知名度的權重次之,為0.126 1,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聯合的目的就在于共同創建農產品品牌,合力開發市場,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品牌知名度是衡量聯合社績效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其次對聯合社績效影響較大的是成員社年均收入,權重值為0.114 2,這表明經濟績效仍然是評價聯合社績效的一個重要方面。

表6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熵值法權重

從表4和表6可知,兩種方法所求權重中,成員社年均收入的權重均較大,說明該指標可能會對聯合社的績效產生關鍵性影響。同時,主客觀權重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單獨使用一種權重進行績效評價,明顯會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有必要通過主客觀綜合權重進行調整,以使所求權重更為合理。進而將主客觀綜合權重引入TOPSIS法得出樣本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結果。本文依據式(13)計算主客觀綜合權重,結果見表7。

表7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主客觀綜合權重

2.4 基于TOPSIS法的聯合社績效評價

根據式(14)對表5中的原始決策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規范化決策矩陣,再利用式(15)計算規范化決策矩陣與表7中綜合權重矩陣的哈達瑪積,求得加權規范化決策矩陣。然后依據式(16)~式(19)構造正負理想解,計算每個樣本聯合社到理想解的歐氏距離并通過式(20)求出樣本聯合社到理想解的相對貼近度以及3個一級指標的相對貼近度,最終得到樣本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評價結果(表8)。為了對樣本聯合社的績效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本文在對評價結果進行排序的同時,基于黃河東[21]的研究將樣本聯合社的績效劃分為5個等級,當貼近度為0至0.2時定義為很差,0.2(含)至0.4定義為較差,0.4(含)至0.6定義為一般,0.6(含)至0.8定義為良好,0.8(含)至1定義為理想。

表8 樣本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水平相對貼近度

2.5 評價結果分析

從聯合社績效看,其相對貼近度的均值為0.259 2,標準差為0.117 9,樣本中只有1家聯合社的相對貼近度達到0.702 9,還有21家聯合社的相對貼近度未達到平均水平,可見樣本聯合社的績效水平整體上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態。31家樣本聯合社中,績效屬于良好等級的有1家,屬于一般等級的有3家,屬于較差等級的有17家,屬于很差等級的有10家,樣本聯合社的績效水平整體偏低,且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分析其原因,一是聯合社雖然制定了完備的聯合社章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嚴格執行;二是部分聯合社成立后并沒有對聯合社的功能作用形成清晰地定位,簡單將聯合社視作擴大了的合作社,致使聯合社的功能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進而影響了聯合社的績效。

從相對貼近度趨勢圖來看(圖1),經濟績效相對貼近度的趨勢與聯合社績效的趨勢較為一致,說明樣本聯合社的績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績效的影響。聯合社作為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其成立的初衷便是為了增強合作社的經濟實力,發揮規模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員的經濟利益;因此經濟績效不顯著勢必會影響聯合社整體的績效。

圖1 樣本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績效水平相對貼近度趨勢圖

從經濟績效看,其相對貼近度的均值為0.234 6,最高值為0.723 0,最低值為0.122 7,說明樣本聯合社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營成效,但與經濟績效的理想值之間還存在差距。經濟績效排名靠前的聯合社,成員社年均收入普遍較高;反之,成員社年均收入相對較低??梢?,聯合社的經濟績效與成員社年均收入密切相關。一方面,成員社年均收入越高,表明從聯合社發展中獲得的紅利就越大,成員社的積極性也越高,成員社出于對預期收益的考慮會進一步關注聯合社,增加對聯合社的投入,促進聯合社高效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績效越好的聯合社,往往會形成較強的盈利能力和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較強的盈利能力可為組織創造更大的價值,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能確保成員共享聯合社的發展成果,持續穩定增加經濟收入。

從發展績效看,其相對貼近度的均值在3個一級指標中最高,為0.351 7,表明樣本聯合社正處在發展上升時期,通過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與上下游產業鏈的穩定性、共同創建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等措施有效的提升了聯合社的發展能力。

從社會績效看,其相對貼近度的均值為0.308 7,正在逐步接近一般水平,說明樣本聯合社對社會績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以31家樣本聯合社為例,有22.58%的聯合社可以帶動600戶以上的非成員農戶。同時,77.42%的聯合社可以為當地提供至少1種以上的公益服務,包括為學生采購學習用品、支持地方文化娛樂活動、慰問貧困戶以及為貧困戶免費耕地等,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聯合社的社會功能。隨著聯合社的發展壯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其在提供就業崗位、提升農戶人力資本、增強成員合作意識以及服務地方中的能力和作用越來越強。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欠發達地區31家聯合社的績效評價結果表明,當前樣本聯合社還屬于上升發展階段,有21家聯合社的績效在平均水平以下,樣本績效整體上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具體來看,樣本聯合社的發展績效相對較好,其均值為0.351 7,其次是社會績效,再次是經濟績效,其均值為0.234 6。從一級指標看,經濟績效是制約聯合社績效的主要短板;從二級指標看,成員社年均收入通過經濟績效對聯合社的績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員社年均收入高的聯合社經濟績效與聯合社績效均較高。樣本中,聯合社績效的最大值為0.702 9,最小值為0.148 5,且有10個樣本的績效屬于很差等級,樣本聯合社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此外,樣本聯合社主要通過提升與上下游關系的穩定性、創建知名品牌來提高聯合社的發展能力。同時,欠發達地區的聯合社普遍比較重視社會績效。

3.2 建議

3.2.1 增強盈利能力,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總體來看,經濟績效對聯合社的績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經濟績效的重點在于提升聯合社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則體現為如何增強聯合社的盈利能力,提高成員社的年均收入。首先,聯合社應充分整合各個合作社的優勢資源,將各自在市場、技術、物質、人力、組織等方面的優勢集中起來形成合力,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聯合社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最終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遞增。其次,聯合社在形成自身積累后,應積極延伸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同時,應與上下游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以達到降低經營風險,減少外部交易成本的目的。聯合社在逐步增強盈利能力的過程中還需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聯合社的內部成員間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良性互動機制,一方面倒逼聯合社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推動聯合社規范化發展;另一方面保障成員社及農戶共享聯合社收益,實現成員社年均收入穩定增長。

3.2.2 加快建立示范社,加強對聯合社的宣傳力度

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的實踐經驗來看,示范社通常具有一定的帶動引領作用,能夠激勵合作社邁向高質量發展[22]。聯合社也可借鑒此做法,以高效發展為導向,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流程,評定不同等級的聯合社示范社,使示范社充分發揮標桿作用,引導和推動聯合社健康可持續發展。其次,應加強對聯合社的宣傳力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推廣宣傳典型聯合社的成功經驗。例如績效水平最高的H22聯合社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生產經營模式,對這些典型模式和做法的宣傳推廣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聯合社的績效水平。二是強化相關主體對聯合社的認識,使合作社在對聯合社達到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自愿聯合。當合作社對成立聯合社的目的、聯合社的功能作用和聯合社的經營管理等內容形成清晰的認識后,更有望建成一批高績效的聯合社。

猜你喜歡
聯合社權重指標體系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權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領導的補償性辱虐管理行為?*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權重常思“浮名輕”
權重漲個股跌 持有白馬藍籌
各省輿情熱度榜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模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