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思考分析

2022-02-26 06:26冉馳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高山鎮方家完小
灌籃 2022年18期
關鍵詞:游戲教學模式體育

冉馳 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高山鎮方家完小

素質教育要求小學階段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重要任務,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實際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卻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提升,如何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優化轉型,順應教育革新發展趨勢,發揮體育教育教學作用,成為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研究的重點思考問題。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概述

由于國民健康對社會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加強體育課程教育是增進國民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打好體育健康基礎,為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做準備。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教學課程內容規定,要突出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主選擇權利,重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課程模式采用多樣性教學方式以增強學生對于運動的興趣,使學生身心健康程度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協調,重點突出健康的終極目標,注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獲得體育和健康知識的技能技巧,堅持健康第一位的指導思想,求同存異,要求教師教學模式適用于每個學生,促使學生產生體育教學認同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能夠靈活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體育行為,培養體育精神以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二、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和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地位得到各界教育者的認可,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問題阻礙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有效創新和改革,首先是偏重文化課程學習,部分學生和教師缺乏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認識,對體育課程教學采用放松散漫的態度,致使體育課程中自由時間過長,喪失對于學生體育常識和技能的培養,其次學校建設不足,受到經費等原因的限制,體育教學器材和體育設施建筑數量不均衡,沒有增設新型智能體育健身設備,個別教師的體育專業素養不強,無法糾正學生課堂好動貪玩的情況,嚴重影響教學課程質量,更無法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缺乏科學的教學策略,教師形象過于嚴苛,致使學生對師生關系缺乏信任感,因為畏懼心理而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最終無法實現體育課程中文化素養的滲透。

三、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體育教學如果單純停留在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那么小學體育教學將是失敗的結局。小學體育肩負著培養加強學生身體素質、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重任,面對將來繁重的初高中課業壓力,小學體育更要為學生的身體素質打下良好基礎,以滿足學生未來長久的發展需求。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要充分體現其重要價值,需要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從根本上促使學生產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抑制青少年的天性,利用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重視和熱愛體育課程,從而關注到健康教育,形成體育與健康相結合的終身運動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新時代體育教學的新鮮感,并且能夠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在日常訓練和游戲比賽中都全身心投入體育課堂中,以達到增強學生自信心、磨煉學生意志的目的,并在與他人交流互動中形成共同鍛煉的意識,增強群體適應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大環境。

四、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一)始終堅持教育原則,合理創新體育教學思路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目標要得到學校和教師的高度認識,堅持貫徹體育課程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體現體育教學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教師需要始終堅持核心素養的教育原則,合理創新體育教學思路,加強相關教育政策和標準的研究學習與執行,領悟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將體育教育視為教育改革中長久發展基礎任務內容,結合中國特色教育體系,圍繞學生需求展開創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例如基于教育改革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增加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綜合考量個人體能情況,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因素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體育課堂中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中試行體驗式體育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多樣化體育體感體驗,從而增強小學體育課程的整體教學模式質量,與健康理念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接軌。定期對小學學生進行體育課堂基礎設施調查,對學生喜愛的體育器材種類實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普遍需求,便于體育課堂器材的購買,增強課堂器材的使用率,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

(二)培養學生課堂興趣,提高學生體育意識

在體育課程教學構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制定教學計劃,促使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從而提高學生體育意識,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將蘊含趣味性的情景引入利用到課程教學的開頭,精準把握當下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形式,以便可以在課堂導入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體育課堂折返跑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計課堂游戲教學模式,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作為課堂導入實體化操作。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奔跑吧!少年》的手游實景化創設,利用這款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手游創設體育課堂教學情境,選擇2 名學生作為“追捕者”,其他學生作為“逃亡者”,在體育教學活動區域里面設置折返跑的固定點,讓學生圍繞著固定點進行折返跑,并且可適當增添游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在折返跑途中設置障礙關卡,如在三分之一處踢5 個毽子才能繼續前進,在三分之二處完成10 個跳繩才能繼續通關,通過游戲教學活動障礙物的設定,可以增添體育教學活動的刺激性和趣味性,也增加游戲難度考查學生多方面的體育技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實體體育運動游戲帶來的快樂,從而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

(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深入考量教學方式

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游戲教學模式是得到學生普遍認可的,教師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游戲作為課程的一部分,與體育技能教學相融合,豐富小學體育課程內容,利用游戲教學活動帶動學生參與到運動中,靈活創設教學環境,建議適時采用分組的形式,使學生不作為單獨的個體參與體育運動,將對個人的評估考量提升到整體分組隊伍的評價,從而在心理上加強學生對于團隊意識的形成,并且明白團隊與個體利益的關系,團隊只有互相合作、相互配合才能獲得勝利,作為團體中的一部分,要通過自身努力使團體得到優異的成績,發揮個體在團隊中的價值。

例如,在投擲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沙包打靶的游戲教學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用沙包擊中靶心積一分,最后哪個組的分數最高則為優勝。教師在游戲教學活動開始之初,要先將游戲活動規則分布,并且為學生講解和示范一到兩種投擲方法,針對力氣小的學生建議采用肩上投擲的方法,可以投擲得更遠,包括規范學生屈肘的動作和揮臂的方向和角度,可以調整學生投擲的精準度,先預留10 分鐘時間讓學生自主摸索練習,教師從旁幫助學生調整投擲沙包的動作操作要領,確保每個學生都明確了投擲的技巧和動作要求。在之后進行的沙包打靶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充當好裁判的角色,對游戲比賽積分結果公平公正核算。在游戲活動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小組間形成的良好合作互動,對于出現失誤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鼓勵,避免出現自卑情結。在游戲結束后,教師應該針對游戲過程中學生出現的投擲動作問題進行總結,起到再次加強投擲動作技巧鞏固記憶的作用。

(四)設置體育課堂評價機制,制定課堂比賽獎勵

合理的評價可以促使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該靈活借助評價功能,定期帶領學生開展體育課堂評價,定期總結課堂教學內容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內化和遷移,同時還能增強師生間的融洽關系,讓師生共同完善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鞏固實踐探究學習成果。在每節課的最后,建議教師對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教師評價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對于體育課上出現的問題直言不諱,并給予相應的解決改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出現的體育知識技能技巧問題,還能在心理和認知方面,與學生產生平等互動,幫助學生釋放學習壓力,舒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情緒,以及針對當前身心發展狀況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合理的建議。

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常以訓練賽和友誼賽的形式,進行教學成果考核,教師可以考慮在課堂評價機制里面增設體育課堂比賽獎勵,制定一套針對比賽優勝者的慶祝儀式活動,使學生產生正向的勝負競技意識,可以參照世界杯巴西隊比賽勝利慶祝的舞蹈,編排一段簡短的慶祝舞蹈,或者可以仿照國際賽事中High Five 慶祝的手勢,按照節奏大力鼓掌4 下并高舉手臂張開雙手互相拍擊,以此慶祝勝利。教師還可以用照片或者視頻記錄下課堂比賽活動中輝煌的時刻,在后期課堂評價和活動總結中展示出來,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小學學習回憶,并且為全民健身終身運動的觀念傳播建立良好的基礎步調。

(五)培養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完善現有體育教學模式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運動意識,通過訓練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營造自主合作的課堂氛圍,學生間產生互為促進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針對體育教學動作要領,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之后,學生間可以自主形成思考和探索,互幫互助,嘗試模仿和創新,教師要及時觀察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現象,并給予高度評價和鼓勵,為后期的體育教學改革做出方向性的指引。例如,開展滾翻類體育教學內容時,教師先對動作進行要領講解和示范,著重強調雙手撐地的重心轉移問題,以腰背肌活動為主,保護頸部和頭部安全,之后教師在確保學生運動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自主進行練習和研究,對于這種難度較高的體育動作技巧,學生往往會存在較多想象和操作不一致的情況,教師要和學生們形成自主合作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主摸索規律,并及時溝通解決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于肢體協調能力弱的學生,要特別給予關注和幫助,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形成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六)善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現有體育教學模式

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革新,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幫助創建教學情境,并通過播放理論教學視頻,幫助學生形成對體育運動技能重復記憶,并且關注體育相關賽事,為學生發展體育興趣愛好提供指導。例如,在學生韻律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音樂伴奏,并且對跑跳步和滑步等較難的舞步,制作形成分解動作演示視頻,便于學生課后練習時下載觀看,同時在學生韻律舞蹈練習中,可以帶動體育課堂的氛圍。在籃球、足球、乒乓球等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或幻燈片為學生重點講解運球或者發球的姿勢要領,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減輕教師課堂教學壓力,并且能從全新的第三方角度進行體育動作演示和講解,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再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體育運動比賽現場視頻,讓學生在觀看正規比賽中感受到體育競技精神,并且形成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在我國朝著社會主義文化體育大國發展的過程中,讓學生觀看我國選手在國際賽場上奮勇拼搏的姿態,培養學生對于國家體育事業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善用信息化手段創新體育教學,一方面通過多媒體技術增加了體育課堂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對于學生體育競技精神的培養有很大幫助。

五、結語

圍繞新課程標準改革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思考和創新,需要教師革新教育理念,打破新舊教學模式之間的隔閡,結合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在全新的體育教學課堂中提高身體素質的挖掘和體育鍛煉,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努力加強少年體育教育工作,重視學生群體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為最終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加快基礎教育建設。

猜你喜歡
游戲教學模式體育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16體育年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我們的“體育夢”
爆笑游戲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