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構成學應用探究

2022-03-02 04:10李德榮
設計 2022年23期
關鍵詞:家具設計造型應用

李德榮

關鍵詞:家具設計 造型 功能 構成學 應用

一、構成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研究以及發展現狀

設計主要是將技術以及藝術形式進行完美的融合以及發展,盡量做到以人為基礎,利用科學發展以及美學基礎,將實際工作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有效解決,進而就可以制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藝術作品。家具的發展在我國已經經過很長時間,剛開始進行設計時,由于設計方面理論欠缺,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撐,后期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對于家具設計理論方面研究也卓有成效,形成了構成學,人們通過構成學對于家具設計的含義以及相關理論知識認識更加深刻,也形成了其統一的認識以及價值觀念。很多專家認為,家具設計中應用構成學已成為之后國家在家具設計方面發展的一個大方向。但是對于我國來說,家具設計依然面臨不同的挑戰以及問題,但是,從整體來說其發展趨勢依然一片大好。做好的三種元素被設計人員在家具設計中廣泛應用,可見,構成學對于家具設計具有很大作用[1]。

二、構成學的相關理論

(一)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是藝術設計關鍵部分,其可以將點、線、面在二維空間內部,依據形式美法以及相關秩序,對于其實施組合以及分解,進而可以重新創造出新型組合以及形態模式,其多是著重于對于形態均衡、對稱、韻律、節奏的強調,還涉及到對于人們視覺活動引導作用,其本身具備一定審美效果,可以與觀賞人員產生共鳴,可見其具備情感價值。平面構成主要是對于自然運動變化規律的集中反映[1]。

(二)色彩構成

自然其本身就是五彩斑斕,只要善于觀察,就會發現自然界色彩豐富。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以及審美習慣享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好,不管是心靈美感還是身體享受。一般情況下,視覺是人類活動第一感覺,其以自身特殊形式對于人們生活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3]。色彩構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將藝術形式以及形式美的有效結合,進而充分發揮設計人員的思維以及主觀能動性,需將復雜色彩的現象直接進行還原,使其轉變為基本要素。語言色彩對于不同方面的可變性,依據科學規律將色彩之間關系實施組合,通過不同層面以及角度的組合以及搭配,使得設計的色彩效果達到自身設計的預期[4]。

(三)立體構成

大自然中我們的生活環境是立體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在實實在在的空間當中的。例如高山流水、日月星辰、橋梁、建筑、生活用品以及辦公用品等,這些均屬于三維立體的心態,由此可見,人們生活與三維立體空間密不可分??臻g作為我們生活和生存的世界,其大小受一定空間形體的限制,如何在相應的空間內表達形體之間的關系是我們應該解決研究的問題。通常來說,構成學中的立體過程構成其與力學、美學、材料等有很大的聯系,是科學以及藝術之間相互結合而出現的產物[5]。

三、在現代家具設計中構成學的相關應用

關于構成學,其主要研究的是對于“形”塑造方面的問題,形主要是指二維平面中所說的圖形,同時也包括三維立體形態。構成學其主要方向是圖形、色彩、形態的理論。家具從其最初的使用功能逐步發展到審美功能。家具的發展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個演化過程,也是我們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具有代表性的產物。

(一)點在家具設計中的表現

點形態各異,理想的點為圓點,具有位置與大小的屬性。還有三角形或多邊形以及其他不規則的點。相對而言,空間中的點越小,其越具有點的特性。

1.家具設計中的單點張力應用:點的張力一般是指在畫面中,觀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使點具有相應的緊張感,從而加強了點的注意力和關注度。所以,點在畫面中作為視覺的中心,就會受到人的關注,大面積的空間留白必然打破其原有的平靜和單調,引起觀察者的注意并就具有一定的興奮感。

傳統家具設計中,點元素運用最成功的就是明代的家具。如卡子花、矮老、牙頭等以及靠背板上的開光等。(圖1)中的明代燈掛椅中,在靠背的位置鏤空比較小的形狀,這就具備了點的張力,不僅打破了椅子的沉悶之感,鏤空的位置還提高了人們對形狀的關注度。在傳統家具設計中,四斗柜也是較為常見的(圖2),四斗柜的把手就是將構成學平面構成點的運用發揮到極致,其中包括的把手,經過設計人員利用構成學相關理論,使其排列,以構成形式在四斗柜柜體中心線上進行合理分布,使其可以統一地出現在同一個視覺平面范圍內,這樣的設計,使得四斗柜的柜體就會左右平衡,并有對稱的效果,提升柜體本來的審美體驗。而由于上下方向有序排列,會形成具有變化節奏感,使家具本身的設計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6]。

現代家具設計則更偏向于物品的實用性和點綴性。比較多見的就是家具設計對于附件的安裝、或是家具中局部裝飾所使用的圖案、也體現在對于家具中的小面積鑲嵌以及雕刻,從這些家具設計中就可看到點的運用成效。如(圖3)中,不難看出作品結合了相應的點、線、面三種造型元素。產品當中的點作為功能的拉手以外,在裝飾性上很好地發揮了點的特征。同時結合了現代創意設計手法,體現出了實用功能和現代藝術感。

2.家具設計中的重復點應用:在家具設計中,點作為最重要和最小的元素,以相同或者相似的狀態應用在家具的重復設計中,構成了視覺的韻律感、節奏感與空間感。圓形點的特征,給人一種充實、圓滿、完美的視覺效果。千年以來,我國對“圓”的特征喻為團圓、圓滿之意,因此圓形的點家具設計中經常被采用。在(圖4)中,以仿生態的表現形式,背部整個形成一個扇面,所有元素都通過點的重復,并且以有規律的密集與大小應用在家具設計中,使原本呆笨、笨重的椅子設計得具有一定的節奏感與韻律感,同時使椅子的裝飾性效果更加突出。美國設計師喬治.尼爾森的作品(圖5)材料上采用了木材制成,在所有的面上同樣以點的重復出現,遠處具有整體感,近處以密集點的方式來表現,很好地將點應用在家具設計當中。因此,在家具設計中,重復點規律性的應用,既滿足了人們對產品功能性的需求,又提升了產品在裝飾性上的完美。

(二)線在家具設計中靈活多變的應用

線是一切面的邊緣和面與面的邊界。構成學的線有直線、曲線、粗線、細線、斜線等。對于家具造型的設計,同樣也發揮著其重要作用,由線組合而成家具輪廓,而輪廓線本身就會形成家具基本形狀,其會促使家具設計的風格更加變化多樣。

1.直線造型的家具:在直線型的家具設計中,我們常??吹揭源怪本€、水平線、斜線等方式出現。垂直線型的家具設計給人一種堅硬、嚴肅及力量感,同時還富有男性性格的陽剛之美。如具有“哥特式”風格的麥金托什高背椅(圖6)整體以垂直線的方式表現,始終強調線的垂直型,產生一種莊嚴、肅立以及超越感。包豪斯學院的格羅皮烏斯當年設計的具有代表性的這款沙發(圖7),始終將垂直線與水平線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顯得干凈利落,帶有強烈的現代設計感。直線形的家具設計,其會給人們帶來穩重、剛強、莊嚴的視覺效果以及心理感受。

2.曲線造型的家具:曲線型的家具設計,具有輕快、柔和、優雅以及富有女性的陰柔之美。而曲線中又分為自由曲線和幾何曲線。自由曲線具有華麗、豐富、奔放之感。如澳大利亞設計師馬克·紐森設計的木椅(圖8),靈感來自于數學公式中的“α”造型曲線作為基礎結構。利用平面構成中的漸變方式,有規律性組合排列,使椅子的背面與座面完結合,達到視覺上的動感和節奏上的韻律感。書架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常常是以沉浸式的方式體現,而被譽為當代設計先驅者的以色列設計師羅恩·阿拉德設計的這款書架從造型結構上采用了曲線的方式表現,與一般直線型書架相比,大大增加了書架的趣味性,更能吸引閱讀者的視線(圖9)。

3.曲直結合造型的家具:當曲線與直線以相互結合的方式體現作品時,兩者互相彌補了之間的弊端,將線的完美表現得更加顯現。如丹麥設計師漢斯·瓦格納設計作品(圖10)使曲線的曲木彎工藝與直線結合,使座椅的視覺完美性表現得無可挑剔,同時將曲線中的幾何形、自由行與直線中的垂直線、斜線等表現方式發揮到極致。被譽為芬蘭現代設計之父設計師阿爾瓦·阿爾托的60號高登,同樣將曲線與直線相互拼接,體現出凳子簡約、樸素、高級的現代設計感(圖11)。還有英國設計師歐內斯特·雷斯的羚羊椅作品(圖12),通過仿生態的設計手法將曲線與直線結合,體現出作品的功能性,增強了視覺化美感。將曲線設計以及直線設計有效結合之后,就會呈現出豐富感官體驗以及視覺效果,結合曲線設計以及直線設計的雙重優勢,不僅體現出穩重剛勁特征,也反映出柔美的特性[7]。

(三)面在家具設計的表現

從理論上來說,面是線圍合軌跡的結果。面有長度與寬度,是一圖15圖12 圖13 圖14圖10 圖11個實實在在的準“空間”。面分為實面和虛面。實面是指有明確形狀的能實在看到的,虛面是指不真實存在但能被我們感覺到的,由點、線密集而形成[7]。

面基本是所有家具設計中都存在的造型要素,在設計中以多種的方式出現。面的特征表現在相對較大的面積或者體積上,比如座椅的背面、椅面、床的床面、衣柜的柜面等。家具設計中以面的形式設計而呈現出家具體現形式分三種,分別是條塊零件排列、板面或是其他形式以及線性零件[8]。美國著名設計大師喬治·尼爾森設計作品椰子椅(Cocnut椅),就是通過簡單幾何的椰子形狀設計其作品,既體現出椰子本身的造型設計,又具有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圖13)。丹麥設計師沃納·潘頓的作品“S”椅,整個作品采用曲面構成的形式,材料使用玻璃纖維一次性按壓成型,造型別致,形態突出,簡約大方等特征?!癝”椅的設計,也是現代家具設計的在材料、技術以及藝術上的綜合體現(圖14)。

(四)家具設計中“體”的構成理論的應用

家具設計立體構成中基本要素不僅包括點線面,還有“體”的造型。體主要是指家具功能的體現以及反映。因此,家具設計人員在應用“體”,需要特別重視體量組合關系以及其對比的關系。設計人員通過將體量實施有機組合,使得家具本身主次分明[9]。家具設計人員在運用構成學的這方面理論過程中,需要科學掌握設計的基本要素。

利用體量之間關系時,要保持適度,盡量避免將設計中心放在單一家具之上,應對家具使用的全部空間進行衡量,了解家具所在的室內環境,還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保障其設計價值得到綜合的體現。以色列設計師羅恩·阿拉德的作品采用單體設計的正方體、長方體、異形體等不同的體塊的造型元素通過堆疊、組合方式不同樣式的家具,始終將形式美法則貫穿其中,體現出一種具有個性、趣味性較強的視覺感受(圖15)。

(五)家具設計中的色彩表現

色彩是自然界顯性的條件與人類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具有可分析和可量化的特點。在對于家具設計中,色彩選擇這一環節至關重要,通過其可以將設計人員內心情感集中展現出來,通過色彩設計出來的作品,人們可以看到設計人員的內心世界以及色彩表達形式。雖然色彩種類是有限的,可是對于色彩運用形式無限。

現代家具設計中色彩應用時,我們首先應該注意對色彩的合理應用。在應用時,我們將其恰當地應用,達到滿意程度,反之容易造成所謂的“色彩污染”。據調查結果分析,暖色調、純色以及明度較高的顏色容易被污染;冷色調、純度和明度較低的顏色則不容易被污染另外,還有調查研究表明,黑色造成污染的幾率要遠大于白色造成污染的幾率。

其次就是色彩在家具設計中的個性化應用。在家具設計中,應將色彩獨有的屬性應用到家具的尺度、大小、造型等方面,將其突出家具本身的一些視覺化特征。如:在對家具配色時,應該利用色彩的三大屬性。適當將其色彩的中差色、互補色搭配到一起,這樣更能突出相關主題。同時,現代家具設計中還應注意家具與所處環境色的搭配,盡可能地采用一些對比適當的色彩,讓其融入環境中,使其達到和諧、舒適的心理觸感。

(六)家具設計中的質感表現

隨著家具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物質、精神需求的逐步提高,對產品的感官要求越發的追求。家具設計材質的運用是表現其特征,同時是能夠充分體現產品質感。

1.實用功能性:在實用上,不同材質的選用不僅能夠明確產品的視覺特征,還能提升產品的檔次感,同時家具對人們的觸覺上的感知度也會有所變化。對家具產品進行相應的組合化設計。美國設計師埃羅.沙里寧的郁金香椅(圖16),采用了塑料和鋁兩種材料,底座以寬大而扁平的圓形作為支撐,流線型線條造型,整個形體顯得優雅舒適。不管是在材質方面、還是色彩方面加都產生較強的對比,提升了產品的吸引力。

2.知覺體驗性:生活中通過對家具表面的觸摸,能夠切實地感觸其粗細、冷暖、輕重、粗糙、凹凸等;而通過視覺的觀察,能夠感受到色彩的明暗程度、 紋理的平滑粗糙、工藝的細膩等,從而體驗家具產品的質感。不管是人的觸感還是視覺感,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真實性與錯覺性,從而引起一定的心理反應。英國設計師簡·亨澤爾推出的Bowater系列家具(圖17),其全部材質采用了木質,而且是不同的木材,在于其紋理、質地和顏色的變化上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整個系列結合了現代和傳統的木工方法。使其有一種回歸自然的心靈感觸。

3.品格價值:家具以這種外在的質感來體現產品的價值和品質。家具的內在品質重點是在材料的選擇上,設計師正是以產品的材料、工藝、技術、色彩等手段將其功能性和審美性表達出來。我們常常會發現,商品的某種符號特征往往通過家具的質感所表現,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傾向和社會屬性。同時,通過物品的品格價值基本也能判斷出主人的某些社會屬性。

結語

家具設計對社會發展水平可以集中反映,同時也可以將人們生活方式體現出來,家具形式不同,其會反映出不同人們的性格。在家具設計中結合構成學的相關理論,例如平面構成理論、色彩構成理論、立體構成理論等,其可以使得家具展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帶給人們別具一格的體驗以及視覺享受。設計人員本身需要具備堅實的構成學理論基礎,并將其相關理論在實際中加強運用,使得構成學理論得到落實,并結合設計人員本身的思想以及創新思維,形成獨樹一幟的家具設計作品,可見,構成學對于家具業發展的重要性,推動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猜你喜歡
家具設計造型應用
沙翁間隔棋在家具設計中的運用
基于生態教育理念的家具設計課程改革與研究
基于連接工藝的實木家具設計研究
民間藝術引入家具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
美術審美特征論
漢代造型藝術與當代中國畫發展問題研究
淺析“浙派人物畫”的藝術特征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