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理反情

2022-03-03 10:04黃海燕
文學天地 2022年1期
關鍵詞:豫劇創新

黃海燕

摘要:豫莎劇《完美的合同》導演呂柏柛、音樂設計耿玉卿,領銜主演為“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锻昝赖暮贤贩呓浀?,其主題、情節、人物塑造等方面充斥著情與理的沖突、主客觀的調和。該劇的舞臺、燈光、服飾等場面的繁華使觀眾飽覽一場視覺盛宴,然而這一切如同曇花一現,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該劇將文學著作與豫劇舞臺相融合,通過浪漫主義手法突出“以理反情”,提升了豫劇的意境表現和藝術創作,但劇作在貼近原著的同時,還需向基層民眾傾斜,塑造鮮明的主題思想和積極樂觀的人物形象,如此才能深入人心,成為傳唱不衰的經典。

關鍵詞:豫莎劇 豫劇 以理反情 創新

《完美的合同》由豫莎劇《約/束》[1]中最精華的《折辯》《判決》兩折戲演變而來,由中國臺灣編劇彭鏡禧與陳芳改編自莎士比亞的經典劇《威尼斯商人》。該劇自2009年首演之時起即收獲了國內外戲曲愛好者的諸多好評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1編劇將西方戲劇與河洛文化融合在豫劇這一傳統戲曲之中,增加了豫劇劇本的文學性、哲理性。原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羅錦鱗說過要重視當下劇本的“戲劇性”“文學性”“哲理性”,戲劇有了好劇本才能創造出好演出。豫莎劇《完美的合同》主題、情節、人物形象等方面以理反情,透視人們的本性,揭露社會的丑惡與真善美,以豫劇的形式向觀眾展示情與理的沖突與調和。

一、主題與情節

“理智可以制定法律來約束感情,可是熱情激動起來,就會把冷酷的法令蔑棄不顧:年輕人是一只不受拘束的野兔,它會跳過老年人所設立的理智的藩籬?!?莎士比亞深刻地透析了法律的約束意義:年輕人熱情、浪漫常有血氣之勇,因此欲望更容易激漲于理智越過法令。也許正是豫莎劇編劇領悟莎翁對人欲望的解析才以“約/束”為題,并將《完美的合同》作為豫莎劇《約/束》的精華提煉到豫劇的舞臺上。莎劇的戲劇沖突以基督教、猶太人之間文化上的沖撞和個人利益爭奪為主,豫莎劇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了宋代,原作猶太人夏洛克變成大食人夏洛,威尼斯人安東尼奧變成中原人安員外。時代繼續前進,但人類對“他者”的懷疑和仇恨態度并沒有多大變化。3宗教沖突在我國并不凸出,因此當劇情展開時我們不能十分理解夏洛為什么不要幾倍的賠償金非要割下安員外的一斤肉,因此該劇的缺憾是矛盾沖突的鋪墊不真切,情與理的沖突已超越常理,觀眾不能感同身受。

《完美的合同》的主題隨著情節的展開不斷地深化。與原作《威尼斯商人》相比這部劇的情節略有調整,《法庭》是原作第四幕的第一場,觀看時需要與前后情節聯系一起,《完美的合同》則是一個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相對完整的故事。開篇便在沖突即將爆發的臨界點上拉開了戲劇帷幕,隨即將觀眾的興趣點集中在本劇的高潮部分——判決。

劇作以“合同”為主要線索,分為三大陣營:以夏洛為代表的大食人一方為原告,以安員外和巴無忌為代表的一方為被告,以鮑大人和匡先生為代表的一方為判決者。劇中開場夏洛與安員外進行交流、爭辯,安員外求他仁慈,夏洛因昔日的恩怨要按合同來執行,這是眾人第一次相勸;之后判決者鮑大人上場,勸夏洛仁慈,讓巴還他本金,這是第二次相勸夏洛;在請求立馬判決之際匡先生上場,看完合同后第三次勸諫夏洛發慈悲。此時的夏洛在眾人的多次勸諫下以為自己勝券在握、胸有成竹必定能勝訴,堅持要求按合同執行。慕容天假扮的匡先生已完全看透夏洛的心理,再次請夏洛發慈悲喚個大夫為安員外療傷,她以退為進,讓安員外敞開胸膛,在這危機關頭安巴真情袒露“義結金蘭對天表,兄弟一趟生死交?!毙值荛g的情義互訴引起慕容天內心波動,當宣判安員外胸前的一斤肉歸夏洛時,此處夏洛揮刀兩次,首次刺向安員外時猶豫不決又往后退了幾步,與原作相比也是一大不同點,豫莎劇中人物內心的想法與情感流露以唱段表達出來,這在原作中是沒有的。傳統戲曲中有才子佳人愛情,但同樣是愛情,豫莎劇《完美的合同》卻有著一斤肉的條“約”,以及定情戒指的“束”縛。4該劇的特殊之處在于除了一條明線“合同”,還有一條暗線“戒指”,結尾處巴無忌為答謝匡先生贈予銀兩時,假扮匡先生的慕容天只要巴無忌手上的戒指,這一情節為接下來的《協議》一出作了鋪墊,作者有意在此處埋下伏筆,引起觀眾的興趣點,但如此結尾并不能引起觀眾感情上的起伏變化,有許多不了解莎士比亞作品的觀眾到此還不明白劇情的主旨何意,是同情夏洛還是為勝利者歡呼?是反思做人不能飛揚跋扈?還是學習法律的漏洞?如此并不過癮。

豫莎劇《完美的合同》運用了戲謔、夸張、重復、對比、以大博小、模仿等技法,將趣味和笑點集中在前半部分情節之中。該劇時長大約一小時,據不完全統計,滑稽趣味表演大約有13處。夏洛的“of course”、巴公子的仆人瓜諾用夏洛之前的話語俏皮地稱贊法官大人……這種“土洋”結合、由對立面不同的雙方重復使用的話語極易引起觀眾發笑。該劇的人物角色、唱詞語言給情節增添不少樂趣,另外“耍算盤”“旋轉算盤”等單獨表演使該劇錦上添花。王國維論及上古戲劇時說:“歌舞為職,以樂神人也?!?戲曲來自民間,與民間的生活環境有著特殊的情感和聯系,面對“得理不饒人”的表現,該劇刻畫入微,表現出以理反情的前衛思想,傳遞莎翁思維的同時還將戲曲藝術中的精華展現得酣暢淋漓。

二、人物形象

豫莎劇在改編時受到了跨文化、劇種特性、語言等不同程度的“約束”,但莎劇復雜的人物形象并不十分適用于豫劇舞臺,人物的行為表現以理反情,人性的自私化、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成為了該劇不可調和的矛盾,觀眾對劇中模糊的人物關系容易感到費解。

首先,我們確實討厭夏洛蠻橫不講理以及攫取利益時的固執、惡狠,但在《判決》中面對眾人的嘲笑,癱坐在椅子上,細數昔日歷盡千山萬水到中原的種種經歷,從“外地經商能靠誰,年年繳納苛捐雜稅,人前人后小心陪,身為異族非同類,遭受排擠淚暗垂……完美的合同與愿違,事到如今知難退,老夫唯有賠本歸”6的唱詞可以看出夏洛心中的憤懣不平,面對判決結果的后悔莫及、無可奈何,他失望頹唐地退出公堂時,這合同對夏洛來說完美嗎?安員外強調除了接受夏洛的一半財產,還要求這個大食人不能著“奇裝異服”,既剝奪了夏洛的財產又剝奪了他的自由。夏洛起初看到三千兩銀票時,是想要接過手的,但被身邊的大食國同胞攔了下來;法庭上,他不忍心拿刀刺向安員外時,他們對夏洛點頭支持。這表明夏洛本是善良仁慈的,內心的善良驅使與外在的行為表現相悖,劇作借助兩位“同胞”展現給觀眾的夏洛不只是一個追逐利益與自由的自私之人,還帶有人性善良的特點。從他的行為舉止與語言中可以看出勞動者的辛酸及外來者所受的屈辱與不被承認,他本性是可愛善良的,沒收家產時又那么得令人同情。夏洛的扮演者王海玲超越了角的限制,融合了花臉、老生與丑角,以展現不同時段、不同心情下的不同表現。

其次,夏洛的對立者——安員外、巴無忌、慕容天。他們享受了這完美的合同的成果,作為勝利者他們是歡呼雀躍的,但是每個人心底又有自己的小算盤,又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尋求合同的公平、正義。安員外對巴公子有著超越生死的情感,面對夏洛的判決他說道“我同意公家的那一半減為罰鍰,但,可不是我那一半。而且他要立刻歸化中土,不再穿著奇裝異服?!闭Z氣詞“但”、“立刻、不再”表現出他的自私、強勢、霸道。巴無忌在《完美的合同》中是一個重情義又自私、軟弱的男子,他為了追求慕容天最終還是愿意讓安員外做擔保人簽下合同,面對夏洛磨刀霍霍只是無奈、害怕不停地求和,對待安兄他是真情的,對妻子慕容天他也是真情的,在這二人之間,他似乎并不確定到底誰是“真愛”,這位多情的公子把戒指送給“匡先生”時又百般無奈,但與慕容天相比他又顯得懦弱、愚笨。傳統豫劇人物形象“非黑即白”,而該劇的人物不僅有愛情還有同性之間超越友誼的感情,這種隱晦的表達對老百姓來說既看不明白也難以接受。

公堂上安員外的性命危在旦夕時,巴無忌只是焦急地指責夏洛狠心,與安兄抱在一起痛哭,唯有慕容天女扮男裝的“匡先生”運籌帷幄、疏通關系、搬來法典、列清條目、有理有據,抓住夏洛心理步步為營,最終反敗為勝,贏得勝訴。而這一連串的行為就是男子也難以保全完美,她作為一名新婚女子如此老成深重、成竹在胸。她熟諳法律的辯證法,抓住漏洞,扭轉局面;面對大食人的蠻橫與眾人的祈求,她迅速理清關系,先使安員外承認合同,并對夏洛說“恁必須大發慈悲”進行試探,然后講事實、擺道理;當聽到夏洛說“我要的是律法,合同上的違約條款”時抓住夏洛心里,以退為進。她可以在聲音和外形上女扮男裝,這一真實度連新婚丈夫也認不出來。完美的人物形象塑造,超乎了性別的界限,為女性主義與男權主義樹立了良好的典范。在這一切完美的背后,我們看到慕容天是理智又自私的,在公堂上有智有謀,但這一切的源頭都是為了她與巴無忌的愛情:為了愛人她在夏洛第一次拿刀刺向安員外時掩目不語;為了愛人她當著眾人的面指責丈夫又影射安巴情誼;對待夏洛的判處決絕而果斷,連續多次推走了巴無忌要還給夏洛的本金。她完美的形象之中透露著自私與陰狠。傳統戲曲人物非善即惡,劇作家和觀眾的情感傾向很明顯,但莎劇中的人物卻存在諸多爭議。豫劇能夠深入人心重點在于它是“場上之曲”而非“案頭之作”,舞臺上的戲曲比不得電影反轉太多、矛盾距離太遠只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豫莎劇人性本來的善良仁慈、樸實情義被欲望、過于自信占據頭腦,相比于真情、自由,財物、公平又顯得過于遜色。該劇的主題、情節、人物形象都緊緊圍繞情理的沖突展開,緊扣主題,貼近原著。

豫劇藝術誕生、成長在民眾之中,豫劇的改編只有回歸生活、走向百姓中間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羅錦鱗曾說過“文明是不沖突的,是和而不同,可以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7據陳芳的觀察,莎士比亞跨文化改編的動機與目的有三種:一是服膺經典,貼近原著;二是行銷策略,“消費”莎士比亞;三是基于“后殖民”意識,故意抵制“他者”文化而工具化原著。無論哪一種,改編的過程就是對文本“從字里到行間”的深刻體會。8東西方文化雖興盛時期不同,但在這個時空中卻有著冥冥之中的同頻與和諧。傳統戲曲的發展,正如《完美的合同》一樣,在到處巡演中了解觀眾的喜好,總結演出的經驗,在“不完美”的事物中,尋求相對的完美傾向,虛心求教,是在“約束”自己,也是“完美”自己。豫劇的改編與創新需要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合東方與西方,融合時尚與俗舊,融合真情與理智,融合矛盾與距離。

參考文獻:

陳芳:“豫莎劇《約/束》的成功密碼”之《約/束,豈能約束?》,《理論·時評》,中國文化報2010年8月18日第三版。

2[英]威廉·莎士比亞著、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喜劇集》,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第279頁鮑西婭詞。

3彭鏡禧:《贗品大集合:跨文化的莎士比亞》,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4月,第34頁。

4彭鏡禧、陳芳著:《約/束》,學生書局出版社2009年,序。

5王國維著:《宋元戲曲史》(外一種:中國戲曲概論),東方出版社2012年,第1頁。

6豫莎劇《約/束》DVD光盤《判決》一折夏洛唱詞,參考彭鏡禧、陳芳著:《約/束》,學生書局出版社2009年,第44頁。

7 羅錦鱗:《古希臘悲劇與中國戲曲的互融互鑒》,中國文化報2019年11月18日第三版。

8 彭鏡禧:《贗品大集合:跨文化的莎士比亞》,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4月,第33頁。

注釋:

[1]該劇的編劇是前臺灣大學特聘教授,現任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組客座教授彭鏡禧與臺灣師范大學教授,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陳芳。二位教授就莎士比亞戲劇的改編以《約/束》為例,題為《背叛之必要:管窺跨文化戲劇改編》曾多次在高校進行學術研討與交流。本文作者現場觀劇時喜獲編劇贈予一本《約/束》DVD光盤,以下劇情、唱詞資料等皆出自本光盤。

猜你喜歡
豫劇創新
家校共育成合力,傳承河南豫劇
看豫劇的古往今來,說豫劇的亦剛亦柔
豫劇現代化進程分析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推動豫劇文化產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