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涉農高職院校農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

2022-03-04 10:51楊娜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摘要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我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涉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帶來歷史性的機遇。為適應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新趨勢,涉農高職院校應該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社會服務職能等方面進行優化和革新??偨Y了提高農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一系列舉措,以期為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理清思路、完善理念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涉農高職院校;農業人才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3-02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3.074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YANG Na

(Hu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Hengyang,Hunan 421005)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made by the state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brings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optimize and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quality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clarifying the training ideas and improving the thoughts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al talents’ training;Path

基金項目 2021年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2021B(I)008)。

作者簡介 楊娜(1982—),女,湖南新邵人,副教授,在讀博士,從事兒科護理學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9

實施鄉村振興是在十九大會議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但是,要全面完成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難、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此外,當今現代農業發展在縱向上已經開始由傳統的粗放型向高水平、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三高型”模式轉變,在橫向上開始向深加工、休閑、旅游等多方面拓展,衍生出更多的產業形式。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鄉村振興的任務艱巨繁重,其實現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而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教育。高職教育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與農業人才培養之間聯系最密切的紐帶,是高等教育與農村社會經濟聯系最密切的教育類型。因此,涉農高職院校擔負著農業人才培養的重任。它應該在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性強的農業人才隊伍以及助推產業發展、優化鄉村社會治理等方面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這是涉農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職責。筆者總結了提高農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一系列舉措,以期為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理清思路、完善理念提供有益借鑒。

1 鄉村振興戰略給涉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歷史性的機遇

1.1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高職院校招收高質量生源注入了強勁動力

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給涉農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讓廣大考生清晰地意識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農村將會給畢業生們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去農村工作將大有可為[1]。高職院校將吸引大量的農村戶籍畢業生。鄉村振興戰略為高職院校招收高素質的生源注入新的活力[2]。

1.2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使得農業科學發展進入繁榮期、高職學生就業進入黃金期

現代“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的提出為涉農高職院校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天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催生了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等行業的發展。鄉村互聯網、鄉村電子商務、鄉村觀光農業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增加了涉農畢業生就業崗位,從而使得他們擁有更多的擇業機會,就業質量顯著提高。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提升涉農高職院校農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探索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具有40多年辦學歷史,以園林專業和畜牧獸醫專業為主的涉農高職院校。自創辦以來,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始終秉承服務“三農”的指導方針,圍繞著人才培養這一目標,形成了農業特色鮮明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年來,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適應國家戰略決策,賦能鄉村人才,助推鄉村振興,為區域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效的智力和人才支撐。

2.1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問題,源源不斷地為農業生產培養高素質的產業生力軍。

2.1.1 培養有勞動素養的農業技能人才。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全省各地共建產學研教學基地。這些教學基地面向農業生產,為農業企業、農業院校、農村社會提供服務平臺。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努力將它們建成省內一流的綜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農業實訓基地[3]。例如,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與郴州市北湖區四清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用于科研和教學的海綿社區生態示范基地,共建用于承接中小學勞動教育、現場教學、家庭花房、體驗研學活動的精品花卉園藝示范區。上述示范基地的建成有利于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開發一系列園林園藝產品以及相關課程的講授。2019年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唯一一所被湖南省教育廳評選為“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高職院校[4]。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勞動素養教育中充分利用農業教學基地,實現專業理論教學與生產勞動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過程中進行勞動,在勞動實踐中接受專業教育;嘗試緊扣農業專業核心能力、核心素養和關鍵勞動能力,采取滲透教學與選修課授課相結合的形式,突出勞動素養的培育;加強對常見農業機械操作的練習,緊跟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和產業革新,強化學生的勞動體驗。

2.1.2 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農業技能人才。

涉農高職院校作為農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不僅要在技能培養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工匠精神”上下功夫?!肮そ尘瘛敝卦诰衽嘤??!肮そ尘瘛辈皇蔷心嗖蛔?、因循守舊的“匠氣”,而是持之以恒、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要通過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高職畢業生敬畏職業、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為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推動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2 堅定不移地走以“農”為本的辦學之路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以“農”為本,貼近農業市場人才需求,突出高職教育技能培訓的特點;大力實施教學改革,走出一條辦學規模與服務社會范圍同步擴大、教育創新與教學質量相互促進的創新之路。其重點在于培養農業復合型人才,讓畢業生在職業發展中擁有廣闊的空間。

2.2.1 堅持“一專多能”的育人理念。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準確把握“一專多能”內涵,優化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創新“一槍兩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要熟練掌握一種農業種養殖技術,同時選修2門農業技能:選修另一種農業種養殖技術、選修一種常用農業機械。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訓練舞臺,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技能證書考試等。豐富農業拓展類和公益類學生團體活動平臺的建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打造大學生創業教育平臺,包括創新創業大賽、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孵化與培訓等。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農業人才培養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本區域的農業產業結構和社會需求進行準確定位,將社會潛在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基石。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堅持高職教育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深度結合,堅持“為農”與“離農”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盀檗r”體現在高職教育服務當前農村經濟,為農業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半x農”體現在高職教育要走向現代化,為農村向城鎮化發展以及“三農”的高水平發展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勞動力。

2.2.2 建立適應產業優化升級的高水平農業專業群。

長期以來,涉農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與當地經濟結構的耦合性不強,農業專業設置缺乏目標性和地方特色。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一定會涌現出許多新事物和新理念,農業產業也會出現結構性升級?!艾F代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會發生很多變化。因此,形勢發展的不斷變化倒逼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和高職院校農業專業設置不斷變化。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各農業學科邀請行業專家開展研討,基于動態性、可預見性和前瞻性原則,不斷優化專業設置,構建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吻合且與學校原有農業專業底蘊相適應的特色專業[5]。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撤銷了與農業產業無關或已經不適應產業發展的專業,例如廣告設計與制作、商貿旅游、電子技術等專業,并開設了環境監測與治理、林業技術、畜牧獸醫寵物方向等專業,這些專業已成為學校拳頭農業專業[6]。

為推動高水平學科建設必須拓寬渠道,把人才高質量地引進來,一定要引進“金鳳凰”。例如,為爭創優質院校、卓越院校和“雙一流”院校,并推動區域養殖業提質升級,促進區域綠色養殖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引進印遇龍院士共建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院士工作站。印遇龍院士與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將繼續鞏固和提升學校原有的品牌專業,并合作探索多種生態養殖模式,研發不同納米中藥飼料添加劑配方與工藝,努力構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和成果推廣平臺。印遇龍院士還將與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生態養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研究合作,其目標是幫助培養生態養殖領軍人才,研發生態養殖高端技術,推廣生態養殖技術,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對標省內外高職院校育人先進標準,以“一等獎”為導向,緊扣現代農業生產的特點,力求讓每一位畢業生能成為手有精藝、心有精誠、技高品正的技能人才[7]。為此,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和學生參加全國、省市職業技能大賽,以強化高端技能人才的培養效果。例如,在2020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園林專業相關賽事中,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獲得省一等獎1次、省二等獎4次、省三等獎5次的成績。驕人成績的取得展示了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品牌專業在培養“技能雛鷹”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2.2.3 主動融入農業區域發展大局。

當今我國政府作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加快我國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培養更多高素質農業勞動力,迫切需要提升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當前衡陽市農業中高級技能人才嚴重不足。由于年輕人與農業生產漸行漸遠?!拔⒂瓯娀苄?,一雷驚蟄始”“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往日春耕、秋收熱鬧場景已不復存在。農業機械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農業生產對技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8]。補上農業技能人才的短板將變得刻不容緩。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在反復調研區域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及未來人才市場需求后,結合自身以“農”為本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及教育資源,最終敲定自身人才培養目標。近年來,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湖南吉泰農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家禽地理品牌保護基地,與常寧市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建森林生態旅游基地等。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還與省內本土民企簽訂人才培養協議,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強化高職教育對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

2.3 加強鄉村農業實用性人才的培養

2.3.1 高職院校要加強農村人才的培訓。鄉村振興的宏偉事業歸根到底是廣大農民自身的事業。億萬農民是鄉村振興的最大群體,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涉農高職院校要創新鄉村人才培訓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培訓,大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工匠、管理能人等。其重點是要加強對廣大農民在果蔬種植、苗木栽培、水產養殖、畜禽獸醫、產品流通等方面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新技術的運用能力。要充分發揮家庭示范農場、農業實訓基地、地方龍頭企業的標桿作用,通過現場實習、教授專家手把手傳授等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涉農高職院校還要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化手段,不斷助推業態創新和生產模式創新,助推農業社會新格局。

例如,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發展農村產業、推進現代農場進一步發展,讓廣大農民分享發展紅利。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每年舉辦“衡陽市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班”,助力青年農場主生產經營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2020年學校組織學員赴安徽省巢湖市經開區三瓜公社、蕪湖富雨閑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地參觀學習,并邀請三瓜公社半湯鄉學院院長陳民利教授舉辦“三瓜公社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案例分析”專題講座。此次培訓共6 d,通過理論宣講與現場教學,學員們紛紛表達了作為鄉村旅游、休閑農莊的運營者,要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爭做鄉村旅游產業的排頭兵,力爭把衡陽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2.3.2 涉農高職院校要加強對鄉村干部的輪訓。促進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保障,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廣大農村干部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最基層擁護者、忠誠執行者和有力推動者。高職院校要組織優秀鄉村干部通過外出參觀考察、跟班實習、業務培訓等多種形式為其提供多種學習機會,切實解決一些鄉村干部眼界不寬、知識面窄、思維僵化的問題,切實加強對其現代化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

2.4 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層人才的支持力度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鍛造出一支強大的農業人才隊伍,筑造新時代鄉村人才的高樓大廈。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業人才的支持力度,實現更開放的農村人才政策。

①推動人才振興,政府必須拓寬渠道把人才高質量地引進農村。政府應通過“農民大學生計劃”“三支一扶”“能人返鄉創業”等平臺和方式,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本土創業能人到鄉村工作和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源頭活水。②鄉村人才要留好。要留住優秀農業人才,政府就應該主動為農業人才扎根基層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專注于鄉村建設。對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的實用型、科技型等各類人才,政府要在社保、住房、稅費減免、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幫助。政府應完善激勵機制,強化崗位晉升、工資和福利等保障措施,讓人才在基層“勞”有所得。政府應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水平和質量,為農村各類人才提供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9]。③“留才”貴在“留心”。政府要積極打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學習工作環境。要用心呵護投身農業各項事業的農業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讓人才有用武之地,想做事的人有事做,能做事的人做成事,使人才潛能得到最大發揮、價值得到最好體現,增強農業人才在基層農村的成就感、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3 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涉農高職院校應該理清農業人才培養理念,明確農業人才在實施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價值和時代地位。按照人才培養對接產業發展的原則,涉農院校要根據農業專業的特點和社會需求,因地制宜,動態調整,制訂出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不斷完善[10]。涉農院校只有不斷加強院校的內涵建設,強化特色專業建設,并加強廣大農村農業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才能為社會培養真正的“三農”人才,促進鄉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淑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114-116.

[2] 劉媛.農業高職院校發展的現實困境與轉型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3):274-276.

[3] 席亞萍,劉媛.涉農高職院校構建勞動教育體系的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22):41-43.

[4] 劉媛.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途徑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5):270-271,274.

[5] 于禾,尤偉.鄉村振興戰略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現狀與優化[J].職教發展研究,2020(1):43-48.

[6] 劉媛.涉農高職院校農業專業建設的現狀與發展思路[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6):280-282.

[7] 劉媛.涉農高職院校有效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析: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6):11-13.

[8] 陳琳,沈亞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集體經濟,2019(30):99-100.

[9] 羅興錄.基于鄉村振興的農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思考[J].農學學報,2019,9(12):92-95.

[10] 徐海祥,王正云,李志方,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高職院校助力鄉村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的路徑探析: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9):122-124,143.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
農村改革四十年的演變軌跡及其新時代新征程
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及舉措
新農村呼喚更多的知識型“新農人”
鄉村振興戰略中傳統民居的保護與開發
哪些農村民生問題亟待解決
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的若干重大關系
他山之石,來自日本的“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