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與生成: 論德勒茲對馬克思的創造性融構

2022-03-04 15:17
關鍵詞:德勒資本主義機器

蔡 熙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湘潭 411105)

由于馬克思強調哲學的世界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性與歷史相交融,因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各種流派的哲學理論都向它靠攏??偫ǘ?,主要存在三種不同的邏輯脈絡。其一,政治經濟學批判。格奧爾格·盧卡奇(Georg Lukács)在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與20世紀初對于現代社會的社會學批判相結合的同時,注入了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和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的“現代性”概念。21世紀以來,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后,重讀《資本論》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潮流,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t)和安東尼奧·奈格里(Antonio Negri)的《帝國》訴諸《資本論》中的關鍵概念“形式吸納”和“實質吸納”來解讀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特色,為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重新帶來曙光。以文化研究和意識形態批判而聞名的弗里德里克·詹姆遜(Frederick Jameson)的《重讀〈資本論〉》試圖從文化的視角來揭示資本的運作邏輯。法國的新銳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的資本論》,“通過對資本主義的具體表象,得出了與馬克思類似的結論”(1)藍江.21世紀以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趨向[J].理論學科研究,2016(2): 100-112.。其二,意識形態批判。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在《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中發展出一套影響深遠的意識形態理論,試圖創造一種完全沒有經濟決定論成分的歷史唯物主義。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Zizek)試圖綜合馬克思和拉康,其意識形態理論主要是從拉康的“實在界”的角度去理解社會對立。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將他的主體性理論視作革命分子的主體性?!榜R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通過對以往意識形態的批判,構建起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新意識形態樣態,體現了批判視閾下的建構邏輯?!?2)劉偉,楊振家.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的三大環節及方法論啟示[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9(3): 40-49.其三,生命政治學的批判。??驴吹搅艘环N新的治理技術的誕生,在《必須保衛社會》中提出“生命政治的治理術”,認為談論生命權力就是生命政治。

法國哲學家吉爾·德勒茲被譽為哲學領域的畢加索,在當今國外學術界被視為“一流哲學家”加以研究,甚至認為研究德勒茲的勢頭有超過研究德里達、??碌膬A向。德勒茲可以說是繼阿爾都塞之后,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方法走向終結之際,開啟后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重要人物,當代哲學領域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齊澤克、巴迪歐、邁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開始轉向德勒茲,研究其豐厚的思想遺產。德勒茲的思想與馬克思有著復雜的相關性,他的政治哲學圍繞著資本主義及其發展來展開討論,他的經濟術語大都借用了馬克思的概念范疇,不僅如此,他還借用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方法,從整體上深層融構了馬克思的思想。但是德勒茲與馬克思的特殊情結卻為國外學界所忽視。近年來,盡管國內學界對德勒茲的研究日益升溫,但至今尚未出現以德勒茲對馬克思的創造性融構為論旨的專著和論文。本文擬以德勒茲對馬克思的創造性融構為對象,探究德勒茲與馬克思的特殊情結以及建構性生成,以期為我們彰顯馬克思的思想活力,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提供方法論啟示。

一、 堅定信仰與融會貫通: 德勒茲與馬克思的特殊情結

德勒茲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激動人心和最富有挑戰性的知識分子”(3)克萊爾·科勒布魯克.導讀德勒茲[M].廖鴻飛,譯.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1.。他對馬克思的態度是積極認同的。但是就對馬克思的認同態度而言,德勒茲與馬克思的關系又是十分特殊的。這種特殊性,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堅定不移的;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思想滲透在其著作中,又具有深刻的隱蔽性。

(一) 德勒茲對馬克思的堅定信仰

德勒茲一生撰寫了25部學術著作,他的哲學史著作通過挖掘西方哲學傳統以削弱黑格爾對西方哲學的影響。關于康德、萊布尼茲、尼采、柏格森、???,他都有專門的研究著作,特別是斯賓諾莎,他還用兩部著作來進行研究。對于馬克思,情況就完全不同。德勒茲直到去世前都未能寫成論馬克思的專著,不僅如此,他的著作很少直接引證馬克思的原話,至于直接解讀馬克思的觀點更是罕見。這就給我們產生這樣的印象: 馬克思在德勒茲的研究文本中隱身不見,仿佛他的研究與馬克思無關。然而,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他的一生都在執著地追隨馬克思、理解馬克思、闡釋馬克思。

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之后,讓-馬里·伯努瓦(Jean-Marie Benoist)于1970年宣稱“馬克思已經死亡了”的時候,德勒茲卻公開宣稱“我們應該回到弗洛伊德和馬克思”(4)伊莎貝拉·伽霍爾.德勒茲、馬克思與革命: 如何理解“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內涵[J].夏瑩,譯.江海學刊,2010(5): 21-27.。德勒茲從骨子里鄙視分析哲學的語法和邏輯推演,嚴厲地批判現象學把生存現實歸結為單純的意識與意圖之間的對應,決不向哲學終結的霸權讓步,“從未宣布放棄馬克思,也從不否認1968年的五月風暴”(5)查爾斯·J. 斯蒂瓦爾.德勒茲: 關鍵概念[M].田延,譯.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 321.。在后馬克思主義思想家中,利奧塔和鮑德里亞對馬克思的態度搖擺不定,先贊成后反對;德里達和??隆凹荣澇捎址磳︸R克思主義”(6)羅伊博伊恩.??屡c德里達: 理性的另一面[M].賈辰陽,譯.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20.。當大多數法國后結構主義者摒棄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德勒茲自始至終對馬克思主義充滿肯定的贊譽。他宣稱:“瓦格納、馬拉美、喬伊斯、馬克思和弗洛伊德: 仍然是《圣經》?!?7)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15.“我認為費利克斯·瓜塔里(也譯作菲力克斯·迦塔利——引者按)和我一直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也許方式不同,但是我們倆都是?!?8)吉爾·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 德勒茲訪談錄[M].劉漢全,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1: 195-196.甚至在去世前不久,德勒茲還在寫一本“‘馬克思的偉大’的書”(9)尤金·W.霍蘭德.導讀德勒茲與瓜塔里千高原[M].周兮吟,譯.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3.。

“仍然是《圣經》”,“一直都是馬克思主義者”,“從未宣布放棄馬克思”,這些鏗鏘有力的詞句表明了德勒茲對馬克思的高度認同,以至于美國晚期馬克思主義的代表詹姆遜認為,在后現代理論家中,“德勒茲是唯一一位賦予馬克思至關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他后期的著述里最激動人心的事件即和馬克思思想的碰撞”(10)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新馬克思主義[M].陳永國,胡亞敏,譯.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319.。阿蘭·巴迪歐認為,德勒茲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是一種罕見的美德,“德勒茲的確是一個進步派,一個有所保留的造反派,對大多數激進運動都予以反諷地支持。正因為如此,他也反對新哲學,忠實于他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決不屈服于道德和民主爭論的溫和復辟。這的確是少見的美德”(11)阿蘭·巴丟.激進哲學: 阿蘭·巴丟讀本[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21.。

(二) 馬克思的思想在德勒茲著作中的隱蔽性、滲透性

德勒茲與馬克思的關系特殊而復雜,雖然對馬克思的認同是其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的幽靈縈繞于他的每一部著述之中,但我們發現他對馬克思的認同不是外顯的。正如伽霍爾所說:“一方面馬克思對德勒茲的影響是無需質詢并被認可的;另一方面,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卻又是難以辨認,不能被清晰表達的?!?12)伊莎貝拉·伽霍爾.德勒茲、馬克思與革命: 如何理解“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內涵[J].夏瑩,譯.江海學刊,2010(5): 21-27.這種隱蔽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德勒茲的理論實踐來看,雖然他的一生對馬克思始終懷有敬仰之情,他總是拒絕否認馬克思主義與1968年五月風暴的意義,但他并不宣揚革命,也不贊成漸進的革命;雖然德勒茲的一生與憤世嫉俗的極端左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他從未成為其中的活躍分子,也從來沒有加入過法國共產黨。他不贊同當時法國的左派馬克思主義,在五月風暴之后,德勒茲很少直接參與左派知識分子的政治活動,刻意保持一種邊緣狀態。

其次,馬克思的主要概念如異化、歷史主義、意識形態、階級斗爭、對立統一,在德勒茲的哲學中幾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置換。德勒茲強調塊莖(rhizom),反對二元對立,“不存在價值論上的善與惡的二元對立”(13)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34.。他反對歷史進化論,主張精神分裂式的歷史主義,提出“真正的歷史是欲望的歷史”(14)吉爾·德勒茲.荒島及其他文本[M].董樹寶,胡新宇,曹偉嘉,等,譯.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391.?!八凶d妄都有一個世界-歷史的、政治的、種族的內容?!?15)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2.這種置換使得其哲學看起來似乎與馬克思完全不同。

再次,德勒茲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用采取的是一種碎片化的處理方式,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的問題……是要將馬克思淹沒到細小的碎片當中?!?16)伊莎貝拉·伽霍爾.德勒茲、馬克思與革命: 如何理解“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內涵[J].夏瑩,譯.江海學刊,2010(5): 21-27.所謂“淹沒到細小的碎片當中”,就是在透徹理解馬克思思想的基礎上,將它搗碎,再進行建構性的生成,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思想。換言之,就是將馬克思的思想元素融匯到他的理論體系之中,這種融匯就像溶于水中的糖,水變甜了,糖卻隱而不見了。這樣,馬克思在德勒茲的文本中就秘而不顯。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德勒茲自己的話來佐證: 馬克思有三篇文本是我們一再閱讀的,首先是《資本論》第一卷中關于剩余價值生產的章節,其次是《資本論》最后一卷中關于利潤率降低趨勢的分析,最后是《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關于機器生產的章節。日本學者筱原資明認為:“《反俄狄浦斯》一書中的許多思想是在充分咀嚼馬克思思想的基礎上得來的?!?17)筱原資明.德魯茲: 游牧民[M].徐金鳳,譯.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14.詹姆遜認為,德勒茲與瓜塔里合著的兩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癥》滲透著馬克思思想的重要影響,他們不僅運用馬克思的觀點,而且為馬克思辯護?!皢栴}不在于判斷德勒茲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在當前的語境下,更重要的是判斷在何種程度上德勒茲的思想在那一疑難問題中展開并認可前者;或者,反過來,在何種程度上德勒茲的疑難問題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疑難問題,且把馬克思主義的難題和疑問當作自身探究領域內的緊迫問題來對待?!?18)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新馬克思主義[M].陳永國,胡亞敏,譯.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327.

二、 剖析與批判資本主義: 德勒茲與馬克思的共同主題

作為后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勒茲認同馬克思,繼承了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基本主題。德勒茲堅持哲學的批判使命,認為哲學與批判密不可分,哲學最積極的意義是批判,一個去神秘化的事業。批判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批判那些錯誤的運用,即批判錯誤的道德、錯誤的認識、錯誤的宗教,如康德的三大批判;二是遵循一種新的思想圖像,對真正的道德、信仰、理想的認識等提出徹底的批判,以便創造出新的事物。德勒茲認為,政治哲學必須重視資本主義的本質和演變過程,關鍵是對資本主義的分析與批判。德勒茲指出:“馬克思著作中最令我們感興趣的是將資本主義作為內在的體系加以分析。這種體系不斷地將其極限向外推廣并在擴大的范圍里遇到新的極限,因為極限就是資本本身?!?19)吉爾·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 德勒茲訪談錄[M].劉漢全,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1: 195-196.

馬克思的《資本論》對商品、商業資本和原始積累各個階段的分析,是重構資本產生之前的預備條件,力圖在概念上去理解資本的邏輯。首先是一般資本,具體包括: (1) 剩余價值的生產(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積累)(《資本論》第一卷);(2) 資本的循環、資本的周轉、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資本論》第二卷);(3) 資本和利潤、成本價值和利潤、利潤率的下降(《資本論》第三卷)。其次是競爭或剩余價值的分配,其中包括平均利潤率、商品利潤、利息、租金、稅收及其來源。

德勒茲堅持不懈地認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不平等現象的批判,并襲用了馬克思的經濟學術語,批判資本主義的主題貫穿于他的全部著作之中。在早期的兩部著作《差異與重復》和《尼采與哲學》中就蘊藏著一種政治傾向,即挑戰既有的價值和秩序,打破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這表明德勒茲的批判思想和馬克思是一脈相承的,承續了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批判的思想脈絡。他和瓜塔里合著的兩部著作《反俄狄浦斯》(1977)和《千高原》(1987)與馬克思的理論高度契合,是其思想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

《反俄狄浦斯》探討了國家的誕生,國家的功能,精神分裂癥以及精神分析與國家、資本主義、歷史和精神分裂癥的關系,回答了歷史、階級斗爭、解域化的來源等問題,成功地實現了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的“三元合一”。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構成人類話語的詞匯必須置于生產關系中才能認識其階級地位,因此,最重要的對立是生產和社會意識形態之間的對立。在弗洛伊德主義者看來,意識是不可靠的,因為無意識的欲望從外部控制著意識再現的活動,因此意識與欲望是對立的。用尼采的語言來表達,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與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經濟學相結合達成一般的經濟學。值得指出的是,在這個“三元合一”中,德勒茲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做了徹底的清算,并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進行了創造性的生成。

德勒茲認為,精神分析學打碎了欲望的全部生產,粉碎了陳述內容的全部構成,并且在欲望的機器性裝配和陳述行為的集體裝配兩個層面上摧毀了裝配,要分析異化以及個人在資本主義社會所遭受的壓迫,要理清剩余價值的起源及其意義,就必須將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癥聯系起來。由此他提出了與精神分析學截然相反的精神分裂分析。德勒茲指出:“精神分裂分析的觀點很簡單: 欲望是機器,是機器的綜合,機器的裝配——欲望生產。機器的結構是生產的結構;生產既是欲望的生產,同時也是社會的生產?!?20)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296.“欲望是下層建筑的一部分?!?21)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24.精神分裂分析把欲望拖曳到下層建筑中,在生產方面移動欲望進入經濟基礎,在反生產方面,移動家庭、自我和個人以避免性與經濟的隔絕,這個生產性的欲望正是尼采的強力意志。對于馬克思主義者來說,生產方式的最終變革導源于生產力。如果作為能動的欲望是生產性的,那么它必然就是革命的。

精神分裂分析涉及一系列重要概念和范疇: 欲望機器、欲望生產、流、無器官身體、解域、逃逸線、裝配等。欲望是一個生產過程,“一切都是生產: 生產的生產,行動的生產與激情的生產;記錄的生產,分配與定位的生產;以及消費的生產,性欲的生產、焦慮的生產以及痛苦的生產。它們都是這樣的一種生產: 記錄立即也是消費、消耗,而消費也直接就是再生產”(22)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0.。這個復雜的生產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它們分別與馬克思描述生產過程的主要階段相對應: 第一個階段是連接部分客體和能量流或物質流,形成一個初級身體或簡單機器;第二個階段將這些要素集合起來形成一個“無器官身體”或“一致性的平面”;第三個階段是消費,包括由此產生的精神身體對強度狀態的體驗。對強度狀態的消費伴隨著欲望的連接和記錄,其效果是產生主體性,它們賦予每一階段以一種不同的綜合形式: 連接流和部分客體的連接綜合,賦予初級元素意義的析取綜合,對由此產生的差異進行合取的綜合。欲望是推動這一連接、編碼和消費過程的力量。德勒茲認為,資本主義是一部巨型的欲望機器。機器與流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反俄狄浦斯》中機器被界定為“流的切割系統”(23)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43.,“流”指的是過程,它可能是語詞的流、觀念的流、糞便的流、金錢的流,也可能是一種財政機制,抑或一種精神分裂癥的機器。貨幣流、生產方式流、勞動力流、新市場流等無一不是欲望的流動。資本主義與欲望交織在一起,它的底層結構與欲望不可分離。德勒茲用“流”來解釋資本主義,將資本主義看作是“突然出現的富有流動性的解碼”。

德勒茲認為,欲望機器是一種無器官的身體系統,而“無器官的身體是一個卵蛋”(24)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33.。這是一個“充實的卵蛋”,它先于有機體和層的形成;也是一個強度性的卵蛋,進行能量轉換和族群的移置;也是一個密教的卵,跨越閾限,進入新的級度。因此,無器官身體不是一個空間,而是物質,最重要的是,它是強度中的生成的潛在能量,具有無限增殖的潛質?!百Y本是資本家的無器官身體,或是資本主義存在的無器官身體。資本不僅僅是貨幣的流動和僵化的物質,因為它將給無繁殖能力的貨幣以一種生產貨幣的形式。正如無器官身體繁殖自身,長出枝條,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一樣,資本生產剩余價值。它讓機器負責生產相對的剩余價值,同時作為固定資本在機器中體現自身?!?25)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0.譫妄和利益是資本主義制度所特有的,貨幣制度是一種獨特的譫妄?!柏泿?,貨幣—資本,我們只能在精神病學中才能找到同等程度的瘋狂?!?26)吉爾·德勒茲.荒島及其他文本[M].董樹寶,胡新宇,曹偉嘉,等,譯.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392.德勒茲用無器官的身體來解釋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無止境的追逐欲望,展開了對欲望的政治分析,回答了德勒茲所謂的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進行政治經濟學實踐就是精神分裂分析?!?27)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10.

欲望機器的裝配與解域密切相關。在《千高原》中“解域”被定義為“某人(物)離開轄域的運動”(28)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508.。在社會領域中,轄域、解域、再結域三種運動糾纏在一起。商人在某一轄域上采購,但通過使產品解域將其變為商品,然后在商業渠道上再結域。資本主義的資本或資產解域之后,不再是固定資產,然后在生產手段上再結域,勞動本身變成了在工資上再結域的抽象勞動。德勒茲認為,資本是一部多形態的解域機器。資本主義自其誕生之日起,便運用解域的力量,無限地超越國家特有的解域。所謂解域的資本,即是說,資本是巨大的貨幣量,不斷流通在世界各地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中,不受政府的控制,只受市場興衰的影響。在馬克思對原始積累的描述中,與封建農業的社會和經濟空間相比,商品市場的發展就是一個解域的矢量,鼓勵社會向大規模的商品轉變。流離失所的勞動力流與被解域的貨幣資本流相結合,為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資本強大的解域力形成于兩個因素: 首先,資本的表達形式(貨幣)的抽象程度與自治程度。其次,資本主義公理化直接作用于解碼的量子流而不是編碼或過度編碼的線條——節段。在眾多的流當中,最重要的是流通貨幣和抽象的勞動力,技術所達成的物質—能量流,通過市場和政府管控的欲望流等。資本有能力直接將一致性平面牢牢鉗住,它所在的空間隨后變成具有一個或多個公理的層。于是,資本便提供了通向虛擬之域的入口,它像一個試驗探頭那樣高速探索這一虛擬之域。資本主義的產生是對被解域的資本流和勞動流進行普遍合取的結果。因為流的合取意味著一種再結域,它與連接中的再結域方式不同?!昂先 备拍钜肓艘粋€不可辨別區域,再結域概念通過這個區域和作為抽象捕獲機器的國家機器概念聯系起來。

《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的目的在于“重新界定當代資本主義,從而放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區分以及經濟意義上的現實和社會與個人的多樣化維度之間的區分”(29)伊莎貝拉·伽霍爾.德勒茲、馬克思與革命: 如何理解“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內涵[J].夏瑩,譯.江海學刊,2010(5): 21-27.。與??碌绕渌蟋F代理論家相比,“德勒茲……更多地倚重馬克思主義的范疇、觀點、分析方法,并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批判資本主義”(30)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后現代理論: 批判性的質疑[M].張志斌,譯.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135.。

三、 建構與生成: 德勒茲對馬克思與時俱進的發展

德勒茲堅持哲學的批判使命,但與德里達、??碌韧瑫r代的后馬克思主義者不一樣的是,德勒茲不是一味去摧毀,他的政治哲學方法論是一種建構主義,其建構主義有四個顯著特點。首先,他將哲學概念看作是建構活動的結果,在批判的同時也在建構,批判即創造,“批判意味著新的概念,同樣也意味著積極的創造”(31)吉爾·德勒茲,菲力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學[M].張祖健,譯.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 317.。第二,概念的建構過程總是在內在性平面上進行的,“任何創造活動都必須在同一個平面上進行,以便獲得獨立自足的存在”(32)吉爾·德勒茲,菲力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學[M].張祖健,譯.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 209.。第三,德勒茲將哲學概念定義為對問題的回答:“所有概念都與問題聯系著,沒有問題,它們將沒有任何意義?!?33)吉爾·德勒茲,菲力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學[M].張祖健,譯.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 236.第四,概念屬于異質生成。在德勒茲那里,凡概念都有一個生成的過程,生成涉及與其他同時期概念的關系。顯而易見的是,較之于批判,建構的難度更大。

德勒茲的概念建構總是與馬克思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聯,如關于游牧論和戰爭機器、光滑資本和條紋資本的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概念密切相關,但是這種關聯在他的著述中卻是秘而不顯的,這跟他與弗洛伊德的關系截然不同。在他與和瓜塔里合著的《資本主義和精神分裂癥》中,幾乎每一頁都提到了弗洛伊德,但弗洛伊德是作為其系統的批判對象而出現的;雖然他很少提及馬克思,但馬克思卻為德勒茲提供了一個思想原點和理論框架,也就是說,德勒茲在批判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后,始終將馬克思作為隱而不顯的思想資源庫和理論背景進行了新的建構和創造性的生成,這種生成主要是通過置換馬克思的概念,再與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柏格森的“綿延”、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等思想融合在一起,從而生成新的思想。德勒茲對馬克思的概念置換,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察。

(一) 從意識形態到表述的集體裝配

意識形態作為階級社會在歷史沖突進程中的思想基礎,是馬克思分析精神和意識的一個關鍵術語。早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在消除唯心主義哲學影響的著作中就對“意識形態”這一概念做了闡釋。雷蒙·威廉斯認為,意識形態這一概念為“馬克思關于文化的全部思考,尤其是關于文學和思想的思考奠定了基礎”(34)Williams R. Marxism and Litera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55.。德勒茲強調裝配,拒絕意識形態:“文學就是一種裝配,它與意識形態無關。沒有、也從未有過意識形態?!?35)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德勒茲對意識形態的拒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意識形態意味著基礎和上層建筑、客體世界和再現世界的分離,阿爾都塞在《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中運用拉康的語言學來處理主體概念,認為意識形態是一個再現系統,其作用是實踐-社會性的,它將自身設定在一套觀念系統中。意識形態將主體建構為一個處于對社會的想象關系中的主體,從而促進再生產。意識形態為主體呈現,而主體是意義中心的幻象。德勒茲顛覆再現的哲學觀明確反對主體中心論,主張機器中心論:“主體并非中心,中心為機器所占據,主體在邊緣,無固定的身份,永遠非中心,由其所經歷的情形來界定?!?36)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22.其次,誕生于20世紀初的精神分析作為一種思想理論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經過拉康再度闡發后的精神分析成了一種關于欲望的意識形態理論,以至于精神分析幾乎成了一種宗教,日漸變得教條化、意識形態化。因此,德勒茲用“表述的集體裝配”來置換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使之履行相同的哲學功能。

裝配的理念有兩個方面。第一,從物質和實體的層面來看,多元體相互滲透形成同一種機器性的裝配,它必然同時作用于符號流、物質流和社會流。欲望的機器裝配將欲望與機器聯系起來,意味著這種分離不再可能。機器優于結構的地方在于機器的運行和功能,它迫使我們從過程的角度來預想現象,而不是對象的分類。第二,從社會制度的層面來看,裝配具有其自身的形式,即表述的集體裝配,在這里,我們不再處于個人主體的場域,意識的中心和行動起源,我們處于機器裝配之間,處于德勒茲和瓜塔里所謂的社會場域之間。既然我們不再需要一個質詢的主體,也就不需要一個質詢的意識形態。表述的集體裝配將重點轉向表述過程和集體的立場,個體言說者不再處于中心位置。第三,這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著一個表述的集體性裝配,一個欲望的機器性裝配,二者彼此處在對方之中”(37)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32.。也就是說,表述的集體性裝配直接運作于機器性裝配之中。裝配的概念恰到好處地履行了這一哲學功能。

(二) 從階級本體論到欲望本體論

馬克思強調對立統一,認為社會是由矛盾界定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德勒茲認為,階級政治的本體論不能對欲望做出解釋,他用“欲望”置換了“勞動”,用“逃逸線”置換了“矛盾”,標志著他從階級本體論向欲望本體論轉向。

生產結構假定勞動是基本的人類實踐活動,是價值的衡量標準。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往往試圖擺脫作為社會大廈基石的勞動,哈貝馬斯試圖用交往行為代替勞動,德勒茲尤其不喜歡生產主義(productivism),也不喜歡挪用人類創造自然,他以欲望的中心地位取代勞動作為實踐的中心地位,并以之作為能量流的源泉和動力。無疑,這一轉向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弗洛伊德的欲望概念以缺乏為基礎,其本質在于,除了主體的死亡,它永遠不會實現,因此是消極的。德勒茲完全顛倒了弗洛伊德的欲望觀,認為欲望是一種流動的能量并能夠激活機器。這樣,主體從其存在的場域中消失了,欲望和主體客體的二元關系被復雜的裝配結構所取代,欲望被理解為使裝配連貫一體并在其中循環的能動力量,而不是對未被滿足的需要做出被動的回應。欲望在身體內部和身體之間生產現實的連接、投注和強度狀態。因此,欲望是生產性的,“欲望生產現實”(38)Deleuze G, Guattari F. Anti-Oedpi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30.,這一觀點與柏拉圖以降經黑格爾到弗洛伊德的欲望思想傳統判然有別。因此,德勒茲的欲望觀是積極的。

階級的概念植根于社會的生產結構,在矛盾運動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這種矛盾與斗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德勒茲從微觀政治的角度認為,“社會是由逃逸線界定的”(39)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16.。在他看來,逃逸線是資本主義得以運作的條件,資本主義體系建立在流(40)其中包括財富流、勞動力流、語言流、藝術流等。的解碼之上,它并未創造新的符碼,相反,它以經濟為基礎構建了某種共容性,某種被解碼流的公理體系,從而將逃逸點連接起來,繼續向前流動。在資本主義體系中逃逸線具有新的特點,它內在于社會場域之中,“社會場域不斷地被各種解碼和解域的場所激活。它們并不是矛盾,而是逃逸。在這個層次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群眾的問題”(41)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20.。

(三) 從“無產者”到“弱勢群”

馬克思在思考資本和無產階級的關系時構想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馬克思不光談論資本和勞動,而且感到有必要建立真正的心理—社會典型,反派的和正派的,即資本家和無產者”(42)吉爾·德勒茲,菲力克斯·迦塔利.什么是哲學[M].張祖健,譯.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 294.。在馬克思那里,“無產者”這一概念性人物第一次真正把理論變為現實的力量。在德勒茲那里,與“無產者”這一概念性人物相對應的是“弱勢群”,“弱勢群和特殊性的潛能在無產者身上展現其形象或普遍意識”(43)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472.?!拔覀冚^之階級更多地考慮了弱勢群?!?44)吉爾·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 德勒茲訪談錄[M].劉漢全,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1: 196.

1968年“五月風暴”之后,法國社會出現了一批新的政治主體,如精神病患者、囚犯、移民工人等。德勒茲認為,“我們的時代正變為弱勢群的時代”(45)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469.?!叭鮿萑骸边@一概念不是從量的意義上而是從本質的意義上來理解的?!叭鮿萑骸笔堑吕掌潓π滦椭黧w性即群體主體性的探索,“當前革命中所出現的問題,是新型社會關系的問題,諸奇異體就出現在新的社會關系中”(46)吉爾·德勒茲.荒島及其他文本[M].董樹寶,胡新宇,曹偉嘉,等,譯.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13.。弱勢群的問題在于擊潰資本主義、重新界定社會主義,構建起一部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回擊世界性的戰爭機器?!叭鮿萑骸敝灾匾?,不是因為他們被排除在強勢群之外,而是因為他們偏離了強勢或標準,強勢群承載著主導的社會規范,但弱勢群提供了可以解域主導社會規范的要素。解域的過程構成了革命政治的本質,將弱勢群納入進來,不是要其適應社會機器的公理,也不是重新確立一種規范,而是生成弱勢的過程,“生成弱勢只能通過一個被解域的媒介或主體才能存在”(47)Deleuze G, Guattari F. A Thousand Plateau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92.。

德勒茲和馬克思之間有著更為深層的生成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異化、階級斗爭等命題是馬克思的基本主題,這些政治話語承載的形象是克分子范疇(宏觀范疇),它們不能充分地挑戰和介入“五月風暴”之后錯綜復雜的局勢。德勒茲對這些主題作了生成性的置換,通過置換馬克思的概念,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聚焦于欲望的主題,這樣對象與主體、下層結構與上層結構、生產與意識形態之間的二元性消失了,讓位于建制的欲望主體與建制的對象之間的互補性,政治因此變成了“政治哲學”,表明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由宏觀政治轉向了微觀政治,但他仍然在馬克思主義的傳統中思考,只不過這種生成性的置換是十分隱秘的。從宏觀政治到微觀政治,是德勒茲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范式與時俱進的發展。

結 語

德勒茲與馬克思特殊而復雜的關系,他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堅定批判以及他在馬克思思想基礎上的生成性建構,為我們沿著馬克思所開創的批判道路繼續前行,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彰顯馬克思的思想活力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論啟示。

首先,拒絕對馬克思的教條化認同。德勒茲對馬克思的認同是一以貫之的,但他堅決拒絕對馬克思的教條化認同,這種拒斥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反對把馬克思的術語作為純粹的口號,也反對把馬克思的概念術語作為固化的教條式的公式,正如德勒茲所說:“我們不能只限于將弗洛伊德的車廂掛到馬列主義的列車上。一邊是晦澀難懂的經濟基礎,一邊是被如此構想的社會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筑?!?48)吉爾·德勒茲,菲利克斯·瓜塔里.反俄狄浦斯·欲望機器(上)[J].董樹寶,譯.上海文化,2015(8): 71-86.

其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活力在于與時俱進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理論,它還是一種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時代,并宣告自己是那個時代的掘墓人,但它今天卻不能激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志。1968年“五月風暴”之后人們有了純粹的欲望和變革的意愿。德勒茲敏銳地發現并開始深入思考欲望如何在整個社會中表現出來,這種意愿如何被政治反對勢力的既定組織和秩序的力量所壓制、肅清,并開始關注政治、欲望的政治功效和在宏觀政治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無意識的投注,關注社會生活的微觀政治,語言和意義的政治等。這些都是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所沒有的內容,德勒茲與時俱進地回答了時代的挑戰,成了名副其實的欲望哲學的創立者,其影響是超乎想象的,“在1968年學生們都手拿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作為革命文本。1977年所有的學生都手拿德勒茲和瓜塔里的《反俄狄浦斯》作為革命文本”(49)尹晶,朱國華.帝國與諸眾的交鋒: 邁克爾·哈特訪談[J].文藝理論研究,2010(1): 44-52.。

第三,批判與建構并行。德勒茲繼承并弘揚了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立場和理論邏輯,但批判不是目的,創造性的生成和富于創新的建構才是目標。德勒茲認為,哲學是一項政治活動,“哲學必須創造新的思想方式,創造一種全新的對思想,對‘思想何謂’的理解,以便和現實取得一致。哲學自身也必須創造革命”(50)吉爾·德勒茲.荒島及其他文本[M].董樹寶,胡新宇,曹偉嘉,等,譯.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03.。他在《什么是哲學》中賦予哲學一種政治使命,將哲學定義為創造尼采意義上的不合時宜的概念,其目的不是認識現有的物態,或證明現有的意見或生活形式合理,而是在思想中對存在進行徹底的解域,促進新的個體和集體身份形式的出現,或召喚出“一個新的地球與尚不存在的民族”。他在馬克思的框架內生成了諸多政治哲學概念,如多元體、欲望機器裝配、節段、生成、社會場域、弱勢群、捕獲機器、解域等,這些新的概念為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提供了認識論工具。

猜你喜歡
德勒資本主義機器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機器狗
尋找德勒茲
機器狗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如何“機器地”思考倫理學?——以德勒茲《反俄狄浦斯》為分析中心
未來機器城
三峽強德勒紅心柚果實疏果套袋試驗
強德勒紅心柚果實生長發育規律觀察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