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

2022-03-05 11:47劉卉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

劉卉

摘 要:本文對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查,主要綜合探討農場中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對生產人員缺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標準化生產投入不足、沒有建立起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等問題展開分析,提出加強生產人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提高對標準化生產的投入、建立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等措施,以期促進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發展,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投入品;標準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rm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LIU Hui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mainly discuss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roduction personnel, the lack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and ensure people’s food safety.

Keywords: 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inputs; standardized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給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升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對那些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調查研究,使生產人員意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標準化生產應用水平,建立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開發并引進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生產技術,治理農場的種植環境污染,規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以及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后農場的跟蹤管理,從而提高各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定義

農產品質量是指農產品的品質和外觀,即農產品的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如農產品的外觀、氣味、口感、營養成分等指標[1]。安全指不含有產生危及消費者健康的有害物質,其基本特征是農產品的種養殖、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和消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要求[2]。

從宏觀角度來看,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具有較強的食用性和適用性,包括等級、規格、品質等特性條件,還包括人和環境的危害等級條件。從某種程度來說,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與居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而且與產品的口感、營養、口味等非安全指標有密切的關聯。從內容組成來看,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包括以下3點。①外觀商品質量。商品質量的評判是以商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為主。②營養品質指的是所有供給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還包括人體可適當攝取的一些植物蛋白和脂肪,以及能夠維持人體內酸堿平衡并且幫助消化吸收的物質等。③安全衛生質量指的是農產品中有害物質的限量及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2 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問題分析

2.1 生產人員缺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

影響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較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生產人員的認識程度直接決定其生產行為。目前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進程發展緩慢的問題,與農戶的認識程度不高密不可分。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農戶普遍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知識,并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概念與內涵不清晰,經過調查得知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2點。①農場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不夠。②農戶安全意識缺乏,并未主動去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

2.2 標準化生產應用水平不高

2.2.1 對標準化生產投入不足

實現標準化生產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重要意義,而對標準化生產的投入是標準化生產能否更好實施的關鍵。由此可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化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可以總結出2點原因。①農場對技術人員投入以及對于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的資金投入不夠。②對標準化生產技術要求高,所以需要投入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以上說明農場標準化的生產投入不足,給農場的標準化生產埋下了隱患。

2.2.2 沒有建立起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

在對農場產銷模式進行了解后發現,無論是生產資料的購置,還是農產品的銷售,均未實現統一化操作,過于分散的產銷方式不利于產品之間的統一,農場沒有建立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實地調查,發現從2方面可以體現。①農場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方法缺失。②在實踐環節,標準化組織生產的實施并未得到全面落實。同時,自我認知受限,農戶缺乏標準化生產意識,多是基于實踐經驗進行生產,從而導致了無標生產與無標上市等情況的出現?;谏鲜龇治隹芍?,農場并未立足于事實,進行標準化組織生產管理體系的創建,農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2.3 缺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

在消費市場中,農產品的定位和銷售業績與生產技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隨著農場的生產技術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優勢也會變大。而農場現在的生產技術缺乏,并不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種植成本就會增加,并且由于市場價格的不確定等因素,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此可見,開發引進與質量安全相關的技術會增加農戶的種植風險,從而降低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導致與農產品質量相關的技術缺乏。

2.4 農場種植環境污染嚴重

環境污染給農產品種植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據我國現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可知,為保護農業生產,應加強對種植環境的管理。由此可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場種植環境息息相關。農場種植環境污染嚴重主要包括2點原因。①工業污染。工業所產生的廢氣體、廢渣及廢水都會直接對附近的農業基地產生污染,使工業產生的有害物質堆積在農作物的內部,從而導致生產出的農產品含有有害成分,質量安全不過關。②農戶日常生活廢棄物或廢水并未經過處理直接與土壤接觸,極易造成土壤重金屬超標現象的出現[3]。

2.5 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

農業投入品是指存在于農業生產環節,為促進農業產量增加或質量提升予以添加的物質總稱,如農藥、種子等。農業投入品使用是否規范直接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存在農戶使用農業投入品不規范的問題,主要是由于農戶對于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規范的了解不夠透徹。經過了解,濫用錯用、違規使用、質量不合格等問題較為普遍。生產經營者為了抵抗病蟲害、提高產量,違規或不合理施用肥料、飼料、農藥等投入品。

2.6 “三品一標”認證后農場的跟蹤管理不到位

“三品一標”是指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這也是由政府予以主導,結合市場發展趨勢所推出的農產品公共品牌。以此為背景,農場因著重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以此實現自我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和良好商業形象的塑造,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持續推進奠定基礎。經過和農場管理人員溝通了解到農場在以下2個方面管理不到位。①疏于對農戶生產記錄的監管,有的農戶在認證“三品一標”后,由于主體責任感不強,生產過程及生產記錄不規范。②不按時監督農戶復查和換證,認證“三品一標”費用較高,等待認證耗時較長使農戶不愿主動復查和換證。以上說明,在“三品一標”認證后,農場的跟蹤管理不到位。

3 改善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

3.1 加強生產人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

在農產品產銷環節,作為第一責任人的生產人員其發展理念、工作態度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密切關聯。以此為據,有必要加強和促進生產人員對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知。建議措施如下。

(1)從實踐角度出發,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在農場有關部門的推動下,進行相關培訓活動的舉辦,在傳授先進種植技術的同時,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加以強調,使人們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先進種植技術的掌握同等重要,這與農業健康發展、農戶具體收入等息息相關。

(2)在實踐活動中,從監督角度出發,進行相關制度的創建,在有關部門的引導和監管下,對農戶生產行為進行正確指點,使其能夠在遵循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實現標準化。同時,農場有必要從宏觀角度出發,針對農產品銷售進行農產品銷售平臺或農產品銷售市場的構建,有助于農產品市場化發展,避免農戶被不良商販所欺詐。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杜絕不符合規范的食品進入流通環節,不僅有助于農場農產品品質的保障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關鍵在于能夠促進農戶安全生產意識的強化,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保持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3.2 提高標準化生產應用水平

3.2.1 提高對標準化生產的投入

在現代社會提倡農業標準化生產,有助于我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高農場對標準化生產的投入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①加大農業標準化相關的技術人員投入。農場應大力建設企業文化,提高薪資待遇,制定獎勵機制來吸引,留住技術型人才。②適當增加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扶持力度。農場應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對現有項目資金進行有效整合,注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活動的推進,提升其防御自然災害能力。在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行業典范的引領下,實現標準化生產的全面

推進[4]。

3.2.2 建立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

農場想要實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滿足市場的要求,就要建立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①農場應注重相關法律政策的落實、綠色食品的研發認證、人員培訓活動的推進等。②立足于現實,基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所需,不斷完善關于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的辦公室職責。在農場形成一套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管理體系,保證質量安全的農產品生產向規范化、標準化、科技化、法制化發展。

3.3 開發并引進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生產技術

農場要想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就要開發并引進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技術。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要與技術類院校達成合作關系,招聘技術型人才。②注重現有人才的選拔,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各種培訓活動的舉辦,為農場技術人員或其他生產人員提供必要的學習路徑,始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原則,推動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高度融合,根據客觀所需,進行高素質、高水準專業農產品種植管理技術隊伍的組建。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注重配套設施的完善,為農業技術的應用和大規模推廣奠定基礎。③為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適當增加投資力度。鼓勵技術水平高、發展意識強、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建廠。同時,農場還需要準備一定數量的生產技術專用資金,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提供物質保障。

3.4 治理農場的種植環境污染

農場良好的農產品種植環境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的一點。農場要保證種植環境良好,建議從如下措施進行。①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環保立法經驗,對環保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同時結合我國當前工業企業的實際情況,明確各個工業領域的排污標準、污染治理要求。并且要堅持“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對于企業的污染排放加收排污稅,同時在相應的排污收費制度中對企業排污行為、污染物分類、收費標準等進行細化,從而保證能夠為環保部門的執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②注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各種先進種植技術,盡可能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將生活廢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3.5 規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

農場在農業投入品使用方面應注重以下幾點。①將《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視為主要參考依據,在實踐環節應嚴格予以執行,對各種農業投入品進行統一化管理。例如,由農場生資公司與種植戶簽訂種子、化肥、農藥購銷合同,統一采購、統一銷售[5],并責成農場農業科、綠色食品辦公室負責投入品使用中的監督管理。同時,由工商、農業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定期對農業投入品市場進行檢查,嚴厲打擊假種子、假化肥、偽劣農藥的銷售行為,有效地減少了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流入,從源頭上保證了基地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的安全性。②增強農戶對規范使用農業投入品的意識。農場對農戶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化生產技術宣傳與培訓,結合食品安全宣傳月等活動的開展,向人們發放各種宣傳資料、便民服務卡,懸掛橫幅、張貼標語,開展集中授課和現場接受咨詢等活動。

3.6 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后農場的跟蹤管理

“三品一標”的認證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三品一標”認證后的跟蹤管理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建議農場采取如下措施。①首先加強對農戶生產記錄的監管。②農場應不定時去檢查生產記錄,抽查農產品,判斷其質量是否符合認證要求。③進行“三品一標”質量追溯體系的創建。注重該體系重要作用的發揮,將其納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中,以此為契機,實現“帶標上市、過程可控、質量可溯”。④在實踐環節,對“三品一標”到期換證工作進行嚴格管控。嚴格按照認證時限要求,做好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綠色食品續展、有機食品再認證工作,切實提高換證率。

參考文獻

[1]呂巧枝.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7(4):10-13.

[2]劉家悅,陳杰.淺析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23):5525-5527.

[3]周海燕,周應群,羊勇,等.附子不同產區生態因子及栽培方式的考察與分析[J].中國現代中藥,2010(2):

16-20.

[4]易軍華,伍千志,賀艷艷,等.石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與對策[J].作物研究,2018(10):41-42.

[5]張丹,吳肖云.基于政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質量控制分析[J].質量探索,2017,14(5):86-92.

猜你喜歡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
標準化簡述
企業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 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測汞儀操作技術
面向社會生活的非農業院?!掇r產品質量安全》課程探索與實踐
以標準化引領科技創新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交通運輸標準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