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腹股溝疝的有效性評價

2022-03-07 01:18張耀武李江濤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4期
關鍵詞:腹股溝疝腹腔鏡疼痛

張耀武 李江濤

摘 ?要:目的 ?評價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腹股溝疝的有效性。方法 ?隨機抽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枝江市人民醫院診治的200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每組100例,參照組接受傳統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分析組接受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對比兩組手術指標、疼痛程度、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情況。結果 ?分析組患者術中失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手術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患者術后重度疼痛率低于參照組,而輕度疼痛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分析組并發癥總發生率及復發率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腹股溝疝療效較好,可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治療安全性相對更高,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腹股溝疝;腹腔鏡;經腹腹膜前修補;疼痛

中圖分類號:R65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037-03

腹股溝疝是常見的外科疾病類型,若未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會進一步誘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臨床采用手術形式對腹股溝疝進行治療,可達到痊愈狀態,鑒于手術治療措施的選擇性較廣,整體療效較為滿意,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對治療安全性的重視度。傳統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是應用較早的手術形式之一,能較好的彌補有張力疝修補治療的不足,降低術后復發風險,但手術安全性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2]。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術是在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治療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型微創治療技術,具有患者痛苦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較開放性手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3]。為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枝江市人民醫院診治的200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枝江市人民醫院診治的200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每組100例。參照組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48.53±4.19)歲;單側直疝47例,單側斜疝53例。分析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3~67歲,平均年齡(48.36±4.27)歲;單側直疝45例,單側斜疝5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此次研究通過枝江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本組研究中患者均對手術及研究流程表示理解,自愿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名。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接受臨床查體、CT診斷、超聲檢查等確診為腹股溝疝者;②主動要求接受手術治療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腹膜炎疾病者;②合并腹腔粘連者;③長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劑者。

1.3 ?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傳統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協助患者取平臥位,首先為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于患病部位制作長度約6 cm的切口,逐層將皮膚組織切開,游離受限精索,明確病灶具體部位,分離精索并結扎,再采用聚丙烯補片(生產企業:山東天一生物有限公司)放置在精索后方,并對精索進行加強固定,最后止血、縫合,完成手術。

分析組患者接受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協助患者取平臥體位接受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于臍上緣制作約1 cm的小切口,建立人工氣腹,控制氣腹壓力在12~14 mm Hg

范圍內,氣腹壓力的計算1 mm Hg≈0.133 kPa,從切口部位置入操作前。對腹膜采用電凝的方式切開,游離腹膜前間隙,游離腹膜前間隙,范圍從腹膜內下方游離至恥骨梳韌帶下2 cm

處,內至恥骨聯合,外至髂前上棘,外下方至內環口下方7 cm處,上至聯合肌腱上方3 cm處。經3D Max補片卷曲送至腹腔,在置入腹膜前間隙后將其展開,對腹膜選用可吸收線進行連續縫合關閉,術后密切觀察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適當予以抗生素進行預防感染。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術后隨訪。

1.4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主要評價指標包括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整體住院時間。②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分別采用疼痛模擬視覺量表(VAS)評分評價患者疼痛情況,總分0~10分,得分<5分表示輕度疼痛,得分5~7分表示中度疼痛,得分>7分表示重度疼痛。③隨訪3個月了解患者尿潴留、切口感染、慢性疼痛、陰囊水腫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復發率等。

1.5 ?統計學分析

對研究數據的檢驗主要選用SPSS 24.0軟件包進行處理,疼痛情況及并發癥用率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手術治療情況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對比

分析組患者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對比

分析組患者術后重度疼痛率低于參照組,輕度疼痛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對比

分析組有1例尿潴留患者(1.00%),2例慢性疼痛患者(2.00%),1例切口感染患者(1.00%),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00%。參照組有3例尿潴留患者(3.00%),2例陰囊水腫患者(2.00%),4例慢性疼痛患者(4.00%),3例切口感染患者(3.00%),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2.00%。分析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347,P=0.037)。

隨訪3個月后,分析組復發率為2.00%(2/100),參照組復發率為11.00%(11/100),分析組患者復發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663,P=0.009)。

3 ?討論

腹股溝疝主要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薄弱區向外脫出并形成硬塊,若未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則可能引發膿毒癥、腸穿孔、腸壞死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4-5]。臨床目前針對腹股溝疝的治療主要以手術修補為主,以往多采用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術中能有效克服有張力疝修復縫合缺點,在不破壞腹股溝正常結構的情況下降低術后復發率。且傳統開放無張力疝修補手術還能有效彌補有張力手術創口大等不足之處,明顯縮短了手術治療時間。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來逐漸被應用到腹股溝疝的治療中,相比開放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6]。在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診療中,采用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更符合病因學說,能幫助腹橫筋膜的重建,更貼合解剖結構,有利于完整修復腹股溝中薄弱區域,同時符合力學原理,能最達限度降低腹腔內壓力。由于不同患者腹股溝區域損失程度和薄弱程度不同,應加強對薄弱區域的重視度,在開放式無張力修補治療中需首先游離精索,隨后放入補片穩固,而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不僅能完整的修復缺損部位,還能修復所有薄弱區域,補片與組織結構相似,同時由于受到筋膜組織抵抗影響,可使患者腹腔內壓力沖擊明顯減少,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受[7]。張衛東等[8]的研究針對76例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開展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結果顯示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手術時間(60.30±21.50)min、術后住院時間中位數3 d,且術后再復發率1.3%(1/76),無切口感染、補片感染、腸梗阻及長期疼痛等嚴重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分析組術后疼痛情況明顯輕于參照組(P<0.05),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或短于參照組(P<0.05),與張衛東等[8]結果相似。提示本文研究具有一定可靠性。充分說明在腹股溝疝患者的治療中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是可行的、有效的,在促進患者康復、縮短治療時間、減輕患者疼痛方面效果顯著[9]。但張衛東等[8]的研究中,腹腔鏡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略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分析意義(P>0.05)。與本研究中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分析原因可能與其研究樣本量更小有關。不過,本研究也存在隨訪時間較少等不足之處,后續仍需開展大樣本量、多中心性研究,實施更加深入的研究,增加隨訪時間和更為有效的評估指標,以期為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的臨床應用提供更為科學、準確的參考。

綜上所述,在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診療中,采用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修補治療能取得較好療效,在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失血量、促進患者康復、減輕疼痛程度方面應用優勢較為明顯,且治療后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范中寶,沈建芬,王鍵,等.3Dmax輕量型疝補片和Prolene重量型網片腹膜前修補腹股溝疝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34):

5545-5551.

[2]李健文,樂飛.前腹壁膜解剖在腹腔鏡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中臨床意義的探討[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9,18(11):1018-1021.

[3] 彭延春,趙司衛,劉祥堯.TAPP,TEP及IPOM3種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的臨床對比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6):950-953.

[4] 華偉,張勁勍,劉書強,等.經腹膜前間隙腹腔鏡手術一期治療成人腹股溝斜疝伴隱睪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內鏡雜志,2019,25(11):80-84.

[5] 李瑞斌,吳攀,萬智恒.經腹腹膜前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中的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20,29(10):1275-1279.

[6] 王明鏡,黃鶴光,林賢超,等.腹腔鏡經腹膜前腹股溝疝修補術中殘端疝囊處理方式對術后血清腫影響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20,19(1):81-86.

[7] 劉競,Savu Michelle,智迎輝,等.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經腹膜前間隙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20,100(36):2858-2860.

[8] 張衛東,俞遠林,彭俊璐,等.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成人復發性腹股溝疝[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9,19(1):53-56.

[9] 劉雨辰,曹楨,楊碩,等.雜交手術與經腹腹膜前修補手術治療難復性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28):2221-2224.

猜你喜歡
腹股溝疝腹腔鏡疼痛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把疼痛趕走!
怎么給疼痛分類
探討腹腔鏡疝修補術與開放性無張力疝修補術的療效對比
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
快樂也能趕走疼痛?
門脈高壓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溝疝的外科治療體會
疼痛到底有多少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