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新舊標準差異分析

2022-03-07 06:47金平良
紡織檢測與標準 2022年6期
關鍵詞:織造布紡絲工藝流程

金平良

(上海紡織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0)

0 前言

非織造布工廠的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工藝設計、總圖設計、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給排水設計、暖通空調設計、動力設計、自控儀表設計和電氣設計,還涉及設備選型、設備安裝工程、電氣設備及控制系統安裝、倉儲等多方面的內容。根據非織造布工廠的特點,GB 50514—2009《非織造布工廠設計規范》[1](以下簡稱“規范1”)側重于對工藝、設備、自控、建筑和公用工程專業設計內容的規定,而GB/T 50904—2013《非織造布設備工程安裝與質量驗收規范》[2](以下簡稱“規范2”)側重于對梳理成網和氣流成網設備工程安裝、熔融紡絲成網設備工程安裝、固結設備工程安裝、卷繞及后整理設備工程安裝、電氣設備及控制系統及設備的運轉與驗收等內容的規定。然而,隨著我國非織造布工藝與技術的快速發展,上述兩項“規范”中的許多技術的先進性和內容的完整性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非織造布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的需求。

因此,為響應國家制造強國戰略,進一步推進非織造布工廠的工程設計、設備工程安裝、施工驗收等工作的規范化與標準化,促進非織造布工廠建設水平的高質量發展,亟須對上述兩項“規范”予以修訂。2016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7年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建標〔2016〕248號文)中將《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列入2017年國家標準修訂計劃,并要求主管部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牽頭組織對《非織造布工廠設計規范》《非織造布設備工程安裝與質量驗收規范》這兩項標準進行合并、修訂,編制完成GB 50514—2020《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3]。在市場需求和政府主導的背景下,由上海紡織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組成編制組,通過整合、修訂,最終完成標準的制訂。

1 標準與規范差異

1.1 章節結構變化

GB 50514—2020《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是對“規范1”和“規范2”內容的合并、整合和修訂。本著框架結構盡可能減少調整的原則,原兩項“規范”合計23章89節475條,新標準調整為22章91節503條,修訂涉及新增或調整3章19節。其中,兩項“規范”中兩個同名的章節合并(各含兩節),兩處兩節合二為一,兩處單節一拆為二,新增一章及6節,重新調整了一節,結構調整率為21.3%;原兩項“規范”被刪除條款19條,為原總條款數4.0%;被合并條款4條,為原總條款數0.84%;修改條款172條,為原總條款數36.2%;新增條款50條,是新標準總條款數9.9%。相應章節結構改變主要體現在:

(1)合并了2個規范中“1總則、2術語和代號”;

(2)拆分了原“規范1”的“5.2管道設計及選材要求”章節(拆分為“5.2管道設計”和“5.3管道選材”);

(3)新增了“4.3氣流成網法非織造布生產設備選擇”“6.1一般規定”“6.3氣流成網法非織造布輔助設備和設施”“19.3熱風機”章節;

(4)將原“規范1”中“8.5消防電源”和“8.6防靜電”兩章節合并為“8.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一章節;

(5)新增了“動力設計”一章,該章含4節,分別為“14.1一般規定”“14.2供熱”“14.3壓縮空氣”“14.4制冷”(該節為原“規范1”中“13.5制冷”);

(6)合并了原“規范2”中的“6.1預針刺喂入機”和“6.2針刺機”兩節,改為“19.1針刺機”;

(7)拆分原“規范2”的“6.4烘燥機”章節,根據其實際所處的工序一拆為二,一部分內容置于“19.3熱風機”,一部分內容置于“20.1烘干機”。

1.2 主要技術內容變化

新標準在編制、修訂過程中,主要技術內容變化主要體現在“一合并、一更新、三增加、一補充、一修訂”等方面,即:

(1)合并了原“規范1”和“規范2”的內容,并根據新標準的要求對相關章節結構進行調整;

(2)更新了非織造布工廠設計和設備安裝過程所涉及的專用術語;

(3)增加了氣流成網非織造布生產設備的選擇、氣流成網法非織造布輔助設備和設施及涉及制冷、供熱、壓縮空氣等動力內容;

(4)補充了非織造布工廠防火等級的規定;

(5)對梳理成網、紡絲成網、氣流成網等非織造布基本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了修訂、細化和完善。

2 標準主要內容變化

2.1 適用范圍

鑒于GB 50514—2020《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是對“規范1”和“規范2”內容的合并、整合,其適用范圍涉及面更具廣泛性,存在的差異詳見表1。

表1 標準與規范1、規范2的適用范圍

2.2 術語

《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共涉及非織造布、梳理成網法和氣流成網法等15個非織造方面的專業術語,這是在“規范1”和“規范2”所列術語的基礎上,結合現行非織造布工廠技術的發展需要,新增了浸漬黏合法和噴灑黏合法兩個術語,并對其含義進行了定義。

2.3 工藝流程與工藝設備

在工藝設計方面,新舊標準都從一般規定和工藝流程這兩個方面進行了規定。相對“規范1”,新標準主要變化體現在工藝流程和工藝設備方面:

(1)根據示范性非織造布企業現行的生產工藝流程,修改了“梳理成網工藝流程”和“紡絲成網工藝流程”。標準中,梳理成網法非織造布可采用針刺法和水刺法進行生產,其中水刺工藝流程可根據直鋪和交叉鋪網兩種不同產品來選配,替代了“規范1”中按非織造布厚度對水刺工藝流程進行選配的方法。

(2)修改了“紡絲成網法非織造布工藝流程”中涉及的“聚丙烯紡黏法”“聚酶紡黏法”“聚醋紡絲成網針刺”“熔噴法”的工藝流程;對“聚丙烯紡黏法”“聚酯紡黏法”“聚酯紡絲成網法”3種紡絲成網法的工藝流程進行了修改,使其與示范性企業實際的工藝流程相一致。比如,原“規范1”中“聚丙烯紡黏法”工藝流程為“切片氣流輸送→螺桿擠壓熔融→過濾→紡絲→冷卻成型→氣流牽伸→鋪網→熱軋黏合→張力調解→卷繞→離線(或在線)分切→檢驗、成品包裝”,該工藝流程與現行示范性企業的實際不符,修改后新標準表述為“投料→切片輸送→原料的計量、混配→螺桿擠壓熔融→過濾→計量→紡絲→冷卻、牽伸→成網→熱黏合→烘干→卷繞→分切→檢驗、成品包裝→成品入庫”。

(3)根據實際生產工藝流程所處的工序位置,將原“規范2”中“固結設備安裝工程”的“6.4烘燥機”章節移至后一章“后整理設備安裝工程”“20.1烘干機”,而在該處新增“19.3熱風機”章節,保證了前后工藝流程均與相關設備順序對應,即固結設備工藝流程為“預針刺喂入機→針刺機→水刺機→熱風機→熱軋機”,后續后整理設備工藝流程為“烘干機→定型機→軋光機→卷繞機→分切機”,理順了前后工序的設備順序。

(4)新增自動化聯鎖保護技術系統,即“7.6.9聯鎖保護系統應根據生產工藝需求通過軟件設計,當某個關鍵工藝設備出現故障時,生產線應自動降至安全速度”,使標準更進一步指導和引領非織造布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5)新標準明確“管道設計時管道涂色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 7231—2003《工業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的有關規定”,替代了原“規范1”中“5.1.4管道的架空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的“3管道應涂刷色標”的模糊表述,既明確了管道涂色的要求,又具有協調配套性。

(6)新標準“6輔助生產設施”章節中新增“6.1一般規定”,并在“6.1.2”中提出“噪聲或振動較大的設備應采取隔聲減振措施,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 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有關規定。振動大的設備,安裝基礎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 50040—2020《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這些修訂既關注了對勞動者的保護,又使新標準內容與其他相關標準無重疊,實現協調配套性。

2.4 環保安全

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綠色環保的設計方可保證企業發展可持續,重視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新標準編制過程中就非常關注設計與安裝的環保安全方面,比如:

(1)新標準根據廠房內不同的生產工藝及輔助廠房堆放材料和倉庫存放物質的性質確定火災的風險等級,替代了原“規范1”的“10.4.2、10.4.3”中涉及非織造布廠房、倉庫防火的籠統要求,使新標準對企業的指導更加結合實際情況,防火措施安全得當。

(2)原“規范1”“4.2.8”中“黏合劑的調膠裝置應安裝在靠近膠槽的附房內”更改為“黏合劑的調膠裝置應安裝在靠近膠槽的附房內,帶有稱重裝置的調膠桶中膠水應和生產線主機的液位聯鎖,黏合劑應選擇環保產品”。修改后的表述從源頭上對黏合劑可能造成的污染提出了環保要求。

2.5 適用性

相對“規范1”和“規范2”的適用性,新標準中的一些技術參數更具有適用性,比如:

(1)新標準明確“4.4.14分切機的處理能力應在生產能力的1.5倍以上”,相比于“規范1”中“4.3.14分切機的處理能力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所述內容更加清晰地量化了生產能力,便于技術人員操作,體現了新標準的適用可比性。

(2)原“規范1”“4.2.6中的‘熱軋機軋輥的加熱溫度、壓力、熱黏合面積和刻花花紋形式,應根據纖維原料的品種和主要加工產品的要求確定和選配。熱軋輥輥面溫度的溫差應控制在1℃以內’”,經修訂后改為“熱軋輥輥面溫度的溫差應控制在1℃以內,壓力應均勻”,控制指標更精準,要求更明確。

(3)新標準明確13.1.4中生產醫療用材料的廠房和生產衛生用產品的廠房潔凈度要求不同所參照的標準不同。

可見,相比于原規范,新標準更加適用于指導企業人員的操作。

3 標準實施意義

(1)《非織造布工廠技術標準》的實施,進一步規范了非織造布廠在工程設計、設備安裝和施工驗收等方面的要求和規定,適用于非織造布企業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工程設計、設備安裝及施工驗收。這不僅及時補充了國內外非織造布生產的先進技術與工藝,還科學地調整了一些關鍵技術參數,完善了原“規范”中未涉及的“動力設計”等空白內容,對一些技術和工藝要求進行了細化或調整,可有效指導企業更好地執行標準,對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具有引領性作用。

(2)新標準針對企業的指導性要求精準、清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便于企業對照執行,很大程度上讓企業在執行標準時少走彎路,對非織造布行業的技術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對非織造布新建、改擴建企業及設計單位在工程設計和設備安裝規范與標準化領域具有顯著的指導意義。同時,也為企業縮減了不必要的支出,直接為企業節省了一部分新建、改擴建工程費用。

(3)新標準修訂中立足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促使企業高起點建設,可助力非織造布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發展環境友好型產品,實現行業綠色發展。

猜你喜歡
織造布紡絲工藝流程
同軸靜電紡絲法制備核-殼復合納米纖維
化工工藝流程題中常涉及的考點
石墨烯材料粘膠纖維在衛生用水刺非織造布的應用
蘭精維繹絲TM致力于非織造布行業可持續發展
延江股份擬定增4億元豐富產品品類
“四步”解答中學化學工藝流程題
靜電紡絲制備PVA/PAA/GO三元復合纖維材料
靜電紡絲素蛋白與無機物復合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
熔噴非織造布工藝與性能的關系
靜電紡絲技術在藥物傳遞系統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