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觀察任務,讓勞動與作文相融相生
——以“我們眼中的勞動世界”習作教學為例

2022-03-09 08:33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程亞男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掃帚例文習作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小學 程亞男

小學生在作文內容中時常呈現的是想象中或者是構思出的內容,缺少親身實踐的經歷,缺少深入思考的過程。當學生根據憑空想象完成習作后,文字缺乏真情實感,讀起來也會味同嚼蠟。因此,語文教師只有開展生活化教學,為學生提供感悟探究生活、積累豐富經驗的機會,才能夠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實質性的轉變。因此,筆者嘗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勞動意識的培養,創設勞動情境,讓學生在親身勞動的情況下寫出情感真實、內容豐富的習作。

一、明確作文目標,融合勞動任務

觀察能力的訓練主要集中在小學第二學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第二學段“表達與交流”部分在教學目標中對寫作的方式與寫作的內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要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將這種能力體現在表達上。統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教學核心內容是強調學生通過有效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并且能夠將自己觀察的結果通過習作的形式進行表現。

而同學段,《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實踐磨煉意志,進而全面提升勞動核心素養。因此,筆者將習作單元與勞動主題相融合,并與“發現勞動程序、勞動技巧或勞動工具使用方法,初步感受勞動者的能力、精神或品質”這一學習任務相結合,借助勞動任務開展《我們眼中的勞動世界》習作教學。

二、借助觀察任務,習得表達方法

結合單元作文目標將《我們眼中的勞動世界》的作文目標確定如下:

1.描寫觀察到的勞動工具、勞動者、勞動對象或勞動場景。

2.用看、摸、聽、聞等方法進行細致觀察。

3.按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情或想象寫清楚。

為幫助學生實現習作目標,筆者通過設置系列勞動觀察任務,統籌規劃幫助學生避免了觀察的盲目性。

(一)任務一:觀察勞動工具

1.借助任務單記錄。

勞動工具在生活中極為常見,但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越是熟悉的物體,越是缺乏觀察,于是筆者選擇了家務勞動工具——掃帚為觀察對象,并為學生提供觀察任務單支架。

通過任務單在實際觀察中運用,由此學生能夠發現多種感官在觀察中的作用。

2.交流學生例文《掃帚》,聚焦“寫清楚”。

在親土種植的“土壤改良、減量增效、品質提升、綜合服務”等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親土1號”系列產品和相關技術的大力支撐。

出示習作例文片段:教室里有一把掃帚。它的手柄是綠色的,支撐桿是綠色的,掃帚頭支架是綠色的,掃帚頭也是綠色的。掃帚像是一個穿著綠衣裳的身材苗條的女孩,當有人揮動它時,它便開始跳舞了……

(1)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把掃帚外形寫清楚的?

(2)全班交流。(學生總結:掃帚的形狀、顏色)

3.遷移寫法,自主觀察。

學生可以選擇其他常用常見的勞動工具,比如拖把、抹布、清潔球、鋤頭、鐵锨、錘子等。在分享《好用的抹布》觀察記錄單的環節中,學生依據觀察匯總表說發現,感受作者觀察的用心:觀察不僅是用眼睛看,還可以用手摸。

(二)任務二:觀察勞動場景

學生習作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勞動就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所以第二個習作任務便是觀察一個勞動場景,寫下觀察片段或觀察日記。讓學生寫自己觀察到的勞動場面,距離大家最近的就是家人的家務勞動。以學生觀察媽媽炒菜為例:

1.借助任務單記錄。

2.評析學生例文,聚焦“連續動作”。

出示習作例文片段:媽媽系上圍裙,先將洗好的鍋放在燃氣灶上。打開火,在鍋里倒上油。等到油起泡變熱便放入切好的蔥花、姜,炒出香味,接著,倒入切好的土豆絲,然后開始翻炒起來。大約炒一分鐘,倒入適量的鹽、醬油、香醋繼續翻炒,等土豆絲逐漸變軟,再放入少許蔥花、香菜,這樣一盤美味的醋熘土豆絲就出鍋了。(劉德凱)

自主閱讀后,啟發學生思考:小作者是怎么把媽媽炒菜的場景寫清楚的?

學生在交流中發現小作者將媽媽炒菜時的動作進行了細致描寫,通過“系、放、倒、翻炒”等系列動作,以及“先、接著、然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讓我們眼前浮現出一個鮮活的勞動場景、一位經驗豐富的勞動者形象。

3.巧用多媒體,再現勞動場景。

勞動工具的觀察以靜態描寫為主,勞動場景則側重于動態描寫。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幫助他們打開寫作的思路,可以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視野,讓觀察變得有趣,還能在觀察“連續動作”時幫助學生清晰準確地進行記錄,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如在寫到“教室大掃除”場景時,教師可將提前錄制好的擦黑板、擦桌子等動畫視頻,通過暫停、截圖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擦黑板和擦桌子時的一系列動作,讓他們懂得觀察要細致。

三、依托評價激勵,發展綜合素養

我們應注重學生習作后的自主修改與分享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生完成一篇作文,需要經歷“寫成初稿——自主修改——引導評改——交流互改”這樣一個學習過程。

在評賞教學環節中,教師出示學生習作《我愛勞動》片段,帶領學生依據清單圍繞“寫清楚”進行修改,引導學生評價:文中如何寫使用掃帚掃垃圾的?如何寫擦黑板的?是否寫出了勞動感受?……

學生根據《我愛故鄉的楊梅》片段中“圓圓的”“和……一樣大”等,發現用詞的準確性和合適的修辭可以把掃帚等勞動工具的外形寫清楚。學生修改后,小組內進行分享交流。一名學生讀完,其他學生依據評價單評一評;小組合作互改;學生曬“二次習作”,總結寫法。

正是勞動讓學生有了寫作的靈感,因為擁有了寫作的靈感,便賦予了寫作內容深刻的內涵。于是,筆者創設了“校園百事新聞——我們眼中的勞動世界”這一教學情境,讓學生留心觀察并進行專題寫作。當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并參與“我們眼中的勞動世界”專題寫作后,教師對優秀作品進行集中講解或在校園廣播站、校園宣傳欄及班級習作墻上進行展示,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的熱情,使他們將自己的勞動經歷進行書寫,也提高學科素養,受到了良好的勞動教育。

綜上所述,將勞動教育與習作教學相融合,必須設計清晰的教學目標,有效的學習任務,合適的評價激勵,逐步推進教學,豐富學生體驗,深化學生認知。讓勞動教育從表層化向細節化延伸,讓學生能夠在勞動中有付出,有收獲,有感悟,進而形成積極的勞動意識,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并且能夠將在勞動中的所觀、所感、所悟有效地融合到習作中來,讓習作內容變得細膩、真實且賦有豐富的情感,最終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猜你喜歡
掃帚例文習作
以例文引路,促妙筆生花
《女巫的掃帚》
一切交給掃帚
例文引路,讀寫相隨
尋找魔法掃帚
“未來的橋”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不會騎掃帚的小巫師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