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學院學報》2022年總目次

2022-03-13 14:02
文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研究教學

邊疆史地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廣西邊疆史地研究述論 劉俊珂(1:1)

蒙元時期出鎮云南宗王的共鎮現象研究 白玉富(1:9)

民國初年云南省議會治理開發邊疆民族地區的主張探析 袁文權(1:13)

民國初年科布多得失新探 馬周睿(1:19)

(民國)新編麻栗坡特別區地志資料點注(之一) 楊永福(4:31)

再論民國時期滇鹽改革——“移鹵就煤” 高 宏(4:45)

清季錫良督滇與邊疆治理研究 袁文權(4:51)

崇德報功,以勵來茲:全面抗戰時期云南省忠烈祠的籌建 范奧承(4:57)

區域、疆界及治理視域下的滇越邊民跨境流動問題 逯慧娟 鄭翠斌(6:1)

清末民國時期云南餐飲業發展述略 羅夏梓平 原 源(6:6)

近20年來水西土司研究回顧與前瞻 楊元慶(6:11)

(民國)新編麻栗坡特別區地志資料點注(之二) 田景春(6:17)

論滇越鐵路對沿線地區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李觀聰(6:21)

歷史研究

從出土文物看東漢時期云南的經濟生活 李 萍(3:42)

清代滇鹽生產的災害敘事——以水災為中心的考察 胡廣杰(3:48)

抗戰大后方中共貴州地下黨領導抗日救亡活動考察 沈 港(3:54)

地方·民族文化研究

多維視域下壯族山歌的現代社會價值闡析 唐 ?。?:24)

20世紀50年代以來壯族花婆神話研究綜述 韋新慧 陸明鵬(1:29)

云南富寧壯族《坡芽歌書》的民族植物學探析何 琳 張子龍 姜丁月 彭映菡 韋利陽 盧星羽(1:34)

西雙版納傣族拴線儀式的文化表達 崔 宇(1:42)

數據中的國家級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探析 劉 華 王 蕾(1:46)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探析——以文化為視角 龍麗波(1:50)

論艾思奇以“善”釋“中庸” 李國新(1:56)

清代及民國貴州地方志所記錄的水族文字 喬立智 葉樹全(3:1)

昭通漢族民間喪俗紙扎技藝及文化內涵 羅夏梓平 陳蛟龍(3:8)

用心良苦的神圣符號:《南詔圖傳》中的“鳥”意象 楊俊偉(3:14)

社會轉型與觀念嬗變:鄉村振興的實踐基礎與現實困境——滇南良心寨村的田野敘事與闡釋 姜似海(3:19)

文山壯族傳統服飾的傳承與保護思考 任曉波 劉 剛(3:26)

宗族的變遷與重構——對黔南新場村張氏宗族的歷時性考察 張仁來 孔 瑞(3:31)

略論文山壯族文學的發展變遷 石璐琦(3:36)

科學辯證地看待不同時期的民族文化價值——以“東巴不進古城”為例 楊杰宏(4:1)

彝族神話的族群記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人類起源”神話為例 李曉旋(4:8)

傣族賧白象儀式中鄉村共同體生活邏輯展演與鄉村振興 黃麗嬌(4:13)

云南富寧壯族沈氏土司研究述評 李魏巍 陸俊能(4:19)

納樓土司衙署建筑初考 張國惠(4:25)

對繁榮發展文山三七文化的思考(上篇) 李貴揚(6:27)

少數民族生態思想在構建滇東南生態安全屏障中的經驗啟示——以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王愛洪(6:32)

淺談文山苗族傳統喪葬習俗的變遷 項正文 王云霞 王正委(6:36)

新時代中越邊境鄉村文化振興研究——以廣西萬尾村民間藝術團為個案 王 雨 劉建民(6:41)

文學·語言研究

“法律與文學”對于法律史研究的意義——以《孔雀東南飛》的研究成果為例 于路路(1:62)

論《贖罪》的后現代創傷敘事 黃偉龍(1:66)

鄉土文學的現代性敘事與民族靈魂的守望 馮艷華(1:70)

論語義關系及其共現的不對稱 趙 勇(1:74)

譚瑩論清代詞人絕句的批評觀念 邱美瓊 吳玉窕(3:61)

綺麗多姿的云南邊地畫卷——姚荷生《水擺夷風土記》解讀 石 ?。?:65)

《柏油娃娃》中黑白文化的對立與統一 陶 蕓 張緒軍(3:72)

拉基語傳承與保護面臨的主要困境及化解 蘭良平 段妍智 龍 嬋(3:75)

彝鄉風情的精彩描繪——施蟄存《路南游蹤》解讀 石 ?。?:63)

1840年—1885年越南使臣燕行文學的文化內涵及意義 姚 瑤(4:70)

水語身體部位詞的轉喻和隱喻 楊小燕(4:75)

清至民國云南安寧契約文書音借字考釋 李 莞 鄧 強(6:46)

于漪情感派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母韡豪 陳雅風(6:52)

管理學研究

多元信仰權威與社區治理 羅明軍 和光翰(6:57)

目光向下的治理:一種基層治理的“述職—監督”模式闡釋——以云南文山州“基層干部向農村群眾述職”為例 付莉萍 葉 力(6:64)

論邊境治理中的邊民參與 吳 浩(6:69)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基層協商民主內生動力研究 張思月(6:76)

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構建:瓶頸 邏輯 策略 張 ?。?:79)

邊疆地方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勞動育人路徑探索——以文山學院為例 秦 睿 劉小燕(1:84)

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微思政”應用能力提升路徑探究 朱河錦(1:90)

高校人文素質課教學探析 熊鳳水(1:95)

“圖像閱讀”視角下的視覺機制——以張曉剛作品為例 傅爾加周(1:100)

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綜述 王景新 劉會柏(1:107)

新時代職業教育雙高計劃的意蘊、內涵和路徑 吳海勇(2:51)

雙高專業群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研究——基于共生理論視角 劉 超 馮春林 (2:57)

未來課堂環境下個性化學習方式探究 胡瑞嬌 錢林紅 劉朝信 (2:62)

基于s3c2410和Qt/Embedded嵌入式實驗演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王 超 (2:65)

虛擬仿真在測量學實踐教學中的模式探討 鄧 標 王 靖 劉 歡 李曉明 (2:68)

E時代下微生物學實驗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究張微微 呂日琴 柴新義 孫 星 羅 俠 張 汆 (2:73)

基于智慧平臺的SPOC翻轉課堂模式在生物化學教學的實踐吳明彩 呂 俊 徐 蕾 陳祥攀 葉彩宏 (2:77)

疫情背景下依托案例推動概率統計“課程思政” 翁桂英 宋國富 連博勇 陳麗娜 (2:81)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與課程思政育人融合實踐 朱 娥 羅晨瑞雪 (2:85)

同義共現詞匯的識解教學法 趙 勇 (2:90)

改革與重塑: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美學課程建設 宋 濤(3:80)

黨史學習教育視域下紅色研學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 趙文能 季春芳(3:85)

新形勢下跨專業融合的藝術設計教育研究 王 峽(3:90)

民族地區新建本科院校組織轉型及其形成機制研究——基于17所院校的數據分析 王艷梅 徐明祥(3:95)

臨滄市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石林紅 方 娟(3:102)

新形勢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就業的對策分析 張 璟 熊 偉(3:106)

五年來長征精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6-2021) 馮 玲 楊永福(4:81)

文山學院教師教育專業群的構建與實踐 王光斌(4:86)

建黨百年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文化融合的新路徑探究 楊 銳 夏 紅(4:94)

“大班教學+小班研討”模式:高校思政課堂新探索 苗 苗(4:100)

邊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地化”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張國偉(4:104)

學校場域下“他人即地獄”之困境與重生探析 管甜甜(4:108)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冶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肖月華 趙賀永 陳 建 杜遠超 宋宏偉(5:61)

一流本科專業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皖西學院制藥工程專業為例 朱富成 李國四 臧永軍 陳乃東 陳乃富(5:65)

基于OBE模式的《食品化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 陳紅惠(5:71)

打破思維定式:高校職業技能課程的多維度評價體系構建——基于FD-QM課程質量標準的在線過程性考核設計探索 仵宏慧(5:76)

基于Python及Requests模塊的崗位信息網絡爬蟲程序的分析與實現 胡云峰 陳皖芬(5:81)

大學生評教的評分策略研究 盛艷燕(5:84)

移就的加工、分布和體認性——基于體認修辭學的思考 普正芳 趙 勇(5:89)

卓越公關中雙向對等模式的新闡釋與發展 張寧潔 楊星星(5:94)

工具趣味導向下高等藝術教育課堂生態審思 張振東(6:81)

轉型發展視野下云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對策研究——以文山學院為例 王 宏(6:86)

應用型高校電子檔案建設的困境及其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 劉筱筠 丁 汀 李 婕 蔣智林(6:91)

人工智能用于構建美術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原則方法路徑研究 易善炳(6:95)

體育教學與生活化體育的融合探究 李開文 劉 武 張 瓊(6:100)

原生家庭對邊疆大學生個人評價的影響研究 鄭澤然(6:106)

基礎教育研究

文山市早教機構親子課程設置的現狀調查研究 李麗紅(1:112)

基于多重角色的中學語文文本教學解讀策略探析 楊 雪(1:117)

自然環境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價值及實踐途徑 張莉琴 萬淑芬(2:94)

核心素養背景下校本課程開發案例研究 任京民 李 紅(2:99)

研單元整體教學 探“雙減”高效學習 劉 競(2:104)

初中物理微探究教學活動的設計思想與實例 胡家光 馬顯留 楊 樂(2:108)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踐行授人以漁理念 譚發良(2:113)

“四層一體”視角下的地理實踐活動設計——以云南省建水縣團山村為例 趙文棟 陳亞顰 焦 敏 王俊輝(2:116)

STEAM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區域聯動的實施策略研究 張莉琴 姚慧穎(3:110)

具身認知視域下中學生紅色研學旅行的開發與設計探究——以傳承石林紅色文化為例 吳世嵩 陳亞顰(3:115)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滲透美育的策略探究 李向春(4:113)

“雙減”政策下農村初中生物作業模式的初步探索 劉 川(4:117)

基于高考試題高中物理進階作業設計促進深度學習的探索 張保雷 邱學云(5:100)

高中地理教學中融入脫貧攻堅精神的思考與探索 沈瑞琪 李 琳(5:106)

基于“雙減”背景下數學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三要點 楊艷紅(5:110)

邊疆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音、體、美”課程混合式教學現狀研究——以西南邊疆麻栗坡縣為例 趙 宇(5:116)

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研究熱點和趨勢——基于CiteSpace5.8.R3的可視化分析 王小紅 艾 蓮 宋 靜(6:111)

淺析曲靖地方史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融合 方 惠(6:117)

生物資源開發研究

牛蒡子中木脂素類化學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張小倩 張騰騰 盧寶偉 孟祥松 楊雨琴 安鳳霞(2:1)

文山三七的皂苷含量與商品規格劃分的相關性研究 李秋葉 陳麗莎 張玉潔(2:7)

文山石漠化區坡柳水分利用效率與莖導管性狀對坡位的響應 張宗領 陳 靜(2:10)

三七干燥技術研究進展 韋美麗 孫玉琴 楊 莉 王 勇 陳中堅(5:1)

Green有機肥在三七上的應用研究 黃天衛 陳中堅 孫玉琴 韋美麗 王 勇(5:5)

基于GIS和RS的云南尋甸縣三七種植生產適宜性評價研究

付瑞華 邢曉麗 吳風志 沈清清 趙 蕾 查向松 楊 旭(5:8)

芍花提取物總黃酮含量測定的研究 權春梅(5:13)

氮雜硫醇銅(I)簇合物催化可見光誘導羰基化合物還原 張夢娟 王利利 任春燕 王 婕(5:17)

區域經濟研究

少數民族村寨公共空間在旅游展演中的意義轉換——以西雙版納傣族園為案例研究 施江義 趙興國(2:17)

綠色經濟效率與經濟韌性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云南省為例 謝孟州 和佳慧 吳映梅 焦 敏 胡培紅(2:23)

省域旅游效率與經濟發展水平耦合協調關系研究 高 紅(2:31)

基于VAR模型的商品價格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研究 孫 穎(2:35)

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民宿顧客滿意度研究——以麗江市為例 楊曉星(5:27)

民族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的路徑探索——以硯山縣干河彝族鄉為例 何建萍(5:32)

云南省文物資源時空分布特征及其發展路徑研究 劉靜如 李 亞 角媛梅(5:36)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提升中醫藥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策略研究 董紅永 劉 崢(5:41)

廣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 曠愛萍 王瑞濤(5:49)

信息技術研究

基于隨機森林的極化SAR土壤水分反演及應用 行敏鋒 林清梅 陳 林(2:40)

基于機器視覺的三七主根形狀分類方法研究 葉樺杉 李 翔(2:45)

數學研究

M-矩陣Hadamard積的最小特征值的下界研究 李艷艷(5:55)

非負矩陣Hadamard積的譜半徑的新界 蔣建新(5:58)

·第35卷 終卷·

猜你喜歡
研究教學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