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中愛國精神的實踐路徑研究

2022-03-17 18:18張美玲宋衛鋒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7期
關鍵詞:愛國精神當代大學生實效性

張美玲 宋衛鋒

摘要:愛國精神貫穿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整個過程之中,具有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的特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使之成為具有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新時代大學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與責任。本文通過認識愛國精神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聯系,尋找我國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尤其是弘揚愛國精神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并進行成因分析,從而探索出具有實效性的路徑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愛國精神的養成和實現。

關鍵詞:愛國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當代大學生;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72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愛黨、敬黨,首先應該表現在愛國上。愛國精神是承繼發展的傳統文化,也是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更是繼往開來的先進文化。在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愛國精神經過了深深地沉淀,從而成為我國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精神底蘊豐富,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在新時代下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了全新、全方位的戰略規劃,對新時代大學生愛國精神的培育指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案叩葘W校應當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國民教育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大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培養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睈蹏褡鳛樾聲r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關鍵內容和先行內容,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歷史任務和重要目標。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愛國精神的聯系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涵義之一——愛國精神

愛國精神的內在淵博、形態萬千,是其重要的兩個特點,愛國精神不管是物質形態的,還是精神形態的,都有著積極的、正確的導向作用。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在內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所以說,愛國精神的培育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層面進行籠統地闡釋,就是對大學生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只是這種教育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是多樣的、視角是廣泛的,目標就是在大學生群體內塑造愛國精神,使其在思想上、認識上和實踐上做到知行統一,這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教育意義極為深遠。運用愛國精神的載體,能夠實現中國革命傳統教育革命、中國近現代史教育革命、精神教育革命,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極大的創新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1.2愛國精神有利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實效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決定性因素,具體體現在方法的可操作性、實踐的可行性,產出良好結果的可靠性。通過不斷地實踐發現,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實效性問題貫穿始終。所以,為了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必須保證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斷創新,實現大學生的主體性。大學生群體從主觀意識層面形成了自覺的愛國意識后,就會意識到找到學習的目標,那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此一來,大學生便會從其中正確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制定自己在社會中的應有的價值目標。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表現出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主觀能動也同時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從主客的“拉與拽”的方式轉向雙主體的并行前進模式,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愛國精神是對歷史的傳承,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發展,其豐富性和有效性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1.3愛國精神有助于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培養大學生愛國精神的主渠道。必須將愛國主義教育全方位的融入思政課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懷。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在中國革命史、建設史、改革開放式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并將傳統文化中的愛國精神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角色,切實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愛國精神凝聚的磅礴力量,奮力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愛國基因。

2愛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效性欠缺的原因

2.1對愛國精神的內涵整合和利用不足

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約束,目前的愛國精神內涵的利用率和整合度較低。由于對資源的認知性較弱,缺乏資源概念的意識,所以體現在兩個方面的匱乏。首先,愛國精神的培育要注重并善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層面的資源進行挖掘,例如對紅色文化的充分利用,要緊密地將紅色文化的理論學習和紅色文化的實踐參觀相結合,通過學思踐悟將愛國精神深深地灌溉于大學生心中,在實踐認識再實踐中形成個人科學的、理性的愛國主義情懷。其次,愛國精神的整合利用過度強調經濟利益,缺乏對社會效益的重視。鑒于此,愛國精神的資源要注重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要以增強人們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愛國精神為指引,通過現有的整合利用方式提升愛國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2.2高校與外界溝通協調機制不完善

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與社會的通力協作,形成一個有效且完善的培育機制。然而,目前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愛國精神教育過程中,一味地進行課堂教學,忽略了與外界溝通協調,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對愛國精神的培養只停留在書本上,沒有身體力行的去將書本帶上的知識轉化為實踐。其次,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愛國精神培養,只停留在思政理論課和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等公共課上,并且是點到為止,缺乏理論學習和生活實際的結合,從而使得大學生對內容感覺枯燥乏味、千篇一律、老生常談,缺乏吸引力。再者,有些高校各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些高校歸納于黨委宣傳部,有些高校歸納于黨委學生工作部,甚至有些高校認為思想教育工作應該歸納于輔導員、院系。這就導致容易形成“灰色地帶”,不利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

2.3大學生對愛國精神的認識存在偏差

馬克思主義曾對實踐與認識的關系作出了明確而又具體的描述,主要可以概況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另一個則是認識對實踐起到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正確的科學理論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爱敶袊?,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碧幱谛聲r代中的大學生,是處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當中,對事情和事物的認知是多渠道的,尤其像西方政治思潮,通過互聯網、手機軟件等渠道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再加上大學生處于青春懵懂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還處于建立階段,容易受到外界的負面影響,從而形成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存在些許學生會認為紅色教育只是“走走過場,做做形式”的現象,缺乏對紅色教育的正確認識。例如,對于當前的主旋律電影,如《八佰》《金剛川》,也只停留在對明星的追捧,認為那些事情已經離自己很遙遠了,對于現實的教育意義不提一點興趣。因此,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培養愛國精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力爭做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愛國精神的實踐路徑

3.1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層面首先強調的既是“愛國”,這充分彰顯了“愛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首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愛國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重要財富,它集中體現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歷代領導人的指導思想,堅定地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奮斗的信念理想,體現了不怕犧牲、敢闖新路的革命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體現了勤儉樸素、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和倡導的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信念與愛國精神所包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格、無比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等,其在價值觀取向上是一致的?!靶聲r代青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時刻將愛國和奮斗緊密結合起來,厚植家國情懷,做意志堅定的愛國者;勵志涵養,做永不停歇的奮斗者;為學求真,做本領高強的建設者;崇德向善,做知行合一的實干者?!庇纱丝梢?,處理好愛國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并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導向,高校需要善于從思想升華到實踐上,使愛國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召下更加具有價值引導力。

3.2豐富愛國精神的內容

“愛國主義精神在每個懷有夢想的奮斗者身上打上了鮮明的印記,同時也在每個追夢人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了傳承和弘揚?!睂W校是大學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的學風、教風、校風,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學校的校訓,都是承載著學校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積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都有著很好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史來對學生進行愛國精神的培養。就目前來說,很多高校新生開學,都會組織學生參觀和了解學校校史館,作為學生入學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這就要求,高校應該深度挖掘學校歷史發展中的紅色基因,以此引領學生長大成才?!吧朴谧サ湫?,讓典型引路和發揮示范作用,歷來是我們黨重要的工作方法”,這其中包含了優秀校友的光榮事跡、學校發展歷程中與祖國共成長等。還有,現在都要求書記、校長為學生講思政課。如果一味地講授書本上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毫無興趣,可以以學校的發展史作為大背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主旋律,與祖國共成長,與社會共發展,這樣更具有說服力和親和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內容上的創新和理論上的指導。

3.3多渠道拓展愛國精神的應用方式

積極探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對于愛國精神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鞍藗€相統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改革創新所提出的全部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應著重于內容和授課方式的創新。愛國精神包含的內容極其豐富,這就要求思政課老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夠將新時代愛國精神的實質講授于學生,增強理論的解釋力和說服力,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掌握,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其次是在授課方式上,不能單一的授課方式,應該利用多媒體、社會實踐等多渠道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愛國精神的魅力?!案咝K枷胝谓逃龑嵺`教學活動中,一種方式是構建 “紅色”虛擬實踐教學體系;另一種方式是到紅色文化基地實地調研。 ”因此,高校需要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團活動,來提高教育的實踐力。

在對學生進行愛國精神教育過程中,“發揮校園文化的隱形教育功能,使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文化育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精神教育活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來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處處感受到愛國精神的感染。

3.4健全與規范愛國精神在高校中的運行機制

健全和規范有力的保障機制和穩定協調的聯系機制是保障愛國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運用的重要前提。鑒于愛國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重要意義,高校需切實加強對紅色教育的領導與管理。通過建立相關的領導機制,并且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以此開展教育工作,其他相關部門也要積極配合,實現統籌管理,構建積極的管理機制。將愛國精神歸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規劃和高校人才的培養方案之中、高校教書育人與德育的全過程之中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之中。除此之外,建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和具體實施,充分利用愛國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重要功能,將其列為一項重大的課題和任務,密切關注目標的制訂、開發、實施、評價、反饋等多維度,創設合理的方案,實現紅色文化教育的系統化管理,進而加強對大學生紅色教育的指導和規范。

4結語

愛國精神是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具有極強的渲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利用愛國精神來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調動起大學生認識的主動性和其行動的積極性,并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進而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保障,以此實現對愛國精神的承繼與發展,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鄒吉榮.新時代民族精神培育與愛國主義教育[J].紅旗文稿,2020,(12):37-38.

[2]羅海英,喬湘平.增強大學生紅色教育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7-9.

[3]宋長生,李景山,張元洪,等.高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與實踐[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

[4]王鋼.愛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中的開發和應用[J].思想政治學理論,2009,(4):17-20.

[5]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02).

[6]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34.

[7]張文,蔣純紅.紅色教育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46-148.

[8]趙英臣.新時代涵養青年愛國奮斗精神的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7):132-136.

[9]吳明濤.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生成、鍛造與根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17-22.

[10]楊業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1]范方紅.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6):73-75.

[12]鄭小東,文媛媛.高校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0):90-91.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型構建”(2021-ZZJH-300);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大學生責任倫理的價值實現研究 ”(2020YB0137);2019年新鄉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本科高等教育類一般項目“康復醫學專業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創新與優化研究”(2019-XYJG-42)。

作者簡介:張美玲(1989-),女,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宋衛鋒(1988-),男,漢族,河南沁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性。

3819501908202

猜你喜歡
愛國精神當代大學生實效性
弘揚愛國精神 凝聚僑心僑力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