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2022-03-18 00:27李若然許丹丹董立晗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1期
關鍵詞:心理護理護理效果

李若然 許丹丹 董立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護理用于神經衰弱患者護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到我院進行治療的神經衰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常規組應用傳統護理措施,實驗組采取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情緒與睡眠質量。結果:實驗組患者情緒評價明顯優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比常規組更高(P<0.05)。結論:心理護理用于神經衰弱患者護理效果非常明顯,有利于有效提升睡眠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應用推廣。

【關鍵詞】神經衰弱;心理護理;護理效果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提升,神經相關病癥的發生率也在隨之提升。神經衰弱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的抑郁情緒、過度緊張情緒而導致的神經障礙病癥,臨床中神經衰弱疾病本身帶有病情遷延難愈、治療難度較高的特征,其主要是以腦力疲勞、精神容易興奮為主,疾病表現涉及到失眠、記憶力下降、緊張焦慮等,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相當嚴重的影響。神經衰弱患者在臨床中最為典型的表現在于負面情緒較重,同時因為情緒問題導致無法正常睡眠,而睡眠障礙的加重也會間接加重情緒問題,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的發生。對此,在臨床中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實現對患者思想、心理層面的支持干預,從而糾正負面情緒問題,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到我院進行治療的神經衰弱患者80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進行研究分析,隨機分為研究者和常規組,每組40例患者。實驗組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紀最大75歲,最小65歲,平均(69.5±3.6)歲,睡眠障礙病程(15.2±3.6)天。常規組40例患者,男13例,女性7例,年紀最大76歲,最小64歲,平均(69.6±3.1)歲,睡眠障礙病程(16.2±3.3)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方面并無明顯區別(P>0.05),能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是降低病房噪音、三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規避對患者形成刺激。

實驗組采取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借助圖文結合、放映影像的方式為患者介紹神經衰弱、失眠癥狀的相關知識,同時為患者介紹自身病情,促使患者形成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保持積極配合;2、睡眠護理。指導患者在睡眠之前1小時保持身心放松,消除雜念并指導患者平躺在床上,雙手適當舉高想象有重量,在30秒后緩慢放下,心理默數并進行呼吸,每一秒在腦海中下臺階,下的越多感覺身體越重,此時睡意也會隨之增加。對于部分患者可以根據其興趣愛好提供一些舒緩的音樂;3、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近期成功案例強化患者的治療信心,按照患者的性格特征針對性提供干預,及時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了解發病原因并逐漸接觸患者,基于交朋友心態進行交流同時提供心理輔導。為患者提供安靜環境,基于音樂放松心態保持臥位。在護理期間可以培養患者的興趣,鼓勵患者發展興趣愛好,掌握心理狀態和疑惑并針對性疏導干預。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情緒指標與睡眠障礙指標。

情緒指標基于SAS、SDS量表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證明患者的情緒狀態越差。

睡眠障礙基于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定(PSQI)方式進行評價,滿分21分,21分為無法睡眠。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數據均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實驗組和常規組患者的基礎資料與觀察指標均在兩名工作者相互監督之下進行操作。數據錄入時基于正態與非正態的方式進行處理,采用經驗、分布計量方式,數據樣本采用獨立檢驗或卡方檢驗。兩組數據對比時滿足統計學意義以P<0.05進行表示。

2.結果

2.1情緒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干預后實驗組情緒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睡眠質量明顯比常規組患者睡眠質量更高(P<0.05)。詳情見下表1。

3.討論

臨床中不良情緒狀態會明顯加重患者的神經障礙表現,在缺乏有效干預的基礎上會不斷的加重患者神經衰弱表現,所以臨床中需要及時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屬于一種結合患者性格特征、心理表現以及病情現狀的護理措施,有利于實現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可以緩解患者的病情。對于神經衰弱患者而言,因為情緒問題、睡眠問題的相互影響,導致病情反復且病情會不斷發展,在臨床中采取心理護理可以從雙方面進行阻斷干預,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及時控制,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實驗組情緒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睡眠質量明顯比常規組患者睡眠質量更高(P<0.05)。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證明對于神經衰弱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具備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有利于恢復睡眠質量,可以循環性控制患者的病癥,可以作為常規干預措施。

綜上所述,對神經衰弱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有利于有效提升睡眠質量,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讓患者能夠盡快恢復健康,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降低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代鳳華.心理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2,39(01):107.

[2]呂奔.分析神經衰弱的發病因素及心理護理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31):186-187.

[3]姜燁.神經衰弱的發病因素及心理護理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203-205.

[4]廉文靜.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在神經衰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7):92.

[5]劉曉波.神經衰弱的發病因素及心理護理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3):362-363.

1203500783260

猜你喜歡
心理護理護理效果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