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驗記》敘事研究
——兼論佛教與本土文化傳統的融合碰撞

2022-03-18 07:06湛,陳
關鍵詞:鸚鵡佛教

陸 湛,陳 洪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佛教于東漢流入中土,至南北朝大行于世,其中南朝梁武帝和北朝元魏弘佛最烈。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訖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盵1]39漢魏之時,隨著佛教經典的翻譯,佛教故事逐漸流傳開來。文人多以創作宣揚佛法,出現了大量以佛法感應為基本內容的志怪書,這些志怪書即魯迅先生所說的“釋氏輔教之書”。

佛教傳入中國初期,與中國本土文化特別是與儒道文化存在沖突,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與儒道文化相互吸收與融合。佛教為了能在中國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不斷調整自身以與中國社會相適應。作為弘法手段之一的“釋氏輔教之書”留下了當時儒釋文化融合碰撞的痕跡,劉義慶所作《宣驗記》就是一例。目前對《宣驗記》中佛教故事的研究,主要表現為綜合研究,如吳洪生的《漢譯佛經對〈幽冥錄〉〈宣驗記〉的影響》。此外,還有對《宣驗記》中觀世音信仰的研究,如謝政偉的《〈宣驗記〉〈冥祥記〉中的觀音信仰》??傮w上看,這一研究領域還值得進一步發掘。筆者試結合佛教佛典的有關背景,研究《宣驗記》的宣佛思想和敘事手法,概括《宣驗記》故事展現的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傳統融合碰撞催生的敘事藝術。

一、敘事結構:紀傳體史書影響下的《宣驗記》

所謂敘事結構,指的是構成整個故事的框架,也就是組織和安排材料的結構?!缎炗洝肥芗o傳體史書影響頗深,不但書名效仿史傳,其結構模式也深受《史記》等紀傳體史書的影響。石昌渝指出:“紀傳體對于歷史人物的生平以及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可以作連貫而又完整的記敘,可以對某些重大的歷史場面進行從容不迫的繪聲繪色的描寫,因而能夠局部地再現歷史場景。紀傳體對于后世小說尤有深刻的影響?!盵2]68《宣驗記》故事開篇往往先介紹傳主的姓名、籍貫、身世等信息,如“安荀本姓路,吳郡人也”[3]267“程德度,武昌人”[3]270“孫祚,齊國沮陽人。位至太中大夫”[3]273等,然后以人物為中心、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展開故事情節?!秴侵鲗O皓》云:

吳主孫皓,性甚暴虐,作事不近人情。與婇女看治園地,土下忽得一軀金像,形相麗嚴。皓令置像廁傍,使持屏籌。到四月八日,皓乃尿像頭上,笑而言曰:“今是八日,為○(爾)灌頂?!睂χT婇女,以為戲樂。在后經時,陰囊忽腫。疼痛壯熱,不可堪任。自夜達晨,苦痛求死。名醫上藥,治而轉增。太史占曰:“犯大神所為?!彪妨钇矶\靈廟;一禱一劇。上下無計。中宮有一宮人,常敬信佛,兼承帝之愛,凡所說事,往往甚中。奏云:“陛下求佛圖未?”皓問:“佛大神邪?”女曰:“天上天下,尊莫過佛。陛下前所得像,猶在廁傍;請收供養,腫必立差?!别┮酝醇?,即具香湯,手自洗像,置之殿上,叩頭謝過,一心求哀。當夜痛止,腫即隨消。即于康僧會受五戒,起大市寺,供養眾僧也。[3]272

整個故事以孫皓為中心人物,描述了從孫皓對佛像不敬,導致身體疼痛大熱,難以忍受,到供養佛像、信奉佛教后恢復如常的過程。故事中所說的四月初八,是佛教傳統所謂的“佛誕日”。這一天,佛教信眾要舉行浴佛儀式,對佛像進行灌洗,故事中的孫皓手洗佛像便是浴佛儀式的一環。作者為了證實佛法廣大而有驗,要讓讀者相信所寫文字是真實可靠的,所以遵守了史家傳統,用史傳文學的結構來組織故事。這樣的敘事結構讓故事具備了真實可信的感覺,有助于弘揚佛法,吸引人們崇信佛教。

《宣驗記》中輯錄的故事,其主人公大多有名有姓,許多更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因此作者對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安排無不追求與真實人物及其行事相吻合。有的即使故事本身就是虛構的,作者也要托名于某一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敷演變化其事。這種模擬事實的做法,造成了似乎確有其人的閱讀效果,有助于驗證《宣驗記》所言不虛。上文所舉的孫皓是三國時期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性情暴虐是有史書記載可以考證的,但這則故事中的孫皓對佛像不敬而導致身體染疾之事,在正史未見相關記載,且描寫文辭不雅,不像史書的筆墨。故事的作者選擇這樣一個歷史知名人物作為敘述對象,所敘故事內容主要集中在孫皓不奉佛的惡果上,以及他敬佛后迅速康復的結果上,無非是借孫皓其人強調故事的真實性,宣揚奉佛得福的觀念。

二、敘事模式:中土與印度果報思想的融合

《宣驗記》中,大部分作品可以被稱為果報小說,如《史雋有學識》《吳唐》《沛國周氏有三子》等。孫遜將這類小說的基本敘事模式提煉為“起因—啟悟—果報”[4]241。這種敘事模式在《左傳》《國語》等歷史敘事文本中已見雛形,如《國語·晉語》講述的智襄子大興土木,士茁勸諫,智襄子不從,結果三年后智氏滅亡的故事。佛經故事中這類敘事框架更加典型,且隨著因果報應觀念的傳播影響了中國小說敘事?!缎炗洝分械墓麍笮≌f在遵從這一敘事框架的同時,還體現了佛教思想與本土文化思想融合的軌跡。

報應思想作為一種普遍性的社會心理,廣泛存在于各民族的思維意識之中。中國本土早期存在善惡果報觀念,《周易》所載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5]120、《墨子》中的“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6]201,都體現了這一思想觀念。但是,中國傳統的善惡果報理念與印度佛教所傳的因果報應觀念有明顯的差異。中國傳統的善惡報應思想把以孝親為核心的倫理道德作為判斷善惡的標準,在認可個人承擔報應結果的同時,也認為先人積惡而后人承禍,因此講求善惡報應的目的是追求榮華富貴與福蔭子孫。印度佛教把是否違反佛教戒律作為判斷善惡的標準,主張自業自報、自作自受,即產生報應的原因和報應結果的承受者都是個人自身,其目的是追求個體的精神超脫。無論中國傳統的報應觀還是佛教的果報觀,其基本內涵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為兩種文化觀念的融合提供了可能。為佛教果報觀的中國化開啟了新大門的是東晉時期的名僧慧遠。他在《三報論》中引佛經云:

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后報?,F報者,善惡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報者,來生便受。后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7]288

慧遠根據受報時間的不同,把果報分為現報、生報與后報三種,這是在肯定印度佛教業報輪回、自業自報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報應觀?!艾F報”把報應范圍界定在現世生活的世界之內,其實是肯定了中國傳統報應觀中對于現實人生的重視。有學者指出,“佛教果報觀中國化之后顯著的標志,是承認現世報,肯定現世的福壽利祿,接納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規范”[8]。這樣的融合轉變在《宣驗記》有著明確的體現,相關故事有明顯的印度佛教果報觀與中國傳統報應觀融合的印記?!杜鎳苁嫌腥印吩疲?/p>

沛國周氏有三子,并喑不能言。一日,有人來乞飲,聞其兒聲,問之。具以實對??驮唬骸熬凶镞^,可還內思之?!敝墚惼溲?,知非常人。良久乃云:“都不憶有罪過?!笨驮唬骸霸嚫加讜r事?!比雰?。食頃出曰:“記小兒時,當床有燕窠,中有三子,母還哺之,輒出取食。屋下舉手得及,指內窠中,燕子亦出口承受。乃取三蒺藜,各與之吞,既皆死。母還,不見子,悲鳴而去。恒自悔責?!笨妥優榈廊酥菰唬骸熬醋灾?,罪今除矣!”便聞其兒言語周正,即不見道人。[3]270

周氏有三個兒子,天生患有啞疾。在僧人的提醒下,周氏回憶起自己幼年時曾殘殺三只小燕子。這則故事就是一則因殺生而受果報的故事,只是報應對象不是殘殺燕子的周氏而是他的兒子們。這是先人的惡因報應在子孫身上的例子,在佛教故事的框架中融入了中國傳統的“先人積惡、后人承禍”報應觀?!多嶕r》一則講述了原本短命的鄭鮮在夢中得到沙門的指引,“持齋奉戒,放生念善”而最終得福延壽的故事。這則故事體現了中國傳統因果報應思想通過積善行德來實現自我價值和富貴長壽的敘事邏輯,已經擺脫了佛教通過因果報應和六道輪回追求涅槃超脫的敘事模式。

三、題材內容:對佛教文學的吸收

南北朝時期的“釋氏輔教之書”在題材內容方面所受的佛教敘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經故事翻版改寫、佛教概念使用兩個方面?!缎炗洝分谐耸珍浺恍┳宰}材的佛教故事,也收錄了散見于佛教三藏中的佛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即佛前生的故事,在《宣驗記》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鸚鵡救火的故事。這一故事在劉敬叔的《異苑》、劉義慶的《幽明錄》中均有記載。經學者考證,鸚鵡救火這一佛經故事最早見于吳康僧會所譯的《舊雜譬喻經》,《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十六、《雜寶藏經》卷二、《大寶積經》卷八十中都有記載,以元魏吉迦夜所譯《雜寶藏經》記載最為詳細[8]。在鸚鵡滅火本生故事當中,佛在指引眾生滅火之時指出,“一切眾生,皆有三火:貪欲、嗔怒、愚癡之火”[9]58。這一話頭其后發展為鸚鵡在滅火之時與釋提桓因的對話:

釋提桓因以天眼觀:“有何因緣,我宮殿動?”乃見世間有一鸚鵡心懷大悲,欲救濟火,盡其力審,不能滅火。釋提桓因即向鸚鵡所,而語之言:“此林廣大,數千萬里,汝之翅羽所取之水,不過數滴,何以能滅如此大火?”鸚鵡答言:“我心弘曠,精勤不懈,必當滅火;若盡此身,不能滅者,更受來身,誓必滅之”。[9]58-59

釋提桓因與鸚鵡的對話涉及了許多佛教典故,鸚鵡話中的“身滅”與“來身”迎合了佛教所宣揚的因果報應、三世輪回與神不滅的理論,而“形”與“神”的辯論一直伴隨著儒佛斗爭而存在。

《宣驗記》中的鸚鵡救火故事詳細描述了發生的背景,“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大火”[3]270,并且補充了故事結局,“天神嘉感,即為滅火”[3]270,形成了一個情節完整的敘事框架。與佛經中的故事相比,《宣驗記》的記載故事性有所增強。釋提桓因又名釋迦提婆因提,為佛教三十三天之主。在《宣驗記》中,釋提桓因被“天神”代替,原故事中鸚鵡所說的蘊含佛門教義的話語,也被“雖知不能救,然嘗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3]270所替代。這樣的改變將佛教觀念、善惡倫理和本土化背景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佛教故事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色,為當時的中國文學輸入了新鮮血液?!缎炗洝愤€記有一則雉救火的故事:

野火焚山。林中有一雉,入水漬羽,飛故滅火,往來疲乏,不以為苦。[3]271

在這則故事中,鸚鵡被換成了雉,故事的角色僅有“雉”一個,故事情節也被大幅簡化了,言辭更加簡練。這或許是鸚鵡救火故事的異文。

《宣驗記》中還可以見到對佛教名物及相關概念的使用,如《張導母王氏》中的舍利,《渤海張融》中的羅剎鬼。佛本生故事的改寫和佛教概念的使用,都使得《宣驗記》的故事內容更加豐富、情節更加生動,帶來了新奇感和陌生化的審美效果。

四、敘事立場:崇佛與中土傳統觀念的沖突

《宣驗記》雖然模擬史傳的結構,但并非真正的史傳,故而客觀性不強,很多故事都顯露出編撰者崇尚佛教的主觀傾向。編撰者劉義慶既是佛教徒,又是皇家宗室子弟,其復雜身份使《宣驗記》中的故事不僅蘊含佛教貶抑道教的內容,而且包含了佛教對王權的挑戰和對儒家倫理綱常的輕視。

《宣驗記》中的許多故事以向民眾鼓吹信佛的好處為主旨,比如宣揚敬奉佛法可以脫難滅災、保命得福和富貴長生等。其中,以觀音顯靈的故事為多,如《沈甲》中吳郡人沈甲將被處死,因為一直默誦觀音名號而受到護佑。相反,那些不敬佛甚至褻瀆佛的人必受懲罰,如《建安郡山賊》中的盜賊因搶劫佛塔而遭到蜜蜂襲擊。這些都表明了編撰者或作者崇尚佛教的傾向。

為了宣揚佛教,有些故事流露出貶抑道教的傾向。為了證明和鞏固自身的正統地位,佛道雙方在歷史上都編纂了不少荒誕的相互斗爭的故事,如《老子化胡經》《清凈法行經》等,《宣驗記》中也有此類編造的貶斥道教的故事?!妒冯h有學識》云:

史雋有學識,奉道而慢佛。常語人云:“佛是小神,不足事也?!泵恳娮鹣?,恒輕誚之。后因病腳攣,種種祈福,都無效驗。其友人趙文謂曰:“經道福中第一??稍囋煊^音像?!彪h以病急,如言鑄像。像成,夢觀音,果得差。[3]269

史雋有學問見識,因為信道而對佛輕慢無禮,常常對他人宣揚自己的看法。后來,史雋生病,求道無效,不得已按友人所說鑄觀音像后方才痊愈?!冻痰阑邸分?,程因為信道不信佛,甚至刁難沙門,死后才知自己病死是因為受到佛法的懲罰,于是轉而尊奉佛教。這兩則故事鼓吹了信佛必得福、輕佛必遭罰的崇佛思想,也反映出了佛道兩教的對立與斗爭。

《宣驗記》中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傳統的碰撞,還表現在佛教思想與儒家倫理綱常的對立上。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背景迥然相異,許多原始教義與儒家倫理原則相沖突。印度佛教認為出世的僧人高于生活于俗世的普通人,在王者面前可以不行跪拜之禮,但此舉儒家稱之為“不忠”;佛教提倡剃發出家、不娶妻、棄親等行為,但在儒家看來這是不孝不悌的行為?!渡蚣住分?,陸暉臨刑時被砍三刀,刀都折斷了,原因是他家人向觀音像祈禱。事后,陸暉發現觀音像的脖子上有三道刀痕,因而獲得赦免?!稖铌柛哕鳌分?,高荀因為殺人被關押。他發誓“當舍惡行善,專念觀音,不離造次。若得免脫,愿起五層浮圖,舍身作奴,供養眾僧”[3]347。不久鎖鏈自行解開,臨刑時斬刀斷裂,高荀也獲得赦免。這些都是把對佛教的信仰凌駕于國家法律之上的故事,反映了佛教對現實政治倫理的挑戰。晚于《宣驗記》出現的《冤魂志》,其弘揚佛法的用意更加明顯?!对┗曛尽返淖髡哳佒凭鄤⒘x慶不過百年,但其作品中佛教思想與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的結合已更加緊密?!对┗曛尽分杏行┕适卤砻?,佛教徒們為了宣揚教義對佛教因果報應做出了一些改變?!稌x明帝殺力士金玄》云:

晉明帝殺力士金玄。玄謂持刀者日:“我頭多筋,斫之必令即斷,吾將報汝?!背值墩卟荒芰粢?,遂斫數瘡,然后始絕。尋見玄絳冠朱服,赤弓彤矢射之。持刀者呼曰:“金玄緩我?!鄙贂r而死。[10]38

力士金玄因晉明帝敕令而死,但他的鬼魂卻沒有找晉明帝復仇,只向行刑者報復。這一因果報應方式的改變,是儒家倫理綱常思想的影響所致。

總之,《宣驗記》是南朝第一部專為宣明因果應驗的佛家觀念而編纂的志怪小說集[6]471,以因果、善惡、輪回等佛教觀念為主導觀念。雖然學界對《宣驗記》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宣驗記》的藝術性不強,也有人認為《宣驗記》缺乏小說色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宣驗記》對佛典故事的吸收和運用豐富了中國小說的題材內容,對中國小說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鸚鵡佛教
聰明的鸚鵡活得長
小鸚鵡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
徐日昇的中國佛教觀
熟辣烘鸚鵡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籠中的鸚鵡
鸚鵡的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