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理論—實訓設計”一體化 在“護理學基礎”課程中的運用

2022-03-19 19:31曾冬陽于海靜秦娜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2年3期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思想政治教育

曾冬陽 于海靜 秦娜

摘? ? 要:文章以《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為例介紹“思政—理論—實訓設計”一體化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學任務、教學流程設計及教學活動全過程中貫穿課程思政,采用學生標準化病人情境教學、實訓設計結合PBL、新聞事件引入、課后思政反思等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此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護理職業認同感及責任感,提高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實訓設計;《青霉素過敏性休克》;職業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3-0043-02

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明確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必須將人文素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1]?!白o理學基礎”作為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責任心、溝通交流能力、人文關懷的關鍵課程,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責無旁貸。圍繞“專業知識—臨床能力—課程思政并舉”這一主題,采用學生標準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情境模擬結合實訓設計進行“思政—理論—實訓設計”一體化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模擬情境中通過教師傳授、親身感受、團隊演示等教學方法和手段體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增強職業責任感和專業情懷。文章以《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教學實踐為例,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施情況。

一、教學任務分析

及時發現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先兆表現并配合醫生準確處理是章節重點,幫助學生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珍愛生命、拯救生命的職業責任感是章節情感培養目標。針對學生情況及“護理學基礎”課程特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在理解前期醫學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概念、機制、緊急處理及預防知識的理解,并運用于護理實踐中,進行學生人文關懷教育,培養學生“愛傷”觀念。

二、教學方法選擇

教學框架采用 BOPPPS模型,在引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

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六個環節中均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設計[2]。教師利用新聞事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量化學習目標,精準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通過雨課堂對學生的前期知識進行測試;通過實訓設計與實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全程參與學習并從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后測”和“總結”整理、回顧授課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知識,強化護理職業責任感。

三、教學流程設計

(一)引入新聞事件

以曾震驚國內醫療衛生界的新聞——“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引發病人死亡”的事件吸引學生眼球,導入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危害,并提出青霉素過敏反應對人體的影響、如何救治與預防等問題,讓學生思考案例中醫生的處置是否合適,從而激發學生對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責任感和對呵護生命的“白衣天使”的崇拜,加深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

(二)量化學習目標

對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的分層量化,使學生在知識層面掌握、熟悉、了解與青霉素過敏相關的知識點并進行分層把握,使學生掌握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救治、配合醫生對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病人實施急救措施等臨床必備技能。對青霉素過敏反應機制的了解,有助于幫助學生推理出青霉素過敏性休克臨床表現及救治措施,使學生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量化學習目標與能力、情感目標環環相扣,體現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三)“前測”了解學情

教師通過雨課堂的測試功能,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對上堂課內容及本堂課的背景知識進行簡單測試,利用自動生成的數據統計結果了解學生對給藥及其原則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過敏相關免疫知識的積累情況。教師對錯誤率較高的問題進行知識回顧,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跟上教學進度,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不會落下一個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學習理念。

(四)全程參與學習

教師課前給出青霉素皮試5分鐘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的臨床情境并提出相應問題,要求學生圍繞病例出現的問題提出主要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并要求學生通過文獻查閱最佳的科學實證,寫出措施依據。課中學習理論知識后,成立3個小組,每個小組由3位學生和一位學生標準化病人組成,自主設計護理方案實施,最后由帶教教師和學生標準化病人對學生表現給予反饋與評價。

(五)“后測”與“總結”

教師總結點評,指出學生在操作方法及病人救治過程中的人文溝通、評估病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課后開展QQ、微信平臺交流答疑解惑—課后反饋—思政學習反思等多向互動式教學,將小組測試、操作視頻、反思主題推送到學生手機終端,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傳測試和反思,使其理論與實訓、知識與思政融為一體。

四、學生對課堂效果評價

(一)自身能力培養效果的評價

采用林毅等人研制的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調查[3]。與傳統課堂相比,調查結果發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創新意識等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二)人文素養與護理職業素養培育效果的評價

采用作者自行設計的“護理本科學生人文素養和護理倫理調查問卷”,對學生人文素養與護理職業素養培育效果進行評價,問卷重測信度為 0.789,Cronbach’s α=0.852。該問卷采用 Likert 4 級評分,得分為所有條目得分的平均分,得分在3分以上表明人文素養和護理職業素養較好。調查結果顯示5個維度均有明顯差異。見表2。

五、討論與反思

(一)融合課程思政突出專業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

充分發揮護理專業課程本身的特色,提煉職業責任、人文精神等要素,轉化成思想政治教育具體而生動的載體,使專業課堂呈現濃厚的“思政味”[4]。如實驗設計結合PBL教學、角色扮演和專業行為訓練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職業認同感及責任感。學生自評教學效果調查顯

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方面均明顯好于傳統課堂教學,在人文素養和護理職業素養培育中尊重、關愛、公正、職業認同、職業責任5個維度上有統計學差異,充分說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課堂能夠做到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能力情感的培育兩不誤,達到雙管齊下、雙向共贏的學習效果。

(二)找準護理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口,創新思政教學載體

“護理學基礎”作為專業主干基礎課程,其師資隊伍必須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無形的人文素質教育與有形的專業知識技能有機融合,使“實訓設計”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載體,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受到人生價值、職業素養教育的熏陶。同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巧妙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化解在多樣化教學活動之中,使臨床思維、職業素養及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續化、具體化、實踐化。

(三)教學反思

首先,融合課堂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駕馭開放性課堂的能力,其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廣闊的知識面,同時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也是必不可少[5],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其次,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班集體中應形成先進幫助后進,大家一起進步、一起成長的學習氛圍,建議課堂成績采用小組打分制,取小組成員的課堂表現、團隊演示、課后作業成績的平均成績作為小組成員的課堂成績,督促每位學生不敢懈怠、積極進取,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能力,培養以人文素養、知識技能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高素質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EB/OL].(2020-06-06)[2021-01-3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沈秉正,王宗春,張孟科,等.基于BOPPPS模型及微信平臺在臨床藥理學教學中的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10):1173.

[3]? 林毅,姜安麗.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6):3.

[4]? 孫發有,姚丹.論隱性知識視角下應用型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6):8.

[5]? 史瑞芬.論“課程思政”視閾(域)下的護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8):588.

■ 編輯∕陳晶

3565500589232

猜你喜歡
護理學基礎思想政治教育
基礎護理實驗課的改進
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探究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節中職《護理學基礎》優質課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