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大王碑》的書法藝術特色研究

2022-03-21 16:45張述紹
收藏與投資 2022年3期
關鍵詞:關鍵時期理論依據藝術特點

摘要:中國書法經歷了漫長的書體演變和發展過程,歷代書家通過不斷探索鉆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書跡和重要的書學理論,其中魏晉時期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好大王碑》特有的書風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本文通過對《好大王碑》碑的用筆、章法、結構、藝術價值等進行分析和研究,介紹東晉書法的藝術特點,從宏觀上呈現古代流行風尚下的表現形式和審美傾向,為后人對《好大王碑》的書法藝術特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重要地位;關鍵時期;藝術特點;理論依據

一、《好大王碑》的概況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也作《好太王碑》。它與鮮卑石室中鐫刻的祭祖文并稱中國東北地區古文獻“南碑北石”的書法神話?!逗么笸醣房逃诠?14年,現位于吉林省集安縣境內。此碑的內容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好大王的行狀作簡述,并記述高句麗建國的故事;第二部分記錄好大王在征戰過程中的功績,列舉了他在戰爭時期攻城略地并掠奪牲口的史實;第三部分講述了關于好大王的遺命和守墓人的來源,并在碑文中明確規定不能轉賣守墓人的法令。

《好大王碑》整體高度為6.12米,底部寬度在1.34~1.97米,頂部寬1.0~1.6米,碑身第3面可達2米。整塊碑無碑額,外形以四方柱體為主,碑身四周都鐫刻著碑文,碑面據考證原刻共有1 775字,其中有141字已經脫落無法辨認?,F存共44行,每行41字?!逗么笸醣返牟馁|并不屬于書法碑刻中常見的三種石頭之一,整塊碑以天然的角礫凝灰巖修琢而成,整體6米的石高及近1 800字的碑文,足以說明此碑工程量之浩大?!逗么笸醣氛w氣勢恢宏、古雅雍容,其疏簡開張、平實散逸的結構、雄偉高大的體量、斑駁粗糙的石材打造的不平整的碑面,遒勁的石碑鐫刻,都給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1]。碑文為隸書,字形方正,仍然保留一小部分篆書和楷書的韻味。碑文書法風格新穎奇特,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為后世研究者留下寶貴的資料。

二、《好大王碑》的藝術特色分析

東晉是我國書法藝術最為繁榮的時期,楷、行、草均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后代直至今日崇尚的典范[2]。東晉早期的書法家風格大多承自鐘繇、衛瓘和索靖的書風,屬于古拙一派,后期書法風格逐漸多變。魏晉時期社會混亂,百姓困苦,卻又是以世家大族為主體的書法家、文人群體精神最自由、思想最解放,最有文人氣息的一個時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3]?!逗么笸醣返谋呐c漢代碑文差異甚大,是一種比較新奇的碑文,整體上以隸為體,但又具楷篆之氣,雅而不俗,在當時難得一見。此碑雖立于邊陲,但其似楷非楷、似篆非篆的特點,在當時的碑刻書法中極具特殊性。

(一)用筆方圓兼備,以圓轉為主

中國古代書法作品的重要特征,就是由線條所劃分的黑白空間不斷流動、擴張,全無阻滯,如同欣賞一場優美的表演。一幅劣質的書法作品,空間的流動性相對較差,觀之更像一部屢屢卡帶的劣質錄影[4]。因此在書法碑刻中,用筆是最重要的?!逗么笸醣分?,有些地方用筆線條看似簡潔、單一,但其在用筆法度下的整體效果是協調與統一的。

在《好大王碑》的碑文筆畫中,部分筆畫帶著一些篆意,也有些地方出現了楷書的筆意。如此碑的橫畫,部分筆畫傾斜入筆,有些則帶著撇畫的尖尾等。如“昔”字,每一根橫線條的用筆都不一樣,蒼茫遒勁,圓潤靈動;上部分的兩個橫畫起筆也不同,起筆中鋒,筆鋒往往轉換使用,第一根橫線條斜入圓收,第二根線條起筆則是方入斜收,充滿了古樸的韻味。

在此碑中,碑文線條起收變化豐富,遲送澀進,似蚯蚓行走,生動有趣。不同方式的用筆轉換,體現在一筆一畫之中,或于一字之內,或于點畫之間,需要慢慢地體會和感悟。在觀賞筆畫線條時,令人不禁遐想萬端,寄予情思。從碑中可一窺東晉文人的審美,領悟“形”與“神”的結合,探尋高句麗民族性靈的升華。如“祖”字的構成,起筆線條的粗細變化明顯,線條由細到粗,延展書寫,點畫圓潤生動,撇捺灑脫,看似隨意,卻一切合乎法度并具有新意。如“富”字中的橫畫,寶蓋頭是粗起筆的線條,下部分字內線條由粗到細,總的來說用筆線條是外粗內細。

通過研究《好大王碑》的用筆線條,筆者總結出該碑大部分的字則由長短不一的圓轉線條構成,用筆方法豐富多樣,其中以圓轉用筆為主,方起筆為輔。在對字形線條進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直觀地認識到了《好大王碑》書法用筆特點,每一個字看起來都靈動含韻。

(二)章法序列分明,字字獨立

該碑的章法與傳統碑刻章法一樣有行有列,每一個字都是相互獨立的,但其整體構成的章法有著比較明顯的、從隸書到楷書過渡的特征。出現這種原因是當時刻制的字形大小不一,比較雜亂,自然古拙,使它無法沿用北朝碑文的橫式章法,而其又力圖擺脫隸書“左挑右波”的束縛而力求創新,使得此碑無法像傳統的碑刻一樣安排字距章法,與漢代隸書章法相差較大。在此碑中,字與字之間的章法形式不一,有相互對齊的,有相互錯落的、緊湊的,也有疏散的。同一布局中,當遇到有筆畫較多的字時,旁邊的字則會相對刻??;反之,某一局部中,若字的筆畫都較為均勻,則必有一兩個字比較大,不按常見的章法排布,比較跳脫搶眼。這種安排看似無意,實則十分有趣,通過這樣巧妙的布局,使字與字之間的關系處理十分微妙,章法也顯得比較有韻味。

在此碑的行文與章法中,并沒有遵循漢代隸書作品的傳統準則,即端正對齊的章法風格。從碑文中就可以觀察得出,每一行碑文都呈現出跌宕起伏、筆走龍蛇之狀,字與字之間很少相互對齊,隔幾個字就有空間隔斷;而同時期的其他碑帖,行與行之間相互對齊,字與字之間能連成一條直線,此章法則顯得規整有序,但又不如《好大王碑》靈活生動。

通過對《好大王碑》的章法研究,筆者認為《好大王碑》在章法布局上,整塊碑以豎式章法為主,與楷書的章法相似,這在隸書中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章法看似雜亂不整,但在法度之中,以參差不齊的布局特點有效地處理了此碑的章法關系。字形的結體都以橫勢為主,個別則以縱勢為主,在整塊碑中并不突兀,起到對整體章法的調節作用。這種藝術風格在當時比較新奇,略帶“楷法”的章法布局在東北邊陲地區比較罕見。

(三)在結構上,結體方正,妙趣橫生

結構是指漢字的構造方式,即體現造字意義上的字形結構。漢字中線條構造的空間性,決定了書法藝術的空間性,鐘繇所謂“筆跡者,界也”,即是對空間構造的意識[5]?!逗么笸醣返慕Y體特征為整體方正,空間中大量運用起聚收合的手法,整塊碑的字形外輪廓以整齊而不放縱的特點自成風格。此碑的內部結構變化多端,內外結構之間對比強烈,反映了該碑作者的超前意識和豐富的想象力。

此碑中部分字的結構字形扁,呈小方塊形狀,作者似乎有意任其形扁,如“古”“而”“丙”等字(圖一),每一個字都是小長方塊的形狀,凸顯了該字的結構特點。再看“彌”“討”“龍”“戰”(圖二)等字的結體特點,字與字之間、結構與結構之間的對比被強化,反映了作者既大膽又夸張的創作思路。此碑字外結構的特點則是“左小右大”,左邊的部首往往比右邊的大,如“?!薄傍啞薄皺M”“領”等字;“上小下大”,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大的,如“貫”“資”“貢”等字。字內空間結體和大部分字形都是平均與不平均的關系,形狀不一,特點多變。觀察字中同向線之間的空間結體、同向線的疏密關系,還有框型的部分,可以看到所有的框型中不管整體字形是封閉的還是半封閉的,幾乎都是扁形。

通過對《好大王碑》的結體研究,該碑字的整體結體:上下結構都比較長的,則上下結構之間因其長而長,整體并不突兀;有些字形扁,則任其扁而扁;有些則方正中求變。該碑充滿了天真爛漫之感,并沒有受到當時漢地書法的影響,無疑使此碑更具獨特的研究價值。

三、《好大王碑》的價值

(一)史料價值

我國書法文化源遠流長,歷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財富,每一個時代的書風都代表一股書法思潮,引領著歷代書家不斷前進?!逗么笸醣肥悄壳艾F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史史料?!逗么笸醣返陌l現,確認了自中世紀以來為世人遺忘的高句麗文明及其中心之所在,在東北亞遺跡的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為文獻資料,《好大王碑》為研究高句麗歷史提供了一條捷徑和豐富的文字資料;另一方面,作為書法藝術,它必然成為高句麗文明的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藝術代表[6]。我國有很多書法愛好者對此碑進行考察研究,有歷史學者也通過對此碑的研究,分析出該碑的時代特點和朝代,包括歷史背景、人文狀況等,為后人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研究資料。

(二)書法價值

書法藝術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每一件書法作品都有獨特的價值?!逗么笸醣返慕Y體、用筆、章法等都會對后人的書法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其書風不似一般隸書刻求波磔,描頭畫角,而是自然天成、簡質樸實,極似孩童學字,雅拙可愛[7]。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方整純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之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對《好大王碑》的研究、認識、評析和鑒賞,能讓更多書法學習者對此碑的書法價值形成鮮明的認知。

(三)創作價值

《好大王碑》體現了古人的許多創作靈感,如作品中的筆法、章法的關系安排,空間意識等,這些都可以被后人所借鑒?!逗么笸醣凡粌H對學習者的創作意識形成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還能引導學習者準確定位書法形態,使作品更具深意和內涵。在當代書壇中,大量的書法愛好者通過對《好大王碑》的臨習和再創作,完成了創作理念的轉變。

四、結語

魏晉時期的書法輝煌于中國的書法歷史,《好大王碑》的出現無疑為這個時期更增添了一抹亮色?!逗么笸醣肪哂歇毺氐臅r代性和空間性,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藝術價值都是我國書法史上的寶貴財富。對此碑的研究,不僅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此碑的藝術特色,也為后世創作者對隸書的學習與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作者簡介

張述紹,1995年4月生,男,漢族,廣西欽州人,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2020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書法藝術創作與理論。

參考文獻

[1]郭曉菁.《爨寶子碑》與《好大王碑》比較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7.

[2]龍紅.中國書法藝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33.

[3]張繼濤.論旅游主體文化的成因[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450-452.

[4]吳慧平.書法的時間與空間分析—書法欣賞略談[J].美術學報,2006(4):11-16.

[5]陳振濂.書法美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25.

[6]高仰之.《好太王碑》書體歸屬略議[J].書畫世界,2020(12):70,72.

[7]晁岱衛.樸茂端方 寬博雄渾—《好大王碑》賞析[J].劇影月報,2004(4):80.

3092501908214

猜你喜歡
關鍵時期理論依據藝術特點
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田徑訓練的興趣
有效分析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于教學的影響之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階段的區域電力消費問題研究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隆回灘頭年畫”的特點研究
淺談《玫瑰三愿》的藝術特點和美學思想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課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受控主體合法預期保護的理論依據研究
文學作品與舞蹈的藝術融合
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