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傳承視角下幼兒園民俗特色園本課程的開發

2022-03-21 01:11吳歌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非遺傳承非遺

吳歌

摘要:把傳統舞蹈融入到當地幼兒園課程中,尊重提煉原生態藝術形態基礎上結合幼兒園教育實際,讓傳統文化融入到幼兒園五大領域活動并從教育輸出中得以顯現,讓幼兒從小浸潤本土家鄉文化,,促進非遺的傳承教育功能。

關鍵詞:非遺傳承;文獅舞;特色園本課程

前言:

周口傳統舞蹈種類豐富多彩,過年、節慶日遍布各城鎮鄉村,是周口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文獅舞藝術被列入多個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隨著非遺觀念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非遺藝術,帶入到幼兒園的課堂,讓幼兒了解親近,用課程化的手段融入到幼兒園的特色民俗園本課程形中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以“非遺”文獅舞為研究媒介,將文獅舞中特色的元素提煉分析,以音樂、歌舞、服飾道具、民間故事等元素作為生態教育的重要手段,把傳統舞蹈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兒園五大領域活動并從教育輸出中得以顯現,最終讓幼兒從小浸潤本土家鄉文化,品味家鄉文化韻味,潛移默化接受并熱愛周口文化。

1.概念界定與研究意義

1.1基本概念界定

學者們普遍認同非遺是先人們創造傳承至今仍具有豐富價值的文化事項,非遺的價值也決定了非遺可被利用和急需保護的特性。民間藝術作為一種“母語文化”,幼兒教育絕不能忽略了本土傳統文化的傳承。但是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幼兒園教師對本土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了解甚少,對本土民俗活動、民間故事和傳說很少聽說,對當地民間典型的文化符號、民俗儀式和舞蹈活動更是無從知曉,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彰顯空白,對本土民間優質藝術資源在幼兒階段的傳承的研究迫在眉睫,對本土民間優質藝術資源在幼兒階段的傳承任重道遠[1]。

2.研究意義

2.1響應當前非遺保護和傳承發展的精神

2017年1月中央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充分發揮各類學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承中的積極作用。文獅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在校園中傳播這些優秀的民間文化,讓更多學生了解、參與了解到優秀的非遺文化資源,讓學生更了解本土生長的文化,浸潤家鄉情懷;作為優質非遺藝術資源,也希望通過校園來傳播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促進非遺藝術代代的傳承發展和創新。

2.2開發文獅舞非遺資源,探索實施幼兒美育德育教育功能

以“非遺”文獅舞優秀資源文化融入在幼兒園課程中,滲透各活動之中,與常規教學相結合,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家鄉多彩文化,了解周口地區豐富多彩的藝術瑰寶,感受河南地方民俗的內涵,讓幼兒從小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和喜歡本地區的民俗文化,增強熱愛家鄉、熱愛家鄉人的美好情感[2]。

3.文獅舞文化在幼兒園特色民俗原本課程開發策略

3.1“請進來”和“走出去”,以人為本的課程建構

幼兒教師是課程設計的引領者,如何更好地把文獅舞藝術元素進行教學活動轉化,要對深入的理解和熟悉文獅舞內涵和外在形式。園內邀請通過組織調研,走訪民間老藝人,邀請文化館文化研究的專家和幼兒園課程研究方面的專家來交流,對其文獅舞特有的儀式活動、舞蹈形式、伴奏音樂進行深入了解,提煉出可用的信息和教學元素,以節慶文化和鄉土文化為基點,凝練愛我家鄉、幸福家園、祈福祝愿的精神內涵,構建園本特色的本土性民俗課程。

幼兒園在課程開發和活動設計中,抓住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積極向上的文化元素。在充分保持傳統民俗特征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和創造,以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對民俗文化特色課程的開發,不片面強調幼兒對機械性知識技能的學習,根據孩子的需要、興趣選擇教學內容,把目標、內容編織成主題網絡,再組織幼兒在厚實的民俗文化情境中去主動探索、積極求知、自主建構、自由創造。注重解放幼兒的手、腳、眼睛、鼻子、嘴巴、空間……讓幼兒接觸、感知、觀察,注重通過對周圍生活環境的認知,激發對民俗文化的興趣,做到幼兒發展的適宜性,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3.2以傳統節慶文化為基點,開發家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題活動

利用傳統佳節各種紀念日,把周口文獅舞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和幼兒主題領域活動教學中。教室充分體現本土文化特色,以河南本土地方民間素材的圖片、道具和各具特色的舞蹈元素進行裝扮,讓幼兒潛移默化的熏陶家鄉本土的藝術元素。從五大領域課程出發,設立主題如“家鄉美麗的傳說、神奇的家鄉舞蹈”等進行語言類、體能類、藝術類的課程設計。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了解本地區民間藝術元素,理解傳統藝術蘊含的祈福納祥,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激發幼兒藝術的感知里、審美力和創造力。

在藝術領域方面。結合民間傳統音樂改編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兒歌和童謠,讓幼兒感受民間音樂的感染力。文獅舞的表現形式、動作特點、典型元素、道具音樂等進行挖掘、整理、提煉和編創,探究本土特色幼兒園韻律活動。在美術手工類活動中,教幼兒進行各種彩繪畫粘貼等教學。在健康領域方面,園里可以與一些幼兒體育機構合作,老師結合自己所學,通過改編成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然后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相關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鍛煉幼兒的四肢協調能力。在社會領域方面,老師可以組織大班幼兒進行合作表演,因為文獅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幼兒可以在表演中培養團隊協作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

在語言領域方面。教師通過具有童趣的語言把文獅舞的傳說講述給幼兒,以文獅舞的歷史淵源以及神話傳說讓幼兒進行語言表演,用戲劇的手段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使幼兒了解文獅舞的由來,結合文獅舞的傳說讓幼兒理解所影射的人丁興旺、國泰民安的精神祈愿;同時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媒介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讓幼兒通過對于家鄉和祖國美好祝福,完成愛國愛鄉精神的教育的輻射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把傳統舞蹈融入到當地幼兒園特色園本課程中,從環境創設、融合性的主題活動、特色游戲等模塊進行實踐探索;構建幼兒園的特色園本化課程教學,不僅符合教育本土化的發展趨勢,也是地方學前教育發展的主體需求。繼承和發揚優秀本土民間藝術文化,呼吁家鄉人民對本土文化的保護傳承意識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陶智晴. 談如何傳承民俗文化、提升幼兒園傳統特色[J]. 才智,2019(35):200.

[2]湯奪先,王增武. 文化空間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困境論析——以當代桐城歌為例[J]. 文化遺產,2020(04):30-39.

猜你喜歡
非遺傳承非遺
淺談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傳承與創新
“三維協同”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
關于尕妹子回族剪紙生產性方式保護的具體實施與成果
基于非遺傳承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東竹琴在非遺傳承中的創新
非遺視角下探析豫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致力非遺保護,實現文化傳承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