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媒體環境下如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

2022-03-22 23:59劉楨珂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平臺化主流媒體互聯網思維

劉楨珂

摘? 要: 傳統的新聞媒體主要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平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傳統新聞媒體平臺帶來沖擊,現代化媒體平臺已經成 為新聞傳播的主要陣地。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更好地服務于這個偉大時代,就需要立足于現代化媒體平臺開展研究。

關鍵詞: 主流媒體;平臺化;媒體融合;互聯網思維

1 新媒體的傳播特點

一是傳播方式多元化。傳統媒體是單向供給接受的傳播形式,受眾不 能和媒體信息發布者互動。新媒體形式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 信息的生產者,如近幾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網絡短視頻、直播、抖音等, 已經成為受眾獲取信息資訊的主要方式。二是傳播內容豐富。內容是媒體 傳播的基礎,一些傳統媒體制作的內容離群眾的實際生活遠,說教多,官 話重,受眾對此興趣低。而新媒體的傳播內容更加豐富,與百姓的實際生 活密切相關,他們的衣食住行等都可以作為信息的來源基礎,很容易引起 受眾的情感共鳴[1]。三是傳播速度快。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需要經過復 雜的剪輯、制作等,播出后時效性降低。而新媒體使信息實時傳播,短視 頻、移動直播等可以讓信息即加工即傳播,受眾的轉發也實現了大范圍快 速的傳播。

2 新媒體時代媒體傳播平臺面臨的挑戰

2.1? 受眾群體發生變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基本涵蓋了年輕人和老年人兩 大主要群體。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很多年輕人迫切希望主動獲取信息,越 來越多的年輕人轉向于交流互動性更強的新媒體。傳播形式單一,不能滿 足年輕人對媒體信息的需求。年輕人不再像以前一樣準時地等待在電視機 前觀看節目,而是利用網絡隨時隨地觀看,這也致使大量年輕受眾群體流 失。因此,傳統媒體不僅要通過重構節目體系、創新節目形式來留住年輕 群體,還要從中老年人的需求出發,探索中老年喜聞樂見的內容,穩住并 擴大受眾群體[2]。

2.2? 信息技術的廣泛傳播促進了融媒體的發展

AI技術、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相應的衍生技術的蓬勃發展, 為融媒體自身的發展探究工作提供了相應的技術保障。中國最早進行5G技 術的商業應用,以及基礎設施的推廣和建設工作,以華為為代表的企業進 行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和推廣,為5G技術更廣泛的傳播以及融媒體的科學發 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廣播、電視、報紙,以及互聯網等多種媒體,在發 展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運用到了相關的技術手段,并且建立了新的信息 傳播和交流的平臺,并且通過平臺,新媒體和傳統的媒體進行了融合,使 得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進一步放大。大數據的成熟更為融媒體的差異化發 展、精準化演進提供了支撐。

2.3? 管理體制機制落后,運營模式單一

管理體制機制的落后制約了整個平臺產業生態的發展。主流媒體大 多數是在原有部門的基礎上開設一個新的業務部門來管理自有平臺,行政 管理和科層制度讓平臺上的業務依然局限在傳統媒體的常規范圍之內。目 前,大多數主流媒體的自有平臺仍然延續著傳統媒體的運營思路,在盈利 模式上較為單一,能真正實現盈利、占據主流市場的平臺少之又少。除此 之外,“移動優先”的策略依然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資金、技術、人才 并沒有向自有平臺傾斜,這就導致平臺上的內容和服務的質量參差不齊, 無法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3 融媒體技術媒體平臺化建設

3.1? 揮特色優勢,打造核心技術

互聯網平臺的類型和定位千差萬別,主流媒體自有平臺的建設也不 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從影響范圍和資源優勢來看,主流媒體的自有平臺可 以分為“全國性”的和“區域性”的。其中“全國性”的主要是中央一級 的主流媒體建設起來的平臺,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和新華社, 這些媒體的平臺可以輻射全國,在專業和權威上都有較高的影響力,也具 備雄厚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在核心技術上很容易實現獨立自主,例如, “央視頻”的5G+4K+AI技術,“人民號”的賬號成長體系以及新華社的數 據中臺等。全國性的主流媒體平臺主要集中于內容技術,覆蓋內容的生 產、發布等核心環節。區域性的主流媒體平臺雖然影響力和權威性不足,但是具備先天的地域優勢和政策優勢,在做好內容服務的同時,還可以結 合地方特色拓展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靶侣?政務+服務”已經成為區 域性主流媒體平臺普遍認可的業務模式[3]。

3.2? 媒體服務觀念轉型

新型媒體服務的落實,要以媒體服務觀念的轉型為基礎。包括內容創 作、技術開發、產品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要以服務觀念的轉型為核心, 轉變工作理念和方式,將打造基于自身明確定位和戰略方向的獨特媒體 服務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例如,現在部分自媒體視頻平臺上,出現了大 量沒有提前設計,也沒有特效制作的視頻內容,諸如一名普通的貨車司機 每天向人們發布自己一日三餐的基本狀態,卻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研究 機構通過調查發現,這類視頻能戰勝眾多有高超視頻制作技術的“高端視 頻”,正是因為相當一部分受眾已經對精美包裝以至于“面目全非”的媒 體內容失去了興趣,開始追求從基層自媒體人那里獲得最真實的觀感和體 驗。這類現象對于媒體服務觀念的轉型有很大的啟發,如果能夠充分利用 媒體屬性,廣泛連接社會資源,構建立體、綜合、開放、共享的現代化媒 體服務平臺,給更多有表達和接收真實信息的人群機會和舞臺,就可以有 效增添媒體服務中的項目。

3.3? 加大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融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得益于生產力的發展,得益于生產方式的演進。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推陳出新為融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支撐。 融媒體的探索者要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更加智能的方法向用戶呈現 出更多的信息, 將5G技術進行積極的應用。與此同時,移動運營商務在現 階段受到監管, 監管機構對于5G技術的發展進行了廣泛關注,促進良性競 爭,達到共享基礎設施的目的。新聞工作者們要關注5G技術的發展狀況, 緊跟國際前沿,進行更加深刻的技術推廣運用,從而為融媒體的發展提供 技術保障和支撐。因此,他們需要從更多的角度來探索現代信息技術,將 互聯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進行運用。這會進 一步降低信息獲取和信息運營的成本,為融媒體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保 障。廣播電視臺以及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應加強技術學習和儲備工作, 重點學習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掌握一定的編程知識,最大限度地進 行實踐運用才能適應融媒體發展的趨勢。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需要在5G 時代的背景下掌握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平臺操作和運用的方法,探索 其技術要領。從而對于本單位的融媒體建設工作以及媒體融合工作形成重 要的參考和借鑒,進而適應融媒體發展的趨勢。與此同時,在開展現代信 息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來選擇信息技術,不 能夠單純的貪多求快,而盲目上馬相應的建設項目,要注重本著實事求是 的原則,進行現代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工作,力爭做到不陵節而施[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百花齊放的媒體平臺需要及時找準自身定位,打造自己品 牌的核心競爭力,并積極參與新時代的媒體融合,握指成拳,聚合優勢, 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媒 體平臺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德貴. 電視媒介的跨區域、跨媒體經營分析[J]. 電視技術,2019,43 (Z2):12-13.

[2]王雪峰.微探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記者觀察, 2021(09):88-89.

[3]趙建東.基于混合云架構的廣播電臺融媒體技術探討[J].衛星電視與寬帶 多媒體,2020(13):17-18.

[4]楊志勝.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創新廣播新聞內容與形式[J].傳媒論壇,2021, 4(09):53-54.

2120500783280

猜你喜歡
平臺化主流媒體互聯網思維
我國商貿流通企業“平臺化”過程中的SWOT分析
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平臺化建設淺議
做好涉恐報道:媒體如何設置議程
主流媒體互聯網思維的現狀與實現路徑探討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論述互聯網思維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主流媒體如何在“反轉新聞”中當好定音鼓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廣告產業鏈角色重構與平臺化轉型
新常態下人才服務創新發展的路徑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