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北某退役鈾礦區輻射環境水平調查研究

2023-09-22 07:51鄭慶園
西部探礦工程 2023年9期
關鍵詞:坑口劑量率鈾礦

鄭慶園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核技術應用研究所,廣東廣州510800)

近幾十年來,核工業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并完成了大量的鈾礦探采工作,為我國國防建設和核電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鈾礦區步入退役階段。而環境影響評價是退役治理階段的重要環節,既是退役治理方案制定和施工設計的依據,又是環保監管部門審管的重要指標。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對輻射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鈾礦區退役工作也越來越重視,廣東省境內的許多鈾礦區已完成退役治理。這有效地減少了產鈾區的輻射環境問題,減輕了廣東省對鈾礦山輻射防護的經濟壓力,促進了鈾礦山的和諧發展[1]。

1 退役鈾礦區概況

本次調查的退役鈾礦區位于粵北低山丘陵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日光充足,雨量充沛。區內水系較發育,溪流眾多,離地表主干河流也較近。區內有六十多年的鈾礦探采歷史,但輻射環境調查和評價工作一直非常欠缺,且有眾多居民聚集區散落其中,因此,對退役鈾礦區進行輻射環境水平調查,提出合理的輻射防護建議十分必要。

2 調查內容與方法

2.1 調查內容

鈾礦退役治理主要采取清挖填埋、砌石封堵、修筑擋墻、覆土植被等手段。本次研究主要選取了退役鈾礦區中比較有代表性源項,包括6 個坑口(其中2 個坑道口有水流出,4 個坑道口有廢(礦)石堆放)和3 條渣堆上的道路上進行取樣調查。對鈾礦區退役治理前和治理后,在坑道口、廢(礦)石堆等處進行γ輻射劑量率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量,對坑口流出水中238U、226Ra濃度以及土壤樣品中的226Ra 含量等進行取樣分析,根據測量和分析結果進行鈾礦區退役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對比分析。

2.2 調查方法

2.2.1 γ輻射劑量率測量

采用的儀器為6150-AD型γ輻射劑量率儀,測量過程遵循《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GB/T4583-93)的要求。一律在白天測量,并不在雨天和雨后地面潮濕時測量;測量時探頭必須安放在儀器支架上;探頭水平線距離地面高度1m,測量人員遠離探頭1m以上;測量時間30s,以內置平均值計數功能讀數。

2.2.2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量

采用的儀器為Rad-7測氡儀,測量過程參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中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清掃采樣點面,去除腐殖質、雜草及石塊,將取樣器扣在平整后的地面上,并用泥土對取樣器周圍進行密封,避免罩內氡向外擴散,準備就緒后,開始測量并開始計時。設置在嗅探模式下,以10min一個周期,循環測量6個周期,因218Po的平衡時間約20min,所以取后4個周期的測量值。2.2.3 坑口流出水中238U、226Ra濃度分析采用的儀器為WGJ-Ⅲ型微量鈾分析儀和FD-125型氡釷分析儀,分析方法按照《水中微量鈾分析方法》(GB 6768-86)和《水中鐳-226 的分析測定》(GB/T 11214-89)的要求。具體野外取樣時,采樣前清洗采樣器2~3 次,裝滿后密封,做好記錄后帶回實驗室;室內測量時,保證測量場地的清潔干燥、無放射性污染、無輻射源、無電磁干擾和無大的機械振動。

2.2.4 土壤226Ra含量分析

采用的儀器為HPGe 低本底γ能譜儀,分析方法按照《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譜分析》(GB11743-89)的要求。土壤樣品采集時,鏟除表層的浮土,取代表土層的土壤,剔除草根、碎石等異物,經100℃烘干至恒重、壓碎過60目篩、稱重后裝入體積為200cm3的聚乙烯樣品盒中,再密封放置4周,以使鐳與氡及其短壽命子體達到長期放射性平衡[2]。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γ輻射劑量率測量

表1 列出了退役治理前后各源項監測點的γ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根據《鈾礦地質輻射環境影響評價要求》(EJ/T977-1995),退役治理后,有限制開放使用設施γ輻射劑量率在扣除本底后不超過174Gy/h,無限制開放使用設施周圍γ輻射劑量率應接近當地本底水平。當地環境本底值從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監測得到(195~212nGy/h)。

表1 各監測點γ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退役治理前各源項監測點的測值較高。經過退役治理后,不僅測值有了顯著降低,而且各監測點的γ輻射劑量率本都在限值內,說明退役治理起到了作用,但是2號坑口附近、旱地和山林的三處測點數值還是略有超標。結合當地情況分析,γ輻射的主要來源是探采中散落的廢(礦)石,在退役治理前,坑道口和廢(礦)石堆等周邊散落了大量的廢礦石,導致了γ輻射劑量率偏高。退役治理過程中對廢(礦)石等主要采取遷挖掩埋、覆土植被、護坡整理等手段來處理,處理了γ外照射的源頭,所以能起到治理效果。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有部分已治理的地區經過雨水沖刷后覆土變薄,對于γ輻射的屏蔽作用降低,就產生了部分測點數值偏高的問題。

此外,采用UNSCRAR 1982 年報告書介紹的模式能計算γ外照射所致年有效劑量:

式中:Hp(d)——γ外照射所致劑量,Sv;

0.7——有效劑量當量率與空氣吸收劑量率的比值,Sv/Gy;

R——γ輻射劑量率,Gy/h;

T——受照時間取一年小時數8760h;

q——室外居留因子,取0.2[3]。

我國對公眾推薦的年劑量限值為1mSv,由此可見,經過退役治理后,治理點由γ外照射致使的居民年有效劑量明顯降低。

3.2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量

根據《鈾礦地質設施退役環境安全規程》(EJ913-1994)和《鈾礦地質輻射環境影響評價要求》(EJ/T977-1995),廢石堆等經最終處置后,其表面222Rn 析出率不超過0.74Bq/(m2·s)。表2列出了監測點的氡及其子體濃度測量結果。從表2中可以看出,各源項監測點的氡析出率水平在退役治理后有了顯著降低,并處在管理限值內。

表2 各監測點氡及其子體濃度測量結果和年有效劑量率測量結果表

3.3 坑口流出水238U、226Ra濃度分析

按照《鈾礦冶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規定》(GB23727-2009)所推薦的參考限值,退役治理后坑(井)口等流出水進入環境時,在排放口下游最近取水區中,238U濃度的管理限值為50μg/L,226Ra濃度管理限值為1.1Bq/L。表3為1號和2號坑口流出水體放射性水平的分析結果。從表3中可見,各采樣點水中238U及226Ra的濃度在退役治理后有了顯著降低,并處于管理限值內。

表3 各監測點流出水體238U、226Ra分析結果表

3.4 土壤226Ra含量分析

根據《鈾礦冶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規定》(GB23727-2009),在任何平均100m2范圍內,土層中土壤226Ra的平均值不高于0.18Bq/g,對于移走尾礦后的土地,可按0.56Bq/g 控制。在2個坑口附近各取了5份土樣進行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 分析,土壤中226Ra 含量在退役治理后有了顯著降低(表4),并處于管理限值內。

表4 各監測點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含量表

4 結論與建議

(1)粵北某退役鈾礦區內的γ輻射劑量率、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坑口流出水中238U和226Ra濃度以及土壤中226Ra含量等調查結果基本都滿足管理限值要求。僅在測量γ輻射劑量率時,發現了三處數值偏高的測點。分析測點偏高的原因,是由于退役治理對廢渣堆等主要采取遷挖掩埋、覆土植被、護坡整理等手段,部分區域在經過長期雨水沖刷后覆土變薄,對于γ輻射的屏蔽作用降低。

(2)針對鈾礦區的退役治理工作,對于降低輻射環境影響確實有效,但是仍需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督、保護機制,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防止自然和人為因素的破壞。治理和維護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與安全,在實現目標的前提下,維護工作要針對不同的環境采取不同的要求。對于靠近水源地、村莊等敏感地區應該重點維護,應樹立醒目警示標牌;對當地居民宣傳治理和維護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居民在治理點進行土建工程,以減少對治理工程的破壞;保持監測人員定期對治理點的巡查工作。對于人員較少活動的地方,一定要樹立警示標牌,可以適當減少巡查的次數,避免人工的浪費。維護工作的可持續性是確保治理效果穩定和有效的重點,只有真正改善當地人居環境,保障公眾健康與安全,鈾礦區退役治理工作才是做到實處。

猜你喜歡
坑口劑量率鈾礦
CSAMT法在柴北緣砂巖型鈾礦勘查砂體探測中的應用
3月下旬內蒙古動力煤坑口價、電煤購進價均小幅下降
11月上旬內蒙古動力煤坑口價格略降
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術后首次131Ⅰ治療后輻射劑量率的影響因素及出院時間的探討
鈾礦地質勘探設施治理分析
8月下旬內蒙古動力煤價格略有下降
2020年12月中旬內蒙古動力煤坑口價格小幅上漲
關于鈾礦地質退役設施的長期監護
UExplore_SAR軟件在鈾礦地質勘查中的應用
X線照射劑量率對A549肺癌細胞周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