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

2022-03-22 19:18紀冬陽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3期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生命安全科學素養

紀冬陽

【摘要】化學實驗教學,既是傳授知識的平臺,又是德育的載體。教師只要善于捕捉時機,順勢引導,就能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科學素養教育,使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達到智育與德育雙贏的效果。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生命安全;科學素養

實驗教學,就是通過化學實驗研究物質之間變化的規律。這似乎與德育毫無關聯。其實,只要深入挖掘教材,尋找化學知識與德育的結合點,就能把實驗教學與德育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感也有相應的提高,達到智育與德育雙贏的效果。

一、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法認為物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又是不斷變化的?;瘜W知識中蘊藏著許多哲學道理,教師只要仔細鉆研教材,很多化學知識教學是可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通過事物多面性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訓練,讓學生辯證法看待事物的本性。如《氯氣》的教學中,演示氯氣讓小白鼠中毒的實驗,讓學生認識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氯氣既可以制成化學武器傷害敵人外,也可以服務人類,如,用于自來水的消毒,制備漂白粉,等等。這些內容都體現了事物的多面性和對立統一的關系。

世界萬物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機物中羥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團相互轉化。又如《醇與酚》的實驗教學中,乙醇和苯酚具有相同的官能團——羥基,但性質為什么不同呢?可以從分子結構分析,乙醇羥基連接乙基,苯酚羥基與苯環相連,不同基團之間會相互影響,造成性質不同。通過結構決定性質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表象與本質、通性與個性、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而實驗教學又與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實驗過程有一定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學生做實驗過程中,涉及的藥品大多易燃、易爆,如,濃硫酸有腐蝕性,白磷是易燃品,硝酸銨是易爆品,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具有毒性。實驗前,要讓學生學習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落實急救措施,做好預案,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

實驗教學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組織一些有關生命安全教育的課外活動。如,學習《燃燒與滅火》,設置問題:當高層樓的下層起火,火勢兇猛、濃煙滾滾,如何逃生?① 不能乘坐電梯,應走樓梯,躬身前行,尋找安全出口;②佩戴口罩或用濕布捂住鼻孔,防止吸入有毒氣體;③密封門窗,到廁所暫避;④不能跳樓,通過陽臺,用繩索溜下;⑤跑到天臺,等待消防員救助。通過討論,讓學生學會火中逃生的方法,學以致用,就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實際行動。

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科學素養教育

科學素養是應用科學知識,提出有價值探究問題,作出推論并進行驗證,對結果進行解釋的一種綜合素養??茖W素養是從小培養,潛移默化地進行的,也是一種良好思維習慣的形成過程,是科技創新的一種需要。

1.在化學實驗中滲透探究性教育

對課本上的實驗進行改變,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結合實驗層層設問,創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如,在《原電池》教學中,通過實驗→觀察現象→分析、推理→改進實驗→驗證實驗成果進行教學,教學過程如下:

探究實驗1:組裝單液Cu-Zn原電池,鋅片和銅片不直接接觸,用導線組成閉合回路,用電流傳感器監測電流。

現象:電流迅速衰減,放電時間短。

設問:電流為什么迅速衰減,如何改進

溯源:鋅與硫酸銅溶液直接接觸反應,改進方法將鋅與硫酸銅溶液分開,把單液原電池改成雙液原電池。

探究實驗2:組裝雙液Cu-Zn原電池,用鹽橋連接,用電流傳感器監測電流。

現象:能得到持續穩定的電流,但電流比較弱。

設問:電流為什么比較弱,如何改進?

溯源:鹽橋離子濃度低,運動空間狹小,電阻大。改進方法是把鹽橋變成離子交換膜。

探究實驗3:組裝隔膜原電池,用電流傳感器監測電流

現象:能得到持續穩定的電流,但電流強度大。

從單液原電池→雙液原電池→隔膜原電池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對實驗提供的感性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敢想、善思、勇于創新。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在創新中不斷地發展和進步。

2.在化學實驗中滲透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時,敢于承受,毫不退縮,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教育過程。經過磨礪獲得成功,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能增強自信,為永攀科學高峰打好心理基礎、意志品質。

學生在探究實驗的設計、驗證過程中難免因為考慮不周,造成實驗失敗或者結果異常。而這時就是進行挫折教育的好時機。教師應抓住實驗的失誤,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遇挫折善思考,勇于挑戰,尋找解決辦法。如,學生在制備Fe(OH)2的實驗,學生制得 Fe(OH)2不是白色的,而是灰綠色,甚至出現部分紅褐色。通過討論分析,失敗的原因是Fe(OH)2部分被氧氣氧化為Fe(OH)3,反思實驗各個環節,學生提出以下改進方案:配制FeCl2溶液的必須用煮沸過的水,驅趕溶解在水中的氧氣,滴加NaOH 溶液時,膠頭滴管必須伸入FeCl2溶液中,再擠出NaOH 溶液時,避免與空氣接觸。還可以在FeCl2溶液中加一層苯,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這樣制備出來Fe(OH)2就能看到白色沉淀。通過對實驗的分析、改進,既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又培養學生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品質和追求真理科學態度。

3.在化學實驗中滲透團隊意識教育

不管奮斗的目標是什么,不管干什么事,單槍匹馬總是很難成功。團隊合作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關鍵。課外興趣實驗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重要平臺,如,在“調查汕頭新津河水質情況,污染物主要是什么,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課外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用互聯網、圖書館查閱資料,沿途調查河邊各工廠污水的排放情況。走訪水質監測部門,對水質取樣,測定數據。還有汕頭政府對河流保護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學生個體是很難獨立完成的, 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組成合作團隊,指導學生分工協作,讓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去調查、訪問各個工廠,水質檢測部門。讓思維嚴謹、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去取樣測定數據。每位學生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共享、交流、討論分析,共同探究得出結論。最后由文筆好的學生整理成調查報告。這樣合作學習,既是科學研究的實踐過程,又是學生之間情感交流、能力互補、優勢整合的過程。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一定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即與化學知識水乳交融,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只要教師用心研究,選擇化學知識與德育因素的最佳切入點,一定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藝雙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文鴿.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9).

[2]易四平.淺談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 2013(41).

責任編輯? 羅燕燕

猜你喜歡
辯證唯物主義生命安全科學素養
讓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學科的交叉滲透教學中得到提高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學體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現狀與解決策略
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體育教育融合探究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關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馬克思“世界觀”的新突破
例談數學教學中辯證唯物主義的滲透
高等數學教書育人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