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

2022-03-22 22:27謝曉雅
健康護理 2022年1期
關鍵詞:ICU患者干預效果對比

謝曉雅

摘要:目的 對ICU所收治的患者開展重癥護理時,加強心理護理之后能否取得更滿意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評價最終重癥護理的質量情況。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接受重癥護理的患者群體中,抽取60例開展研究,使用一比一比例隨機法分為觀察、對照兩組。人數一樣的情況下,對照組常規開展重癥護理,觀察組則在重癥護理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著重觀察干預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評價臨床護理應用之后能否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結果 干預后可見,觀察組SAS、SDS為主的心理方面指標明顯降低(P<0.05),而相比之下,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影響相對更好一些。結論臨床ICU患者進行重癥護理的過程中,加強心理護理之后,總體的護理干預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最終重癥護理取得的干預質量更加滿意,而且也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等方面情況,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ICU患者;重癥護理;干預效果;對比;評價;分析;

引言:

ICU患者往往疾病相對較為兇險,開展疾病干預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因此還需要積極采取適宜性的方法和措施,針對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采取適宜性的方法,提升總體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開展干預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加強心理護理,減少患者心理負擔,促使患者生理健康恢復的同時,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1]。心理護理的具體應用可以取得更加滿意的護理效果,對患者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改善影響更加積極,消除對環境陌生感、對疾病恐懼感,從而減輕各種負性情緒對于患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讓護理的人文性得到提高。通過心理護理的加強,可以更好的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恢復,尤其是對于ICU患者來說,長時間處于陌生環境,無家屬陪護,疾病較為兇險,周圍患者也大多數都是危重患者,因此焦慮抑郁問題更加容易出現,積極開展心理護理尤為重要[2]?;诖?,本次研究對相關干預應用之后的效果情況進行收集對比,評價有無干預成效的差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患者都是本院ICU所收治相關群體中選取,隨機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颊?1-76歲,平均(54.3±5.7)歲,疾病包括了冠心病、高血壓、肺炎鏈球菌肺炎、腦梗等為主的急重癥疾病,現階段生命體征平穩,沒有需要搶救的情況,均處于恢復期。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患者彼此高度接近(P>0.05),滿足了對照試驗的標準要求。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開展臨床重癥護理,根據患者疾病情況制定護理方案,針對性的加以實施,并結合醫囑合理用藥,觀察生命體征及有無并發癥、藥物不良反應,預防壓瘡為主的一系列臥床患者各類疾病風險。觀察組同時加強心理護理,首先加強日常的環境護理,保持環境安靜整潔,夜間為患者遮擋住燈光,注意隱私保護,如果周圍患者需要進行搶救等治療,還需要注意對其他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注意遮光、遮擋,降低噪音與其他聲音的影響[3]。其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對于昏迷的患者可以播放輕音樂,并多與患者講話,刺激聽覺神經,促進患者蘇醒。其次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著重加強健康宣教,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患者蘇醒之后判斷患者神志狀態、精神狀態等方面情況,在狀態正常的情況下加強溝通交流,簡單對患者進行安慰,講解疾病治療等方面情況,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盡可能多了解患者,滿足患者在舒適度等方面需求,解答患者疑問。最后詳細進行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疾病情況進一步進行后續治療,加強在交流溝通之中的肢體語言,增多鼓勵性用語。最后對患者加強社會支持,在開展干預的過程中,與患者家屬進行簡單溝通,在家屬探視的時候著重加強家屬對于患者的鼓勵,增加二者溝通,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進行對比。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之后可以發現一個明顯差異現象,即觀察組SAS、SDS評分要更低一些(P<0.05),而護理滿意度評分則明顯升高(P<0.05),取得了更加滿意的干預效果。兩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的焦慮、抑郁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進行的過程中,其自身具備較為明確的價值和意義,臨床應用優勢較為明前,是開展人文性護理的基礎,也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恢復的關鍵[4]。尤其是對于ICU患者來說,患者由于疾病和治療方法的原因,在交流溝通方面相對較為有限,但是患者對于溝通存在著自身需求。心理護理立足于這一力度,為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提供支持,然后加強交流溝通,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情況方面的改善,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

如上所述,臨床開展ICU重癥護理的過程中,通過加強ICU患者重癥護理過程中的心理護理之后,患者的負性情緒問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有助于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恢復,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戚飛玲.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21(12):196-196.

[2] 葛群, 李俊花, 馬登越.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20, v.35;No.220(02):188-189.

[3] 張莉莉.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提高ICU護士心理狀態和護理質量的影響評價[J]. 吉林醫學, 2020, v.41(03):243-244.

[4] 邢召舉, 王利利.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005(005):P.171-171,181.

猜你喜歡
ICU患者干預效果對比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ICU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