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按摩護理在老年便秘中的應用

2022-03-23 19:57陳麗甘紅梅劉芷余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期
關鍵詞:穴位按摩便秘護理

陳麗 甘紅梅 劉芷余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老年便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下實施穴位按摩,并對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首次排便時間、排便間隔時間以及每次排便時間予以比較分析。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78%(56/72),研究組為97.22%(70/72),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首次排便、排便間隔與每次排便的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應用穴位按摩的效果確切,可使患者的排便時間明顯縮短,促使治療效果顯著提升。

關鍵詞:便秘;老年科;穴位按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1

老年人大部分牙齒不健全,多吃精細且低纖維素的食物,對腸壁刺激性明顯減弱,糞便于腸道內運轉時間增加;再加上老年人較少活動,一些老人由于基礎疾病的影響長期臥床,對腸蠕動刺激減弱,不能促動糞便運動,使食物在腸道內長時間停留,水分過分吸收,出現便秘。便秘的發病率會伴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有報道顯示,老年人群便秘發病率達到50%~70%[1]?,F對老年便秘患者行穴位按摩的護理效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老年便秘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72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63~77歲,平均年齡(70.43±7.56)歲;。研究組72例患者中,有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齡64~78歲,平均年齡(71.54±7.68)歲。2組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干預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下給予穴位按摩,按照辨證分型高頻穴位表,選取歸來穴、支溝穴以及天樞穴,對于熱秘者,可添加合谷穴與內庭穴;針對冷秘者,可添加神闕穴與關元穴;對于虛秘者,可添加氣海穴與足三里穴;針對氣秘者,可添加太沖穴與中脘穴。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仰臥位,兩腿呈半屈曲狀,放松腹部,護理人員用一手或者兩手手指按壓穴位;同時用食指或拇指內旋、外旋按摩穴位,用手掌面或者指腹與作用部位接觸,借助圓形摩動手法在經絡作用部位按摩,每個穴位按摩3~5min,每次按摩時間20~25min,每日2次,為每日晨起空腹和晚餐后2h進行。按摩過程需準確選擇穴位,按摩時手指輕微震動,從輕至重進行按摩,使患者感到按摩的穴位有酸麻與沉脹感為宜。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記錄2組首次排便時間、排便間隔時間與每次排便的時間。顯效:干預后1~2d內產生排便癥狀,排便次數在1~2次,排便順暢且潤滑;有效:干預后3~4d內產生排便癥狀,但排便時一般順暢潤滑;無效:超過4d依然沒有排便癥狀,腹部存在不適感,食欲顯著下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3.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х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首次排便、排便間隔與每次排便的時間

研究組首次排便、排便間隔與每次排便的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便秘在老年人群的發病率較高,便秘雖不會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便秘引發的并發癥與基礎疾病的惡化,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臨床通常借助口服藥物的方式治療便秘,長時間藥物治療會使患者出現一定的依賴性,使腸道對糞便的順應性明顯下降,致使腸道喪失原有壓力,甚至會導致自主排便反射功能喪失。常規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不理想,于常規護理下加用穴位按摩,可具有保健效果,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首次排便、排便間隔與每次排便的時間比對照組少。原因在于在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運用中醫穴位按摩可加快胃腸道血液循環,刺激結腸慢波,對平滑肌動作電位有良好影響,借助神經與經絡傳導的反射效果,使胃腸蠕動與消化液分泌明顯增加,實現治療便秘的效果。中醫通過刺激體表穴位可治療臟腑病證,其中支溝穴具有清利三焦,降逆通便的作用;歸來穴以及天樞穴有活血通絡、調理脾胃與清利濕熱的作用;氣海穴為先天元氣匯聚之處,具有溫補脾腎、利水通淋的作用;足三里穴為胃經氣血形成之地,具有健脾和胃、益氣養血與滋陰溫陽的作用;合谷穴與內庭穴可達到通經活經,清熱解表與清泄腸胃濕熱的效果;太沖穴與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順氣導滯和降逆利水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借助專業的按摩手法按摩這些穴位可通調腑氣,對腸道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可興奮胃腸道平滑肌,提高胃腸蠕動性,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促使胃腸道內的糞便有效排出。

總而言之,在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行中醫穴位按摩,可縮短患者的排便時間,改善其治療效果,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宋竹萍,李珍.穴位按摩護理對產后泌乳及乳房脹痛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17):153-155.

[2]黃玲,陳青,張曉燕.中醫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1):1356-1357.

[3]張麗. 中醫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大學,2016.

猜你喜歡
穴位按摩便秘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羅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緩解頭痛86例療效觀察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生大黃臍療對COPD穩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療效觀察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中藥封包聯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產術后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