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患者中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的應用價值分析

2022-03-23 01:31李蓮艷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期
關鍵詞:健康宣教負性情緒艾滋病

李蓮艷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縣2020年4月-2021年4月120例艾滋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n=60)與觀察組(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n=60),對比兩組負性情緒、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預防疾病傳播、機會性感染知識以及營養與飲食掌握患者均多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可顯著緩解艾滋病患者負性情緒,了解疾病相關知識,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艾滋病;心理護理;健康宣教;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1

艾滋病主要是因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極易破壞T淋巴細胞,同時使多種免疫細胞受損,增加機會性感染風險,嚴重者可導致惡性腫瘤疾病[1]。目前,該疾病無法治愈,臨床無特效治療藥物,且因該疾病病程長,需采取長期治療方案,導致多數患者心理壓力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研究發現[2],對艾滋病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可有助于患者負性情緒的緩解。本文深入分析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縣2020年4月-2021年4月120例艾滋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30-59歲,平均(44.15±5.21)歲;病程1-15年,平均(8.21±1.32)年。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0-60歲,平均(45.20±5.13)歲;病程1-15年,平均(8.01±2.01)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艾滋病診療指南》[3]中相關診斷指標;②患者思維正常;③病歷資料均完善;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并發癥患者;②理解能力出現問題患者;③護理時間退出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含用藥指導、飲食護理以及隨訪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多數患者對該疾病缺乏認知,且怕被別人歧視,易出現悲觀情緒,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現過度抑郁產生自殺傾向。為此,醫護人員在護理期間,應采用“情感療法”讓患者感受到關懷、真誠,在與患者交流時應有足夠的耐心,鼓勵患者表達內容,以此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向患者宣傳政府的“四免一關懷”政策,使患者感受到社會的支持,可顯著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因該疾病具有特殊性,醫護人員需遵守護理道德理念在相應護理環節為患者保密,彼此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可顯著緩解患者悲觀情緒。在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時,主要采用認知療法、支持療法、行為療法,鼓勵患者傾訴內心,勇于表達困難與憂慮,并對此采取計劃性的心理疏導,以此協助患者排除內心疑慮。同時,幫助患者多與家屬、朋友有效溝通,在此期間醫護人員還應叮囑家屬對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在護理期間,應及時向患者反饋疾病治療情況,并與患者共同探究護理需求及方法。出院前,根據患者疾病情況規劃護理方案,包括生活方式、飲食方案以及護理流程等,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護理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對患者干預時間為8周,在前3周對患者進行強化護理干預,隔日與患者接觸了解護理情況,并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同時解決患者護理中存在的問題;3周后使用固定間隔護理方案,每3 d與患者接觸1次,對患者3 d的疾病恢復情況與護理執行情況全面了解,同時給予有效建議與干預方案;最后2周采用變化比例強化安排,滿足患者在此階段護理中的各項需求,以此達到預期護理效果。②健康教育:采用有效的交互方法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如醫護人員可設計看圖對話交互式教育工具,包含疾病治療、疾病發病機制、抗病毒治療機制、抗病毒治療預期效果以及護理內容等,其中,護理內容包括安全性行為、健康生活方式與習慣、心理調節以及藥物不良反應預防等。醫護人員需每周組織健康教育3次,1~2 h /次,患者出院后,通過微信群進行線上健康教育,提前2 d預約,2~3次/周,1~2 h/次。由看圖教育工具內容對患者實施分次健康教育,每次由醫護人員根據看圖對話工具圖像講解,再引導患者對教育圖像深入探究,使患者之間進行交互式學習,以此達到疾病知識學習的目的;探討后患者之間分享探討結果,確保知識水平的全面提升。

1.3觀察指標

①采用焦慮自測量表(SAS)、抑郁自測量表(SDS)評估,分值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②對比兩組預防疾病傳播、機會性感染知識、抗病毒藥依從性、營養與飲食知識掌握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計算,負性情緒以()表示,疾病知識掌握情況以(%、n)表示,若P<0.05,則兩組數據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負性情緒

干預前,兩組負性情緒對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疾病知識掌握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預防疾病傳播、機會性感染知識以及營養與飲食知識掌握患者均多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臨床研究發現,多數患者主要通過性傳播患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對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4]。因患者對該疾病缺乏認知,多數患者院外治療很難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致使機體抵抗力持續降低,增加機會性感染風險。此病治療關鍵在于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但實際臨床中多數患者因多種原因心理壓力較大,如歧視、傳染性以及缺乏認知等,因此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本文深入探究了兩種護理模式的護理療效。

心理護理可從社會、醫護人員以及家庭角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度更高,本研究健康教育側重于知識理解與運用,同時伴有互助式教育理念,借助圖文對話交互式對患者進行引導式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學習主動性[5]。國務院作出重要批示:堅持預防為主、醫防協同,結合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完善防治體系,建強防治隊伍,以此發揮社會力量。同時還指出對患者治療、困難救助和人文關懷,以此提升艾滋病防治能力與水平[6]。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預防疾病傳播、機會性感染知識以及營養與飲食掌握患者均多于對照組,表明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顯著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負性刺激回避:負面事情均會影響患者心理狀態,極易降低患者信念,所以在進行病房管理期間,需將疾病程度不同的患者分開,以此避免負性消息影響情緒。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顯著減輕患者不良情緒,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譚利華,曹歡,萬榮珍,等.艾滋病患者生存質量心理護理研究進展[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20,47(1):69-72.

[2]金小雅,康永,王莉,等.同理心護理對艾滋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2):2830-2833.

[3]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0):629-640.

[4]張敏,張艷,郭會軍,等.HIV/AIDS病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與思考[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0,26(11):1262-1264,1271.

[5]張北雁,劉莊,吳振,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識、態度、技能調查及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1):62-65.

[6]吳夢瑤,張韜.我國大學生艾滋病知信行和健康教育的研究現狀綜述[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12):1341-1346,1353.

猜你喜歡
健康宣教負性情緒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群發性產品傷害危機中未曝光企業應對策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動態機制研究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規范化術前訪視對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對護生關鍵能力的影響研究
加強宣教對提高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關于艾滋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