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鄉村家庭教育指導,社會力量在行動

2022-03-24 16:44周麗
教育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親子上學兒童

周麗

在鄉村振興、“家事”上升為“國事”、未成年人保護加強等多重背景下,鄉村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的構建成為各方探討的議題。不少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其中,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家庭教育指導,回應國家戰略和鄉村家長需求。

“上學路上”之“家長課堂”

重建打工父母與留守孩子親情紐帶

中國留守兒童數以百萬計,從童年開始的長期留守生活,使得他們因缺少父母陪伴而心理問題高發?;诖吮尘俺闪⒌谋本┥蠈W路上公益促進中心(以下簡稱“上學路上”),將“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幫助鄉村留守兒童走出心靈困境,擁有溫暖的童年”作為機構的服務宗旨。

自2013年成立以來,“上學路上”依據心理學中的故事療法、家庭治療和敘事療法等理論,開發了“故事盒子”“小雨點廣播”“作文敘事”等公益項目。在經過多年對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后,“上學路上”進一步發現,幫助改善留守兒童因父母陪伴和愛缺失所導致的心理問題,不僅需要對這些兒童進行關注和幫扶,還需要針對留守兒童的父母群體進行合理引導和專業指導,重新建立打工父母與留守孩子之間的親情紐帶。

從2016年開始,“上學路上”不斷嘗試對農村外出務工父母群體進行親子教育指導。為改善外出務工父母與孩子電話溝通障礙及溝通質量低下情況,“上學路上”在兒童心理專家、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開發了親子溝通課程和親子溝通手冊。同時積極聯合政府、企業、公益組織等開展相關活動,例如:舉辦“電話守護為愛相隨”公益活動,并通過民政系統將 1.2萬冊《如何給遠方的孩子打電話》手冊下發至各省級民政廳;發起“候鳥歸來·有愛好好說”公益行動;編寫《有愛好好說:2018“小候鳥”親子溝通指南》,策劃并邀請專家講授線下“親子溝通學堂”互動課程;舉辦“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并為此次系列活動編寫了兩本親子溝通手冊,通過生動案例和專家評析,幫助家長了解日常溝通技巧,同時開展“外出務工的父母如何履行監護職責”“怎樣教孩子預防性侵”“怎樣與被留守的孩子親情溝通”等專題宣講。

2021年,“上學路上”對親子教育項目進行了優化迭代,結合以往項目經驗中對留守家庭的了解,征詢鄉村學校在家校教育配合中的難點、痛點,并選擇部分地區走村入戶進行走訪和問卷調研,梳理出務工家庭比較集中的親子溝通難題,再分別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和專家建議,將問題、解決方案、專家意見整理為《務工家庭親子溝通手冊》,然后以手冊為基本教材,由學校協助組織,帶領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專家走進校園開設“家長課堂”,與家長面對面,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真實訴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親子教育指導。

去年年底,“上學路上”走進甘肅平涼、安徽六安、河南洛陽三地,為11所學校、累計1200多位學生家長組織了“家長課堂”。

“家長課堂”每節課主要由兩部分組成:40分鐘專家講授+30分鐘家長提問。指導主題包括情緒管理、讀懂孩子、家校關系及如何做好家長等。指導專家通過分享一個個實例、一個個生動的育兒趣事、一個個難解的育兒問題引起家長的共鳴,并使用游戲的方式與家長們互動。課程結束后,“上學路上”還會對學校校長、班主任等進行后續跟蹤,了解家長們的反饋與學習效果,為學校和有需要的家長提供進一步的幫助支持。

“上學路上”秘書長郭熠表示,“家長課堂”即將陸續在全國各地展開?!拔覀兤谕凇p減’政策和家校共育的形勢下,課堂里的內容能夠為學校和家庭教育助力?!?/p>

“K·A·G·E愛伴成長”線上親職教育

“云”助力鄉村家長成為“和善而堅定的父母”

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之一。在信息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數字時代,地理與福利獲得之間具有了被重塑的空間。相較于傳統線下服務的局限性,“互聯網+”為實現更精準的鄉村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了替代性方案和有益補充。

基于這一認識,在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社會治理跨學科交叉平臺的資助下,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兒童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祝玉紅發起了“互聯網+社會工作”賦能鄉村兒童保護實踐項目——“K·A·G·E愛伴成長” 線上親職教育,以家庭系統理論、認知行為理論、小組動力學理論為基礎,從知識教育(Knowledge)、親職意識(Awareness)、家長的自我成長(Growth)、成為有效能的家長(Effectiveness)四個維度,幫助農村家長成為“和善而堅定的父母”,引導他們培育“親密而獨立的孩子”。

項目開始前,志愿服務團隊通過與學校合作,招募合適的服務對象,并結合前期對服務對象相關資料的收集和評估,了解家長的養育困惑和需求,并將之作為服務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吸納進初步設計的服務方案中。

參與線上親職小組的家長不僅是被服務的對象,同時也是重要的建構者。項目活動開展過程中,志愿服務團隊重點關注小組動力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包括組員參與和溝通的方式、小組規則、小組的氣氛和凝聚力、問題解決過程等。鼓勵不同家庭之間充分交流,回顧反思,從不同視角重新理解兒童問題與親子互動,為家庭改變注入新的經驗和動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小組動力,單次小組活動結束之后,志愿服務團隊會對家長就本次活動進行意見收集、再評估,依據家長的需求及活動觀察記錄隨時調整下一次的活動內容。

活動開展過程中,志愿服務團隊盡可能為家長提供充分參與、表達的機會,并通過積分制方式鼓勵、強化家長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和分享,激發家長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動力,營造濃郁的互助氛圍。

2021年5月至11月,祝玉紅團隊和湖北省黃岡市乘馬崗鎮院子中心小學合作,開展2期線上親職教育,累計服務30個家庭、208人次,輻射易家畈村、院子村、楓樹崗村等6個村。

以第一期為例。當期共開展8次活動,單次活動時長100分鐘,時間為每周日晚上?;顒又黝}包括“小組初印象”“親職之道”“情緒管理”“親子溝通”“非暴力溝通”“培養‘獨立又親密’的寶貝”等,幫助家長熟悉正面管教理念,認識兒童的成長特點、需求和權利,營造良好家庭氛圍,解決親子關系緊張和溝通不暢等問題。

活動由2名服務團隊成員擔任帶領者,2名擔任觀察者。帶領組成員負責設計活動、提供服務,觀察組負責記錄反饋、優化服務效果?;顒舆^后,觀察組與帶領組進行交流,每周定期接受同輩督導和專業督導。整個項目結束后,服務團隊還會跟進參與服務的農村家庭,鞏固家長改變。

祝玉紅表示,干預組和對照組前后測結果比較顯示,干預組在正面管教和兒童保護知識水平、親子關系、親職意識、親職效能、家長個人成長等關鍵指標上都有了顯著改變。該項目被評為2021年國家鄉村振興志愿者幫扶優秀案例。

猜你喜歡
親子上學兒童
上學啦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六·一”——我們過年啦!
親子臉
親子臉
親子臉
親子臉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