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融通·融智:校企協同育人的改革實踐

2022-03-24 19:26朱葛群
教育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學期校企崗位

朱葛群

作為浙江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近年來,蘭溪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在企業冠名班聯合培養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并在“浙江省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立新珠寶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了產學研一體的企業教學點,構建了融合·融通·融智的“企業學?!蹦J?,著力培養黃金首飾設計與制造的應用型人才。立新教學點獲得了多彩課堂省賽二等獎、省科技創新大賽創新成果一等獎等諸多獎項,學生設計的首飾作品在各類比賽、展覽中斬獲佳績,蘭溪本土首飾設計與制造的藝術工匠逐漸成長,有效推動了校企協同育人的改革與創新。

“企業學?!蹦J街饕龇?/p>

融合教學和生產場域,夯實課程學習

轉變專職專崗育人觀念,以工促學。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要求教師擁有師傅的意識和視角、思維和能力,多使用和企業相關的工具設備模型、圖片、視頻等進行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進行實踐或理論的講解。同時,理論聯系實際,及時帶學生到車間再學習、再實踐,從而讓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首飾設計與加工的技術要領。

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以崗導學。高一高二四個學期理論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比例為4:6,即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企業師傅根據學生學習的專業內容安排企業觀摩和實踐,第三個學期實行每周一天與企業緊密結合的企業課堂,占學期課時的20%,第四個學期實行的定崗實踐課程占學期課時的25%。教師根據企業機器設備類型和規格自制創新教具,并將之運用到教學中,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完成織鏈機模型的裝配。

項目課程輪崗輪訓,以趣激學。每兩周一個崗位設定模塊,第三個學期對學生的專業發展進行梯度分離,實現各崗位階段性輪訓,并以成效檢驗技能掌握程度。結合機械加工專業人才三個梯級分類,學生通過輪訓獲得專項崗位的實踐技能和認可度。在第三學期結束時,學生按照自身意愿和專業可塑性進行細分崗位的選定,參與專項崗位選拔。第四個學期,雙師協同指導學生完成專項崗位課程的學習。

融通課堂和車間崗位,革新理實一體

“工學結合”轉換學習場域?!捌髽I學?!蹦J饺诤象w包括政府、學校、行業與企業,有明確的責任與權利分配,以人才培養與技術、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核心線索,覆蓋管理機制、平臺搭建、課程改革及企業的用人機制等各方面。立新教學點的學生在企業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進行實踐操作和技能培訓,首飾設計與制造學習使用的是目前最前沿的設備和技術,技能培訓在很大程度上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來進行,學生明確“為了未來工作而學習”的目的,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雙師雙崗”互聘共用師資?!捌髽I學?!蹦J降慕虒W任務由學校優秀教師和企業優秀帶教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制。立新教學點設立了理論教師和兼職實訓指導教師崗位,教學任務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給學生以靈活學習和實訓的空間。加大學校與企業之間人員互聘共用、橫向聯合課程改革和專業建設的力度,共同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車間課堂”適配工作崗位。學生在“企業學?!敝锌梢愿鶕陨項l件、能力情況自主選擇專業實踐課任務由師傅帶入生產車間進行實踐,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根據崗位的適配性進行調整。珠寶設計、珠寶生產制造、自動控制化設備操作、珠寶鑒定、數控機床、電子電工、珠寶營銷、精密瑞士進口電火花機操作、外貿英語等專業技術能力通過“傳幫帶”的方式,適應當下工作場所的需求,勝任崗位。

融智學生和學徒身份,實現崗位對接

真實的崗位任務,強化技能學習?!捌髽I學?!钡膶W生在中職段前一年半的時間里以興趣小組為學習共同體,每周3個半天,在師傅帶領指導下參與企業課堂,即實崗實戰。根據學生和家長的要求,在學生自愿、企業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企業在暑期安排學生勤工儉學,強化學生技能的習得。

對口的專業課程,夯實理論基礎。在企業的教學班級中,學校依托企業的環境與資源,將工業自動化、機械設計、機械加工、模具制造、珠寶設計與營銷等專業課程建立在模塊化的結構上,重新定義課程材料,以此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同時為企業技術工人需求助力,從而達到學校、企業、學生、教師四方共贏。

企業化的生活管理,提升職業素養?!捌髽I學?!蹦J降臉嫿ㄟ^程中,學校深度融入企業的生活化管理元素。在遵循學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向企業化管理模式改進。引導學生在就餐、內務整理、語言溝通、行為習慣等方面體現企業的文化。

協同保障共同體穩健運行

厚植企業教育責任。立新科技在前期斥資500余萬元用于建設教學場所,3年來,立新教學點招收機械制造和黃金設計共7個班,近300名學生,有效破解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進一步提升中職供給質量。其中,校企協同育人項目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有機銜接。

推動學校和企業形成育人共同體。校企合作單位與行業協會建立起政府、企業、行業、學校共同參與,“學校+產業園區”“專業+企業”“實訓基地+企業車間”“課程+工作崗位”四維多邊的產教融合模式,形成了政府搭橋、校企共建、協同發展的聯動機制;深度參與“引企入教”改革,推動學生企業學習和實習的規范化、制度化。

多元評價“蘭藝匠人”。校企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將學徒崗位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范圍,過程進行考核、結果進行評價。積極加入第三方評價主體,如家長、學校、師傅、企業進行技能達標考核。同時,師生、師徒間互評工作同步開展,全面建構人才質量評價體系,使得校企合作培育的人才真正做到對口就業、為企所用、支撐地方產業、服務地方經濟。

“企業學?!蹦J礁母锍尚?/p>

初步形成“企業學?!碧m溪模式。德技并修的雙元學習場所,將理論教學與企業生產相關聯,在對學生進行職業培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企業人才需求標準改革模式,聯動課堂和車間崗位,融通學生和學徒身份,產學研一體化提質培優。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學習知識、應用知識、探究實踐、解決問題,更加貼近企業生產實際,學生學了即能用。教學融入真實體驗,讓理論課不再枯燥,學生畢業就能上崗,符合企業用人需求,“企業學?!钡奶m溪模式逐漸成形。

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的適配度。融合·融通·融智的“企業學?!?,聯動企業和學校,通過教師、師傅的雙師雙崗引領,學生對課本知識、專業技能的掌握更加清晰牢固,在“課堂—企業—課堂—企業”的循環過程中提高了認識和能力;“基礎專業知識—初級實踐能力—對口的專業知識—適配的實踐能力”的遞進式課程設置,將課堂與生產現場、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并不斷引向深入,實現了校企共育人才的無縫對接,提高了學生的就業適配度。

促進了教師跨越式成長?!捌髽I學?!钡慕ㄔO,使參與模式改革的教師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拓展了專業認知領域。促進了教師專業實踐圈的拓展,從理論課堂向企業實戰跨進,更利于研究型教師的培養。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手段,通過和企業師傅的實時溝通交流,根據企業崗位技能要求確立教學目標,有效利用企業的設施設備并融入企業文化進行教學。成長在“企業學?!钡慕處熢谑∈斜荣愔袑耀@佳績。

融合·融通·融智的“企業學?!睂⒗^續致力于:在校企協同育人的人力資源市場中建立制造業、師傅與學徒之間的可信承諾;促進勞動力的穩定,以利于專業技能的積累與創新;形成良好的本土技能生態,提高制造業人才培養的精準度,為行業主導的職業教育辦學形式創新提供可供參考的蘭溪樣本。

猜你喜歡
學期校企崗位
青春,在為國奮斗的崗位上閃光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D)
八年級上學期易錯題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期末綜合復習測試卷
ACT和SAT的幾個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