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要點及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

2022-03-27 02:15仇佳音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修復技術

仇佳音

摘要:本文的主旨為深入探究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要點及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以期能夠彌補傳統河道整治工程中的不足,對已經被破壞的河道生態環境進行修復。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河道整治的前期工程、布置水體生態修復系統、構建水體生態系統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提升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水體生態;修復技術;河道整治工程;

一、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要點

(一)水體生態修復技術應遵守的原則

首先,地域性原則。水體受污染的因素受不同區域的生態環境所影響,因此,在修復受污染水體的生態環境時,必須要充分遵守水體生態的地域性原則。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制定適合當地河道的生物修復方案,有助于恢復當地河道的生物群落以及環境條件等生態系統,或者構建新型的生態系統[1]。其次,生態性的原則。充分尊重生態學原理與自然規律,如生態演替、生態位以及食物鏈等,從而在對河道的生態系統進行恢復、重建或者改建的過程中,能夠依照生態學原理,采用科學合理的生態修復策略[2]。最后,可行性原則。如有關部門的經濟條件是否可行、能否滿足社會效益需求以及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能否滿足河道整治需求等,綜合考慮,才能確保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的切實可行,進而將河道整治方案落到實處[3]。

(二)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要點

現階段,我國對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且獲得了一定的理論依據與試驗參數,但在實際運行方面,尚且缺乏足夠的經驗,需要對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的要點進行嚴格把控,以提高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的有效性。首先,針對生態浮島技術。在應用生態浮島技術時,通常采用的材料為泡沫板、塑料塊等,這些材料的抗風浪性能力不足,且不夠牢固,缺乏一定的耐腐蝕性。因此,如何研發質地輕便但牢固性強,且抗腐蝕能力強的新型浮島材料,是生態浮島技術的應用要點。其次,水生動物是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起到凈化水生態系統的作用。但在投放水生動物時,應充分考慮河道水體中的生物種群關系,避免因盲目投放而破壞水體食物鏈,進而影響水體生態系統的運行與發展。最后,雖然投放微生物來修復水體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水體生態修復技術中,但由于微生物本身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異,因此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在投放微生物時,應重視對微生物的篩選與馴化。

二、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河道整治的前期工程

首先,河道除雜作業。河道除雜作業的主要內容是清理掉或者轉移掉河道中的各種魚類、雜草以及垃圾等。河道除雜作業的主要作用是對河道中的有害垃圾與物種進行全面清除,從而為河道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其次,基地改良作業?;馗牧甲鳂I的主要內容是結合河道的實際情況,將河道內的底泥進行消毒處理,同時,還要將這些底泥進行活性淤泥化,以達到殺滅病原體的目的,如福壽螺劑。具體措施為利用石灰乳改善河道底質酸堿度、利用多元化的有益微生物菌種對河道底質進行活化等。其中,多種有益微生物菌種可由相關的技術工程進行培育與調配,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光合細菌、有益芽孢桿菌以及有益放線菌等混合系統微生物群體,能夠分解河道中的含碳有機物、含硫物質以及含磷物質等;另一類是反硝化細菌與氨氧化細菌的混合系統微生物群體,能夠分解河道中的尿素、氨基酸、氨氮、尿酸以及硝態氮等。

(二)布置水體生態修復系統

首先,布置水體生態修復預處理系統。由于河道上游經常會出現污水排入的情況,因此,為了降低污水排入對河道整治工程帶來的影響,應利用生態浮島技術聯合掛膜共同構建生態浮島型預處理掛膜系統。

其次,布置水體生態修復水循環系統。在生態修復工程過程中,利用強力微曝氣除了能夠幫助河道復氧,還有助于提升河道的氧化還原電位,減少河道中的耗氧物質,進而使河道自身的凈化功能得以強化,提升河道對污染物的荷載能力,有利于加快河道生態恢復的進程,為河道的生態修復提供可靠保障。在水體生態修復技術中,曝氣增氧系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為河道中的微生物提供激活、繁殖以及掛靠等生存條件。曝氣增氧系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為河道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從而修復河道中被破壞的生物鏈,并結合實際情況使河道的生態系統更加健全。此外,曝氣增氧系統的功能還包括降低河道底泥營養鹽的釋放、清除河道有害氣體以及改善河道環境等,更利于水生動物的存活[4]。

(三)構建水體生態系統

首先,投放沉水植物。植株大部分或者全部沉沒于水下的植物被稱作沉水植物。沉水植物能夠為水體生物的多樣化奠定基礎,因此,恢復沉水植物已經成為了水體生態修復的重要一環。此外,由投放沉水植物所形成的環境效應,能夠為改善河道環境以及維護河道生態系統的穩定提供可靠參考。

沉水植物主要從五個方面入手對水質進行凈化:第一,沉水植物能夠吸收河道中導致水污染的氮元素、磷元素以及重金屬;第二,沉水植物的體表上通常會附著一些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能夠自行建立生物膜體系,對河道水質能夠起到凈化作用;第三,沉水植物在生態位競爭過程中有生物因子釋放出來,這些生物因子對藻類生物的生長能夠起到抑制作用;第四,沉水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能夠產生殺滅有害菌的次生氧;第五,沉水植物在強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可以將河道中的有機絮轉變為凝體狀態,從而通過氣浮作用將這些有機絮凝體進行氧化分解,有助于降低河道中的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

其次,投放食藻蟲。在構建水體生態系統的初級階段,也就是投放沉水植物后,需要通過投放食藻蟲來對河道中的藍綠藻進行控制,以便使水體的透明度增加,有助于光合作用功能的更好發揮。食藻蟲除了能夠攝食藍綠藻,還可以將河道中的有害細菌、腐泄以及懸浮物一同攝食,并分泌出有助于沉水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加快水體生態系統的構建進程[5]。

最后,投放水生動物。魚蝦類、濾食性浮游動物以及底棲動物都屬于水生動物,其中,濾食性浮游動物主要起到控制藍綠藻的作用,有助于河道水質的凈化。在構建水體生態系統的過程中投放水生動物,并不是為了提高觀賞效果,也不是為了提升魚的產量,而是需要達到幫助河道凈化水質的目的。因此,需要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對水生動物的物種、數量、生活習性、個體大小、雌雄比例、食性、投放順序以及投放季節進行合理控制[5]。

總結: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應用水體生態修復技術,有助于改善河道水質,營造良好的河道環境?;诖?,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應用策略:河道整治的前期工程、布置水體生態修復系統、構建水體生態系統等。文中所提的幾點應用策略,對于推動河道整治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 苗偉波, 鄒劍, 劉國慶,等. 多方位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 水電能源科學, 2016, 34(7):4.

[2] 錢偉, 王麗俊. 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21, 18(6):3.

[3] 鐘佳蕓. 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運用[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00(023):3130.

[4] 王紅雪, 王凱. 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 000(014):5181-5181.

[5] 王睿, 譚映宇, 王震,等. 水生態修復技術在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2020, 45(3):5.

猜你喜歡
修復技術
汞污染的來源及修復技術
零件修復技術在企業設備維修中的應用
少數民族古籍修復技術初探
生態修復技術在水環境保護中的治理措施
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拓片類藏品的保護修復芻議
鉻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概況
圖像視頻處理中的修復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