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寫本P.2522的性質及《貞元十道錄》逸文問題

2022-03-28 22:21劉振剛
敦煌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貞元寰宇太平

內容摘要:P.2522體例與《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所說的《貞元十道錄》分章與章次編排相矛盾,與其他文獻記載也頗有抵牾,可以斷言,它不應該是《貞元十道錄》或其縮編本?!短藉居钣洝芬敦懺缊D》和《太平寰宇記》“閬州”條引《十道錄》的文字,應該是《貞元十道錄》的逸文?!短藉居钣洝芬敦懺浴酚涊d州與周邊州的距離,也應該源自《貞元十道錄》。

關鍵詞:P.2522;《貞元十道錄》;賈耽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2)01-0129-08

A Study of Dunhuang Document P.2522 and the

Missing Texts of Zhenyuan Shidao Lu

LIU Zhengang

(Department of Mongolian Histor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1)

Abstract:Dunhuang document P.2522 is not only contradictory to Zhenyuan Shidao Lu(Records of the Ten Prefectures in the Zhenyuan Era) recorded in the Preface to Zhenyuan Shidao Lu by Duke Wei in the arrangement of its chapters and sections, but also contradictory to the conventional forms used to write other similar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this reason, it can be asserted that P.2522 is neither the version of Zhenyuan Shidao Lu available today, nor its abridged edition. Regarding the missing texts of Zhenyuan Shidao Lu,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missing entries come from text mentioning this document in Taiping Huanyu Ji (Universal Geography of the Taiping Era) and the texts quoted from Shidao Lu in the entry on“Langzhou” in Taiping Huanyu Ji. Finally, records about the distances between Langzhou and the surrounding prefectures cited from Zhenyuan Lu in Taiping Huanyu Ji most likely derive from Zhenyuan Shidao Lu.

Keywords: P.2522; Zhenyuan Shidao Lu; Jia Dan

賈耽,唐代滄州南皮人,官至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兩《唐書》有傳。賈氏“撰《海內華夷圖》及論次地理之書,凡五十有五篇,貢在中禁,傳于域內。言方志者,以公名家”[1]。他傾心于地理研究,學問才具,繪有《海內華夷圖》,撰有《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皇華四達記》《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吐蕃黃河錄》《貞元十道錄》等?!敦懺冷洝肥翘拼乩砜傊?,久佚,保存下來的有一些逸文和疑似逸文。

敦煌文獻P.2522,首尾俱殘缺,“存一折葉,凡十六行”[2]。實際為“殘紙兩葉,每葉寫字四行,雙面書寫,共存字十六行”[3]。P.2522第一葉正面悉、拓、靜三州,背面保、霸兩州;第二葉正面維、真、恭、翼四州,背面姚、協、曲三州。這十六行所記各州,全在唐代劍南道。關于P.2522號,學界一般認為是《貞元十道錄》。

此殘卷,從發現以來,研究者絡繹不絕。在此首先整理一下歷來關于P.2522定名的各種說法,然后按照P.2522的結構、內容結合權德輿《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探討其性質,并對疑似《貞元十道錄》的逸文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見?,F申述如次,祈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 諸家對P.2522定名及性質的討論

P.2522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眾多文書中,最早被學界關注的一批。P.2522文書本身沒有定名。1911年,劉師培據伯希和的照片,撰《敦煌新出唐寫本提要》,有一篇書曰“唐地志殘卷”。這是目前所知關于P.2522最早的研究,其文略云:

今云“十州并廢”者,蓋代宗以后、憲宗以前之地志也,當即《貞元十道錄》之屬??假Z耽《貞元十道錄》四卷,載于《唐志》?!稒辔墓酚钟小妒冷洝沸蛭?,序稱:錄分四卷,下三篇,以十道為準,縣距州、州距兩都,書道里之數與其四鄙所抵。以此卷證之,舍每州弗標四至外,體略與符,或即編之節本。[4]

分析劉申叔的證據,有兩點:一是,此殘卷記載的是代宗以后、憲宗以前的情況,可能是《貞元十道錄》之類。二是,此卷除四至外,體例與權德輿《〈貞元十道錄〉序》所記后三卷的內容大體符合。劉申叔覺得沒有把握,其結論是相當謹慎的,一方面說“當即《貞元十道錄》之屬”,另一方面又認為“或即編之節本”。

1913年,羅振玉將此殘卷影印刊于《鳴沙石室佚書》中,并有跋文云:

此卷不見書題及撰人名,然據卷中所記,考其時代,及以宋樂史所言定之,殆即賈耽《貞元十道錄》。觀首行有“當悉恭拓真恭翼保霸維等十州并廢”語,是作書之年,僅存姚協曲三州??肌缎轮尽份d松州廣德元年沒吐蕃,其后松當悉靜拓恭保真霸乾維翼等為行州,以部落首領世為刺史。是十州之廢,在代宗廣德以后,《元和志》記協州以天寶十三年沒蕃,貞元九年南詔又以其地內屬,今此卷協州未廢,則作于貞元協州內屬之后可知。又卷中所記諸廢州中,若當,若悉,若真,若翼,《元和志》并載元和貢,是四州當元和時,復內屬,此尚稱已廢,則作于元和以前,又可知。貞元元和之間,僅隔永貞一年,則此書作于貞元時代,可以確定?!短藉居钣洝穭δ衔鞯蓝牒涂h下言,此邑見《貞元十道錄》,今峨和之名,明記卷中,可為此卷即賈耽《貞元十道錄》之確證。據《唐書·藝文志》,《十道錄》凡四卷,其書本非詳博,故樂史進《太平寰宇記》表,有編修太簡之譏,此卷則又似略出之本。[5]

羅雪堂此段跋文實際上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根據《元和郡縣圖志》《新唐書·地理志》行政區劃變遷的記載,判斷此殘卷是貞元年間的作品;第二部分,P.2522有峨和縣,羅氏據《太平寰宇記》峨和縣“此邑見《貞元十道錄》”的記載斷定此卷即賈耽《貞元十道錄》,又認為“此卷則又似略出之本”。羅氏此跋的第一部分,與劉師培并無二致?!短藉居钣洝范牒涂h“此邑見《貞元十道錄》”是其鐵證。羅雪堂干脆用肯定的語氣,把P.2522與《貞元十道錄》的關系坐實,他的這個說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關于P.2522就是《貞元十道錄》,可以說早已經成定論。

王仲犖先生以王謨《漢唐地理書抄》所輯《貞元十道錄》與P.2522 比對,覺得“體例又似略有不同”,然而他顧及到《太平寰宇記》峨和縣見于《貞元十道錄》的記載,又認為“是此殘卷名之曰《貞元十道錄》,亦似有據”[6]。一個“似”字,留有余地。這說明王先生對P.2522即《貞元十道錄》之說未敢遽爾置信,他沒有說P.2522是《貞元十道錄》的節本。黃永年先生在介紹敦煌地理文書時,寫道:“敦煌文書中有《西州圖經》(伯2009)、《沙州都督府圖經》(伯2005、伯2695)、《沙州地志》(斯0367)、《敦煌錄》(斯5448)、《貞元十道錄(?)》(伯2522)、《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伯3532),均為唐人撰寫有關西陲地理書籍……”[7]一個“?”,表明黃先生對P.2522的定名或有疑問。

榮新江先生將P.2522確定為《貞元十道錄》的節抄本或略出本,不僅如此,他還推測“這兩葉殘紙,更可能是歸義軍使者從劍南道抄來的”[3]96。李錦繡先生則提出了新看法:“伯2522及敦博58號文書分別為貞元、天寶《十道錄》前錄部分的原文,而不是刪節本或節略本,《十道錄》本身在前言之后分兩部分,而給天下官府及百姓帶來極大便利的是前錄部分,廣泛傳抄的也只是這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竟喧賓奪主地成了《十道錄》的代名詞?!盵8]

總之,學界基本上異口同聲地說P.2522就是《貞元十道錄》,盡管是節本還是原文小有分歧。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饒宗頤《維州在唐代蕃漢交涉史上之地位》[9]、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鄭炳林《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施萍婷《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等亦承用這一定名。權德輿所撰《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是諸家判定P.2522與《貞元十道錄》關系的主要依據。

二 P.2522不應該是《貞元十道錄》

值得欣慰的是,權德輿撰《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存于天壤間。權德輿“及長,好學”,任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詞九年,以類集為五十卷,天下稱其能”[10]。權氏乃一飽學之士。這個序應該是應賈耽之請而寫的。其全文云:

序曰:自《夏書·禹貢》《周官·職方》《漢志·地理》,厥后史臣,繼有其書。國家將九夷丕冒,四海梯航,聲朔過前古遠甚。相國魏公,明誠助化育,奧學窮古今。百揆師長,十年樞衡。贊端拱無為之風,以宥天下,王佐盛業,論著形焉。嘗以為言區域者,闊略未備,或傳疑失實,于是獻《海內華夷圖》一軸,《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盡瀛海之地,窮鞮譯之詞,陳農不獲之書,朱贛未條之俗,貫穿切劘,靡不詳究,開卷盡在,披圖朗然。又撮其要會切于今者,為《貞元十道錄》四卷,其首篇自貞觀初,以天下諸州,分隸十道,隨山河江嶺,控帶紆直,割裂經界,而為都會。在景云為按察,在開元為采訪,在天寶以州為郡,在乾元復郡為州。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貢職之名物,廢置升降,提封險易,因時制度,皆備于編。而又考跡其疆理,以正謬誤,采獲其要害,而陳開置。至若護單于府,并馬邑以北,理榆林關外,宜隸河東。樂安自乾元后,河流改故道,宜隸河南。合川七郡,北與隴坻,南與庸蜀,回遠不相應,宜于武都建都府,以恢邊備。大凡類是者十有二條,制萬方之樞鍵,出千古之耳目,故今之言地理者,稱魏公焉。公之意,豈徒洽聞廣記,以學名家而已哉?蓋體國遠馭,不出戶而知天下。親百姓,撫四夷,真宰相之事也。凡今三十一節度,十一觀察與防御經略以守臣稱使府者,共五十,列于首篇之末。其三篇則以十道為準,縣距州,州距兩都,書其道里之數,與其四鄙所抵。其事核,其言詳,閎覽默識,精微錯綜,斯為至矣。德輿忝掖垣之屬,承公話言,盱衡屈指,珠貫冰釋,辱命授簡,書其大端,輒罄斐然之辭,豈揚不休之業?時貞元壬午歲夏四月,謹序。[1]2228

借此,得以考見《貞元十道錄》的崖略。據權德輿《序》文,知賈耽“又撮其要會切于今者,為《貞元十道錄》”,乃經世之作,其收錄和摒棄的標準必然整齊劃一。其內容主要分兩層:第一層,就是卷一,敘述十道劃分、地域之差、四方貢品、版圖險地等,十二條政區改革建議;第二層,就是卷二至卷四,分十道敘述縣距州、州距兩都的距離和四至。

不過,對照權德輿《序》文和相關文獻,使我們對P.2522就是《貞元十道錄》的定論,發生了動搖。筆者判定P.2522不宜稱之為《貞元十道錄》,試舉理由如下:

其一,不符合《貞元十道錄》簡略的特征。樂史在《〈太平寰宇記〉序》中敘述說,他編這部書乃是鑒于“雖則賈耽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國志》,不獨編修太簡,抑且朝代不同”[11]。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樂史看來,《貞元十道錄》是相當簡略的。一言以蔽之,簡明扼要是《貞元十道錄》的鮮明特征之一。P.2522說“當、恙(悉)、柘,靜、直(真)、恭、翼、保、霸、維等十州并廢”[12],似總結性內容。然而P.2522又說悉州“廢”、柘州“廢”、靜州“廢”、保州“廢”、霸州“廢”、維州“廢”、直州“廢”[12]144,這七州寫“廢”字豈不使行文復雜化?如此拖泥帶水,與《貞元十道錄》簡潔的特征不合。假定P.2522是《貞元十道錄》,松州、乾州在廣德以后也陷藩,P.2522沒有說,只能在前殘的部分。既然《貞元十道錄》行文簡練,就應該說12州,不應該只說10州,其他兩州另說。賈耽何勞如此費辭!

P.2522原件悉州等八州的縣自注中有大寫數字,如歸城“一”,沒有“鄉”字[13]。王仲犖《〈貞元十道錄〉劍南道殘卷考釋》錄文在P.2522悉州等八州的縣自注中有大寫數字下均補“鄉”字[6]76-85。與《太平寰宇記》這些縣下的“鄉”數量對照看,P.2522悉州等八州的縣自注中的大寫數字應該就是“鄉”的數量無疑?!敦懺冷洝泛芎喡?,鄉這樣的基層單位,沒必要涉及,權德輿《序》亦未提及。若P.2522是《貞元十道錄》的節本,較原書應該更簡略,為何增加鄉的數量這項內容呢?P.2522維州記載有“姜維城”[12]144,其他各州均未記載此類城池,權德輿也沒有提到有這么一項。

就貢品數量而言,P.2522所載七州貢品,最少的三種,最多的五種?;旧隙嘤凇对涂たh圖志》《通典》所載這些州的貢品數量。而《貞元十道錄》逸文所見貢品并不多。譬如,《淳熙嚴州圖經》卷1“土貢”條:“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十道錄》云貢交梭?!盵14]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為嚴州?!对涂たh圖志》睦州,“開元貢:交梭,石?”,“元和貢:交梭二匹,竹簟”[15]?!敦懺冷洝匪浤乐葚暺窋祽撋儆凇对涂たh圖志》。權德輿明說,《貞元十道錄》卷一記有“四方貢職之名物”?!敦懺冷洝贩区櫰拗???紤]到貢品只是《貞元十道錄》卷一的一小部分內容,篇幅當很小,不應該記載很多貢品。敦博58號《敦煌縣博物館藏地志殘卷》系一簡略性總志,所載各州貢品不過三兩種[12]151-159,以此類彼,《貞元十道錄》也應該非常簡略。況且,權德輿明確說“其三篇則以十道為準,縣距州,州距兩都,書其道里之數,與其四鄙所抵”,則貢品所在的第一卷不分十道。據此推論,“四方貢職之名物”可能只是總體概述而已,不可能分道州記載。

其二,長城和瀘南、識臼和昭德不應同時存在。P.2522云:

下,姚州,云南郡。(上四千三十,東四千八百九十。)姚誠(城),(郭,中下。)長城,(州北五十。中下。)長明,(州東十五。中下。)瀘南。(中下。)[12]145

據此,長城、瀘南是姚州屬縣??肌短藉居钣洝罚骸盀o南縣,垂拱元年置長城縣于此,天寶初改為瀘南縣,以在瀘水之南為名?!盵11]1600-1601這和《新唐書·地理志》瀘南“本長城,垂拱元年置,天寶初更名”[16]的記載一致。瀘南由長城更名而來。故《元和郡縣圖志》書姚州管縣三:姚城、長明、長城。

P.2522悉州屬縣有“識臼”,真州屬縣有“昭德”[12]144??肌杜f唐書·地理志》,昭德“本識臼縣,屬悉州。天寶元年,改屬翼州,仍改名昭德縣。五年,改屬真州也”[17]。昭德由識臼改名而來?!短藉居钣洝芬草d:“昭德縣,《舊志》曰:‘縣屬悉州,天寶元年改屬翼州,仍改名昭德縣,五載改屬真州?!眥1}P.2522的作者對這方面的知識是模糊的。

后晉北宋學者尚知瀘南由長城、昭德由識臼更名而來;賈耽老相國精于地理,更有機會閱讀皇家藏書。唐代州圖每三年一送職方,后改五年一造送[18]。其時,賈耽身居中央,能得到州縣行政區劃變遷的記錄?!敦懺冷洝返乃{本是《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此書說“郡縣紀其增減,蕃落敘其衰盛”[17]3786,并且“前地理書以黔州屬酉陽,今則改入巴郡;前西戎志以安國為安息,今則改入康居。凡諸疏舛,悉從厘正”[17]3786。凡是改編的書,較原書應該更準確一些,因為有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在編撰《貞元十道錄》之前,賈耽已經繪有《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等圖》,畫的主要是淪陷區的情況??梢?,他十分關注失地的情況。地理總志代表一種國家版圖規范性的權威,遣詞用句須精確。如果以為《貞元十道錄》原本就是如此,那就未免厚誣賈耽這位地理學家了。

其三,《太平寰宇記》所記《貞元十道錄》有峨和不能作為“此卷即賈耽《貞元十道錄》之確證”。以有峨和,就認為是《貞元十道錄》。這是一條理解P.2522性質的思路,不是全無道理。王仲犖指出:“然唐代地志皆不言翼州下有峨和,而《太平寰宇記》云,唯《貞元十道錄》翼州下見峨和?!盵6]76考《太平寰宇記》,翼州“峨和縣,此邑見《貞元十道錄》云”[11]1577。如此,并不能說“唯《貞元十道錄》翼州下見峨和”。問題是這個峨和還見于其他材料,《元和郡縣圖志》[15]814《新唐書·地理志》[16]1084翼州轄縣都有“峨和”。那么,這兩個“峨和”的記載也源自《貞元十道錄》嗎?

就以翼州貢品而言,P.2522翼州“貢:麝香,當歸,犛牛,大黃”[12]145?!对涂たh圖志》翼州“開元貢:麝香。賦:麻布。元和貢:散麝”[15]814?!短藉居钣洝芬碇荨巴廉a:當歸,羌活 ”[11]1577?!缎绿茣さ乩碇尽芬碇荨巴霖暎籂优N?、麝香、白蜜”[16]1084。P.2522翼州貢與《新唐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不同,不該源自同一種材料。況且,唐代地志多佚,如何知道其他已經亡佚劍南道圖經或總志沒有記載翼州有峨和呢?以之為有峨和就是《貞元十道錄》的強證,既不近情,也不合理。

其四,P.2522篇章編排與《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所述《貞元十道錄》結構迥異。本來單據上面三條理由,已經能斷言P.2522非《貞元十道錄》了。不過為它辯護的人也可以說:“這些證據都模棱兩可。也許《貞元十道錄》有的內容權德輿并沒有說?!钡?,這也沒有翻案的余地。

唐代地理總志基本有范式化的書寫體例。姚州、協州、曲州有縣距州的方位和距離,其余各州沒有。姚州、協州、曲州沒有“貢”和“鄉”的數量,而其余各州有。P.2522體例前后不一致,判若兩種文獻。對淪陷區和唐占區處理截然不同,似乎會觸動時人對淪陷區的傷痛。當然,這或許可以解釋為節抄所致。在原本已佚的情況下,節抄本刪去的內容有多少,很難論定。然而,李錦繡先生判斷P.2522為《貞元十道錄》前錄部分的原文。據權德輿《序》文,《貞元十道錄》卷1所記有“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貢職之名物,廢置升降,提封險易,因時制度,皆備于編”,疆理的謬誤,十二條建置的建議。若P.2522為《貞元十道錄》前錄部分的原文,姚州、協州、曲州的縣距州方位和距離也在第一卷,那么后三卷所謂“則以十道為準,縣距州,州距兩都,書其道里之數,與其四鄙所抵”又記載些什么呢?

假若P.2522姚州、協州、曲州為《貞元十道錄》后三卷的一部分內容,那么各州在第一卷。第一卷已經記載州的等級和到兩京的距離,后三卷為何又出現同一性質的內容,這不但不符合《貞元十道錄》簡略的特征,也次第混淆,為例不純。從修撰水準,一看就像地方上鄉曲陋儒的筆調。依上揭權德輿序文,《貞元十道錄》一書記載貢品在第一卷,而距兩京距離在后三卷。值得注意的是,P.2522這兩項內容記在一起。關于P.2522體例的分析,表明一個重要事實,即P.2522的分章與章次編排明顯非《貞元十道錄》的體例。此為P.2522非《貞元十道錄》的強證!若P.2522是改編自原本《貞元十道錄》,而裁汰太大,又合并各卷并增加內容,在徹底改造編撰后體例已變,就不可能算作是原書了。

總之,P.2522不應該是《貞元十道錄》或其縮編本。P.2522的著作權,在我看來,不應該屬于賈耽。劉師培、羅振玉最初的定名,一開始就造成了大家認識P.2522性質的框框。其論斷的前提,是P.2522與權德輿《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能對應上。問題正在這里。按照前面的論證,則P.2522體例與《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所說的《貞元十道錄》分章與章次編排顯相矛盾,根本無法對應。對于P.2522的性質,顯然需要進一步斟酌。

三 《貞元十道錄》的逸文問題

《貞元十道錄》久佚,目前主要有兩種輯本。乾嘉學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11條[19]。今人劉緯毅等《漢唐地理總志鉤沉》輯3條[20]。兩種輯本勤搜博采,所輯不同,沒有重復。

目前所見到的疑似《貞元十道錄》逸文的內容,大體上可以分為六大類。

其一為直接寫明了是引自《貞元十道錄》書中的文字,只有一條:“按唐《貞元十道錄》云:‘自武德已后,此邑為臨州,管狄道、安樂二縣。后安樂尋廢,州額亦停?!盵11]2928這句話為《太平寰宇記》“狄道縣”條所引。

其二為直接寫明了是引自《貞元十道圖》的文字?!短藉居钣洝啡我敦懺缊D》的佚文。在文州、廢扶州后云:

文扶二州,按《貞元十道圖》云:“此二州自貞觀中隸隴右道,開元后并屬劍南道。古二州并置在南白江下流,至方維與北江合,據山川勢合屬山南道,以前七州合于武州,置一連帥以總之,捍御西戎,于邊事甚便。頃開元、天寶中,西戎陸梁,數乘間入塞,每于疊州西南掠地,隴右發兵赴之,鮮有所獲。又劍南出師援救,罕聞有功。地當兩師強弩之末,故虜騎得寬縱于彌水、闊水之間。如武州置兵,與劍南、隴右為犄角之勢,自然破膽,邊境無事,誠所賴焉”。[11]2635-2636

在“黔州”條云:

按唐《貞元十道圖》云:“黔、涪、夷、費、思、播、溱、珍、南等九州,自分十道,屬江南道,其涪州,開元中改屬山南道。天寶中復屬江南道,乾元中又屬山南東道。古九州界,本漢巴郡之南鄙,雖在大江之南,而東與施、溪、錦、獎四州隔高一嶺,其南、溱、珍等三州又與劍南瀘州接境,風俗頗同,以山川言之,合屬劍南道?!盵11]2394-2395

在“常芬縣”條云:

又按《貞元十道圖》云:“疊、宕、武、成四州,自分十道后,并屬隴右道。自上元二年沒入蕃,成、疊、宕、武四州并置在白江之側?!盵11]2986-2987

其三為直接寫明了是引自《十道錄》的文字。只有一條:“按《十道錄》云:‘果、閬二州貞觀中屬劍南道,開元中又屬山南道,天寶中屬劍南道,乾元中又屬山南道。若據地勢言之,嘉陵江既在劍門之外,流歷果、閬、合三州而合涪江,且三州同是漢巴郡之地,以山川論定,合屬山南道?!盵11]1713這句話為《太平寰宇記》“閬州”條所引。

其四為說《貞元十道錄》有某項記載,這有三條。第一條,《淳熙嚴州圖經》卷1“土貢”:“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十道錄》云貢交梭?!钡诙l,《太平寰宇記》翼州“峨和縣,此邑見《貞元十道錄》云”。第三條,《太平寰宇記》:“舞陽城……開元四年復置縣。按《貞元十道錄》云,屬許昌?!盵11]148

其五為直接寫明了源自《貞元略》?!短藉居钣洝钒舜我敦懺浴返睦锍?一為福州“四至八到”引兩條,“《貞元略》云東至溫州水路一千八百里”,“《貞元略》云六百里”[11]1991;二為建州“四至八到”引四條,“《貞元略》云九百里”,“《貞元略》云六百里”,“《貞元略》云七百里”,“《貞元略》云一千五百里”[11]2011;三為泉州“四至八到”引兩條,“《貞元略》云一百里”,“《貞元略》云三百五十里”[11]2030。

其六為說《貞元錄》有某項記載,只有一條:“廢嶺山縣,在州西一百里,此縣見《貞元錄》?!盵11]3181這句話為《太平寰宇記》“寧浦縣”條所引。

這六類中,《漢唐地理總志鉤沉》輯佚時把《貞元十道圖》《貞元略》單列開。認為《貞元十道圖》“未知是《貞元十道錄》之別稱,抑或另一種”[20]422。前引《貞元十道圖》的前兩條,就是王謨《漢唐地理書鈔》題為源自《十道錄》的內容??梢?,王謨認為《貞元十道圖》就是《貞元十道錄》,不過,他沒有說明緣由。

《太平寰宇記》“閬州”引《十道錄》的文字,《漢唐地理總志鉤沉》認為是韋述《十道錄》的內容??肌杜f唐書》韋述本傳,“至德二年,收兩京,三司議罪,流于渝州,為刺史薛舒困辱,不食而卒”[17]3184。韋述《十道錄》必撰于至德二年(757)之前。而《太平寰宇記》“閬州”條引《十道錄》有“乾元中又屬山南道”一語,乾元元年是758年,所謂《太平寰宇記》“閬州”條引《十道錄》必非韋述《十道錄》的內容。

將《太平寰宇記》引《貞元十道圖》的這三段文字與《太平寰宇記》引《十道錄》的這段文字對讀,可以看出它們筆致逎健,具有完全一致的鮮明的思想傾向和語言特點,文字語氣渾然一體,如出一轍,應該源自同一部書。筆者認為前引《貞元十道圖》的文字是《貞元十道錄》的逸文。何以言之?

原因是《貞元十道圖》與《〈貞元十道錄〉序》正相對應?!短藉居钣洝芬敦懺缊D》說文扶二州“此二州自貞觀中隸隴右道,開元后并屬劍南道。古二州并置在南白江下流,至方維與北江合,據山川勢合屬山南道,以前七州合于武州,置一連帥以總之,捍御西戎,于邊事甚便”?!短藉居钣洝芬藯l的核心觀點是建議在武州“置一連帥”,統領七州?!丁簇懺冷洝敌颉酚袛嫡Z說:“合川七郡,北與隴坻,南與庸蜀,回遠不相應,宜于武都建都府,以恢邊備?!焙洗ㄆ呖ぴ陔]坻與庸蜀之間,正是劍南西川節度使轄區。唐初改郡為州,后來幾次互改,唐代行政區劃中州郡平級?!昂洗ㄆ呖ぁ笨梢哉f是合西川七州。武德元年(618),武都郡改為武州;天寶元年(742),武州復名武都郡;乾元元年(758),武都郡又改為武州?!昂洗ㄆ呖ぁ擞谖涠冀ǘ几焙汀耙郧捌咧莺嫌谖渲?,置一連帥以總之”,所述完全是一回事,可互相呼應,不僅是我們進一步了解《貞元十道錄》體例的線索,也從側面印證了《太平寰宇記》引《貞元十道圖》及《十道錄》的四段文字應該全出自《貞元十道錄》。古人引書名不一定直接引原書書名,“書籍各有本名,而學者稱引之際,多省變以離其真”[21]。所以,《貞元十道圖》《十道錄》應該是《太平寰宇記》稱引《貞元十道錄》省變書名的一種辦法。

權德輿《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稱《貞元十道錄》記載“州距兩都,書其道里之數,與其四鄙所抵”。這與前面談到的《太平寰宇記》八次引《貞元略》的里程都是州與周邊州的距離,即“四鄙所抵”也合轍?!敦懺浴芬矐撌恰短藉居钣洝贩Q引《貞元十道錄》省變書名的一種辦法。

《漢唐地理總志鉤沉》還輯《貞元十道錄》一條逸文:“凡三十一節度,十一觀察與防御經略,以守臣稱使者共五十?!保ā锻ㄨb地理通釋》卷三《十節度》)[20]421與權德輿《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比對便知,這是《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的內容,并非《貞元十道錄》本文。

四 小 結

P.2522不應該是《貞元十道錄》,其貢品大多比《通典》《元和郡縣圖志》詳細。一般而言,地方文獻對本地的記載往往比中央文獻詳細。P.2522應該是抄錄區域性圖經的內容,仍有史料價值。

圖經是唐代地志最通行的形式。唐代圖經有縣級政區圖經、州郡政區圖經,還有更大區域范圍的圖經,元稹《京西京北圖經》即為一例{1}。那么,P.2522是一個區域圖經的內容嗎?前已述及,P.2522是折葉,第一葉正面悉、拓、靜三州,背面保、霸兩州;第二葉正面維、真、恭、翼四州,背面姚、協、曲三州。這個排列順序與“當、急(悉)、柘,靜、直(真)、恭、翼、保、霸、維等十州并廢”不一致。這樣行文前后不相照應,條理不清,說明修撰水平不高。況且,此廢棄的十州與彼時存在的三州不接壤。地方志除少數幾部出自名家之手外,大多是由地方官召集地方上鄉曲陋儒修成的,其作品往往夾雜著錯誤的記載{2}。從這一意義上講,地方圖經錯誤百出,并非沒有可能。

唐代地方區域性圖經不限于一縣一州,也有跨縣連州之作。劍南道西邊各州行政區劃變化頻繁,也許當地編修圖經者理不清長城、瀘南、識臼、昭德的沿革,故糾纏不清。P.2522姚、協、曲三州共領九縣,其中姚城、安東、朱提是附郭縣,故沒有記載與州的距離和方位關系。其他六縣,只有瀘南沒有記載與州的距離和方位關系,當是編修者循例編造圖經時搞不清瀘南與長城的遞嬗,故而找不見瀘南與州的距離和方位的材料。與其說P.2522是《貞元十道錄》,不如說是類似《貞元十道錄》的劍南道部分的區域性圖經,或許更符合它們的客觀面貌。

參考文獻:

[1]董誥,等. 全唐文:卷505:唐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兼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魏國公贈太傅賈公墓志銘(并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275.

[2]施萍婷. 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M]. 北京:中華書局,2000:241.

[3]榮新江. 敦煌本《貞元十道錄》及其價值[J]. 中華文史論叢,2001,63:92.

[4]劉師培. 讀書隨筆(外五種)[M]. 萬仕國,點校. 揚州:廣陵書社,2013:175.

[5]羅振玉. 雪堂類稿(乙圖籍序跋)[M]. 蕭文立,編校.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311.

[6]王仲犖. 敦煌石室地志殘卷考釋[M]. 鄭宜秀,整理. 北京:中華書局,2007:76.

[7]黃永年. 唐史史料學[M]. 北京:中華書局,2015:272.

[8]李錦繡. 敦煌吐魯番地理文書與唐五代地理學[J]. 吐魯番學研究,2005,11:50-67.

[9]饒宗頤.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8:敦煌學(上)[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35-36.

[10]韓愈. 韓愈集:卷30:唐故相權公墓碑[M]. 嚴昌,校點. 長沙:岳麓書社,2000:343.

[11]樂史. 太平寰宇記·序[M]. 王文楚,等,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2007:1.

[12]鄭炳林. 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M]. 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144.

[13]唐耕耦,陸宏基. 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第1輯[M].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68.

[14]陳公亮. 嚴州圖經:卷1:土貢[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33.

[15]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25:江南道一[M]. 賀次君,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83:607.

[16]歐陽修,宋祁,等. 新唐書:卷42:地理六[M]. 北京:中華書局,1975:1086.

[17]劉昫,等. 舊唐書:卷41:地理四[M]. 北京:中華書局,1975:1706.

[18]王溥. 唐會要校證:卷59[M]. 牛繼清,校證.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879.

[19]王謨. 漢唐地理書鈔(附麓山精舍輯本六十六種)[M]. 北京:中華書局,1961:291.

[20]劉緯毅,鄭梅玲,劉鷹. 漢唐地理總志鉤沉[M].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421.

[21]張舜徽. 廣校讎略:卷2:援引古書標題論八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5.

收稿日期:2021-01-04

基金項目:內蒙古大學2016年引進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金“唐代磧西三州與碎葉川歷史地理問題研究”(20200-5165141)

作者簡介:劉振剛(1982- ?),男,山西省晉中市人,歷史學博士,內蒙古大學蒙古歷史學系講師,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研究。

猜你喜歡
貞元寰宇太平
Majorana zero modes induced by skyrmion lattice
太平風俗美
守正創新讓“太平泥叫叫”叫得更響
勸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灣上的“不夜城”
貞元時期韋應物紀行詩創作芻議
如新羅馬寰宇之旅
崔力尹 愛心遍寰宇,善意滿人間
訛傳九百年可以休矣
——常袞與建州茶業無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