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在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中的應用

2022-03-28 23:31李倩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人際交往案例

李倩

【摘 要】 本文對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SFBC)進行了簡要介紹,說明了其核心理念和基本技術在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中的適用性,并通過一則因對自身人際交往能力不滿引發情緒困擾的大二女生的案例,對SFBC部分技術的運用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 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人際交往;案例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4102(2022)01-0033-03

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SFBC)簡介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SFBC)是一種不探索問題成因,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后現代短程心理咨詢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初從美國短期家庭治療中發展而來,并在社會建構主義和系統觀等理論的影響下逐步成熟起來的。

SFBC是咨詢師以一種積極取向、目標取向、未來取向、發展取向的態度,協助來訪者將當前的問題轉化為期望達成的目標,并從其以往的成功經驗或優點入手,幫助他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能力和資源,積極去挖掘改變的線索,通過小步的改變,不斷擴大優勢,逐步建構出朝向目標的解決之道。

二、SFBC在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中的適用性

所謂發展性心理咨詢,就是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幫助各年齡階段的學生盡量圓滿地完成各自的心理發展課題,妥善地解決心理矛盾,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在高校的心理咨詢中發展性心理咨詢通常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而SFBC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技術都十分適用于這種類型的心理咨詢。

(一)核心理念適于高校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

SFBC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事出并非一定有因

SFBC認為問題是互動的產物,許多問題發生的因果關系往往是很難確定的,那么與其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過去的經歷中挖掘問題成因,不如將視線移向未來,將對問題的關注轉向對目標的思考,進而通過朝向目標的行動達成問題的解決。

2.來訪者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SFBC相信每個人都具有改變現狀的資源,都有能力解決自身的問題,只是來訪者往往深陷在自己的問題和困擾中,看不到自身所擁有的資源,感受不到自身的能力。因此,SFBC強調正向的思考,咨詢師通過發現來訪者的優勢并贊美之,來賦予他能量,通過挖掘其資源幫助他從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更積極地向解決問題的方向邁進。

3.“滾雪球”效應

SFBC非??粗匾恍〔礁淖兊膬r值,認為一點小的改變也能夠給來訪者帶來一定的信心和能量,使其朝著積極的方向邁進。隨著小步改變的持續進行,來訪者的動力和信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進而帶動一系列更大的改變。

根據埃里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當前我國大部分大學生是處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時期。此階段學生們開始更加關注自我、關注內心,面臨著自我的分化、沖突和整合,同時要適應角色的轉換和社會要求的變化,內心常常充斥著大量現實我和理想我的沖突,這種沖突便以目標缺失、迷茫、學習困難、人際交往困難、焦慮、抑郁等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問題都屬于發展性心理問題,是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們常見的、暫時性的問題。

針對這類發展性心理問題的咨詢,咨詢師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學生具象化理想的自我,構建出具體的、合適的、可達成的目標,發現自身優勢,建立起改變的信心,探索出可行的改變之道,最終達成心理沖突的解決和更加清晰的自我認識。這恰好與SFBC的基本理念相吻合,所以,將SFBC應用于高校的發展性心理咨詢中是相當合適的。

(二)基本技術易于高校咨詢人員的使用

SFBC主要有一般化、咨詢前改變詢問、預設性詢問、量尺詢問、贊許、振奮性鼓舞、改變最先出現的跡象、奇跡詢問、關系詢問、例外詢問、任務/家庭作業、EARS詢問和應對詢問等13項基本技術。這些技術結構清晰、簡單易學、容易操作,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老師通過努力學習、勤加練習也可以很快掌握。

當前我國高校的心理咨詢服務中,學生咨詢一般仍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專職咨詢老師為主,同時有一些學校在二級學院建立了二級心理工作站,其工作人員一般是經受過一定專業培訓的學工隊伍。

一方面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高校的專職心理咨詢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問題類型選擇不同的咨詢方法,針對障礙性心理問題可以選擇比較深入和長程的咨詢方法,而針對發展性心理問題就可以采用SFBC來開展咨詢。

另一方面,二級心理工作站的咨詢人員由于本身事務繁多、工作壓力大,對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以訓練的傳統心理咨詢方法,一般難以掌握和使用。而SFBC的基本技術簡便易學、短程高效,咨詢次數較少,甚至一次咨詢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因此非常適合二級心理工作站的老師們使用。

三、SFBT在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中的應用舉例

(一)案例基本情況

小紅(化名),女,大二學生,家庭關系和諧,自己主動打電話預約咨詢。小紅主訴的問題是覺得自己不能自然地、落落大方地和他人聊天,感覺自己經常找不到話題和他人溝通,內心常常感到非常的尷尬。本案例按照咨詢設置,每周咨詢一次,每次咨詢50分鐘,共咨詢了四次。

小紅現實的人際關系狀態和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都沒有很大問題,給她帶來情緒困擾的其實是她在人際交往能力上的理想我與現實我之間的沖突。她理想中的自己是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面對任何人都能夠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與人攀談,而現實中的自己是與不太熟的人在一起時經常不知道該說什么,自覺尷尬和難受。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導致小紅內心痛苦,進而引發消極自我評價,是典型的大學生群體在青年時期的發展性心理問題。

(二)SFBC技術在案例中的使用說明

本案例主要采用SFBC方法,使用了傾聽、贊許、正?;?、例外詢問、評量詢問、任務/家庭作業等技術,幫助小紅從負面的自我評價中走出來,并發現自身的優勢和力量。小紅在第一次咨詢之后情緒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經過四次咨詢之后,學會了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人際交往表現,并且開始看到自己的優點,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納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傾聽與正?;?,紓解其情緒困擾

SFBC中的傾聽技術是一種開放而不預設的傾聽,咨詢師會以“建構解決之道的耳朵”傾聽來訪者的故事,并努力傾聽出那些來訪者未說出的、有能力、有意義的部分,是協助咨詢師形成后續介入技巧的重要關鍵。正?;夹g是指通過讓來訪者理解到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情緒困擾,是大多數正常人都會遇到的,是人生的某一發展階段中常見的問題,進而幫助來訪者紓解負向情緒。

在第一次咨詢學生具體描述自己的問題時:

學生:我們班級有一個女生也是話不多,但她和別人在一起時哪怕不說話氣氛也很自然,可是我和別人一起沒話可說時就感覺很尷尬。

咨詢師:聽起來你覺得有時和他人一起時不說話也是很自然的狀態,別人也會有這樣的時候,是不是?

學生:嗯,是的,不過這種時候我就總覺得很尷尬很難受,不知道怎么辦。

在傾聽了學生的困擾之后,咨詢師通過正?;夹g,讓學生意識到困擾自己的那些人際交往表現其實是正常的,進而再讓其理解自己的尷尬感受和情緒困擾其實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差距所導致。

2.贊許技術賦能,喚醒其內在力量

贊許技術,也叫做贊美,主要是針對來訪者執行對他自己有益或有助于朝向目標達成的行動,以現實為基礎,依據來訪者的表述和經驗而來,能夠幫助來訪者以更加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增強解決問題和自我改變的信心。

本案例中,咨詢師通過贊美進行了正向開場,并在每次咨詢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各種努力、優勢和進步都及時地贊美。首次咨詢和學生做簡單的寒暄開場時,對學生的準時、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的意識等等進行了直接贊美,在傾聽學生訴說的某件事后,通過詢問輔導員和身邊的同學對其的看法等進行了間接贊美,在學生表現出有所進步時,通過詢問“你是怎么做到的”來引導她進行自我贊美。比如:

學生:這周有一個事情是我覺得做得很好,就是有一天和一個平時不熟的室友在一起聊天聊得很舒服,她一直跟我講她喜歡的一個明星的事情,我也不熟悉也不知道要回應,但就是聽她講,氣氛也很好。

咨詢師:哇,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學生:我就是在心里告訴自己,不知道說什么也沒關系,只要認真傾聽就可以了。

咨詢師:所以你應用了我們之前探索的方法,而且它起效果了,是嗎?

3.評量詢問轉化,具象其自我狀態

評量詢問,也叫刻度化詢問、量尺技術,是SFBC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評估策略,通常是以10分為刻度,讓來訪者打分,幫助其將頭腦中抽象的概念、想法或標簽等等轉化成為具體直觀的描述。

比如,在探討問題和目標階段,咨詢師通過評量問句直接了解到學生當前的狀態、理想的狀態以及其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咨詢師:如果用0-10分來評價你當前的人際交往能力,0分是最糟糕的狀態,10分是你期待的最完美的狀態,那么10分的狀態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最好的狀態就是自己和別人聊天可以很自然,落落大方,不要那么尷尬,可以找到話題和別人聊天,別人說話自己也可以自然地接下去……

咨詢師又讓學生評估自己當前的狀態是在幾分,學生認為只有2分。隨后咨詢師就學生期待的10分狀態進行了進一步更具體化的探討,為何當前狀態是2分,而不是更低,2分和10分的狀態主要差距是什么等,以此幫助學生從較為積極的角度來看待自己。

4.布置家庭作業,推動其小步改變

任務/家庭作業主要是咨詢師協助來訪者探索出可接受的、可操作的問題解決方案,以使來訪者作出有效的行動。這種行動方案通常遵循有用多做,無用不做的原則,從對例外的挖掘中發現,以小步改變的方式幫助其逐漸建構出屬于自己的問題解決之道。

本案例中,學生在和咨詢師對問題和期待進行了具體化的探討后,最終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一是接納自己當前的人際交往狀態,二是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針對這一目標,第一次咨詢探討出的一小步前進的任務是,學生在接下來一周時間內在個人行動上不需要作出任何的改變,只需要在出現感覺尷尬、沒話說等等情況的時候,在內心告訴自己“我可以不說話”。第二次的任務是,學生和他人在一起時,在告訴自己可以不說話的基礎上,專注傾聽他人并通過微笑釋放自己想和他人交流的信號。第三次的任務是,觀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場景,選擇一兩個場景,提前想象自己期待中的表現并準備好自己要說的話,在腦中進行反復練習熟悉,然后在生活中應用,同時如果實際上做不到或是沒達到自己預想的狀態就繼續告訴自己“沒關系,我還是可以不說話,維持現狀也可以,下次再嘗試”。第四次咨詢總結了前幾次的小步行動方案,對行動的效果和學生的進步進行了贊美、鼓勵和強化。

【參考文獻】

[1]馬建青.發展性咨詢:學校心理咨詢的基本模式[J].當代青年研究,1998(5):7-11.

[2]戴艷,高翔,鄭日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的理論述評[J].心理科學,2004,27(6):1442-1445.

[3]許維素.焦點解決晤談中的積極傾聽與形塑技巧[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11):45-46.

[4]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代表性問句[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1):48.

猜你喜歡
人際交往案例
樣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互聯網+”的現實案例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不重實效,重廣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