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

2022-03-28 05:21李楊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2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摘 ?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勞模精神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偉大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文章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為例,圍繞七個方面探討將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各章節和教學全過程,有助于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勞模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4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6-0145-04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并指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我們要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1]。勞模精神是廣大勞動模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積累起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以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偉大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將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題,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的重要途徑,更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舉措。

一、勞動、勞動模范和勞模精神的內在聯系

勞模精神的核心內容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對勞模精神的深刻理解建立在對作為人之本質力量的“勞動”和作為精神載體、行為主體的“勞動模范”的認知基礎之上。唯物史觀指出,勞動是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活動,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勞模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

(一)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

馬克思清晰地指出,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活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2]。通過對勞動展開歷史、概念的剖析,馬克思發現并闡釋了勞動的重要作用,指出勞動把人同動物相區別、將人與自然相分離,決定了人類及人類社會歷史的產生和發展[3]。恩格斯進一步指出,勞動“是一切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4]。

馬克思還談到了異化勞動,認為勞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喪失了自由自覺的特征,僅僅作為謀生手段將人束縛在資本邏輯的鏈條之上,并提出只有鏟除異化勞動產生的社會根源才能消除異化勞動:當勞動從異化勞動中復歸,當勞動成為勞動者的第一需要,人才能在勞動中獲得全面發展,人的解放才能實現[5]。超越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消滅了產生異化勞動的制度基礎,勞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勞動的本來面目得以逐漸彰顯;勞動者的自主性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勞動者在勞動中得到解放。勞動不僅僅是賺錢謀生的手段,勞動者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團結他人、奉獻社會。列寧高度贊揚莫斯科喀山鐵路工人發起的星期六義務勞動,認為這是實現社會主義勞動與共產主義勞動的具體方式,是健康的身體的自然需要,對社會主義物質生產和思想文化建設具有重大價值[6]。私有制度下的非自愿勞動是令人厭惡的事情,而在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后,勞動逐漸恢復自愿、自覺、自由的本質屬性[7]。社會主義真正彰顯了勞動的價值,使勞動向其本身復歸,為勞動模范的出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現實土壤。

(二)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勞動模范是勞動人民中的杰出人物,是奮斗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區、各行各業億萬勞動群眾的縮影,是工人階級隊伍中的先進分子和閃光群體,“彰顯出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彰顯出了工人階級的優秀品德與時代風貌”[8]。

勞動模范的身份具有特殊性,同時又具有普遍性。勞動模范本身就是勞動群眾中的一分子,但同時又是勞動群眾中的模范代表。勞動模范的工作平凡,卻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普通的崗位上實現了更大人生價值。勞動模范是時代產物,同時又是跨時代楷模,是“一種產生于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話語”[9]。雖然勞動模范所處的歷史時期和空間地點不同,承擔著的歷史使命有所不同,但廣大勞動模范繼承弘揚工人階級的先進性,體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凝練成跨越時代的勞模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1]。

(三)勞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

勞模精神是勞動模范以實際行動詮釋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偉大精神,體現了工人階級的先進性,突顯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意識和工人階級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文化投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10]。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不可能形成勞動模范,也不可能產生勞模精神。勞模精神只有在勞動是自由自覺時才能形成,只有在勞動者成為社會主人時才能出現,也就是說只有在揚棄私有制異化勞動的公有制條件下才會形成勞模精神[11]。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特有的精神現象[12],勞模精神源自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

勞模精神是鮮活的,雖然不同歷史時期的勞模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但其核心特質一以貫之。首先是“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愛崗敬業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爭創一流就是爭先向上、積極進取。正是有著這樣的敬業精神、專業精神,勞動模范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才能全身心投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忠于職守。勞動模范身上展現出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勞模精神,是無產階級主人翁意識的生動體現。其次是“艱苦奮斗、勇于創新”。艱苦奮斗是指在實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不懼艱難困苦、頑強拼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勇于創新是指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奮發圖強、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積極創新。這不僅是勞模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勞動模范身上展現出的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勞模精神,是勞動人民勞動本色的生動體現。最后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淡泊名利是指不以名聲和利益為目的,而是以對社會的價值和貢獻來衡量工作的價值;甘于奉獻是指在工作過程中默默奉獻、心甘情愿、不圖回報。勞動模范身上展現出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超出單純為個人私利而勞動的狹隘思想,是廣大勞動者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的生動體現。

二、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邏輯

勞動模范是勞模精神得以產生并發展的主體力量,同時也是勞動精神的載體和創造者。勞動群眾是勞動精神旨在作用的主體對象,是勞動精神的弘揚者和踐行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勞動、創造、奉獻”[13]。勞模精神是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是廣大普通勞動者的行動指南和指路明燈,激勵著廣大普通勞動者立足崗位、艱苦奮斗,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弘揚勞模精神,倡導崇尚勞動的社會風尚,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一)助力弘揚勞模精神

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弘揚勞模精神的重要路徑,有助于培養符合時代發展、滿足社會需求、合格優秀的未來勞動者。大學生肩負著偉大歷史使命,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勞動者,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骨干力量,必須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弘揚勞模精神,踐行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的真理,養成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勇于創新的習慣,艱苦奮斗、努力勞動,兢兢業業,勤勞工作。將勞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使學生在課堂上系統學習和感悟勞模精神,能夠發揮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夠促使學生不斷增強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成長為符合時代發展、滿足社會需求、合格優秀的“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14]。

(二)助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重要路徑,有助于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積極健康的社會風氣的集中體現。勞模精神生動鮮活,對全社會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正確勞動價值觀有著重要引領作用,對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國家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對引導大學生心懷祖國、腳踏實地、辛勤勞動、無私奉獻,具有重要意義。勞動有工作的不同、職業的差別,但是沒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所有工作都是光榮、崇高、偉大、美麗的勞動。將勞模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夠豐富、活化教材內容,提高課程的學理性、時代感和現實性,推動理論入腦入心,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心理認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三、勞模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探討

如何將勞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全覆蓋各章內容,可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作如下探討。

一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勇擔復興大任。廣大勞動模范,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建設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建設者,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個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鮮活榜樣。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使命和歷史重任。

二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廣大勞動模范,是把人生追求、個人事業與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緊密結合起來的典范,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個具有正確人生觀的鮮活榜樣。勞動模范將自我價值實現融入社會價值創造中,為人民盡心盡力服務,為社會進步做出杰出貢獻。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把握時代機遇,與歷史同向、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在、與社會同行、與人民同心,歷練本領、提升能力、增長才干,做好準備、積極實踐,將自我價值實現融入社會價值創造中,為人民盡心盡力服務,為社會進步做出杰出貢獻,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三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廣大勞動模范,是將個人理想有機融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典范,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個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鮮活榜樣。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追求遠大理想,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將個人選擇融入社會發展,腳踏實地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

四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做忠誠愛國者。廣大勞動模范,是愛國主義的踐行者,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揚者、忠誠愛國者、創新奮斗者,能夠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個具有中國精神的鮮活榜樣。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和改革創新的生力軍,將愛國與創新貫穿于實踐行動中,在學習與工作中弘揚中國精神,將中國精神轉化為青春力量,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勞動模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弘揚者和活躍踐行者,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自覺加強核心價值觀養成,致力于將核心價值觀落實在一言一行中,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轉化為人生的價值準則,用價值觀引領人生、用真知夯實學業、用本領成就事業、用真善美完善自我、用勤勞和誠實創造美好生活。

六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勞模精神是職業道德的時代升華,勞動模范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道德觀,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發揚中國革命道德,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錘煉個人品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以浩然正氣維護社會風尚,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道德品質,服務他人、奉獻社會。

七是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尊法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廣大勞動模范,是愛崗敬業、公正廉明、克己奉公、尊法守法的典范,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個具有法治素養的鮮活榜樣。通過融入勞模精神,引導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在學校、家庭、社會中,處處維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樹立法治思維,依法行使法律權利,履行法律義務,維護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

四、小結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勞模精神,能夠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弘揚勞模精神,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德立身、以德立行、以德立學,成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0-11-25(02).

[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4.

[3] 馬克思.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6] 列寧. 關于星期六義務勞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 喬東,李海燕.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學習讀本[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21:81.

[8] 楊志強. 弘揚勞模精神,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29(02):110-113.

[9] 李妍妍. 新中國成立以來勞模文化構建的回顧與展望[J]. 黨政研究,2021(03):90-98.

[10] 孫力. 勞模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審視及其當代價值[J]. 思想理論教育,2017(08):10-14.

[11] 劉文,張以哲. 勞模精神培育與價值引領——“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價值引領與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綜述[J]. 思想理論教育,2017(05):110-111.

[12] 田鵬穎,王圓圓. 馬克思唯物史觀視閾中的勞模精神——兼論勞模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地位[J]. 廣西社會科學,2017(11):195-199.

[13] 習近平強調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維護職工群眾權益 為實現中國夢再創新業績再建新功勛[J]. 紫光閣,2013(11):7+9.

[14] 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接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代表 向全國廣大勞動者致以“五一”節問候[J]. 當代勞模,2014(05):14.

(薦稿人:張能,西南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2018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創新驅動戰略下科技創新的倫理責任研究”(項目編號:18SK GH042);重慶郵電大學2017年度國際化教育研究項目“‘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工程倫理的國際化教育實踐研究”(項目編號:GJJY17-2-13);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網絡社會治理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8AKS015)。

作者簡介:李楊(1985—),男,博士,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理論課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反思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構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長效機制的新思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師生關系互動載體探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