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課程思政實施的困惑及教師勝任力問題的思考

2022-03-28 05:21武文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2期
關鍵詞:勝任力課程思政高職

摘 ?要:課程思政在全國深入推進,涌現出了一批示范課程,然而課程思政行動的深度不夠,實際效果也參差不齊。主要表現為知識層面的相似內容滲透,而不能成為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的自覺行為,在價值層面轉變為教育教學的整體原則。關鍵在于教師課程思政的勝任力,即教師的站位不高、理論積累不厚、教學能力不足等等,需要制度性地加以培訓和培養,系統提升教師的育人自覺和政治敏銳性。

關鍵詞:高職;課程思政;教師;勝任力

中圖分類號:G4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6-0193-0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旗幟鮮明地指出“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中組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德育能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表明國家愈發重視高校教師立德樹人的作用和育人職責的發揮。課程思政成為當前高校教師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專業課教師提升育人效益的重要增長點。

一、當前課程思政開展的情況

隨著課程思政在各院校不同專業的深入推進,高校對課程思政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也在不斷深化。探索的問題包括:一是課程思政策略的整體設計和模式探索,主要是課程思政管理者,以及碩士畢業論文,力求全面系統地梳理課程思政的由來、發展進程和狀態,以及課程思政的教育學規律和實施整體策略,研究的理論梳理和研究比較規范,對課程思政實施過程堵點問題的深入研究不足;二是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問題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行同向,重點探討了如何促進相互之間的配合,兩支隊伍的配合的重要性問題,在梳理二者在開展的宗旨、實施的路徑、教育教學的特征等方面的關系方面顯得不夠系統和深入,未能明晰二者關系的理論模型;三是課程思政實踐中具體問題研究;四是具體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心得體會。課程思政探索的熱點問題也在不斷發展,目前大家關注的問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邊界問題[1];課程思政內容生成與教學策略問題等,在實踐上也形成了一批優秀示范課程。課程思政實施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在課程和思政中建立聯系[2]。這兩類文章的篇數占絕大多數,研究整體上是基于經驗的描述,欠缺教育理論的邏輯闡述。一般認為,根據課程內容而選擇思政元素,即立足于知識層面,關注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的相似度和相關度?;谶@個思路,專業課教師期待建立一個系統,能夠把所有的課程(或者相近課程形成的課程群)與章的篇數占絕大多數,研究整體上是基于經驗的描述,欠缺教育理論的邏輯闡述。一般認為,根據課程內容而選擇思政元素,即立足于知識層面,關注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的相似度和相關度?;谠撍悸?,專業課教師期待建立一個系統,能夠把所有的課程(或者相近課程形成的課程群)與全部的思政內容之間形成對應的序列,建構一個譜系并建立思政元素資源庫。教學中就根據這個譜系,從提供的資源庫中抽取思政素材,再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滲透到課程里。

圖1 當前高校課程思政開展方法

接下來的就是方法的問題,目前大多數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方法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五種:一是“貼”入,就是不改變原來的教學設計,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空出幾分鐘時間來,把相應的思政內容放進去,類似“膏藥”一樣貼進課堂;二是“插”入,就是基本不改變原有的教學設計,只是找到一個內容與思政元素相近的地方,把思政內容插入;三是“替”入,即在講授教學內容時,在對解釋內容的材料進行選擇時,用思政元素相關內容去替換原來的素材,如用一個紅色革命小朋友的故事替換哈利·波特的故事等等;四是“嵌”入,即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思政內容作為教學技能的載體,如舞蹈課排練紅色舞蹈,音樂課教唱紅色革命或者主旋律歌曲等;五是“融”入,就是許多專家講的,把思政內容與教學內容融會貫通、融為一體,這是課程思政的較高境界。以上五種方法,最簡單的和水平較低的是貼入,從替入往后的幾種方法,都要求認真進行研究和設計。然而相關調查發現,教師對開展課程思政表現出很大的困惑。主要表現在:內容方面,講故事沒有真情實感,講道理沒有真憑實據,講問題沒有真知灼見,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與共鳴;方法方面,裝腔作勢,空洞乏味,材料堆砌,視頻填空,同質展示,淺層互動,不能與學生的專業相聯系,不能切中學生的疑惑;不同學科之間各自為政,內容重復,形式主義,有“孤島”現象和“內卷”現象。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仍需要回到課程思政的概念,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課程思政的內涵和特征

理解課程思政及其意義,要從三個角度思考。第一,教育本身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教育是生產力,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傳授知識、技能,培養智力和能力,服務于社會生產,提升人力資源質量;另一方面,教育是上層建筑,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培養適合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意識形態。第二,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西方加緊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對年輕人進行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政治態度的誘導[3]。國內價值多元化和個性越來越得到解放。青年學生分辨力不足,沒有正確的引導,就可能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念,如被偷換了概念的“普世價值”、個人權利至上、民主自由等,成為世界主義者。黨和社會主義事業面臨后繼者立場模糊的巨大風險,面對這種風險,要用底線思維,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攻擊。第三,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學校教育過分強調學生成績、競賽成績,功利性和競標主義教育的現象嚴重背離教書育人的本質,重智輕德現象普遍,要解決這一現實問題,提出課程思政概念,是矯正教育偏向的有效舉措。

課程思政覆蓋學校教育的全部課程,課程思政最容易混淆而不容易厘清的,應該是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關系問題。課程思政具有三個特征:一是隨機性,即非系統性,其不像思政課程,有嚴格的知識體系,而是根據課程教學實際滲透相應的思政內容,從內容角度來看呈現出明顯的隨機性;二是情境性,在課程教學中滲透思政內容,與教學內容、教學場景,以及當天或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本專業、行業相關事件、關鍵問題等等有關,教師要隨機而動;三是主體性,課程思政最根本的和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教師的勝任力,即師者育人的職業自覺和教育情懷、馬克思主義信仰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課程相關知識的價值維度問題、關注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和關鍵困境等等[4]。實施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夠敏銳地發現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想因素或者是學生可能出現的觀念偏差,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站在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高度和學生成人成才的角度,并依照教學具體情境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創造性地適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同一門課程,不同的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可能是不相同的,同一個教師在不同的時間開展課程思政內容也可能不同。

三、課程思政實施效果提升的策略

提升課程思政的質量和效果,可以有兩種思路。其一,從內容和模式入手,如前所述,在內容中建立思想教育的內容與專業課程之間對應的譜系,然后依據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手段和方法(方法儲存內容)。然而課程思政是非系統的思政教育,內容沒有體系,要根據具體課程內容和學生的情況來確定,很大程度上屬于隱性的課程,甚至內容和方法都是教學中的隨機行為,因此很難進行系統設計(或者系統地設計效果未必是好的)。其二,從教師入手,提升教師的思政育人覺悟和水平,把課程思政變成教師育人的自覺追求和主動行為,這樣教師就會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適時開展思政教育,內容和方法都會是發自內心的教育情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行為,這種教育源自教師的崇高理想、信念,源自對人民教育事業的忠誠,源自對年輕一代的熱愛和職業操守,這樣課程思政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教師從事課程思政,必須達到三個標準:一是站位要高,要立足“新時代”的主題和使命,體現黨中央的關切,呈現時代精神,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二是理論水平積累要厚,具有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是教育教學能力要強,能夠把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把教學手段運用得行云流水、得心應手。應該說,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主要困惑在于內容提煉時出現的“同質化”,課程思政基本在知識融合的層次上,達不到思想引領的層次,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師站位不高,本位主義、任務主義嚴重;二是思政理論認識膚淺,基本停留在上學時背誦條目的水平和日常碎片化學習水平上;三是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學理論)不高,方法落后、單一、機械。

四、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的策略

要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勝任力,必須從三個方面著手,即實施課程思政的內在動機、比較系統的思政理論基礎、靈活機智的教學機制。

首先是教師對思政教育的認識和實施課程思政的自覺性。一般專業課教師對開展思政教育并不主動,認為那是思政課教師的事,“術業有專攻”,“專業課就應該專攻專業,思政專攻思政”,因此在認識上會對開展課程思政有不理解,甚至有抵觸情緒。而事實上,任務行業都是在國家戰略下的具體內容,所有的行業發展,都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專業課知識自身就包含了價值維度和思想意味,這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的產生、發展內在邏輯的客觀要求,從隱性教育的角度來看,知識形成和知識體系建構離不開特定的思維方式,而持不同世界觀的人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學科化的知識中隱含著一定的價值意涵,知識傳遞的過程也不斷地傳遞價值觀[5]。因此,在行為中有意識地戒除思想因素是行不通的,關鍵在于教學中傳遞的是什么樣的思想因素。教師的教學是國家教育職能落實的最終環節,“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是國家關注的,也是教師必須關注并體現在行動中的,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是教書育人的應有之意。教師要提高站位,一是政治站位,要站在黨和國家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立場上看待課程思政,回應時代主題和黨中央的重大關切,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人生訴求,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教育站位,要從育人的角度和價值層面看待課程思政,超越知識層面相似性引入教學的模式,從課程內容相關領域的發展熱點著眼,整合優化思政元素。

其次,系統地對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輔導。非思政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一般呈現幾種情況:一是重復思政課程內容,即直接找到思政課程相關內容插入教學;二是所有的課程選擇的素材同質化,基本都是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愛崗敬業、工匠精神、責任意識等,不能體現專業特質和課程風格;三是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概念化講解,講故事沒有細節,講道理沒有邏輯,不能與學生關心的問題相契合,主要原因是專業課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方面存在認知的缺失,對專業課程中的思想問題沒有敏感性,對相關的概念和事件沒有解釋力,對學生相關的疑惑沒有引導力。針對這種情況,有效方法是開展系統的理論輔導,深化教師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相關理論的理解,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再次,通過制度化手段促進資源整合優化。開展課程思政也是非思政教師的職責,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要同向同行,內在統一。開展課程思政的實踐中,教師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是具體的、生動的,也是多元的、復雜的,系統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培訓并不能解決全部理論問題,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開展專題研討以求突破,才能真正解決專業“痛點”問題。課程思政整體上是非系統性的,然而也不是無規律的隨意行為。針對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要突出社會主義勞動觀教育,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是必然選擇;針對不同專業特點,從專業育人目標出發,凝聚專業理念和專業文化,統籌專業內的課程思政,才能形成合力;針對課程內容的內在邏輯,選擇富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并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才能實現課程思政的預期效果。整合專業教師、相關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開展聯席討論,并形成制度,是提升課程思政質量和效益的有效保障。

最后,高職教育必須體現其固有特征。職業教育的主體是學校與企業雙重主體,在開展課程思政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企業這個陣地的作用,企業的工作現場和一線工匠的精神,是最直接、最生動、最豐富的教育源泉,采取引進企業典型案例和工匠、走進企業現場、特色場景連線等手段,開展實境化教育,把思政教育與專業工作過程有機融合,會產生預想不到的效果。職業教育的課程是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職業情境下的職業工作體現了產業的基本業態,隱含著行業發展與整個產業鏈、行業動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也隱含著國家戰略與民族振興、文化自信等相關的思政元素,生產與服務一線的內容是最鮮活的材料。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是行動導向的策略設計,在行動中學習過程,體驗是形成職業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是形成職業品格的基礎。職業教育是培養一線勞動者的教育,勞動觀教育是育人的核心價值,也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勞模人物和典型的勞模事跡,是社會主義勞動觀的生動載體,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體現出職業教育的根本原則。

參考文獻:

[1] 邱仁富.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理論闡釋[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10.

[2] 高德毅.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 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4.

[3] 黃濟. 教育哲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4] 顧曉英. 教師是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J]. 中國高等教育,2020(06):19-21.

[5] 檀傳寶. 浪漫:自由與責任[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教育部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基于‘專業思政’一體化設計的酒店管理專業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方法與路徑研究”(課題編號:YB2021080201);山東省2021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一體化育人實踐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21043)。

作者簡介:武文(1966—),男,學士,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勝任力課程思政高職
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評《中高職教育職業能力培養有效銜接研究與實踐》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處級領導干部勝任力的自我評估與模型建構
淺議文科類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勝任力
勝任力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