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角下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2-03-29 00:40邵柏圣
客聯 2022年1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黨員三全育人

邵柏圣

摘 要:高校黨建作為黨建重要組成部分,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大學生黨員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理想信念是每一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追求。在成長過程中,年輕的大學生受到周圍環境、外來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何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目標。本文首先闡述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內涵,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要構建全員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體系,將理論融入到實踐活動,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并創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滿足當代大學生黨員個性發展需求。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

當代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黨組織最具有活力、創新性的群體,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關系中國夢的實現,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各種意識形態相互交織,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貪圖享樂、道德滑坡等現象,對大學生黨員思想價值觀造成一定的沖擊。部分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不純,無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近年來,國家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弱化了高校黨建教育功能。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將思想價值觀念貫穿到教育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的長效機制[1]。因此,高校必須轉變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人才需求,選擇合適的理想教育模式,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政治育人效果。

一、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理想是一個人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憧憬,是人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信念是人認知、情感和意志的統一,是人們在一定認知基礎上確定的某種思想或者事物的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一種精神狀態。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是共產黨人的力量之源。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一同前進,必須由共同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闭枪伯a黨人的崇高理想照亮了引領無數共產黨人前進的燈塔,讓他們穿越迷霧、堅定信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學生黨員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讓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三全教育要求高校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到各個環節。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要緊緊圍繞大學生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等各方面進行,才能達到教育的目地[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的確立和鞏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黨建的一部分,是一項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才能適應新常態下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求。

二、“三全育人”視角下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現狀

(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中國與世界來往密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加強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西方的政治、文化、價值觀不斷向外輸出,部分大學生受到這種西方文化的影響,滋生了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缺乏遠大的理想信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立健全,激發了市場經濟的活力,市場經濟主體逐漸多元化。經濟的發展由此引發的貧困差距和社會分化,資本是逐利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商家和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涌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和制假企業,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快速追求短期效益的浮躁心理。部分大學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就業、擇偶等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功利化現象。部分大學生選擇入黨,并不是堅持黨的崇高理想和遠大信念,而是大學生為將來職場晉升所需的政治參與能力,獲得的政治資源[3]。此外,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的人數不斷增長,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909萬人,創歷史新高。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個人遠大理想信念逐漸變得淡薄。這幾年,全國各地高校涌現了大學畢業生考編熱。根據一名牌高校2021年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發現大學生前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就業人數達到70%。部分大學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缺乏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變得非常急功近利,選擇變得非常物質化、現實。

(二)理想信念教育重視理論,忽視實踐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要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這給高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校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往往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忽視了實踐活動的體驗感悟,教育效果不明顯。其次,高校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選擇的理想信念教材或者教學內容大多數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開展教學,導致理想信念教育落后時代發展要求。當代大學生生長信息時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教師教學選擇的一些素材往往距離大學生生活的年代比較遙遠,很多故事情節和內容可能讓大學生無法理解,無法讓大學生產生同理心,影響到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三)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單一

高校往往通過開會、聽報告、講座、談話、學習等方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這些教育方法單一,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內容枯燥乏味。當代大學生主要都是“95后”、“00后”,這些人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興趣愛好廣泛、視野開闊、充滿自信、個性自由、思維活躍,學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逐漸弱化,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模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重視理想信念教育,甚至部分學生將學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視為負擔,不愿意參加。落實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高校工作的各個環節,但是目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貫穿到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導致理想信念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三全育人”視角下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一)構建全員理想信念教育體系

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由輔導員、黨團組織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門負責,沒有形成全員育人模式,影響到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想要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理想信念教育,則需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頂層設計,打破過去傳統育人模式,建立全體教職工、社會、家庭等多員育人模式。第一,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輔助作用,輔導員是高校與學生聯系的橋梁與紐帶,與學生接觸比較多,對學生的思想狀態和生活比較了解。因此,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必須發揮輔導員的輔助作用,通過優秀輔導員評選活動,激發廣大輔導員參與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性和主觀意識,創新輔導員育人模式,引導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輔導員在班級管理、輔導咨詢服務過程中,可以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的職業生涯、就業指導工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擇業的時候,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和社會發展需求[4]。當前國家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需要大量優秀的農業技術人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農業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可以選擇扎根農村,將自己的個人專業和社會發展需求結合起來,為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第二,協同各個專業課程共同育人。高校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需要協調高校各個專業課程教師,充分發揮高校所有教師的力量,挖掘各個專業理想信念教育的素材,并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環節,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形成理想信念教育合力。第三,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家庭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要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輔導員、黨支部通過微信、QQ、電話等方式定期與家長進行聯系,了解學生黨員的家庭情況、成長情況,并結合到每一個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二)理論融入到實踐,強化三全育人效果

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將理論和實踐課程分開,無法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結合起來,育人效果不盡人意。將理論融入到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加深對理想信念的深刻理解,強化育人效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或黨支部在日常工作中,要結合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國情、社會經濟、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各個方面,在樹立個人理想的時候,結合國家、社會發展的需求,將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寒暑假,輔導員要求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了解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藝術,在調查傳統文化藝術的時候,大學生可以了解當地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激發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投身到家鄉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中,解決當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后繼乏人的局面。我國正處于深刻的改革,社會各種矛盾交織,大學生黨員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這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然階段,可以正確辨析各種社會思想,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理想信念,在追求理想的時候,克服困難,勇往直前[5]。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黨員的理論知識,讓他們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加深對共產黨員理想信念的理解。

(三)創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

根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的要求,高校要創新教育方式、內容形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感和實效性。高校必須結合大學生的特點,選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打破傳統教育方式。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領域,微信、抖音短視頻、QQ、微博等社交平臺成為大學生展現個性和自我的平臺,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途徑。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些社交平臺,發揮社交平臺的優勢,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并結合線下課堂教學,打造全過程的育人模式。高校黨支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學校官方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共產黨員的故事,用身邊的真實案例去感染他們、激勵他們,幫助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社會主義道路,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學校還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關注學生黨員的思想變化、生活狀況,一旦發現學生黨員思想出現波動,需要及時給與引導,幫助他們走出思想迷霧。

四、結束語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大學階段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要抓住關鍵節點,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積極構建“全員參與、全程協同、全方位聯動”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體系,引導大學生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參考文獻:

[1]王婧. "三全育人"格局下后疫情時代學生黨員素質提升工作思路探析[J]. 文存閱刊,2020(38):40-40.

[2]張娟.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2):105-106.

[3]張靜宇,鄭士鵬.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1,31(1):47-50.

[4]楊玉城. 初心與使命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維闡析[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12):57-60.

[5]胡建松. 新時代高校如何堅定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1):58-60.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黨員三全育人
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與改進
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的研究
高職輔導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
新媒體平臺下增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提高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實效性的方法探析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