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錢與收藏

2022-03-31 11:23馬樹啟
理財·收藏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鑄幣通寶古錢幣

馬樹啟

古錢幣學、貨幣史研究是光輝燦爛的古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古錢幣的收藏、鑒賞與研究,也是一項典雅、崇尚的高等文化娛樂活動。它對于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精神修養,陶冶情操,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我國五千年貨幣發展史,前后經歷了五次重大演變。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確立四大貨幣體系,之后又經歷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直到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并發行第一套人民幣,中國古錢幣才算退出歷史舞臺,慢慢遠離人們的視線。

古錢幣五次重大演變

天然海貝(圖1)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從原始社會后期,到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我國的漢字中,但凡與價值相關的字,大都帶貝字旁。隨著貨幣需求量的增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骨頭做成骨貝,用精美的石頭做成石貝或玉貝,商朝人們開始用青銅制成銅貝。銅貝的出現,代表了古錢幣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演變。

從商朝銅貝到戰國貨幣,貨幣形狀很多。戰國時期各國各地區都自鑄貨幣。其中以趙國、魏國的布幣,齊國、燕國的刀幣,秦國的圓形方孔錢,楚國的蟻鼻錢比較著名。秦統一中國后,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的外圓內方孔的半兩錢(圖2)。貨幣的統一,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

漢初,聽任郡國自由減鑄錢,這既造成了貨幣的混亂,又使個別富商、貴族操縱鑄幣權,富比天子。之后漢武帝收回了郡國的鑄幣權,改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圖3)成為當時唯一合法的貨幣。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明確標注錢的重量,如半兩錢、五銖錢、三銖錢等。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21年,決心廢除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了“開元通寶”錢(圖4)。開元通寶錢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錢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談起宋朝,總會給人一種對外軟弱無力的印象,北宋從國土面積、政治影響力、軍事實力上遠遠不及漢唐時代。但北宋經濟尤其發達,當時宋朝經濟占據世界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屬于當時世界絕對第一的經濟體。當時都城東京汴梁(開封)人口過百萬,是世界上超級大都市。由于那時銅料緊缺,促使紙幣(交子)出現,為商品交易帶來了方便。紙幣的出現,成為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古錢幣的發展過程

春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空首布(即首部空心),而戰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對空首布而言(即首部實心)而形似鏟狀銅片,是由生產工具銅鏟演變而來。刀幣,齊國和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分燕國明刀和齊國齊法刀兩大類型。蟻鼻錢,楚國鑄幣,錢文形似鬼臉,又稱鬼臉錢。楚國除蟻鼻錢外,還有黃金稱量貨幣,即印子金,是當時唯一以黃金為流通貨幣的國家。環幣,秦國獨用環幣,其形制像紡輪或玉璧演化而來。

秦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外圓內方的半兩錢為統一貨幣,戰國時半兩為大篆,秦朝時半兩為小篆。漢初,實行八銖半兩、榆莢半兩及四銖半兩。漢武帝時統一實行由中央鑄造的五銖錢。從漢武帝起歷西漢、新莽、東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銖長期為歷朝法定貨幣,西漢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濫發貨幣,品種繁多,有六泉十布,還有一種叫一刀平五千,又名金錯刀,形狀像一把鑰匙,上面圓環上有一刀兩字,兩字為銼金。該錢做工精美,是錢幣界名譽品,知名度比較高(一枚頂五千枚五銖錢)。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個朝代基本都行五銖錢,只不過各有差別,如蜀漢直百五銖、北魏永安五銖、北齊常平五銖等,有些錢文不寫五銖,然而錢的形制是五銖錢形制,如大泉五十、大泉當千等。隋代文帝鑄造的開皇五銖結束了漢末以來三百多年錢幣復雜局面。

到了唐代,唐高祖鑄行開元通寶錢,從而開創了唐宋以后以文為單位的年號,開元通寶錢開創十進位制,每十錢一兩,以錢代銖。這種以文計數,以錢兩為重量單位的錢文體系沿襲到清朝末。唐代由強變弱的標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亂,史思明占據東都洛陽時,所鑄的錢幣得壹元寶、順天元寶(圖5),在錢幣界知名度很高。該錢幣字體遒勁,制作精美,還有句順口溜:“順天易得,得壹難求?!?/p>

五代十國,延續時間不長,前后才50多年,但每個朝代及國家都有鑄幣。精美程度不一,做錢最精美的當數后周世宗柴榮所做的周元通寶。據說周元通寶是后周銷毀寺廟銅佛像,用此銅鑄成的錢幣,民間多佩戴此銅錢來避邪消災。當時知名度最高的是南唐國鑄造的大齊通寶錢,此錢傳世共兩枚:一枚缺角大齊,另一枚四眼大齊(此二錢早年均流入國外)。另外,長沙國馬殷造的天策府寶,也是大名譽品。

兩宋的銅錢以采用年號為顯著特點,如太平通寶、皇宋通寶、宣和通寶、大觀通寶等。宋代流行御書錢,即皇帝親自題寫錢文。如宋太宗寫的淳化元寶,宋徽宗用瘦金題寫的崇寧通寶(圖6)、大觀通寶,錢文非常精美漂亮。與宋朝同時代的遼、金、夏,造錢仿造唐宋,與唐宋風格一致。尤其金代,造錢比較精美,而且名品輩出,如天眷通寶,近幾年在古錢幣界出盡風頭。

元代曾鑄行過少量銅錢,但貨幣主要流通紙幣。元代紙幣開始稱為鈔。明代初期沿襲元代,推行紙幣,發行大明寶鈔與銅錢并用。但大明寶鈔發行量大,很快就導致通貨膨脹,到明中葉嘉靖年后,白銀被鑄為一定標準的銀錠,又稱元寶,這時白銀開始大量流通(唐宋就有,量少)。同時民間流行的銅制錢,材質由青銅轉黃銅,嘉靖以前弘治、宣德、永樂等都是青銅質。

清代主要鑄行小平錢。其中以咸豐錢最為復雜,其錢文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之分,面值各有不同,錢局各有不同。當百大錢、當五十大錢各錢局都鑄,清朝民間商務大額用銀,小額用銅錢。清初一百年以銀錠為主幣,清代后期銀錠開始向銀元轉化。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銀元,俗稱“龍洋”,因銀元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與此同時,出現了機制銅元,又稱銅板。清代發行的紙幣品種較復雜,有官鈔和私鈔之分。民國早期基本與清末相同。以銀元與銅元為主,銀元最著名當數袁大頭(圖7)與小頭(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古錢幣的收藏

隨著收藏古錢幣隊伍的壯大,古錢幣存世量逐年減少,現在古錢幣的價格越來越高,例如,以銀元為例,10年前,袁大頭180元左右,小頭170元左右,北洋龍400元左右,而現在大頭1000元以上,小頭800元以上,北洋龍2500元以上。又例如清錢,10年前,雍正通寶300元左右,順治通寶150元左右。(以上錢幣品相以中等普品為例。)

因此,收藏古錢幣剛開始要從常見品、普通品開始,慢慢增加古錢幣的品種及數量。通過長時間積累經驗,隨著自己鑒別能力的提高,逐漸提高古錢幣品種檔次。不要剛入門就盲目追求稀少品、珍品和名譽品。

猜你喜歡
鑄幣通寶古錢幣
略論我國古代錢幣鑄造中的板形范立式頂注工藝
貨幣的演變與科技發展的聯系
通寶錢制與兩宋錢法及特點
誰傳承了大順通寶的基因
古錢幣被竊案
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影響鑄幣稅的理論及量化研究
Scholar and East Lake
一枚罕見的“圣宋元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