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導入新課

2022-03-31 12:06趙心彤
江蘇科技報·E教中國 2022年1期
關鍵詞:懸念狐貍草原

趙心彤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要想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需要對所學內容有一種向往和積極探索的內驅力,這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怎樣利用學生的內驅力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在教學伊始認真設計新課的導入。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導入新課,可以將課程內容更新穎、更精確、更直觀地展示出來。教師要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再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認真研究和細心設計新課程的導入。同時注意設計導入要內容新穎,注重創新,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要畫面直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淺入深地從導入內容過渡到新課內容。接下來,筆者介紹一下自己在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

一、巧妙設置懸念,調動學生的好奇心

利用設計懸念來營造一種氛圍,能激發學生迫切期待的狀態,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主動探索和追求新的知識內容。這種導入方式懸念的設置應該極具吸引力,而且要形象生動。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上網搜索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前上網搜索有關本課內容的知識,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小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會對課文的故事情節感興趣,對課文中的人物命運更加關注,教師可以根據心理學原理設置懸念。

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這節課中,教師應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懸念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同學們,如果一只老虎和一只狐貍在山中相遇,誰會害怕?誰會被吃掉?”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狐貍會害怕”“狐貍會被吃掉”,等等。教師:“真的是這樣嗎?老師今天看到一個故事,故事中狐貍不害怕老虎,還讓老虎聽了自己的話,在狐貍的智慧下,老虎反而害怕狐貍。老虎為什么不敢吃掉狐貍,并且狐貍還敢在老虎面前威風凜凜的?你們說老虎和狐貍的表現是不是很奇怪?想不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呢?”隨后,教師先讓學生在大屏幕上展示課前收集的各種動畫片和圖片,之后再打開課本,一起學習《狐假虎威》。信息技術手段導入的設計以及形象的展示,更加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急切的學習心情,成功地調動了學生認真學習新課的情緒。

再如,在教學《驚弓之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提問設置懸念,讓學生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在導入《驚弓之鳥》時首先用PPT播放一只大雁在天空飛行的畫面,之后進行提問,“同學們,充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認真地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把空中飛過的這只大雁打下來?”學生們積極回答,“用箭射它”“開槍打它”“用彈弓打它”,等等。教師:“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古代有個能人,只用不帶箭的弓,就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他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期待你們都能找到答案?!?/p>

這種利用設計懸念的導入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學會主動認真地學習。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懸念時要結合實際教學場景,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掌握學生學習的規律,不能照搬,不能有虛假成分。

二、利用信息技術和輔助工具,促使學生形象化理解課文

信息技術手段的選擇要適當,方式方法要多樣化,可以是圖片、動畫、視頻、實物、模型、自制教具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設計教學內容引領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各種輔助工具,可以創設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帶著探求知識的欲望去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非常漂亮的貝殼》這一課時,教師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各種各樣的貝殼實物,同時要求學生上網下載自己喜歡的貝殼圖片。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貝殼及下載的圖片,讓全班同學一起感受貝殼的美,之后再一起歸納貝殼的特點,從而導入新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再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因為學生可能對草原的環境不是很了解,畢竟大多數學生是沒有去過草原的,即使去過也不一定會仔細觀察草原的特點,所以筆者在課堂初始,就展示播放了很多草原的圖片、歌曲以及草原的小視頻,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草原的圖片,思考問題:草原有什么特點?草原的美表現在哪些方面?隨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再進行引導:“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就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眼中的內蒙古大草原,我們一同看一下老舍先生眼里的草原是什么樣的?”通過這種導入方式帶領學生一起進入《草原》這節課的學習。這種導入方式能加深學生對草原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故事為線索,引導學生進入學習主題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形象生動的故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小故事視頻,利用視頻中繪聲繪色、幽默輕松的講解,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這種以故事為線索將學生思維引入到學習主題的導入方式,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方法。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筆者通過播放成語故事《完璧歸趙》來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成語‘完璧歸趙’的解釋嗎?你們看明白這個故事了嗎?”并鼓勵學生講這個故事,如果學生沒有看明白這個故事,就由教師通過PPT中的圖片再來講述故事,然后提問:“同學們,看了這個故事,你們覺得故事中的藺相如厲害嗎?”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以組為單位發表看法。筆者說:“那么今天我們將學習《將相和》,主人公還是藺相如,是藺相如的另外一個故事,接下來我們一起感受藺相如的又一次精彩表現吧!”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進入新課的學習。

再如,有一些課文是關于人物事跡的,教師可以收集人物的相關資料和有趣的小故事作為本課的導入,這種學習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認知程度,而且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容量。

通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前導入的設計可以看作一門藝術,好的導入是一篇文章的開頭,能夠產生神奇的效果,帶領讀者進入作者的心靈深處。好的導入對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能直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程學習的內容上。需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導入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等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展示出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

猜你喜歡
懸念狐貍草原
講解《草原圖》
巧設懸念增魅力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帶給你
狐貍和貓
狐貍
智英賽:曹巖磊爆冷破斷王林娜加冕無懸念
可可托海的草原
狐貍便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