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離型稅務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分析

2022-04-01 21:18王萌
今日財富 2022年8期
關鍵詞:獨立性企業會計納稅

王萌

現階段由于企業服務類型、銷售方式繁多,導致繳稅類型復雜、計算困難,因此基于會計的獨立性原則,分析分離型稅務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以此實現對企業稅務的管理。該分析過程以識別稅務會計與企業會計差別為基礎,分析稅務模式在集約管理目標下的構成要素,根據不同類型的納稅類別和納稅項目組成,實現會計獨立性原則下,對分離型稅務模式選擇。此次分析根據企業發展目標,選擇適用于企業自身的分離型稅務模式,保證納稅的同時擴大企業經濟收益,實現稅收與企業效益的同步提升。

稅收作為國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國家各項建設事業的重要來源,因此國家相當重視對于企事業單位在稅務方面的管理。為保證稅務工作順利展開,稅務各級監管部門在長時間的嘗試下,頒布了更為完善、全面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稅務準則相關法律法規?,F階段由于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不同,因此企業之間可獲取的實際收益也不同,導致企業收益與應稅所得之間產生了極大差異,因此企業為提升經濟效益,根據會計獨立性準則,采用分離型的稅務模式,將稅務會計和企業會計之間分離,形成一個集約式的企業稅務管理模式。

會計獨立性原則是指企業設置獨立的管理部門,將財務信息單獨列出管理,包括核算獨立、形式獨立以及管理獨立。會計獨立性的基本原則,將稅務內容從企業財務管理中剝離出來,形成兩套相關聯又相互獨立的財務管理體系,為明確企業收益和稅務管理,提供更加詳細核算結果,保證企業經濟收益的同時,完成對國家的應稅工作,確保企業履行對國家的納稅行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環境背景下,選擇適合企業運營發展方式、適合企業經濟類型和產業結構的稅務模式,是企業穩定發展、國家提升綜合國力的關鍵力量。

一、基于會計獨立性原則分析分離型稅務模式

為保證所選擇稅務模式應用的可靠性,分析基于會計獨立性原則的分離型稅務模式。下圖1是對分離型稅務模式設置的分析框架圖。根據圖1可知,此次分析以國內外參考文獻為基本前提,以會計獨立性基本原則為依據,獲取分離型稅務模式在選擇過程中,會影響選擇結果的影響因素,以及分離型稅務的基本構成要素,確保選擇結果與企業經營現狀相符合。

以上述框架為基本分析方法,基于會計獨立性原則,對分離型稅務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展開分析。

(一)識別稅務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差別

根據現階段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背景,分析企業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別。稅務管理是企業為執行國家相關機構發布的稅收法律制度,而必須執行的財務管理方式,通過向國家稅務管理部門繳納相應的稅款,完成國家對企業要求的納稅行為,稅務管理主要包括稅務登記、應稅所得額核算、賬簿管理和憑證管理以及納稅申報四方面內容。而企業會計通過核算與監督企業資金的運用、來源、企業成本以及企業經營所得費用,實現對企業總體財務管理,確保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

稅務會計與企業會計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稅務會計是從企業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具有一定核算特征的會計管理方式,這種不同體現在會計目標的不同和核算方式的不同。在核算方面,稅務會計受國家稅法和相關納稅管理條例的約束,必須以法律規定的形式開展核算方式;而企業會計則根據企業的內部發展方向和運營方式,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以及年數總和法等方式,實現對企業成本的核算。同時稅務會計與企業會計之間存在目標控制方面的差異,在目標方面,稅務會計立足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社會未來發展趨勢,以國家財政為主體服務對象;而企業會計則將重心放在企業的實際收益與成本支出等項目上,為企業發展提供真實的財務數據,提供即時的企業盈虧信息。再者就是外界環境延伸上的差異。外界環境延伸是指企業的宏觀調控能力,在該條件的影響下,稅務會計根據各項財政收入指標進行分析,是宏遠方向上的分析;而企業會計根據政府宏觀調控,建立完備的企業結構,掌握更加真實有效的企業財務信息,是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以某一省份中采取分離稅務模式的企業為分析對象,下圖2為該企業近3年的所繳納稅款,可見使用分離型稅務模式后會降低應納稅額。

兩個會計一個是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分析,一個是對企業現在發展和未來發展的分析,可見企業會計管理企業財務,稅務會計在企業會計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對國家稅務的管理要求。

(二)分析稅務模式構成要素

分離型稅務模式的選擇,需要在考慮會計獨立性原則的基礎上,分析稅務模式的構成要素,其中要重點分析分離型稅務的集約化模式。集約化通過提高企業經營要素質量、增加要素含量、增強要素投入集中度,實現更具獨立性的稅務模式。下圖3為集約化管理示意圖。

根據上圖可知,獨立性原則就是將稅務信息從基本財務信息中分離出來,實現統一、集中化的管理模式。為保證分離型稅務模式可以滿足企業經營現狀,分析集約管理目標構成要素,分析這些要素對分離程度的影響。首先影響集約目標的要素,可從稅務標準化處理方式上進行分析。所謂分離型稅務模式,是在分離管理的基礎上,確保稅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因此需要該稅務模式有嚴格的專業化分工,可以通過信息來源獲取、數據檢查、數據審計及稅務申報,實現對企業稅務的管理。二是需要選擇的分離型稅務模式具有獨立的監督制約機制,實現對稅務四個環節的分級管理,快速高效查找出關鍵信息,令操作環節之間相互制約,保證每一步的核算均可做到真實、精準、公正,同時又實現了管理環節的相互配合,以保證稅收申報時的可抵扣稅款符合實際。第三是選擇的分離型稅務模式,需要有快速集中處理能力,當一個會計年度內,國家重新制定稅收政策,或臨時調整部分企業或行業的稅收規則時,所選用的分離型稅務模式可以根據法律法規政策,對本年度的稅務作出及時調整,該調整不會打亂原有的企業核算方式,而是通過獨立的核算手段實現申報調整,保證企業基本財務管理模式不被打亂。通過分析稅務集約式目標,獲取分離型稅務模式的構成要素,確保所選擇的稅務模式滿足國家稅收要求的同時,保證企業運營核算模式不被干擾。

(三)基于獨立性原則獲取分離型稅務模式

企業所交稅項目繁多,其中增值稅、所得稅和地方稅的納稅金額相對來說較多,核算過程較為復雜,且其中的地方稅根據行業和企業性質的不同,包括城市建設維護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地方教育稅及教育稅費附加等。以增值稅為分析對象,下表1為增值稅申報所需基本數據。

根據上表可知,稅務在計算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補繳稅額和可抵扣稅額,同時由于企業運營方式不同,銷售物品以及銷售方式不同,企業應繳納稅款的稅率也不同,因此企業的稅務稽查以風險導向型的稽查方式為主,令分離型稅務模式可根據企業納稅風險指標,保證繳稅漏稅的情況,基于會計獨立性原則,獲取分離型稅務模式,實現對企業稅務的規范化、分布式集中管理。已知稅收根據地方經濟體制、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設置不同類別的稅務管控方式,如下圖4所示。

根據上圖所示的國家稅務管理類別,以會計獨立性原則為研究依據,選擇適宜的分離型稅務模式。第一種分離是以投資者為導向的稅務模式,該模式在歐美國家之間較為盛行,該模式根據獨立性會計原則,將稅務會計從企業會計中剝離出來,讓企業投資者在獲取企業會計服務的同時,令納稅者擁有更加完善的稅務會計服務,在這種分離稅務模式條件下,企業通過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稅務管理工作,避免納稅信息出現缺失或是與實際應稅所得額不符的情況出現。第二種是以企業經營方向為導向的分離型稅務模式。這種稅務模式主張將財稅分離的同時,對稅務方面和企業財務方面之間的協調性加以調整,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再有就是以政府為導向的稅務模式,該模式以稅法、補充法規以及添加條款為依據,在稅務實際工作中,制定一套獨立性極強的稅務會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實際可抵扣收益,降低了企業部分財務支出,在滿足國家稅務繳納要求的基礎上,較少了企業的稅務支出。綜合上述分析,選擇與企業類型相符合的分離型稅務模式,優化企業財務結構,提升企業經濟收益。

結 語

此次提出的分離型稅務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分析方法,以會計獨立性原則為標準,通過掌握企業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差別、集約式管理目標的構成要素,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經營現狀的分離型稅務模式,確保企業納稅無誤的同時提升企業收益。但此次分析結合國際會計現狀的說明較少,今后的研究與分析可以著重說明。

猜你喜歡
獨立性企業會計納稅
獨立品格培養
基于ERP下的國網企業會計基礎工作途徑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項目建設與納稅籌劃
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及防范措施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及解決途徑
淺談企業會計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做最好的自己
企業納稅籌劃相關問題分析
關于事件獨立性的兩種判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