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現狀、問題及發展建議

2022-04-01 22:01鐘燕葵江立庚
南方農業·中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養老保險村民農村

鐘燕葵 江立庚

摘 要 近年來,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峻,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勢在必行。調研表明,廣西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有:農民收入較低,參保檔次低,獲得養老金少;養老保險宣傳不足;投資渠道狹窄,政府補貼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實施鄉村振興,提高農民收入;培訓專業人員,加大農村養老保險的宣傳;拓展農村養老保險投資渠道,提高政府補貼標準。

關鍵詞 農村;村民;養老保險;廣西梧州市

中圖分類號:F842.6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38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我國進入新時代以后,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實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是農村各方面事業發展依然有限。農村人口眾多,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農村養老成為鄉村振興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200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農村養老保險的文件《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試點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新農保[1]。廣西梧州市于2010年開始實施新農保,2014年,廣西新農保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并軌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梧州市農村按照上級的文件精神,在2014年實施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梧州市農村實行養老保險,是在農村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一項重要措施,增加了農村老年人的收入,為實現廣大農村居民老有所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但目前梧州市農村居民養老保險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并解決。

1 梧州市養老現狀

梧州市屬于廣西的一個地級市,轄3個區、3個縣、1個縣級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0:00,梧州市常住人口2 820 977人,超過60歲的人口為470 451人,占16.68%。常住人口中,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共有1 225 651人,占43.45%[2]。最近幾年,梧州市經濟情況一般,農村居民的生活經濟來源單一,大多數人沒有退休金,也沒有足夠的存款以應對養老所需。目前,在梧州市管理范圍內的農村,農村老年人主要是在家里居住,極少數人會去社區或者養老院居住,依靠老年人的家庭成員(子女、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或者鄰居的平時照顧與陪伴,并提供給老年人一定的經濟幫助[3]。梧州市目前的農村養老保險堅持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助相結合,只要戶籍是廣西的、年齡在16周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非公職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農村居民都可以購買農村養老保險。村民可以自愿每年繳費200~1 000元(每個檔次差距100元)9個檔次、1 500元、2 000~6 000元(每個檔次差距1 000元)5個檔次,一共15個檔次[4]。每年繳納的檔次越高,繳納滿15年,年滿60歲后按月獲得的養老金就越高。政府按照繳費等級進行補貼,補貼最低35元,最高200元。此外,如果參保人存在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的情況,政府則不再給予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年份的補貼。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目前符合領取條件的老人最低每月可以領到131元;如果年滿65周歲,最低每月可以領到136元;超過80歲,經申請可以額外領取50元的高齡補貼。

2 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中存在的問題

梧州市農村有了養老保險,給了農村老年人一定的實惠,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2.1 農民收入較低,參保檔次低,獲得養老金少

農村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其文化水平多數是小學或者初中畢業。他們年輕時依靠體力養活一家人,極少有積蓄。60歲之后,大多體弱多病,因此失去了務工收入,收入大大減少。同時,由于素質限制,基本沒有能力依靠投資理財獲得穩定的收益。因此,農村老年人只能依靠土地種植稻谷、經濟作物等,但多數情況是自給自足,并不售賣農產品。由于土地面積有限,他們很少出租土地。少量出租的土地,667 m2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僅幾百元,依靠土地獲得的收益很低。在梧州市農村,還存在子女“啃老”現象,加上農村老年人不僅收入較低,而且多數人身體健康狀況不太好,醫療支出較多,生活質量處于較低水平。根據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繳納的養老保險等級越高,才能在年老時領到更多的養老金。由于年輕時很少甚至沒有積蓄,因此購買養老保險的年輕人占比很低,已經購買養老保險的絕大多數選擇每年繳納200元的檔次。按照目前梧州市的政策,他們年滿60周歲以后可以不用購買養老保險,每月能獲得131元的養老金。很顯然,與目前高漲的物價相比,131元的養老金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2 農村養老保險宣傳不足

梧州市于2010年正式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即新農保;2014年新農保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并軌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0年至今,養老保險政策總體穩定,部分內容略有調整。這項政策對農民十分有利,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宣傳力度不足的問題。目前,梧州市農村勞動力到珠三角等城市里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工作的人口眾多,留守在農村以老人、兒童居多。年富力強、有知識、有文化的中青年人紛紛外出,村里高素質人才少,選拔村干部又基本從本村村民中選拔,導致村干部整體素質不高。加之村干部并不是專業的養老保險從業人員,宣傳手段與方式落后,導致養老保險宣傳力度不夠、效果差。農村養老保險宣傳不足影響農民購買養老保險的意愿及購買檔次。

2.3 農村養老保險投資渠道狹窄,政府補貼少

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在投資管理方面的創新性舉措很少,投資范圍主要在風險較低、收益率不高的國債、銀行存款等,保險資金的投資效益不高[5]。在個別通貨膨脹率較高年份,農村養老保險資金可能面臨貶值風險,進一步導致財政養老壓力增加。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資金也存在投資渠道狹窄、收益不高等問題。目前,梧州市政府按照繳費等級進行補貼,政府最低補貼檔次為35元,最高為200元。如果參保人存在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的情況,政府則不再給予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年份的補貼。

3 解決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問題的建議

梧州市大力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同時也為減輕我國巨大的養老壓力貢獻一份力量。針對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3個方面的建議。

3.1 實施鄉村振興,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養老保險購買能力

解決梧州市農村養老問題,最根本的還是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和養老保險購買能力。實施鄉村振興,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村人富起來。只有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了,養老保險購買能力增強了,才能購買高檔次的農村養老保險和獲得更好的養老保障。全面推進梧州市鄉村振興的途徑主要有3個。1)加強規劃,堅持城鄉融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開發,出臺相應的政策,增加財政補貼;合理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式發展,增加經濟效益;創新管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如發展六堡茶產業、三黃雞產業、陶瓷產業、紅色旅游產業等。2)加強治理,堅持生態立村,建設和弘揚傳統特色文化。加強黨建,強化組織,提高黨在鄉村的政治領導力;立足生態,凈化鄉風,進行鄉村傳統和特色文化建設。3)加強引導,堅持以農民主體,不斷提高農民的經營和管理能力;創建項目,引進人才,全面進行鄉村特色人才隊伍建設。

3.2 建立專業宣傳隊伍,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宣傳

全面進行鄉村特色人才隊伍建設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措施。①引高端智力下鄉,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不僅可以解決農業農村生產中的諸多技術難題,還能幫助農村早日實現鄉村振興。②引鄉賢回鄉,助力鄉村振興。對鄉賢回報家鄉的優秀事跡,可通過定期進行優秀鄉賢的推選、評比活動等,給予充分肯定與弘揚,營造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③引本土人才返鄉,減少人才流失。④培育人才,提高人才素質。堅持內在培養與外在引進齊頭并進。多舉措留住人才,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力量。例如,創新激勵機制,在福利待遇、人才引進、項目資金、創業扶持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解決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學等問題;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努力縮小城鄉基礎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建立人才關愛機制,落實人才走訪服務,用感情留人,讓人才感受到真心。

針對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宣傳不足,可從以下2方面入手,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宣傳。1)要對從事養老保險宣傳的干部進行專題培訓,組建更加專業化的宣傳隊伍。農村養老保險宣傳人員不僅包括村干部,還包括鄉鎮社保所的干部、村里的小組長、村里的黨員等。2)要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和技術手段,運用各種方式與渠道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宣傳。在鎮、村道路張貼農村養老保險宣傳橫幅或者宣傳標語,在行政村、自然村等設立農村養老保險宣傳欄,詳細闡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利用村委的遠程教育平臺宣傳農村養老保險,讓更多的村民知道農村養老保險、了解農村養老保險、深刻明白參與農村養老保險的意義并提高村民們的參保率;利用村委會、互助會、從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干部進村入戶發放宣傳資料形式開展宣傳;利用QQ、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宣傳農村養老保險,使人人知曉農村養老保險政策,人人參與農村養老保險,進一步提高農村參保繳費的積極性,使其定期繳納保費,提高繳費年限,并讓更多的人購買更高檔次的農村養老保險。

3.3 拓展農村養老保險投資渠道,提高政府補貼標準

拓展農村養老保險投資渠道,增加理財收入,提高政府對農村養老保險的補貼標準。因此,必須統籌養老保險金和進行有效的投資,實現養老保險金的保值和增值,讓參保人獲得更大收益。相關部門可以在適當風險范圍內,把參保人購買養老保險部分資金投資到新的渠道,以獲得更高的回報。例如,由中央政府每年發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專項優惠債券,或制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銀行儲蓄優惠利率;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投資一些風險小、收益高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樣既保證基金有較高的回報率,又可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6]。目前,梧州市農村養老保險最高補貼僅200元,應逐步完善政府補貼機制,努力提升梧州市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險水平。

4 結語

在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峻的大背景下,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勢在必行。為了破解農村養老保險難題,要內在自力更生,外在借助相關力量,內外因素結合起來。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養老保險購買能力;建立專業宣傳隊伍,多方式多渠道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宣傳;還需要拓展農村養老保險投資渠道,提高政府補貼購買養老保險的標準。只有各方力量共同發力,發揮積極作用,農村養老保險才能更加完善,造福于廣大的農村老年人。

參考文獻:

[1] 賀鍵雨.衡南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效果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5.

[2] 梧州市統計局.梧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2021-06-04)[2021-11-02].http://www.wuzhou.gov.cn/zwgk/xxgkml/jcxxgk/zwdt/tzgg/t9365977.shtml.

[3] 趙文芳.我國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7,19(3):61-64.

[4] 梧州市社保中心.廣大城鄉居民,快來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EB/OL].(2021-09-25)[2021-11-02].https://www.sohu.com/a/491959864_

121106842.

[5] 金曉陽,劉偉忠.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4):219.

[6] 何文炯,金皓,尹海鵬.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與退[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99-104.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養老保險村民農村
西瓜種植讓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走進蘇村,共賞蘇村民歌
盞盞路燈照亮村民“幸福路”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繳納兩份社??赏瑫r享受兩份養老金嗎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