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遙感的達州市城市擴展研究與機制分析

2022-04-01 14:15婧,李
地理空間信息 2022年3期
關鍵詞:達州市波段閾值

賀 婧,李 飛

(1.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空間定位技術和遙感技術進步迅速,通過遙感技術獲取的數據的可靠性、分辨率和精確度都在不斷提高。建立有效監測城市擴展的驅動力機制,監測分析城市擴展過程,利用不同的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獲取城市信息,進而闡釋城市的動態變化,已成為監測城市擴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Landsat TM影像為數據源,以ENVI、ArcGIS為操作平臺,研究了4個時相跨越15 a的達州市城市擴展情況。本文采用閾值對城市建筑部分進行分割,在目視解譯的基礎上采樣大量城市建筑點的灰度值,得到城市建筑提取的閾值,進而對城市建筑用地進行提??;從國家政策引導、自然環境特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3個方面探究了達州市城市擴展的人為驅動力,并對不同時期影響達州城市擴展的因素進行了重要性分析。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的數據源為Landsat TM影像,衛星軌道高度為705 km,衛星從南向北運動,每天繞地球14.5圈,每16 d重復覆蓋一次,覆蓋地球范圍為81°N~81.5°S。本文采用4個時段的遙感影像,時間間隔分別為7 a、4 a和4 a,可反映研究時段內達州市的城市擴展變化和趨勢。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ENVI、ArcGIS為操作平臺,對4個時相跨越15 a的達州市城市擴展情況進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區域分割技術進行閾值處理,需對圖像進行分割,設置相應的閾值,閾值范圍內的像素值都是目標。本文利用閾值對城市建筑部分進行分割,在目視解譯的基礎上采樣大量城市建筑點的灰度值,得到城市建筑提取的閾值,再對城市建筑用地進行提取。通過引入重心坐標、城市彈性系數等,可分析數據的時空規律、形態特征等。具體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路線圖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數據預處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影像數據是WGS84坐標系統,因此需要進行坐標系轉換,可在ArcGIS中完成,再進行掩膜處理。由于遙感圖像傳感介質不均勻、傳感器成像投影方式、方位元素變化等因素影響,遙感影像會出現幾何變形,因此需要通過幾何校正消除變形。以2013年影像圖為標準,對4個時段的TM影像進行幾何校正。經過Image To Map校正后的遙感圖像如圖2所示。

圖2 經過預處理的4個時相遙感圖像

2.2 波段分析

由于不同地物在TM影像上的光譜值不同,因此可在研究區內選取20個樣點的各種地物,對其6個波段進行對比分析,找到它們不同于其他地類的變化規律。

1995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不同波段不同地物的光譜特征是有差異的,本文通過不同波段的DN值分析城市建筑用地和其他地類的差異,從而提取城市建筑用地。本文將地類分為建筑用地、河流、林地和裸地4類,第三波段建筑用地與林地的DN值差異較大,第四波段建筑用地與林地、裸地的DN值差異較大,第五波段建筑用地與林地、河流的DN值差異較大,第七波段建筑用地與河流的DN值差異較大,因此根據各地類光譜值的差異可提取城市建筑用地。第一波段建筑用地DN值主要集中在90~105,第二波段主要集中在40~50,第三波段主要集中在42~57,第四波段主要集中在43~56,第五波段主要集中在50~70,第七波段主要集中在25~50;第五波段DN值明顯大于第七波段,第一波段DN值大于其他波段,因此可利用比值法設置閾值,將建筑用地與其他地類區分開。具體提取條件為:TM1[90'105]、TM2[40'50]、TM3[42'57]、TM4[43'56]、TM5[50'70]、TM7[25'50]、波段5/波段7>1、波段1/波段2>1。

圖3 1995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

2002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如圖4所示,同樣可利用一定的閾值將建筑用地與其他地類區分開。具體提取條件為:TM1[95'110]、TM2[40'60]、TM3[41'60]、TM4[40'60]、TM5[45'65]、TM7[25'45]、波段5/波段7>1、波段1/波段2>1。

圖4 2002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

2010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如圖5所示,同樣可利用一定的閾值將建筑用地與其他地類區分開。具體提取條件為:TM1[83'100]、TM2[36'55]、TM3[35'60]、TM4[50'70]、TM5[54'85]、TM7[34'47]、波段5/波段7>1、波段1/波段2>1。

圖5 2010年TM影像各波段建筑用地樣點DN值

2.3 建筑用地提取

對遙感影像進行波段分析后,本文利用假設的閾值進行圖像提取,再利用求交運算從已提取的地類中精確提取建筑用地各波段DN值在閾值內的像素點。提取結果如圖6所示。首先對提取的數據進行格式轉換,由柵格數據轉換為矢量數據;再利用ArcGIS平臺對矢量數據進行設置,將各時相達州市區的建筑用地置于同一圖層;最后比較分析達州市區建筑用地的擴展情況,如圖7所示。

圖6 各時相精確提取的各波段DN值

圖7 1995-2010年達州市城市建筑用地擴展圖

2.4 城市建筑用地擴展形態分析

城市用地的空間擴展已成為衡量城市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可準確判斷城市擴展的強度和規律,有助于預測未來城市演變趨勢。本文對提取的達州市城市建筑用地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1995—2002年達州市城市建筑用地有較大擴展,接近翻了一倍;由于城市建筑的飽和以及時間推移,2002—2006年的擴展百分比降為59.6%;2006—2010年的擴展百分比降至25.3%;與上年份擴展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趨勢。

表1 達州市城市建筑用地統計

本文利用四川省DEM數據掩膜提取達州市的DEM信息,并對其進行坡度計算,結果如圖8所示,坡度值越小表明該區域坡度越緩。結合達州市地形圖可知,達州市山地丘陵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8.8%,城市建設沿河流延伸展開,并集中在坡度較緩的地區,即達州市南部。

圖8 四川省DEM數據坡度統計

3 結語

本文以TM影像為主要數據源,對達州市城市擴展情況進行了研究;通過波段比值法和設置閾值提取了達州市4個時相跨度15 a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并引入了城市擴展彈性系數、城市擴展強度等指標。結果表明,2002—2006年的城市擴展面積最大,約為4.196 6 km2;2002—2006年城市擴展強度最大,約為14.9%;城市擴展彈性系數逐年減小,2006—2010年達到最小,為2.01。達州市區城市擴展的速度和方向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其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城市建筑用地沿河流方向發展,并盡量向平坦區域擴展,避免了山地和丘陵;而社會經濟狀況對達州市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達州市波段閾值
Ku波段高隔離度雙極化微帶陣列天線的設計
達州市
最佳波段組合的典型地物信息提取
新型X波段多功能EPR譜儀的設計與性能
改進的軟硬閾值法及其在地震數據降噪中的研究
土石壩壩體失穩破壞降水閾值的確定方法
基于小波變換閾值去噪算法的改進
最佳波段選擇的遷西縣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
改進小波閾值對熱泵電機振動信號的去噪研究
Comparison of E—commercial Model Of Alibaba and Amaz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