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評價

2022-04-03 23:02李肖肖
物流技術 2022年2期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模糊層次分析法

[摘要]在介紹農產品供應鏈及其脆弱性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以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為準則層,以農產品供應鏈本身復雜性、農產品供應鏈自身的特性、農產品供應鏈的控制過程及流通過程、消費者需求及產品生命周期及形式多樣化、自然環境、經濟及社會環境為因素層的脆性源層次結構模型。通過搜集專家打分表,綜合模糊層次分析法進行較為嚴謹的運算,利用單層次排序和總排序得出最低層脆性源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總目標的影響權重排序。最后針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關鍵因素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評價;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

[中圖分類號]F326.6;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52X(2022)02-0096-05

[收稿日期]2021-08-27

[作者簡介]李肖肖(1993-),女,安徽宿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與供應鏈管理。

0引言

這些年來,“蘇丹紅鴨蛋”“毒生姜”和“生蛆柑橘”等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接連發生,不僅充分表明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仍存在很大問題,還充分暴露出農產品供應鏈網絡的脆弱性以及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不足。而且伴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前形勢對農產品供應鏈的敏捷性、適應性和恢復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與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相關。

脆弱性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自然生態研究中[1]。而后隨著經濟發展,脆弱性研究涉及經濟、自然等多個方面,而當前關于供應鏈脆弱性問題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并且很多研究中供應鏈脆弱性和供應鏈風險沒有明確界定與區分。大同小異的是,脆弱性這一概念主要包括系統自身的敏感性、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以及被影響和破壞之后的彈復力。例如國外學者Svensson[2]將供應鏈脆弱性定義為:“由于供應鏈本身的復雜性以及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會發生一系列的隨機擾動,對制造商以及分銷商產生負面的影響?!倍F今頻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使得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趙曉飛[3]認為利益因素和心理預期是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主要驅動因素,并重點研究了在利益均衡分配基礎上供應鏈成員的心理預期對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楊葉飛[4]針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提出要建立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農產品供應鏈關鍵在于鏈條上各個節點企業協調配合的時效和程度,并分析了影響供應鏈穩定性的評價指標和量化模型,為降低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提供決策依據。陳碩[5]主要研究了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穩定性影響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對策與建議,為保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穩定性提供參照。劉衛華[6]探討了在農產品供給不穩定與超市接收不積極現狀下的“農超對接”供應鏈脆弱性問題,分析了其發生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其穩定性的建議。閆西木、秦娜[7]結合微觀和宏觀經濟相關數據,通過實證分析對我國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穩定性進行了研究,提出相關發展建議。姚偉民[8]通過實證分析,利用回歸模型分析了流通渠道創新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基于此提出了農產品供應鏈發展的對策建議。上述研究大多都是定性分析,很少對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進行量化分析。

因此,本文在分析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引入模糊層次分析法對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進行建模定量分析,以期為農產品供應鏈的更好運作提供決策依據,降低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提高農產品供應鏈健康穩定運行的能力。

1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層次結構模型

Helen Peck[9]從供應鏈的價值流、構成供應鏈所需的基礎設施和基礎資產、組織成員構成的網絡及供應鏈所處內外部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因素及來源。Peck還指出供應鏈的脆弱性與其風險性應該同時討論。但是,還有些學者也提出供應鏈脆弱性和風險是不同的概念,寧鐘[10]將供應鏈脆弱性和風險區分來討論,并認為供應鏈脆弱性只有在突發事件導致的供應鏈不可正常工作時才能與供應鏈風險等同。關于供應鏈風險,有學者認為可以將其分為內部風險(成員、信息等)和外部風險(經濟環境、政策等)。結合前文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概念,本文將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影響因素歸結為:(1)供應鏈本身復雜性及內部控制和預測的不確定性。(2)供應鏈所處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并依此構建了四層的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層次結構模型。具體如圖1所示。

2基于模糊一致性矩陣的FAHP分析模型

本文通過描述領域專家語義判斷信息,運用模糊標度[11]建立模糊判斷矩陣,并建立指標重要度(見表1),從而判斷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的重要度。

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時,通過判別兩因素間的重要程度,可獲得模糊判斷矩陣,形成脆性源重要度判斷矩陣A=(aij)n×n。

按上述標準和評估信息確定模糊判斷矩陣后,據計算方法可知,建立農產品供應鏈的脆性源模糊層次分析模型還需確定脆性源初始權重和計算相容性兩個步驟,具體如下:

(1)確定模糊互補判斷矩陣初始權重,也即確定農產品供應鏈的脆性源層次結構中指標初始權重,初始權重可通過式(1)得到。設有模糊互補判斷矩陣A=(a),對矩陣A按行求和,并建立模糊一致性矩陣R=(r)∑。

式中,ri和rj是模糊互補判斷矩陣中第i和j個指標所在行的和;r是模糊一致判斷矩陣的元素。對模糊一致判斷矩陣R進行“行歸一”,得排序向量w=(w,w,...,w)∑,排序向量滿足式(2)要求。

(2)初始權重相容性檢驗。脆性源的初始權值確定后,需要檢驗上述權值的相容性,可以先分析模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并通過模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驗證權值的相容性[9]。

2.4結果分析

在上一節量化分析中,最終得到各級指標綜合權重,即各級指標對總目標的相對重要程度。而指標綜合權重大小代表各因素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程度,即權重越大,則該因素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影響越大。從量化分析結果中可以得出,在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影響因素中,內外部因素重要度一致;二級指標重要度從高至低排序為:C(6經濟、社會環境)、C(5自然環境)、C(2農產品供應鏈自身特性)、C(1農產品供應鏈本身復雜性)、C(3農產品控制過程、流通過程)、C(4消費者需求、產品生命周期及形式多樣化);三級指標即影響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微觀因素重要度中,C5(2自然災害)及C5(1惡劣天氣)是最主要的因素,這也剛好符合了農產品自身的特點,而其他因素重要度從高至低排序為;C62、C63、C64、C、C、C、C、C、C、C、C、C、C、C、C、C。具體如圖2所示。

3對策建議

(1)建立有效信息平臺,構建信息信任機制。為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政府可完善相關法制體系,通過建立農業信息服務網站和電子虛擬市場來實現信息共享及資源共用。這樣,作為生產者的農戶可通過兩種手段及時獲取市場信息,順利完成交易,并可以提高對市場的響應程度,從而促進與農貿市場及零售商更好的交流,促使供應鏈穩定發展。

(2)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提高供應鏈運作穩定性。供應鏈的利益分配要立足于互惠互利理念,利益分配對供應鏈的穩定和整體績效有著重要影響。供應鏈成員可通過他們之間非常緊密的合作,用最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最大的價值和最優質的服務,從而提高整個鏈條運行效率與經濟效益。通過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可使供應鏈所有成員經濟效益得到一定提高,有利于供應鏈穩定運行。

(3)強化農村合作組織內部治理規范,增強內部控制能力。加強農戶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經濟地位及組織化程度。以風險-收益分擔平衡為原則均衡內部權力結構,并建立有效的契約與激勵機制,提升農村合作組織運營績效。強化農村合作組織內部治理規范,完善契約制度,從而增強內部控制能力,提高組織化程度,保證生產者的地位。

(4)建立健康的農產品市場管理機制,探索新型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培育并發展農產品供應鏈中核心企業,探索新型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管理分散化不利于農產品的流通,要實現農產品事前控制、現場控制以及責任追溯的統一管理,需要有一套健康的農產品市場管理體制。同時可以建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或者以連鎖超市為核心的流通模式,從而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縮減中間流通環節以減少由于流通環節過多而造成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保證農產品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5)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供應鏈穩定性。不可否認,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然而農產品原料產地卻又剛好在農村。因此,建立一個運行更加穩定的農產品供應鏈不僅要加強農產品供應鏈物流平臺、交易平臺及技術平臺等公用平臺建設,還要加強建設如農村道路、通訊條件、包裝、運輸搬運、流通加工和存儲等與農產品供應鏈密切相關的一些基礎設施,保證農產品原料供應處于穩定狀態,從而保證供應鏈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4結語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需求不斷提高。本文在論述現有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進行辨識,構建了以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為準則層,以農產品供應鏈本身復雜性、農產品供應鏈自身的特性、農產品供應鏈的控制過程及流通過程、消費者需求及產品生命周期及形式多樣化、自然環境、經濟及社會環境為因素層的脆性源層次結構模型?;诖?,采用模糊層次分析(FAHP)評價方法對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重要度單排序和總排序,最終獲得相應結果,以期為農產品供應鏈更加穩定運行提供決策依據。盡管本文對農產品供應鏈脆性源進行了一些分析,但由于本人能力和成本所限,本文關于各層影響因素量化測度所采用數據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對脆性影響因素有主觀影響,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JANSSEN M A,SCHOON M L,KE W,et al.Scholarly net- works on resilienc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lob- 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40-252.

[2]SVENSSON G R.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vulnerability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0,30(9): 731-750.

[3]趙曉飛,李崇光.心理預期對農產品供應鏈穩定性影響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08,30(2):25-28.

[4]楊葉飛.農產品供應鏈穩定性探究[J].現代商業,2009(9):16-17.

[5]陳碩.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穩定性的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1(S9):25.

[6]劉衛華,孫愛真.我國農超對接供應鏈穩定性問題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5):34.

[7]閆西木,秦娜.我國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穩定性研究:基于微觀和宏觀雙重視角的檢驗[J].農村市場,2020(5):120-123.

[8]姚偉民.流通渠道創新對農產品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1(8):133-136.

[9]PECK H.Rivers of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an integrated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35(4):210-232.

[10]寧鐘.供應鏈脆弱性的影響因素及其管理原則[J].中國流通經濟,2004(4):15-18.

[11]汪偉忠,盧明銀,高藝滋,等.機械加工車間操作工安全能力評價[J].工業工程,2013(3):138-142.

[12]李佳潔,王寧,夏慧,等.基于FAHP法的共享式食品追溯系統實施效力評價體系構建[J].生態經濟,2013(9):132-136.

猜你喜歡
農產品供應鏈模糊層次分析法
美國經濟金融化測度研究
淺析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利益分配
“互聯網+”背景下湖南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分析
公私合營模式下港口工程建設風險評價
綠色平衡計分卡
生鮮物農產品供應鏈的冷鏈配送中客戶關系研究
物聯網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的客戶關系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管制員班組資源管理分析
基于問卷調查的北京市農產品供應鏈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