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時代”道德與法治學習生態的新建構

2022-04-05 13:46
中小學德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課外建構法治

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雙減”漸成學界和一線中小學校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熱點。與歷次減負政策相比,“雙減”政策被譽為“全方位綜合治理減輕課外負擔”的正本清源之舉。從本質而言,其指向的是育人本質的回歸和學生健康成長新生態的重塑。這無疑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為各學科課程教學轉型與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

對于具有鮮明實踐性、活動性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而言,“雙減”之于教與學的意義不僅要聚焦“減量”“提質”與“個性”,厘清本課程作業的基本特征及其要求,以單元整體意識和分層設計的多樣化作業,將學習拓展延伸至廣闊的生活天地;更要以知行合一的實踐勇氣,探索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常態化學科實踐活動方式,聯通課前、課堂與課后的學習與實踐場域,創設浸入學生日常生活的“全學程”……如此,方能有效落實“雙減”精神,不斷優化與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無論作業亦或是課后實踐,歸根結底都是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教學的一部分。立足課程本身的特質與要求,回歸育人本質,切實推動凸顯思維發展、“浸入式”情境體驗、知行合一等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轉型,方能建構涵育時代新人的新生態,讓學生經歷更有意義的道德學習,實現更好的道德成長。

“雙減時代”道德與法治學習生態的新建構,需要我們的持續探索,期待更多的分享。

(毛偉娜)

猜你喜歡
課外建構法治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多元建構,讓研究深度發生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小滿課外班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我的“課外老師”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