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物種柚木種子育苗及栽培技術

2022-04-07 13:39李錦紅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柚木發芽率幼苗

李錦紅

(廣東省江門市西坑林場,廣東 江門 529444)

柚木在《中國植物志》以及《中國樹木志》中均有記載,其又名胭脂樹、云南地區稱其為紫油木、臺灣地區稱其為麻栗、海南地區稱其為石鹽,除此之外,還有“血樹”之稱,隸屬于馬鞭草科柚木屬樹種[1-4]。柚木是單位面積產值最高的1種造林樹種且材質堅硬、花紋美觀大方、并且擁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深受人們喜愛。但在現有的育苗技術及栽培技術下,柚木在繁育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該文將以此為出發點,對柚木種子育苗以及人工栽培技術進行研究。

1 柚木的生物特性以及分布范圍

柚木平均樹高在40~50 m,柚木除主體樹干外的小枝外樹皮大都呈現出淡灰色或是淡褐色,大致呈現出四菱形,并且擁有四槽,小枝的髓心呈現出方形的狀態,具土黃色或是灰褐色的星狀絨毛。柚木的樹干大都圓滿通直,柚木老樹一般基底呈現凹槽狀或者板根狀隆起,較為明顯。柚木樹葉較大,一般交互對生,其樹葉長大致在15~60 cm,寬在12~35 cm,其樹葉形狀大都是橢圓形或是寬卵形,樹葉頂端形狀成鈍圓形,或者是漸漸變尖,樹葉表皮粗糙,樹葉上有白色的凸起,葉脈上有微毛,細微比較難觀察到。樹葉背面布滿星狀毛,相較于其他樹種,柚木樹葉的葉柄也較為粗壯,平均葉柄長在2~4 cm。與其他落葉大喬木相同的是,柚木也屬于圓錐花序頂生,其長大致在25~40 cm,寬大都在30 cm以上。柚木樹長出來的花,雖然花香四溢,但很少有能發育成的?;ㄝ喑尸F鐘狀,萼管長大致在2~2.5 mm,相較于萼管長度來說,其裂片較短。柚木花冠顏色為白色,其花冠管長度大致在2.5~3 mm,裂片長度大致在2 mm左右,頂部較為圓頓,大多外密且被多毛,多數情況下,柚木花的雄蕊在6~7枚,雄蕊生長在花冠筒的基部。一般情況下,柚木花的雌蕊子房有4室,特殊情況下有6室,每個室中長有1個胚珠。柚木樹樹種花期一般在8個月左右,柚木果期在10個月左右。其在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我國的臺灣、廣西、云南和福建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記錄[5-7]。

2 柚木種子的育苗

2.1 研究現狀

柚木種子的種核為骨質且富含單寧,并且在種子外皮包含較多的氈狀絨毛,整體透氣性較差,種子發芽較為困難。在原有的傳統柚木種子育苗方法下,整體種子發芽率較低,發芽率大多保持在5%左右,并且柚木種子的育苗周期往往長達幾個月之久,因此在柚木的種植栽培過程中,催芽階段占據著重要地位。良好的催芽技術在柚木的種植栽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柚木的種子催芽技術,早在1942年時我國就有人對其展開了試驗。在我國柚木種植前對種子的預處理方法經歷了許多演變,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包含有火焰槍燒焦法、溪水浸泡法和交替浸曬法等,在柚木種植栽培過程中最常采用的是石灰漿浸后去皮法、以及浸曬法,但是無論是溪水浸泡法還是我們常用的這2種方法,在柚木栽培預備階段都是較為繁瑣的,且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國學者經過多次的研究試驗之后,試驗研究結果顯示,柚木種子的最佳播種日期在每年的4-5月份,相較于經過處理的柚木種子,柚木種子不經處理的發芽率明顯呈現出一個較高的水平,大都在60%左右,種子經過20 h的浸泡(50 mg/L的赤霉素)后,其萌發速度明顯加快。研究結果還表明,在35 ℃的高溫條件下,經過赤霉素浸泡的柚木種子一方面萌發速度明顯加快,另一方面整體發芽率也有所提升。在黑暗條件下,經過赤霉素(低于100 mg/L)浸泡的柚木種子發芽率甚至能達到80%。

在吳開立等人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其對柚木種子的育苗實驗結果顯示,用濃度為0.4%的高錳酸鉀浸泡后,再用清水浸泡7d的柚木種子發芽率最高,種子整體出芽效果最好,在一定時間內,柚木種子在濃度為0.4%的高錳酸鉀中浸泡時間越長,其發芽速率越快,并且相較于河沙來說,由于紅壤的整體保濕性能較好,柚木種子在紅壤土中播種的發芽率明顯高于柚木種子在河沙中播種的發芽率[8]。

2.2 柚木種子的育苗與管理

在進行柚木種子育苗時,首先要做的是柚木種子的采種,以及種子的催芽。進行采種與催芽這一過程時,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當柚木的果實種苞呈現出棕黃色或者是淺棕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柚木種子的采種。由于柚木種子的種核為骨質且富含單寧,并且在種子外皮包含較多的氈狀絨毛,整體透氣性較差,種子發芽較為困難,整體發芽率較低,柚木種子發芽所需周期較長,因此在進行播種之前,應當采用浸曬法等進行柚木種子的催芽處理。在進行催芽過程時需要先將柚木種子浸泡在水中,浸泡1 d左右的時間,浸泡結束后,將浸泡過的柚木種子均勻撒在水泥地上進行暴曬處理,種子的厚度不宜過厚。等到下午,氣溫最高,地表溫度最高時,將拋撒水泥地上進行暴曬處理的柚木種子收集起來,將其放到冷水之中,等到第2天再將其均勻撒在水泥地上進行再次暴曬,這一過程需要持續1周左右。也可以將暴曬的柚木種子在下午地表溫度最高時將其堆積成帶狀,這些種子堆積后還需要用塑料薄膜將其覆蓋起來,保證種子在夜間能夠維持一個合適的催芽溫度。除此之外,還可以每天早上將柚木種子攤開進行暴曬,等到下午地表溫度最高時,將經過暴曬的柚木種子堆積成帶狀,并用涼水反復澆灑,將柚木種子浸透,種子濕透以后,再覆蓋塑料薄膜,提高塑料薄膜下種子的溫度以及濕度,使其保持在一個較為適宜的催芽的溫度與濕度環境之中,這一過程反復操作1周左右,柚木種子就可以進行播種。

根據現有研究,柚木種子的育苗基質選擇應為紅壤土。在進行苗床準備這一環節時,應當清除作為育苗基質的紅壤土塊地里面的雜草、碎石等,然后需要用農用的耕地機對紅壤土塊地進行耕松作業,然后在被耕松的土地之中再拋撒雞糞,每公頃土地上大致要撒3 750 kg雞糞,拋灑完成后進行2次翻耕。為了保障柚木種子發芽不被育苗基質中的草類植物所影響,在進行播種之前,還需要在紅壤土中噴灑草甘膦除草劑,除此之外,還需要用濃度為4%的高錳酸鉀對土壤環境進行消毒,并且需要經過2 d的晾曬。

柚木種子經采種后就要立即播種,一般情況下在每年的7月底是柚木種子的播種時間。在進行播種時,要對育苗地進行再次的處理,要在苗床上每隔10 cm挖1條淺溝,每5條淺溝視為1壟。采用條播時,首先要對柚木種子進行浸曬法處理,也就是用濃度為0.4%的高錳酸鉀浸泡后,再用清水浸泡7 d,將經過處理的種子均勻的播撒在整理好的苗床上,然后在種子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土,再用稻草鋪在上面,稻草也需要薄一點鋪散開來,再制作1個50 cm左右的拱形鐵絲,其上覆蓋遮光度為75%的遮陽網,這樣處理可以為柚木種子的發芽提供一個較為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并且能夠防止雜草的過快生長。在播種完成后,需要對播種的柚木種子進行定期的澆水,每天2次,早晚各1次,每次澆水時都需要讓柚木種子完全濕透,讓其保持在一個較為濕潤的狀態,促進柚木種子的發芽、成長[9]。

2.3 幼苗的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

當種子發芽后,在柚木幼苗長到2 cm左右時,就需要對其進行人工干預,對長出來的雜草進行人工去除,并且開始間苗作業。除草作業階段應當在雜草剛長出來,還比較小的時候進行,避免雜草吸收過多的養分而侵占了柚木幼苗的成長空間,從而導致抑制了幼苗的生長速率。進行間苗作業則是讓柚木幼苗種植保持一個合理的密度,促進其良好的生長。對柚木幼苗的間苗作業一般情況下選擇在傍晚的時候進行,從而防止由于天氣太熱而損傷柚木幼苗。對柚木幼苗進行除草和間苗作業后,必須對柚木幼苗及時進行澆水。

在柚木的催芽育苗過程中,由于播種的不均勻,以及出芽過多等,就需要對這部分柚木幼苗進行上袋,簡單來講,也就是需要將育苗地中播種過于集中,導致出芽幼苗生長空間擁擠,并且要對幼苗苗高在3 cm以上的幼苗進行上袋作業。由于柚木樹種大都生長較快,因此進行上袋作業時所采用的袋子,其規格應當保持在12 cm×12 cm以上,其中營養基質有機肥與紅壤土的比重應當保持在1∶4。將這部分柚木幼苗進行裝袋前,先要將育苗袋用水澆透,并且布置好遮陽網,柚木幼苗的上袋作業應當選擇在陰天或者是傍晚的時候進行,避免柚木幼苗被曬傷。在挖取需要進行上袋作業的柚木幼苗時,不能用蠻力去拔,而是應當從幼苗根部進行小心的挖掘,將其根系小心的挖出。將這部分柚木幼苗進行上袋作業后,需要用水將其立即澆透,在育苗階段每天早晚還需澆水1次,讓育苗袋保持一個良好的濕度環境,經研究表明,經過這樣的上袋作業后,柚木幼苗的成活率可達90%。

在育苗期間,紅壤土育苗地應當全程搭建遮陽網,防止柚木種子在發芽時因陽光直曬、氣溫過高等原因,而造成的曬干,曬傷等。柚木種植栽培區域在柚木種子育苗時,大都處于雨季,降水較多,為了防止積水過多而造成的土壤不透氣、幼苗浸泡在雨水中而導致的柚木幼苗爛根現象,苗地還應當挖掘排水溝,積極疏水排水。除了在種子發芽初期需要進行除草作業外,當柚木幼苗苗高生長到40 cm高左右時還需要進行除草作業,這時不再使用人工拔草,而是針對幼苗底部的雜草用除草劑進行噴灑。當柚木幼苗的主干開始木質化以后,就可以用來移栽進行人工林的栽培。由于多數柚木移植栽培地區都有臺風暴雨天氣,在這樣的氣候之下,柚木極其容易產生根腐病。為了防治這一病癥,就需要對產生根腐病的重病苗圃區進行輪作,一些根腐病較輕的輕苗圃地也需要采取深耕作業,以進一步清除柚木根腐病的致病源。在進行幼苗種植之前,需要對圃地進行消毒,大致每公頃土地上需要撒生石灰大概375 kg。在柚木產生根腐病的發病初期,我們可以采用濃度為5%的石灰水,或是濃度為1%的硫酸銅水溶液對苗木的根部進行澆灌。除了這一致菌核性的根腐病外,柚木在生長過程中還極易遇到螟蛾、介殼蟲等蟲害,對于這些蟲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濃度為90%殺螟松乳劑對這些幼蟲進行噴殺。當種植的柚木已生長成濃郁的幼林而出現蟲害時,可以用621煙劑對這些蟲進行熏殺。

3 柚木的栽培技術

在進行柚木栽培前,需要對移植栽培的造林地進行一定的整理,清除其中的碎石、雜草、以及殘留的樹樁等,其樹穴的挖掘應當保持在2 m×3 m的距離,每個樹穴的規格應當保持在50 cm×50 cm×40 cm,每個樹穴還應當施2.5 kg經過發酵的雞糞,再回填30 cm的表層土壤,經過10 d的晾曬以后,再進行柚木的栽培。由于柚木屬熱帶落葉、半落葉樹種,在柚木幼苗進行種植栽培時,其時間最好控制在每年的3-9月份,避免因造林地溫度太低造成的凍傷情況。實生苗的種植需要選用幼苗苗高在20 cm左右,主干明顯,并且健壯的苗木,種植應當選擇在陰天或者傍晚的時候進行。育苗袋撕開,將袋中的苗木種植到土壤中后,還需要澆灌定根水,讓種植的柚木苗木能夠更好扎根于苗地中[10]。而地苗的種植則是需要選用已經木質化的幼苗,在其離地5 cm左右的距離截斷,然后將柚木幼苗的主根部分挖掘出來,放置在陰涼濕潤的地方。在種植時,將苗木的主根放到樹穴中去,進行淺種即可,與實生苗種植過程相同的是,地生苗主根種植后也需要澆灌定根水。等到主根長出小芽之后,只留下一根較為健壯的小芽,其余全部修剪掉,保證其苗木營養充分。

4 結語

近些年來,柚木種植在我國范圍已經逐步擴大,但是在種子的育苗栽培階段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種子的發芽難、病蟲害防治和苗地的整理等多方面問題。因此在柚木種子的育苗栽培階段,需要根據現有的實驗結果來進行,在種子催芽前,需要對種子進行相應的消殺、浸曬工作,加速種子的發芽速率,苗地的處理也包括消殺、施肥和整地等,并在其育苗、種植階段定期澆水、除草作業,做好保溫保濕工作。栽培階段除了育苗階段所做的工作外,還需要定期對苗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以及多余枝木的修剪等。

猜你喜歡
柚木發芽率幼苗
小農戶柚木人工林促進湄公河下游地區可持續發展
種玉米要用“鋅” 幼苗不得花白病
全球柚木研究強調營林與市場的重要性
探討低溫冷凍條件對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低溫及赤霉素處理對絲綿木種子萌發的影響
柚木種子耐脫水性及其對幼苗生長的影響
夏玉米種子發芽率對植株和產量性狀的影響
默默真愛暖幼苗
柚木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五老”傾注心血 呵護“幼苗”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