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光拂照

2022-04-08 23:02王兆貴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2年4期
關鍵詞:哥白尼正比例卡夫卡

王兆貴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意思是說,耕耘與收獲成正比例關系,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回報。從勸誡世人勤奮的普遍意義上說,這話當然沒錯,但在現實世界中,付出與回報的關系并不這么簡單,否則怎么會有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類的說法呢。排除不可測因素,即便你能力超群,發揮超常,也不見得短期內就能獲取回報。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開館授徒,著書立說,東奔西走,席不暇暖,周游世界,年屆高齡還在外漂泊奔波,并三番兩次遭遇刀兵之厄,嚴重的一次竟餓了七天七夜,能挺過來多少有點僥幸。按照今天的標準,他老人家即使不能躋身政壇施展抱負,怎么說也能博得一個“德藝雙馨”的美譽??稍诋斒?,除了魯國曾讓他小試牛刀外,基本上沒有得到重用。他的價值和聲望,是去世多年后才被崇奉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的。

類似孔子這樣生前冷落身后名者,古今中外都曾有過。希臘史詩的作者荷馬,生前乞討長飄零,死后九城爭英魂;哥白尼早在1515年前就已寫成“日心說”提綱,可《天體運行論》一書卻直到他臨終的1543年才出版;科學論證哥白尼日心說的伽利略,晚年卻被羅馬教廷判為終身監禁;后印象派大師凡·高,生前作品往往換不到一碗通心粉,那幅《鳶尾花》以天價拍出時,他已逝世了一百周年;曹雪芹生前窮困潦倒,備受冷落;現代派文學大師卡夫卡去世半個世紀后,世界上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熱”,“被熱者”的故鄉才知道有這么一個作家;王小波生前鮮為人知,作品出版無門,死后卻多次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他們辛勤一生,默默耕耘,卻看不到應有的收獲和回報,這讓后世的人多少有些感到不公平,甚至會降低對成功的心理預期。于是,有人出來安慰說,正義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也有人出來反駁說,這是麻痹人的毒雞湯,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

應該說,產生這些念頭是正常的。在人的一生中,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或者說存在著許多可知的和不可知的障礙。突圍破圈,化繭為蝶,有時并不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努力。天生我才是否有用,還要看天時地利。當你的創意、思想或產品還不能被時代所發現、所理解、所認可,當天災或人禍切斷了付出與回報之間的正常聯系,秉承良好的動機、保持積極的心態固然可嘉,但你的主張不合時宜,才干派不上用場,愛拼不一定會贏,奮斗也就很難成功,付出與回報之間將不再是正比例關系。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覺悟到,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黎明之光遲遲不來照拂,希望的種子遲遲不能發芽,意欲有為的人不愿妥協又不甘退隱,那么,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從長計議,把付出與回報這個等式,放到一個較長時間里去考量。用長遠的眼光歷史地看問題,把收獲的希望寄托于未來。一時無果不要泄氣,跳出思維定式,放棄無謂的拼爭,換一個方向和空間,也許就能突圍。到那時你會發現,“山重水復疑無路”并非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確實有村。

“經歷就是財富”,這句話本身沒有錯,關鍵的問題在于,你有沒有把經歷轉化為財富的本領。蘇軾顛沛流離了一輩子,卻把苦難的經歷釀成了詩,這樣的襟懷值得我們敬佩,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難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編輯??余從)

猜你喜歡
哥白尼正比例卡夫卡
動物變身大揭秘
觀察太陽的哥白尼
兩次閱讀和講授卡夫卡作品的體會
學術卡夫卡
城堡里的卡夫卡
卡夫卡向父親示弱
教,針對學之所需
哥白尼痕跡遍布波蘭小城
正比例的意義
非常留言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